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添添快乐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原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20)
                                                                        山外青山楼外楼
                                                         ——福合昌印象之一
      福合昌比同德隆人要多一倍。福合昌住人的地方有三个,一是厨房里屋对面大炕,对面炕睡20人紧点儿,放15个行李卷就很松快。一个是柜房里的账房,顶多睡仨人,帮账的,账桌先生和主持账务的掌柜的。我一进福合昌就住在厨房里屋的大炕上。
       再一个住处是腰层房的客屋。腰层房和柜房都是大五间,西三间是纸库,客屋在腰层房的东头,屋外就是南北通透的过道。
       进厨房,靠北墙一高灶,两个灶火眼,一个炒菜,一个坐着大铁壶,总有开水。中间墙当中是门,两边一边一口十六印的大锅,一口大锅烀大馇子粥,一口锅烧热水。两口锅接连着就是里屋的东西对面炕。
       用劈柴柈子熬粥,成宿烧着。炕热的不行,炕头上用厚木板一头搁在炕沿上另一头用砖垫上,这样架空,再在上面铺炕席。不这样,炕席糊了,人成了烤乳猪。
       炕头上是更官董永德,是东家的远房叔伯兄弟,七十多岁了,人称德爷。依次是大师傅二师傅。
       “年轻的”和吃劳金的就各取方便,安置自己的铺位。
       买卖家分前屋后屋的。
       前屋的包括掌柜的,吃劳金的、“年轻的”。“年轻的”又分“大年轻的”和“小年轻的”。
       后屋有炒菜的大师傅和做饭的二师傅,更官儿、打杂的。
       前屋的不管是掌柜的还是“年轻的”,都属福合昌的正式员工。后屋的是临时工性质,愿来经人介绍就扛着行李来,放下行李干活。愿走找会计结账就走。
       前屋的进店就没有这么简单,都需经乡帮人再三介绍,再加上殷实铺保,文字契约,俗称保条存入账房实柜(保险柜)存档。保条的内容词句苛刻:“今保×××福合昌学徒,如有坑崩拐骗,死走逃亡,一切乖舛扭错,概由某某店铺一面承担……”
       吃劳金的有刘占文、佟耀林、董良田等人,“年轻的”或将要吃劳金的有杨占荣、董振清、曹宝祥、马记述、侯长禛、王宝玉等人。
       买卖家不许看书看报。福合昌订有很多报纸,都是官面上派的。来个人:“订《滨江日报》……”当场开票掏钱,没人敢不订。没人看那些报纸,来了就堆在柜台下,当了包货纸用。
      福合昌最北面临街的门市房也叫柜房。柜房除南面是采光的玻璃窗外,其它三面全是靠墙的玻璃门商品展柜。距展柜一米是木质柜台,也叫栏柜。
       “年轻的”站着。吃劳金的能在栏柜里坐着。“年轻的”学徒三年期满留用,成为吃劳金的才能坐。但必需宣布,所以也叫“放座儿”。
        掌柜的在栏柜外头有座柜儿都是掌柜的小衣柜。厨房里屋有一排小柜,“年轻的”吃劳金的存放东西都有自己的小柜里。
       柜房窗户下有一个二屉桌,桌上一架留声机。两个抽屉里全是唱片。
       所有的柜都没有吊扣不能上锁。没有个人私密,掌柜的也不例外。
       平时严禁出商店大门。身上也不准带钱,买什么东西可上账桌支钱,必须说明,账桌在账簿上注明。
       平时不准抽烟喝酒,更不要说嫖妓逛窑子了。
       福合昌规模比同德隆大,人也多,管理要严多了。
       福合昌任何人不得带家眷。掌柜的也不例外。总经理蒋有明的前任叫魏杏村,非带家眷不可,没有办法,他只好离开福合昌,开了一家义和米厂。也就是张德永当装卸工的地方。
       杨占荣带我到后边的货窖里拿货。货窖也就是仓库。东厢房是杂货窖,成麻袋的小海米,布袋装的大海米,这些东西吃多了齁嗓子。还有大枣,吃多了也上火。
      “闽姜可以泡水当茶喝,别让掌柜的看见你用货窖里的东西。”杨占荣说。
       红糖白糖冰糖,元蘑木耳海茄海参,红豆绿豆淀粉,碱面白矾颜料等等都在这个货窖里。
       杨占荣拿起一块白矾,假装要往嘴里扔,“这可不是冰糖哟。”我心想我还没傻到那份上。
       西厢房是绸缎布疋,也有栏柜,靠墙的货架子,各种布疋垛顶到了天花板。不像同德隆只有柜房货架子上摆满货,后院没有货窖。
       第二层正房,和铺面房一样,也是大五间,东头第二间是通道。东屋是客房。来客人或掌柜的都住在这个屋里。打洗脸水,冬天烧炕生炉子都由“年轻的”轮班。
       西屋是纸库,有最高级的模造纸(铜板纸),也有普通的各种色纸。色纸主要供给糊匠铺,糊纸人纸马,倒头车等丧葬用品。
       此外还有弹棉花的工坊和放棉花棉花穰的库等等。
       杨占荣告诉我,一个人尽量少上货窖来,万一出点事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再往南走,就出了南门楼子。水井、厕所都在南门楼以外。这五六十米都用木板夹成的板障子。板障子是四五米远立一个木桩子,桩子上钉上木板槽,槽里再钉四五公分厚的木板。板障子足有三米高。这五六十米的范围内都是箱子垛和大小不等的柈子垛。我不由得感叹,这真是北林子呀。
       南门楼外的墙边是十几个狗窝,几十个大小的狗向我狂叫,大的狗像小驴子。
       杨占荣一边喝住狗一边说:“甭害怕,熟了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杨占荣拿起一块白矾,假装要往嘴里扔,“这可不是冰糖哟。”我心想我还没傻到那份上。
文笔有趣,这文章咋这耐读呢!{: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阅历到处文章老,学养深时意气平。不服不行!{:soso_e179:}{: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什么是“腰层房”?

点评

三层房中间那层房,当腰就是中间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0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燕山石 发表于 2012-5-10 17:48
什么是“腰层房”?

三层房中间那层房,当腰就是中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红楼梦里好多是京东的方言,还有“鲫瓜”的词。当腰是京东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老人,在文学板块给你留言了,我在环渤海论坛——读书时间用您的名字发表您的文章,在题头用我的网名说明了对你的敬仰。
如果您想自己更新,麻烦告诉我一声,我把环渤海论坛“添添快乐”登录密码告诉您,如果希望我替您更新,我会持续用您的网名给您更新。
读书时间的段洁版主(北京某出版社的编辑)把您的帖子推荐了,他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近代历史,希望您去看看。版主说如果有近照,一并发出来,好做个推广。
你能给我一个答复吗
链接在下边
http://club.huanbohainews.com.cn/thread-164305-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老先生我又给您追了一下关于杨占荣的消息,同学的父亲在村里四处问了问,大致情况是村里没有一个和杨占荣有联系的,很难再找到他的具体联系方式,是否健在当然也不好说了。

点评

时间久远,物是人非,再所难免。谢谢前进人生老弟。辛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2 1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5-11 18:32
老先生我又给您追了一下关于杨占荣的消息,同学的父亲在村里四处问了问,大致情况是村里没有一个和杨占荣有 ...

时间久远,物是人非,再所难免。谢谢前进人生老弟。辛苦了{:soso_e160:}

点评

不算什么,我没有赴此地详细探问一下,给您打听的结果也不如人意,心里多少还有点歉意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2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5-12 10:43
时间久远,物是人非,再所难免。谢谢前进人生老弟。辛苦了

不算什么,我没有赴此地详细探问一下,给您打听的结果也不如人意,心里多少还有点歉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21)
                                                             站柜台买卖经与“过堂”
                                             ——福合昌印象之二

    买卖家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年轻的”头三年就是站三年。年轻人喜动不喜静,一开始站,一天下来,腿肚子焦酸,浑身不自在。心想真不如下地干活,出一身透汗痛快。长年站着,很多人得了静脉曲张的病,腿上青筯暴瘤的。
    站柜台没有顾客时,两手卡在栏柜边上,站直。扬脸冲外。不准打哈欠,伸懒腰。也不能趴在栏柜上,也不能斜腰拉胯,松松垮垮的。
    初当“年轻的”,刚进柜没经验,只管拿烟倒水,喷水扫地。
福合昌“年轻的”多,要想让掌柜的喜欢,你的勤快,麻利,一叫三答应。八脚踹不出个屁来,想有出头之日万难。
    白天正开板儿(营业时间),人多不能扫地。站在栏柜头,来了顾客拿烟倒水出去的快,可以抢先儿。掌柜的不招呼拿烟,不能拿烟。
    顾客一进门,站柜台吃劳金的都从座上站起来,先打招呼,冬天冷不冷,夏天热不热,嘘寒问暖,察言观色:“您看用点什么呀?”顾客转一圈要走,吃劳金的要说:“这么多货,您没有看上眼儿的?”并指着柜台外的座柜站坐,顾客坐下了,看顾客的眼神,留意些什么,要介绍推荐一些新的货物。有的顾客对商品提出问题,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大客户,这时掌柜的就会出面,并招呼:“拿烟来。”
    脚步快的,占据有利地形的“年轻的”就会捷足先登,拿棵香烟和火柴,给顾客点上。
    再回到栏柜里面,眼睛余光瞅着掌柜的脸色和意向,随时准备听候调遣。
    一旦买卖成功,掌柜的高兴,自然也会想起“年轻的”的勤快。这样的面子活“年轻的”都愿意干。
    给顾客送货,这算是脏活累活。背着包或推着车跟着顾客走,也许两钟头,也可能是半天。累得后背、脑瓜门子都是汗,挨了累,不在掌柜的跟前,掌柜的不知道,还许问“某某半天没看见,干什么去了?”
    于是“年轻的”都盯着顾客的货包,若大,可能送,这个瞬间,收拾茶几上茶壶茶杯,最稳妥的是蹲在栏柜下收拾破烂纸,掌柜的看不见人,即使发现也是不怕脏在干活儿。实际在躲送货这一劫。
    福合昌三四十号人都是宁宝丰玉遵的。只有一个乐亭人,叫张永隆,脸蛋漂亮,头发贼亮,苍蝇可以劈叉。他爱干面子活,一到送货就躲在栏柜下面,年纪小,心眼多。大家都恨他,管他叫“滑老滩儿”。
    我不怕出头,在他耳朵根儿,咬着后槽牙低声说:“你再耍滑躲送货干面子活,我到后院揍你!”
    他不敢言声,知道自己滑,犯了众怒。
    有能耐的吃劳金的,不管什么样的人进来,都不会让空手出去,总得让你买点什么。这样的人掌柜的最喜欢。
    有的人纯粹闲逛,就是什么也不买。做买卖的也不会态度冷淡,也会介绍东介绍西。没准下回来就有买主了。
    夏天天长,换班吃晚饭,直到天黑了,街上路灯都亮了,这才收布幌,上板。买卖家叫上板,不叫关门,不吉利。收布幌用白蜡杆子挑下来,用奥运旗手的样子把布幌拿进来,不许倒扛在肩上,像打败仗的败兵。
    那时的买卖家从来不开夜市,主要是安全起见,黑灯瞎火,来几个老抢儿,抢了东西就跑,钻了胡同你上哪儿找去?你也不敢追。
    站了一天,腰酸腿痛浑身不得劲儿。这还不能休息。
    账房要园账,账房先生念账,帮账的打算盘。
    其他人在柜房里,洒水扫地,擦柜台,把不太整齐的布板布卷重新板一遍或卷一遍。
    园账结束,众人都来到柜房里,听掌柜的训话。不管是吃劳金的还是“年轻的”心里都在打鼓:“今天不知又要数落谁,提谁的名啊?”大家把这叫做“过堂”。旧时审犯人叫“过堂”。
    无论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低着头,闭着眼,支楞着耳朵。一大屋了静悄悄的,就听王掌柜一人训话。蒋掌柜、于掌柜也在。但他们不说话。
    王掌柜叫王宗周,字化南。矬胖子,嗓门大。说话不是冤就是损。说到激动的关节,脸上就像癞蛤蟆那样起疙瘩。所谓训话就是一天来,店里哪些事干得不对。一般吃劳金的不提名,提名都是像我这样进店不久的“年轻的”。扫地扫不净呀,走路连颠带跑呀……特别是放走了买主:“前半晌那个老客,人家都有意思了,怎么还叫他走了呢?……到手的买卖你叫它黄了,你是干啥吃的!”虽然不提名,谁的事谁都知道。
    “张德义,你那个字像是蛛蛛(蜘蛛)爬的……” 我心里话:好歹比你写得好。低着头不言声。
     “想念书,上你们家念去,上这儿干啥来呀!”  他不提名我也知道是在说我。
    一年到头,他总有训斥的话头。365天,没听他表扬过谁或说哪件事办得不错。
    总经理蒋掌柜不说话。于掌柜见时候差不多,趁王掌柜声音有些低落,停顿之间便说:“散柜。”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声音。
    众人“哄”地一声做鸟兽散。
    福合昌的一天算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身临其境,还点儿像大宅门。
不停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掌柜的打牌,要有年轻的去接,对于年轻的来说恐怕也是一种“荣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22)
                                                                          一本小书

        我进福合昌没几个月,小于掌柜的准备回老家探亲。
        小于掌柜的叫于鹤宣,号松林。个儿不高,胖乎乎的,大眼睛,声音洪亮似钟,复核发票唱念起来像是浑厚的男中音在歌唱。仙鹤在松林里喧鸣,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呀。人似乎没有那么有诗意。
        前文提到,买卖家不让带家眷。但到三年可以探家一次。掌柜的也不例外,假期一个月。小于掌柜的是宁河杨素庄人,三十左右岁。
        探家前,小于掌柜的收拾栏柜外他的衣柜,把所有的东西都捣腾出来,一翻到底,一一过目。最底下是几张报纸,攥成团扔在地上,还有一本小书,他瞅瞅,一扬脸看我在栏柜里看着他。他不假思索地说,给你吧,顺手扔在地上。
        我心下不悦,真拿人不当人!不过又想,什么书呢?先拿来看看,要饭吃别嫌馊。他给我就要。我赶紧到栏柜外捡起这本小书。小于掌柜的是福合昌五位掌柜的中最年轻的一个。厘份儿也最少。掌柜的分工,他管生活,吃喝拉撒睡。有人议论他是个没心菜,所以那么胖。我则怀疑,没心菜怎么能放份子当掌柜的呢?
        回到栏柜里,捧在台面下看,书是竖排版,右边四个大字:养生宝鉴。左边是小字:盛京时报社出版。
        在韩家林小学和瘸老师私塾里,这两个词组都没有遇到过。养什么生,怎么还宝鉴了?盛京时报更没有听说过。
        在一头雾水下,翻开了第一页。第一页讲得是消化,我想把粥喝到肚子里不就是消化吗?这有什么可讲的?可书上说食物进到嘴里,消化就开始了,牙齿咀嚼是消化,唾液润泽是消化,舌头品味搅拌是消化,直到喉咙吞咽、肠胃蠕动……都是在消化。在这个过程中,分泌唾液中,还有各种酶,如淀粉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让淀粉变成容易消化的葡萄糖……
        哎呀,一个普通的吃饭竟有如此多的知识。这让我顿开茅塞。一本不起眼的小书,有这么多好的有用的知识。
        小时听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还没有看到。但书中有宝确实是真的。我萌生一个念头:我要读书。
        我从玉田来到绥化,没有带一本书。几个月里看的头一本书就是小于掌柜给我的《养生宝鉴》。看完了《养生宝鉴》,就像小苗得到了甘露,一种渴望就更加强烈。掌柜的和吃劳金的都没有人看书,“年轻的”就更没人敢了。
        绥化街上没有中文书店。日文书店倒有两家,一家在火车站,一家在东门外。这两家日文书店门面都很大,里面的图书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日文一般的中国人不懂,我只在日文书店里买过地图和《日满词典》。日文书店里的图书都很便宜。
        绥化还有一些旧书摊。韩家林张人杰两口子摆了一个小书摊。两张板凳,几根杆子,上边担着一个苇簾。苇簾上排着几本薄薄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绥化冬天零下三十四五度,我看见他在同发兴门口的猥缩着身子看着这个小书摊,鼻子上的清鼻涕长长的流下来。半天也没有一个买主。我想出来几千里地,就摆这么个小书摊吗?他这个书摊没有我需要的书。
        张人杰是未出五服的爷爷辈。和我爷爷是叔伯兄弟。
        有一些小唱本,和一些武侠小说。这些大体都是线装石印,也有木版印刷的书。
        盛京时报社出版的《养生宝鉴》是那时极少能在满洲国公开发行的书籍。
        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日本胜出。一些有眼光的日本人从这场战争中,敏锐地觉察到日本将可能在中国东北于不久的将来有所作为。于是两个日本人中岛真雄和主笔菊池贞二(笔名"傲霜庵"),在沈阳大西门外创办了《盛京时报》这家中文报纸。时间是1906年10月。他们打着中立的幌子。实际却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先驱。到日本投降前夕1944年9月终刊,历时38年。
        日本人侵占东三省,上海、香港、北平方面的书籍都成为禁书。市面上看不到。虽然从一开始日本就开始了奴化教育,小学里普遍设置日文课。但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认识日文。虽然有《盛京时报》这样少数日系文化工具,但不足以占领东三省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地区。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文化真空。
        伪满洲国的文化实际还是传承了五千年的儒家文化。忠君报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说与日本侵占与本身儿皇帝的地位格格不入。
        福合昌年青人多,又都有些文化。文化生活的极度贫乏使很多人困惑。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找到有用有趣的书籍。
        后来我发现福合昌不仅我喜欢看书,很多的年青人都喜欢看书,虽然喜欢的类型不同,书的来源渠道不同。
        欲望像是野草,石头是压不住的。终有一天会掀翻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福合昌年青人多,又都有些文化。文化生活的极度贫乏使很多人困惑。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找到有用有趣的书籍。
        后来我发现福合昌不仅我喜欢看书,很多的年青人都喜欢看书,虽然喜欢的类型不同,书的来源渠道不同。
        欲望像是野草,石头是压不住的。终有一天会掀翻石头。”
更有看头啦!不过没想到的是,作者读的第一本书竟然是这么不起眼、甚至文化品位不高的《养生宝鉴》。但读书生涯毕竟起步,期待着柳暗花明,期待着愈加精彩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