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4365|回复: 28

母亲讲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母亲讲的故事
                                                                                                             吴学俍
      这是我小的时候,你姥爷给我们讲的。
      那是老辈子的事儿了。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晚上,一个姓杨的阔员外到自家厢房的佛堂上供,忽然发现供桌底下的布幔瑟瑟抖动。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布幔下有一只穿着破旧夹鞋的人脚在哆嗦。杨员外装作没看见,上了香就退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杨员外的大儿子进来,冲着供桌底下喊:“门叔(旧社会当地对小偷的别称)!你老出来吧,我爸请你老喝酒去!”躲在供桌底下的小偷只好出来了。原来是东村的一个姓李的穷汉,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想到财主家偷点儿东西,好给孩子老婆过年。见自己被发现了,吓得够呛,浑身哆嗦得更厉害了。大公子就劝他:“门叔!你老不用怕,我爸那人忒心软,不会把你老咋样的。走吧,我爸等你老喝酒去哪。”老李只得硬着头皮跟随大公子来到上房,见了杨员外赶紧跪下请罪。杨员外把老李请到炕上,摆上好酒好菜款待。吃完饭又给他打点了一些米面肉菜,还拿了几吊钱,让他带回家去过年。老李喜出望外,千恩万谢地告辞回家了。
      这样,穷汉老李一家过了个肥年。过了年,老李就用杨员外送他的几吊钱当本钱,做起了小买卖。由于他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小买卖越干越红火,很快赚了一些钱。老李一直在心里惦记着杨员外的恩德,经常买些时鲜果品给杨员外送去。杨员外不收,老李就用每次起大早赶集前的功夫,悄没言声地给杨员外放在大门口。可杨员外从不白吃别人东西,几次三番地给老李捎这捎那,这样儿,俩人的交情越来越厚。
      就这么着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老李就起来了。今天,他除了要赶全年最后一个大集卖货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得办:他早就托人从关外捎来一棵老人参,想在今天早上悄悄给杨员外放在大门外,到时候好给恩人一个惊喜。天空飘起了小雪花儿,老李推起独轮小货车,摸着黑儿,快步来到杨员外家门前。他从怀里掏出裹着老人参的小包,刚想往大门口放,猛然发现:大门板上直挺挺戳着一个人。老李吓了一大跳,他揉揉眼,仔细观瞧:不好!是个“死倒卧”(旧社会冻饿而死的叫花子)!老李心想:把个“死倒卧”放到恩人家大门上,这不明显是要坑人吗?老李不敢多想,赶紧上前儿背起“死倒卧”就跑。一口气跑出有一里多地,老李实在跑不动了,才把“死倒卧”扔了,自己筋疲力尽挪回来,推起小货车走了。
      第二年的大年初一,老李来到杨员外家拜年。一番亲热话儿后,杨员外唠起本村大西头张财主家头几天被人在大门外扔了个“死倒卧”,结果摊上了人命官司,爷几个全被县衙门抓去了。村里人都说是报应,因为张家父子平日欺人太甚,积怨太多。老李听了,笑了笑,也没说啥儿。
      又过去了有一个多月,老李正在家中预备盖新房,杨员外找上门来了。他说:“兄弟!你不对呀!你替我免了这么大灾,至今还瞒了我个严严实实!”老李说:“我没干啥事呀!”“你还不说实话?我们村西头老张家出事那天一大早,我在大门外捡着了一个人参包儿。又发现门口有一串脚印,直奔大西头去了。门前还留下两行小车轱辘印儿。我一想,准是你来着。今年大初一我跟你提起这事儿,咋唠你也不言声儿,我这心里就犯了嘀咕。昨天在家门口碰上了捣动珍贵药材的老孙,说你托他淘换过一棵老参。我拿出那棵捡来的参让他看,他说就是你买的那棵。兄弟!你……”杨员外再也说不下去了。事情到此地步,老李也只好实话实说。最后,杨员外出钱帮老李盖了一处新宅院,俩人结拜成了干哥们儿。此后,杨、李两家相好了几辈子。
      母亲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时,正是文革中阶级斗争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母亲严命自己的孩子们不许给倒台的村干部贴大字报,尽管有的村干部在位时曾严重地伤害过我家。母亲说:“人到难处拉一把,最起码不能落井下石。冤冤相报何时了?将心比心,得往长远儿看!”到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但她老人家讲的故事连同那些谆谆教诲,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20111124 于玉田
发表于 2011-11-2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母爱的伟大,不仅在于哺育了我们,更伟大在用朴素的思想教育着我们。
发表于 2011-11-2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感动。“人到难处拉一把。”愿更多的人看到这句话,践行这句话。{:soso_e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槐子花!{:soso_e163:}  真有遇到知音的感觉!{:soso_e163:}
发表于 2011-11-2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现在能这样教育孩子的人少了
发表于 2011-11-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言传身教
发表于 2011-11-2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63:}{:soso_e176:}{:soso_e178:}
发表于 2011-11-2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人应该多做善事,善待父母,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11-26 10:46 | 来自河北
最爱水果 发表于 2011-11-25 11:54
人应该多做善事,善待父母,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感谢母亲!感谢天下所有好心人,真、善、美薪火相传,人类社会才有希望,
匿名  发表于 2011-11-27 09:47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11-2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长寿!
匿名  发表于 2011-11-28 12:15 | 来自河北
最爱水果 发表于 2011-11-27 18:22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11-11-2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象是我小时也听过这个故事,只是版本有些不同。好。
发表于 2011-11-29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感谢母亲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田雨hxh 发表于 2011-11-28 14:12
好象是我小时也听过这个故事,只是版本有些不同。好。

我的姥爷是丰润沙流河村人,这个故事好像就发生在丰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