玉田生活网

楼主: 添添快乐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7 09:57
快乐老弟:你对方言词形确定的方法是科学的,但有了科学的方法也并不能保证恰如其分地为其赋形,因为太多 ...

分析得很有道理,我表示同意。但唯攘攘一词也有解释为纷乱拥挤的样子,所以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词我还是同意老先生的用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7 10:14
(刚才编辑出问题了,不能打字了。回复后续写几句。)
因此,我把“抿铲”写作“抿鍤”,其意亦符合。
寻 ...

穿越时空老兄:你好。所教极是。受益非浅。
您所指出的几点,我认为很对。有两个地方,我说一说我的理解供参考。
“井拔凉水”,咱玉田原来是用扁担到井里拔水,可能出于此原因吧,李尔重有文章中曾这样用过。“噫噫喔喔”,韩家林一带吆喝牲口,“噫噫”为向左,“喔喔”为向右,“吁!”为站住。音是如此,但用哪个字我也拿不准。暂时借用了。
老兄称我为老弟,我实在想不出老兄是谁了。但以老兄的学识,让老弟佩服,在此当深深一拜。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8 威望 +1 魅力 +8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8 + 1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4-5 10:07
穿越时空你好,玉田方言在文学作品上比较少见,除上述的例子,还有寻宿、抿铲……有些是我自己臆断的。我 ...

添添老师您好!学生有礼啦!{: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42:}
请问菜疙瘩能否与您直接联系?方便的时候希望能登门拜访、求教!
我的手机13582957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7 09:57
快乐老弟:你对方言词形确定的方法是科学的,但有了科学的方法也并不能保证恰如其分地为其赋形,因为太多 ...

此外,“一冒一冒”的,是文中孩子取笑他父亲的话,他父亲叫张茂,小孩子在洗澡时潜入水里,冒出头来,所以一冒一冒的。并不常说的方言。
我在这方面知道的少,听了您的分析,收获很大,还请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7 09:57
快乐老弟:你对方言词形确定的方法是科学的,但有了科学的方法也并不能保证恰如其分地为其赋形,因为太多 ...

老师真是治学严谨之人啊!菜疙瘩佩服佩服!{: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4-5 13:53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9)

                                ...

添添老师的写作功底了得!文字饱含深情!真可谓情真意切!学习啦!{: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4-8 09:12
添添老师您好!学生有礼啦!
请问菜疙瘩能否与您直接联系?方便 ...

班主你好:目前我在保定。回玉田的时间不太多。我的手机:13522849870
qq:654206431

点评

谢谢张老师!同时也请您代学生向张老先生问好! 老先生的回忆和您的文字的确令所有读者感动!再次感谢您对家乡文史事业的贡献!因为您的到来【玉田论坛】有福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8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4-8 09:40
班主你好:目前我在保定。回玉田的时间不太多。我的手机:13522849870
qq:654206431

谢谢张老师!同时也请您代学生向张老先生问好!
老先生的回忆和您的文字的确令所有读者感动!再次感谢您对家乡文史事业的贡献!因为您的到来【玉田论坛】有福啦!{: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4-8 12:17 | 来自天津
与老先生同龄人北白塔的段先生已于前年去世了。

匿名  发表于 2012-4-8 12:20 | 来自天津
段先生也曾做教师,有二子,现在北白塔务农。也曾写过自传等回忆文章。

点评

先生您好!不知这位北白塔的段老先生如何称呼?如何能与段老先生后人取得联系?菜疙瘩先谢过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8 13:56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60.25.246.x 发表于 2012-4-8 12:17
与老先生同龄人北白塔的段先生已于前年去世了。

谢谢你,我已经告诉我父亲了。他也感谢你。可惜没有见到段老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4-8 09:47
谢谢张老师!同时也请您代学生向张老先生问好!
老先生的回忆和您的文字的确令所有读者感动!再次感谢您 ...

过奖了。能有人喜欢真感到高兴。我把大家的鼓励告诉了父亲。他让我谢谢你,也请你转告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11)


                                 别样的“赤发鬼”——辘轳庄四十天工夫际遇

      难熬的苦春苦夏终于过去了。日头从上门坎上照进堂屋,日头影子已有大簸箕大小。 妈说:秋天到了。“过立秋,一把半把往家揪”。新下来的玉黍没太干就上了碾子,粥里弥漫着新粮食特有的清香味,时不时还有新摘的爬豆熬在粥里,面面的,好吃。
      秋天忙碌,自家的粮食柴禾要赶紧收拾。因为“九月九,撒猪放狗。”一旦“开圈”,粮食柴禾随便捡了。
      我们家地少。收获老早就结束了。
      晚秋一天下午,东道上一个四十上下男的站在那儿,不知是在等谁。
      他跟上坡打场的打听着什么。我无意的走过去。这人转过脸了,郑重其事地问我:“捡落生,仨大子一天,去不?”
      哪庄?辘轳庄。
      几天?一秋也捡不完。不爱干了就回来耶。
      我们庄上还有谁?上岗子的大秃疮。
      说话间,上岗子的王景秀蹭达蹭达从南边过来了。
      王景秀和我是同学,比我大五六岁,一脑袋大秃疮。不爱说话,长得有点儿赖。
      我想有一个庄的,是个伴儿,也省得人生地不熟地挨欺负。
      我说,我得回家和我妈商量商量。
      他说,那就快点,妥不妥的别耽误我们。
      回家把上辘轳庄捡落生的事说了,管吃管住,一天仨大子。
      妈有些不放心:那老远,你又没有出过远门?
      我说:有伴儿,上岗子的王景秀。
      妈这才答应了,再三叮嘱:“上外头不比家。紧睁眼,慢张嘴。少说多做。别跟瞎马撞街似的,得有点儿稳当气……”
      我知道妈这一套还得说一个时辰,我说:“妈,人家还在东道上等着我回话呢。”
      我走出院子,妈又追出来:“拿上夹裤子,早晚冷,套上点儿。”
      辘轳庄在北山根儿下,离韩家林15里。在这之前没有去过。叫工夫的东家叫刘唐。
      《水浒传》里有赤发鬼刘唐。此刘唐与彼刘唐相去甚远。《水浒传》第十四回 :“刘唐,祖籍东潞州人氏,自幼飘荡江湖,专好结交好汉。曾在山东、河北做过私商。紫黑阔脸,因鬓边生有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毛,故人称‘赤发鬼’。专使一口朴刀,武艺过人。”
      东家刘唐中等个头稍高,眼不大,说话瞅着你,不紧不慢的,还带点幽默。有点像当下的歌星沙宝亮。他外表憨厚,实则精明过人。这样的“赤发鬼”走进人群就找不出来。
      进辘轳庄已经黑了。刘唐家在庄东头住。进得他家就开饭。堂屋里两张饭桌子排成一个长桌。玻璃罩子灯挺亮。吃饭的人有五六个,看样子都是做工夫的。
      落生仁馇子稀饭,落生仁馇子加大玉黍馇子干饭,这种用落生仁下脚料做的饭,还从来没有吃过。乍一吃还很香。
      厢屋大炕烧的挺热。做工夫的挤满了一大炕。没有被,但也不冷。布口袋装把落生秧就是枕头。
      看王景秀一脑袋秃疮,都想离他远远的。正好,我不怕,我俩是一个庄的,我俩睡得松松快快。
      躺下刚做了个梦。就听窗外刘唐喊:“起来!吃饭啦。”
      我想:就算秋天天长夜短,也不至于短到这份上呀。
      我也跟着爬起来,饭还是昨天晚上的饭。菜是咸汤拌落生仁子。落生仁子嚼起来“嘎叽嘎叽”地响,嚼不碎,还有股生豆芽的生腥味。
      吃完饭,刘唐每人发一个带大梁儿的柳条笼筐。他带路向东北的山里走去。山路坡坡坎坎,全是羊肠小道,高低不平,不时被凸出的石子绊个趔趄。刘唐走得惯熟,像是每一块石头都熟知在哪儿。他走的快,一伙做工夫多是从下洼子来的,走不惯山路,跟在后头小跑。
      我心想,这哪是“赤发鬼”啊,简直是“神行太保”了。
      好长时间走到了落生地。天还没有亮。刘唐说,坐地头呆会儿。呆一会儿,有人说冷。刘唐说:冷,咱就捡。
      有人说,这也看不见呀。刘唐说:摸,硬的沉的是石子土拉坷,轻点儿摸着木木的,就是落生。
      晚秋的清晨,已经下来了霜。摸在手上,湿漉漉冻得手疼。
      慢慢的,东方渐渐发白,转而变红,看看捡过的地方,还是丢了不少,又转回头再捡。刘唐说,这也省事多了。
      山里山外,庄稼都收拾没了。山坡露出了黄褐色。
      捡落生蹲着腿疼,站着捡时候长了腰疼。实在不算个轻俏活儿。
      我直了直腰,可以看到山下远远的村庄。但韩家林被遮住了。
      刘唐揶揄说:“这活儿不累,别东张西望地看风水了。”
      我猫下腰捡。心想这不是“赤发鬼”,这是“催命鬼”。
      中午送来了午饭。这样可以节省路途上的时间。
      第二天还是天不亮就叫醒,吃饭,出发。直到晚上大黑了才往回走。走到家已经九、十点钟,吃完饭也有十一、二点了。满打满算睡觉的时间也就是五六个钟头。大部分时间在地里,小部分时间在路上。
      用落生仁子做的饭起初吃得很香。但嚼起来费事。有时就囫囵吞下,胃里不好消化,肚子叽里咕噜地响,吃进去啥样拉出来还啥样。
      没有在刘唐家做工夫前,认为落生是最好吃的食物。不要说炒熟的,就是生的也好吃。几天过去了,没看见有人往嘴里吃落生。看见落生都有些反胃了。
      有几天在场里摔落生是惬意的。
      刘唐家的落生场在庄东。几家的场是连在一起的,刘唐家的最大。连片场的好处是不用那么多看场的,相互间可以瞅着点,有照应。
      出落生用宽刃的月牙镐。一萳刨下去,大多数落生都和秧子连在一起刨下来了。用车拉到场里垛上垛。自然风干。秧子和落生都干了,就可以摔落生了。捡落生就是捡从秧子上掉下来的。
      摔落生时,把长长的脚手板立绑在棍子上,攥着落生秧摔在脚手板的窄楞上,白白胖胖的落生就掉下来了。落生秧不扔,是好饲草。喂出的牛的皮毛油光水滑的。
      这样拿一把摔几下,再去拿一把。七八个人川流不息地在脚手板上摔着。
      摔落生手里动着,眼和嘴可以不闲着,看看四周的风景,说说悄悄话。但手慢些,刘唐还是要说:“手底下麻利着点呀”。
      干了40多天,一天晚上刚要睡觉,我听外头有人喊我的名字。我细一听:是爸爸!我赶紧跑出去。
      爸爸是从四角山做工夫回来。他在四角山也干了十多天了。
      我把爸爸领进屋。刘唐也过来寒暄。
      爸爸说,家里活多,这儿就不干了。
      刘唐用簸箕收了不少秕落生,给我装满了两个裤腿子。爸爸和他算了工钱。我也没有问多少。后来爸爸跟我说能买一斗白玉黍。
      爸爸扛着锄在前边走。我在后紧跟。伸手不见五指。双龙庄西头过河,还要大步跨几块石头。惊险!
      再经张家围、田家围、十五里铺几个村,全无知觉。只知跟爸爸走,自忖没有爸爸,是找不回家的。
      到家最大的喜事是看到妈了。


点评

菜疙瘩替您简单整理了一下  发表于 2012-4-8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60.25.246.x 发表于 2012-4-8 12:20
段先生也曾做教师,有二子,现在北白塔务农。也曾写过自传等回忆文章。

先生您好!不知这位北白塔的段老先生如何称呼?如何能与段老先生后人取得联系?菜疙瘩先谢过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4-7 20:26
穿越时空老兄:你好。所教极是。受益非浅。
您所指出的几点,我认为很对。有两个地方,我说一说我的理解 ...

  “老弟”是一个爱称吧,因为你的文章使我敬佩。我们未曾谋面,神交而已。很有感于你的谦逊,真君子之风也。方言的研究受到你的肯定和赞赏我很高兴。我在《好玉田导航网页》“玉田方言”发了好多关于玉田方言的帖子,如有时间,请君浏览、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