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添添快乐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原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106.3.62.x 发表于 2012-8-27 21:54
我是董氏后人,现在绥化居住,等有时间我把您说的地点拍成照片传给您看看,好象就新江泉胡同变化小,浴池还在,其 ...

太谢谢您了。老先生还健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65)
                                                                                
                                                                              上学梦的破灭        

      有什么东西在敲着椅子腿。我从梦中醒来,睁开眼已经是天光大亮。一个扫街的人,一边扫,大扫帚竹竿把敲在椅子腿上,是在叫醒我们:这可不是光天化日下躺着睡觉的地方。
    找了一个有水管的地方,我们俩洗了洗脸,用那条毛巾擦了擦,我让德智把皱皱巴巴衣服抻了抻。尽量把流浪夜宿的痕迹遮掩起来。
    连打听带找,大栅栏胡同就在不远处。走到胡同的北端,才找到24号。青砖灰瓦的门楼,红漆大门,醒目的门牌上写着“户主 马子笏” 。
    我拉了拉门铃,不多时出来一个中年妇女,中溜儿个儿,四方脸,眼睛不大,挺有神,“你们找谁?”京腔京韵,一说话两酒窝儿。简直是绥化舅母的再现。
    我随即自报家门。这位一听是三千里外妹妹的使者,赶紧把德智我们俩人让到里面。
    进了红漆大门,是一个月亮门。穿过月亮门是一个小院子,整个院子都是青砖漫地,打扫的干干净净。座北朝南三间瓦房,院子的南墙高大,看样子是南边邻居的外墙。
    进屋一看,还有两人,都是熟人,一位是姥姥,是舅母的老妈。再一个是小姨,就是舅母最小的妹妹。她们在绥化住过多年,和我再熟不过了。
    没等落座,我把贴身的内兜扯开,掏出一叠钱,递给大姨,说这是大舅母给您和姥姥捎来的五百块钱。听到捎钱来,大家都乐得真挚可爱了。
    大姨问我这次来京的打算。我开门见山,说想上学念书。
    大姨问了我和德智的情况,也开门见山,考得上吗?就是考上了念得起吗?
    我说听电匣子广播啦,北平有义务学校,没有钱,也可以半工半读免费上学。
    大姨冷笑一声:“他们发昏,咱们别跟着发疯。上普通初中,一学期的学费七袋面。好的中学,能考上得不足一半,咱小学没念完,外文、史地、数理化都没学过,肯定考不上。”
    我说考不上学,就找点事干,如有机会让弟弟德智上学。
    大姨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你想得太简单啦,北平多少人都闲呆着那,找职业?大学毕业即失业!咱小学没念完,谁用!”
    听了大姨这一番话,我心凉了多半截。不过,还没死心,心想待几天亲自到外边看看找找,真得就一点机会也没有?
    穿过正房中间的堂屋,开后门,就是后院。后院有两间西厢房是厨房,大姨把我们哥俩安排在西厢房里间住下。
    下午过了三点以后,南院里就响起锣鼓家伙声。原来这里住的是京剧演员童芷龄一家,每天到点都得练功。
    转天,大姨请客。让小姨带着我们去逛北海。
    公园里有名的建筑,如白塔、五龙亭、九龙壁,我们都走了一遍,我眼里看着,觉得都很壮观美丽精致。但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车钱、门票,都是小姨掏的钱,还给我们一人买了盘刨冰。
    姥姥和我说,大姨心也不顺。大姨父在上海,是一家银行的副行长。又说了一个小老婆,大姨父的父亲就是那个马子笏,老爷子不在北京,在上海和儿子住在一起。
    我和德智出去转了两天,真如大姨说的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半工半读学校。街上乞丐拾破烂的成群结队,常为一些不值当的小事打得头破血流。那里有什么工作可做?原来电台广播的那些东西,都是为了粉饰当局,糊弄老百姓的鬼话。
    我从福合昌出来的梦想,脑海中的海市蜃楼都让现实的大风给吹得一干二净。我悔恨自己,太幼稚了,还把一个十五岁的弟弟带出来,跟着我受罪。我心里暗暗叫苦,可表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还要装着乐呵呵的样子,常和德智说一些鼓励的话。
    大姨家平添了两个大小伙子,每天虽是窝头和一些大路的菜,我们哥儿俩比她们一家人吃得都要多,一开始要吃三四个,一屉窝头眼瞅着就让我们给拿没了,后来改吃两个,喝口汤赶紧离开,嘴说着吃饱了,实际还能再吃两个。
    大栅楼胡同南口往东不远处,有一家北平新报。报社门口有一个阅报栏,每天都可以读到新的报纸。我和德智没事就到阅报栏看免费的报纸,发现报上有一个社会服务栏目,其中有代为介绍职业。我想上学无望,能找个职业找口饭是要紧。
    北平新报社地方不大,一个小门脸儿,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五个大字:北平新报社。
    推开玻璃门,并排摆两张写字台,见两个年轻人面对而坐。我说要找社会服务部。其中一个戴眼睛的站了起来说,有事请说吧。顺手拉过一把椅子让我坐下。
    他自我介绍说他是社会服务部的主任,叫高洁。
    高洁比我大不了几岁,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白晰的面孔,五官长得十分匀称,说话时眼睛盯住你,镜片后的目光透着诚挚与热情。
    我把我的情况陈述了一遍,目的就是请报社代为找个职业。
    高洁说,北平的情况你可能还不太了解,日本人侵占东北,大批学生流亡到北平,日本投降后,又有很多的知识分子涌入了北平。北平的失业情况非常严重。现在大学毕业就是失业,你小学没有毕业,谁会用你呢?
    我说,我现在是寄人篱下,吃住无着,只要管吃管住,钱少我也不在乎。我再三的恳求下,高洁答应给我登一则免费的求职广告。
    我在一张纸上写上:张一,男,23岁,小学四年毕业,拟作家庭教师或打扫卫生等杂务。
    高洁看了看,苦笑了一下,收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老先生形容大姨一家见到捎来的钱就都真挚可爱,我觉得老先生这文章也真挚可爱。
这词用得好真挚可爱,晚辈佩服。{:soso_e160:}

点评

谢谢前进老弟夸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30 0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8-29 18:59
老先生形容大姨一家见到捎来的钱就都真挚可爱,我觉得老先生这文章也真挚可爱。
这词用得好真挚可爱,晚辈 ...

谢谢前进老弟夸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若兰堂 发表于 2012-8-28 17:59
张静天我也认识啊,和张世昌一打听就知道啦,祝静天老弟快乐幸福。{:soso__ ...

是广志老弟吗?好多年没见了,看你的书画造诣越来越精湛,很是高兴,祝全家安好。

点评

你还记得你发表在玉田文艺的小说是我给你做的插图吗。握手,欢迎来玉田做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2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66)
     找铺保

    过了一天,我和德智到阅报栏一看,在报缝的位置真登着一个叫张一的求职广告。联系的方式是本报社会服务部。
    这样我们每天都要到高洁处一坐,或是上午或是下午。
    因为和高洁年龄相仿佛,共同语言就多。高洁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听着又没有北京的土话,我断定他不是北京人。他是学生出身,大学毕业。我的经历对他来说是新鲜的。我谈起玉田的农家,也谈起绥化的买卖家福合昌。更多的谈起读书和上学以及青年人的理想。很多方面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高洁对我的处境也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并认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坚持一个正义青年的操守是不容易的事。
    这期间我们又到了东单洋溢胡同找了黄淑银的姐姐黄淑金。把绥化的情况简要地介绍了一遍。告诉她家里还都平安。
    黄淑金细高的个子,大约有一米七的样子。皮肤比黄淑银还要白,鼻子有点弯,这一点并不影响她的漂亮。
    傍晚时分进来一个国民党军官,也是高高的个子。黄淑金给我们介绍这是她的丈夫贾先生。
    贾先生叫贾复礼,是河北乐亭人,和我们是大同乡。贾说起话来文质彬彬的,说他在北京饭店上班,是管军务运输的。
    黄淑金说贾先生解决了她们家好多困难,言谈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国军军官且在北平最高档的北京饭店上班,嫁给这样的人是黄淑金诸多女大学生的最好结局了。
    一天天过去,大姨好几次说,在北平找不到工作的,还是回家吧。每当说这话的时候,姥姥和小姨都不言声。想来娘儿仨在背后也多有议论。我也十分理解大姨,上海的丈夫已经有了新欢,自己面临着被抛弃。老公公也离开了北平,经济上的接续还能持续多久呢?
    一天大姨老家琢县来了一个崔先生,听大姨的介绍崔是什么亲戚。崔先生来北平是给他妈看病。也住在了大姨家。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农副产品,一样样地拿出来展示,大姨啧啧称赞。我和德智在一边看着,更觉得颜面无光,尴尬万分。
    广告在北平新报上登了十四天,没有一点消息。高洁跟我说算了吧,还找点别的办法吧。我心想还有什么办法呢?在大姨家已经住了二十来天,怎么有脸面再赖着住下去呢?还是回家吧。
    偶尔在西单大街上的世界日报阅报栏里,看到报缝位置有一则招工启事,长春铁路宾馆招侍应生,要求初中毕业,有殷实铺保。工作地点在东北,每月薪酬东北流通券五千。某月某日口试笔试,考试地点,西交民巷东口,中国旅行社。我喜出望外,我在福合昌一年才给一万,这一个月就给五千,工资待遇够得上优厚。
    我赶紧跑去告诉高洁。
    高洁一听是侍应生,坚决反对:“侍应生就是旅馆的茶房,那里头学不出好人来,凭你这么一个好学上进的青年,怎么能干那行当呢?那行当就是一个大染缸,进去染缸还能拉出白布来?我不但不同意你去,还反对你去!”
    我说,我同意你的看法,家里老人也常说:车船店脚牙,没罪也该杀。可现在找别的职业找不到,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和睡觉的问题,是生存问题。同时我想我有自立的意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不相信就能把我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
    高洁对我的生存处境自然十分清楚。最后他说,反正我不同意你去,实在要去,你自审自斟自便吧。
    我说,为了活着,我得去考。我还有一事得求你。
    高洁说,你说吧,还有什么事,我能帮你。
    我说招工启事上写着,得有殷实铺保,我在北平两眼一摸黑,我找谁去?我只能找你了。
    高洁一下就跳了起来,这怎么可以?你去当茶房,我不同意,这是出于友情。你让我担保,这是法律责任!再说咱俩才认识半个月,我凭什么来保你?
    我说在这件事情以前,咱相互谈论,我的家庭,我的志向,我在来北平之前的所作所为,我都和盘托出,你回忆回忆,我哪句话是妄言,哪件事是舛错?这些都是我人格的表露。如果你相信我这个人,你保我就没有错,如果你不相信我这个人,你了解我再多也没用。
    高洁说,再怎么说,咱们只认识了十几天,我怎么为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担保?真要是出来什么事,我是要担干系的!我不能保你。
    我说,今天你保我,是你挽救了我,不仅我,还有我弟弟。今天你不保我,就是你见死不救了。你相信我张一,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麻烦!你不答应,我只好给你跪下了。
    高洁一拍写字台,大喝一声:“我保你了!”
    我眼泪立刻涌出了眼眶。心说,高洁,我和你素昧平生呀。


点评

车船店脚衙,没罪也该杀的衙,笔误了吧。八十年代县人大的竟天,还记得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3 1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9-2 15:00 | 来自黑龙江
在绥化时有个叫孙济三的人知道吗?
发表于 2012-9-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8-30 08:49
是广志老弟吗?好多年没见了,看你的书画造诣越来越精湛,很是高兴,祝全家安好。

你还记得你发表在玉田文艺的小说是我给你做的插图吗。握手,{:soso_e181:}{:soso_e160:}欢迎来玉田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8-31 08:07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66)
     找铺保

车船店脚衙,没罪也该杀的衙,笔误了吧。八十年代县人大的竟天,还记得你。

点评

应该是牙齿的牙吧?两头牵线的一种职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5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刘凤悦 发表于 2012-9-3 18:54
车船店脚衙,没罪也该杀的衙,笔误了吧。八十年代县人大的竟天,还记得你。

应该是牙齿的牙吧?两头牵线的一种职业?

点评

牙,牙行,牙纪,指中介,也延伸到媒婆、人贩子之类。 但也有衙一说,指衙役,从现今社会就可看出,吃拿卡要,唬老百姓,没事说成有事,小事说成大事,从老百姓身上发财,古今一理。 车夫、船夫白道上的行当,也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5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9-5 20:42
应该是牙齿的牙吧?两头牵线的一种职业?


牙,牙行,牙纪,指中介,也延伸到媒婆、人贩子之类。
但也有衙一说,指衙役,从现今社会就可看出,吃拿卡要,唬老百姓,没事说成有事,小事说成大事,从老百姓身上发财,古今一理。
车夫、船夫白道上的行当,也干黑道上的勾当,船行至大河无人处,做些板刀面、下混沌的熟路,谋财害命,把货物不费一分本钱就变成自己的了,如果有客人女眷美丽,顺手牵羊拿来做老婆,更有谋了赴任途中官员的性命,拿了朝廷的凭照自己去做官,唐僧的父亲不就是赶上这事了吗;
店指店小二,见风使舵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
脚夫,主人辛辛苦苦找来搬家,他可以把你的财务搬到主人找不到的地方去,甚至在搬运女眷的时候直接用轿子抬走卖了。

点评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谢谢前进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9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9-5 21:13
牙,牙行,牙纪,指中介,也延伸到媒婆、人贩子之类。
但也有衙一说,指衙役,从现今社会就可看出,吃 ...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谢谢前进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老先生最近没上论坛,期待中

点评

近日回京查找资料,因网络不畅,延误了上传,让大家期待了,抱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15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百年琐记——我的回忆(67)
                                                                     
                                                                       考侍应生
   
       第二天一起早,我就去了西交民巷东口的中国旅行社。有关考铁路宾馆侍应生的事,在大姨面前一个字也没有透露。恐怕是让大姨知道,更是瞧不起了:来考学,竟去考了茶房?
    中国旅行社在西交民巷东口路北第一家。对面是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柳树。那个时候西交民巷是一个豪华地带,集中了一些著名的大银行,如中央银行北平分行、中国农工银行,以及大陆银行、北洋保商银行。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
    中国旅行社是一个二层小楼,门口是大铁栅栏门。虽比不得那些银行豪华气派,可也并不寒酸。
    此一时中国旅行社的门前,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许多人在排队等候考试。有的人衣着光鲜,头发梳理的油光水滑。望着这些保养很好的帅哥儿们,再看看自己,一身洗得泛白的旧衣衫,真有些自惭形秽。当茶房和作买卖人一样,也是帅哥们吃香呀,我这等没落样子,人家能看上吗?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主持考试的是一个年龄四十左右的男子。个子也就是一米六五的样子。后来知道他就是马经理。马经理西装笔挺,偏分头,发际高齐,说一口上海腔调的普通话,一瞅就是干练之材。
    考试分口试和笔试。口试由马经理问一些生活常识类的问题,没有什么难点。笔试要用毛笔写一些常用的单词成语,和诸如便条借据等书写格式之类。写毛笔字是我的强项,小学的基础,特别是福合昌这六年的账桌生涯,更是让我练出了一笔好字。我工工整整的按要求写完,交给了马经理,马经理着意地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
    鬼使神差不知想起了什么,我说,我还带着一个弟弟。马经理诧异地看了看我:“怎么还带个弟弟?”
    下午张榜公布录取结果,正取三十名里没我,备取二十名里,第一名是张一。我心里懊丧万分,如果不说带个弟弟,就不会到备取里的。
    我怏怏不快地向西单大姨家走去,来到北平新报门前,见停着一辆黑色卧车。猜想是中国旅行社来兑保盖章的。我妄费了高洁的高情大义。心情低落到极点。
    几天来,我东奔西忙,大姨也不知我干些什么。头些日子还说过,没有学上,也找不到工作还是回家吧。
    晚上吃过饭,大姨拿出一封信让崔先生念,信是大姨的公公马子笏来的,崔先生慢条斯理地念着信,无非是一些家庭琐事,信中还有这样的言语:“来家无用之人,不必管饭……”崔先生念到这里停下来笑了笑。
    我心里明镜似的,再也不能住下去了。夜里下起了大雨,我和德智说,明天就是下刀子也得走了。
    早晨起来,一夜大雨停了。我向大姨告别说:“大姨我们回家了。”大姨送我们到门口,我走几步回头再看时,大姨已经不在了,大门关上了。
    夜里大雨,街道上都是水,有人说西长安街水大时,有溜腰深。幸好我们哥儿俩也没有什么好拿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水向西交民巷走去。
    我想先到中国旅行社看一看,没戏就到前门火车站买票直接回家了。
    中国旅行社的大厅里,正碰上马经理,我问:“马经理,我能去沈阳吗?”
    马经理一看是我,指着大厅里堆着像小山一样的行李垛说:“装车!”
    我提起一个皮箱跟着大家向前门火车站走去。此一该,我心里还在“呯呯”跳着,还没有从绝处逢生的激动里走出来。
    出门看到德智还在我事先让他在大柳树下等我的地方站着,我抽一空偷偷告诉他,先到进站口等我,哪儿也别去,等我买好票,一起上火车。
    中国旅行社包了整整一节车厢,大家七手八脚把东西都运上了车,有成袋的米面、做饭用的锅碗瓢勺,还有大批的床单被褥等,堆满了半截车厢。
    我怕德智被人发现,特意买了一张与包车隔了一节的火车票。我让德智上车在中间的一个座位坐好。嘱咐他千万别动,省得我找不到着急,我一安顿好就来找他。
    从北京招聘的三十人和搬家似的好多的东西,把一节车厢装得满满蹬蹬。
    还没等我们擦把汗,火车已经大吼了一声,喘了几口粗气,驶出了前门火车站。我望着渐渐远去的月台,越来越快向后掠去的鳞次栉比的房屋,心里默念道:“再见了,北平。你这个让我又恨又爱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9-14 19:57
老先生最近没上论坛,期待中

近日回京查找资料,因网络不畅,延误了上传,让大家期待了,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