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林
冀东平原上,丰玉遵三县交界处有一个三百多口人的小村庄,柳树屯。
村子西、北、东三面环山。紧挨村子西面,是曲折南流的双城河。
一九四二年,随着村子东北方向十里远的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迅速高涨,县里成立了县大队,区里有区小队,村里有民兵,积极配合冀东军分区十二团、十三团工作,杀鬼子,除顽军,献军粮,送情报。。。。。。鬼子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首尾不能相顾,狼狈不堪。
侵略者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成犄角之势修了三个据点:朱官屯、亮甲店、沙流河,对根据地的前沿地带形成了包围。但英勇的冀东军民总能给敌人以有效地打击。
十月的一天,在馒头山遭遇伏击吃了败仗的鬼子和汉奸们,用牛车拉着四个鬼子的尸体,气急败坏的闯进村子。先是一顿抢、烧,然后用雪亮的刺刀把人们赶进村西的大坑。鬼子队长叽里呱啦的叫着,表情凶恶。汉奸马翻译一身典型汉奸打扮,清了清他那特有的公鸭嗓,大声地说:"村长呢?出来答话''
朱广山看了一眼儿子二林,低声嘱咐道:“看着点儿你妈,没事儿,我去看看。”挤过人群,来到前面。
马翻译阴阳怪气地说:“去,找几个人,挖四个坑。”朱广山陪着笑脸问:“挖坑干啥?”“废啥话,让你挖就挖,惹恼了太君,叫你好受!”
看着挖好的四个大坑,人们心里一阵慌乱。
天气异常的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
难道挖坑不是埋鬼子吗?
鬼子队长恶狠狠地注视着人群,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喊道:“谁是八路军?谁是游击队?站出来!”人群鸦雀无声。
马翻译也一遍一遍高声喊着类似的话语,像是在向鬼子表忠心,又像是在向百姓们炫耀自己。没有人理他们。
鬼子队长不耐烦了,来到朱广山面前,说:“你是村长,抗日分子,一定要交出来。”
朱广山对村子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朱广山摇摇头说:“太君,村里没八路。你老看,天忒热,快把那四个死太君埋喽吧,要不的话,待会就得臭喽。”鬼子队长嗖的一声拔出战刀,放到朱广山的脖子上,狂叫道:“你的,不老实。快说,八路在哪?”朱广山汗如雨下,脑袋一片空白,心里紧张的要命。
鬼子队长一阵狞笑,又从人群中抓出三个人来。
衣衫褴褛,手无寸铁的人群一阵骚动。
鬼子队长咆哮着:“支那人顽固不化,不说出来【用手指了一下那四个挖好的坑】,活埋你们,给我们大日本勇士陪葬!”朱广山突然感觉不热了,心里也清静了,他用镇静的目光巡视了乡亲和亲人,朗声说道:“老百姓们知道个啥,谁是八路我知道。”
鬼子和马翻译信以为真,凑过来,哪知朱广山突然去抢鬼子的战刀,着实把鬼子吓了一跳,但及时冲上来的日本兵两枪托就把朱广山打倒在地,奄奄一息。
人群乱了,叫喊声,咒骂声,啼哭声响成一片。
赤手空拳的人们向鬼子冲去。
“嗒嗒嗒。。。。。。”鬼子机枪扫射,伤了几个人,人群中几位长辈小声的、不容置疑的命令着大伙:别冲了,小日本子吃亏过来的,上咱庄找寻来咧,咱们得留根儿,将来再算帐,操他妈的,等着!牲口啊。。。。。。”
二林妈昏了过去。二林嘴被三爷捂住,身子被铁柱和满梁摁住,眼角都瞪裂了,流出殷红的鲜血。
整个柳树屯都在流血。
鬼子走了。
乡亲们急切地扒人,四人中两人幸存:大明和刘稳。当天夜里,他俩就投奔了李运昌司令员。
十六岁的二林也想去,可又脱不开身。妈妈连怕带恨,一病不起。家里本来就穷,藏着的粮食又被鬼子抢去了,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了。亲戚邻居日子都不好过。
余二爷作担保,从村中的富户赵老财家借了二十块大洋,给二林妈看病。说好明年腊八还钱。
转过年来,妈妈的病好了许多。
二林为了早日还钱,把妈妈托付给乡亲们,到唐山下煤窑。拼死累活,受尽折磨。
腊月初一,寒风刺骨。乡亲捎话来,说妈妈病重,赶紧回家去。买了妈最爱吃的常各庄酥糖,揣着拿命换来的二十四块钱,急匆匆地往家赶,到了高丽铺据点,钱又被伪军抢去了,二林要跟伪军拼命,伪军们说:“妈的,别给脸不要,再啰嗦,一枪崩了你,就说你通匪。”想起家中的老娘,二林一边哭着,一边向家中跑去。
赶到家中,已是下午。低矮的茅草屋中,几个婶子大娘抹着眼泪,叹息着。
看到妈妈紧闭着双眼,眼窝深陷,脸色蜡黄,头发披散着,身上盖着一条破被,二林双膝一软,跪在地上,爬到炕沿边上,把妈妈那枯瘦的手紧紧攥住,贴到自己的脸上,嚎啕大哭,高声叫着:“妈,妈,你醒醒,我是二林,我回来了,妈,妈,你醒醒,你这是咋咧?”可妈妈没有动,也没睁眼。二林又哭着问婶子们,才知道又是鬼子来抢东西,牵走了二林家唯一值点钱的老母羊,自己的妈妈去抢,被日本兵打得,好几天不吃不喝的,人怕是够呛。
二林泪眼婆娑地望着妈妈,心情极为沉重。如果妈再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该怎末办呢?突然,妈妈的手动了一下,接着,慢慢的,妈妈睁开了眼 。二林惊喜地喊起来:“妈,妈,我是二林,我回来了,我还给你买了酥糖呢。”妈妈的嘴角向上动了动,看出来妈是想笑,可力不从心。妈只是定定的望着他,眼角淌下了泪水,一会儿又闭上眼睡去了。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妈妈又睁开眼,嘴角动着,想要说话。二林赶紧把耳朵凑到妈的嘴边,皱紧眉头全身用力的妈妈声音虽轻但很清晰:“林,妈快不行了,好好活着,把帐还上,都不易呀。。。。。。”二林大声哭着说:“妈,你会好的,你没事,有我呢,我听你的”妈听了二林的话,似乎很满足,又闭上了眼,很安详。
二林妈就在那天夜里走了。
邻里们帮二林把他妈送到了他爸的坟上。
二林一夜之间似乎成了一个大人。
约定还钱的日子到了。
腊八,二林早早的来到余二爷家。他看到二爷家西屋炕上躺着两个人,不认识。就问二爷:“家里来客啦?”二爷咳嗽了一声。含糊地说:“是,是我的两个表侄。”二林眼尖,一眼就瞧见炕角头有一堆带血的纱布,二林心知肚明,不再作声。谁知这时赵老财突然闯进来,也看到了这一切,余二爷有点慌乱起来,忙拉着赵老财和二林往院子里走。"赵老财也许没看出是八路军,脸色、举止没什么变化,那就好,谢天谢地,可千万别让这两个重伤员在我家里出点差错,这种事得背着点这老地主,虽说这个人不太坏,但穷人和富人相法能一样吗?”余二爷边走边想。余二爷对着赵老财说:“大侄子,今天有点冷,你家暖和,去你家说事吧。”赵老财忙说:“好,我家生着炉子呢.”
在赵家大屋里,二林诚恳的说明了自己无力还债和原因。赵老财也同情他的遭遇,但说到钱上,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他阴沉着脸,一字一顿地说:“你家的情况我也明白,确实值得可怜,但我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兵荒马乱的,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他又转过头,望着余二爷说:“二叔,你老做的保,你看咋办合适?”余二爷涨红着脸说:“大侄子,谁知道二林摊上这些事呢?乡里乡亲的,多帮衬吧!要不,把我的二亩地匀给你一亩,就算还债,中不?”赵老财一笑,说:“二叔,我虽然把钱看得重,我也就是自己抠点,对长工们狠点,倒不至于把乡亲们往绝路上逼,我不能要你的地。”二林咬咬牙,说:“赵叔,你再容我一年,我还去下煤窑,想法儿连本带利给你还上。”赵老财想了一下,不大把握,要是二林明年还不上钱或者跑喽,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如让他在我家当长工。于是,赵老财说:“二林,下煤窑哪是人干的活?我家的长工大三儿投八路去了,家里缺少劳力,你给我抗两年活,咱就两清了,中不?”余二爷权衡了一下,知道赵老财动了心眼儿,但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就对二林说:“先这样吧,二林,你琢磨琢磨,明早起给你赵叔回个话,咱们回吧。”
二林闷闷不乐的走在前头,忽然从大门洞里窜出一条大黄狗,一下就叼住了二林的裤腿,二林吓了一跳,顺手抄起靠在猪圈边的一根木棒,狠狠地敲在狗脑袋上,那狗惨叫着跑开了。赵老财可不干了,那狗可是他的心爱之物,打在狗身上,痛在他心里。他破口大骂:“干啥?给脸了是不?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看你那穷样,都没我的狗值钱!”二林也上来了脾气,吼道:“好狗不挡道!我穷咋了,我还你钱!”“呦呵,长能耐了,你使啥还?”“我把房子给你,中不?”余二爷赶紧两头劝,好不容易才把两人拉开。
天黑了,二林躺在冰凉的土炕上,眼睛透过茅草屋顶,直看到天上的星星。他想起小时候,每到腊八节。妈妈总会熬一锅好喝的腊八粥,甜滋滋的。晚上打着爸爸做的小灯笼东家西家的串,多自由啊。是日本鬼子害了爸爸妈妈,毁了我的家。有他们这帮畜生就甭想有好日子过。现在家里只剩一个人了,无牵无挂的,还是去当兵吧,好给爸爸妈妈和乡亲们报仇 。
这个念头一出来,二林变的兴奋起来。“对了,这房子就给赵老财,咱不能欠钱不还,妈临死前还说着呢。”二林心里想。二林屋里屋外地翻腾一边,也没有值钱东西。忽然,二林发现后窗台上有一个小包,取下来一看,原来是烈性耗子药,刚想扔在一边转念一想,对!就用它药死赵老财的大黄狗。二林的想法是:去赵老财家,告诉他房子属于老赵家了,就算还债了,两清。再把耗子药偷着倒进狗食盆子里,也让他知道知道我二林也不是好欺侮的,天一亮我就投八路去。
穷苦的山村,寂静的夜。走在路上的二林有点喝了酒的感觉,但一点也不觉得黑,身上热乎乎的。
已是十来点钟了,赵家的大门居然没有锁。二林轻轻推开门,进入院内。从厨房里飘出狗肉的香味,又传来叫骂声“老东西,皇军到你家来是给你面子,吃你家一条狗你都舍不得,白挨打不说,还被捆上了,活该!我再问你一遍,村里有八路吗?”二林听到那公鸭嗓就知道马翻译那个狗汉奸在作恶。二林悄悄的摸到厨房,向里望去,大锅里炖着狗肉,马翻译一脚踩在凳子上一手指着被绑住手脚的赵财主问话。赵财主嘴角淌着血,摇摇头说:“没有,没有。”二林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些,心想赵财主还算条汉子,帮余二爷甚至全村躲过了一劫。
马翻译见问不出什么,从厨房出来,踢踢踏踏的奔上屋去了。
二林偷偷地来到上屋窗外,从窗缝望去,炕上有两个日本鬼子,而其中一个正是杀死自己爸爸的鬼子队长。二林瞳孔收缩,双拳紧握恨不得立刻冲进去,杀死仇人,他拼命地告诉自己,别冲动,先看看再说。就听那鬼子问:“村里的八路的有没有?”马翻译点头哈腰的说:“我问过了,没有。”那鬼子又说:“花姑娘的有没有?"马翻译说:“有,有,我早就知道老赵头把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藏到西跨院了,一会儿咱们吃完狗肉,我去给皇军找。”
二林就要气炸肺了。忽然二林摸到了兜里的耗子药。
二林快速的返回厨房,示意赵老财别出声,将耗子药倒进狗肉锅。
大约一小时后,赵家大院的灯火熄了。
又过了一会儿,赵家大院的门开了。两个人拉着一辆木板车,上面的东西死沉死沉的,向双城河走去。
天快亮了。赵老财家。
二林说:“赵叔,房子是你的了,咱两清了。”
赵老财说:“二林,你救了我们全家,是大恩人,以后有我的就有你的,别再说过去的事了。”
二林说:“赵叔,我说的是实话,我一会就去投八路,不赶走日本鬼子,全中国都好不了。赵叔,平常对乡亲们好点,没亏吃。” 赵老财眼圈红了,说:“二林,你说的是好话,叔记住了。另外,你的房子我替你保管着,等打完鬼子,回家来,叔给你说媳妇。”赵老财又从里屋拿出一个鼓囊囊的小布袋,塞到二林手里,说:“这是我对抗日的一点心意,一百块大洋,交给李司令,多杀鬼子。”
二林看着矮胖的赵老财,好像平时没注意,他也是挺高大的。
二林扛着一杆长枪,揣着两把手枪,大步流星的奔向鲁家峪。
赵老财真的行善了,他不但支持抗日捐钱捐物,还把自己的几百亩土地分给穷人,自己只留二十亩。
四五年,日本投降,二林没回来,说是去解放东北了。
四九年,二林没回来,说是去解放南方了。
建国了,二林没回来。
赵老财雇人把二林的旧房拆掉,盖起三间大瓦房,却不让人住,大门上锁,自己隔三差五的去拾掇拾掇院子。
赵老财因种种善举,获得了全村的赞誉,从而躲过了一次又一次政治风暴。
八零年,有一个回乡探亲的老干部来到村中,赵老财去打听二林的事,老干部说二林牺牲在广州,当时是警卫连连长。
当天夜里,赵老财无疾而终,享年七十八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