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老象

玉田历史谜团之漫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当然,世本所记采亭亦不能完全排除若玉老哥所言“后人所续补”之可能。
然而,我们知道玉田归属于右北平乃先秦两汉三国归晋时代之前,再往后,
玉田与右北平已基本无关甚至于似乎连右北平也不见乐。所以即便属续补,
那也是鲜卑入主中原之前事。春秋战国秦汉魏晋时玉田与中原史密切关联,
所以即便是续补,谅其可信度也相当之高。由于采当时只是一个亭级区域,
时人将之记为采亭,这或许并不符于黄帝时代(其时尚或未有亭之建制),
然而反却增强了世本本有该条记录之可能性。还有乐,史载黄帝二十五子,
封于右北平采亭之子,或许也并非是夷彭或夷鼓,而是另外某一子或数子。
  
尽管现有资料如此之少,我们仍然可以想见得到:其时封子于右北平之采,
当早于封子于北平之采、至少不晚于封子于北平之采。当然两者也许同时。
封于右北平之采的是黄帝之子,封于北平之采的是黄帝之孙。另有趣的是,
既然先秦时有北平又有右北平,那似乎也该另有个左北平与之相呼应才是。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顺着这思路,老象俺再次返身爬上乐河北省地图,找雅找雅找雅找,哈哈!
果然在唐县附近找到乐一个。。。哼哼,可惜雅不是左北平,而是左北京:
河北唐县之左北京.jpg
发表于 2007-1-2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font size="4">象老弟;我把一篇文章发到您的邮箱里,向您请教,请抽时间一阅.</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哎呀。。。玉叟老哥哥您也太抬举老象乐。。。俺一定好好学习认真拜读。。。:)</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假设现在的左北京就是上古的左北平,上古的右北平就位于现在玉田县境,
(平泉、卢龙之右北平分属王莽前后。其位置似乎并不适于上古右北平)。
而上古北平则处于保定以北的近北京地区。我们就可以框出这么一幅地图:

左中右北平.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这三座北平城池似为抵御北方(包括西北东北)外敌所统一、同期设置的。
假设这三座北平城是同时建置。那她们可能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设置的怩?
战国与春秋时代是不可能的乐。有关右北平的记载至迟于战国时即已出现。
燕国设右北平郡时,左北平该归晋赵所有。三座北平城似不可能统筹安排。
西周时期,可能性似乎不小,但西周春秋战国史传上却又无任何相关记载。

大东小东.jpg
发表于 2007-1-27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font size="5">1、读老弟传来的邮件,使我很受启发,研究问题还是把视野放得宽一些好。2、傅斯年关于燕都的观点我在互联网上见过只言片语,象老弟如有原文,请给我摘要传过来.3</font><font size="5">、老弟在图中标示的“北平”和“左北平”是古代确有的行政区划,还是您的假想?据我所知,东晋曾置北平郡,郡治在今丰润县;唐代也曾置北平郡,郡治在今秦皇岛市的卢龙县。至于左北平,我是一无所知。</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西周封国.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玉老哥哥又客气乐。以上所谓先秦左中右仨北平乃老象捕风捉影之妄测也。

所以乐,甭说老哥儿您对左北平一无所知,即使老象也是前闻所未闻者也。
。。。。。。。。。。。。。。。。。。。。。。。。。。。。。。。。。
如果真是西周的事儿,估计很可能是周康王大胜鬼方平定北部时弄出来的。
要不就那怪才奇略又潇洒的周穆王干的,干完好接着到处乱窜再会美女王。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再前查多是有北无平或有平无北的记载。北或邶,。散布於豫北至冀北。
这话好象是跟这玉田的关系越扯越远乐。算乐啦,。咱单说右北平的事。
回顾前些天曾经引过的那个网址试探无终注意看第二页第四段:

    张家园墓还有一个与无终国历史有关的线索,即是M2铜鼎腹壁上的铭文“”字。此字未见著录,从结构看,由二部构成,左边是二个枣形大点,右边为一手,表达的意思似是地上散落有物,正在收拾。《说文》对“、”的解释是“有所绝止。”疑此字含有秋收冬藏之意,是表示岁终的“冬”字。《说文解字》释“冬”曰:“冬,四时尽也,从攵声。攵,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是冰的象形,知冬有从冰和从日两种写法,但这都是由攵衍生而来。《说文解字》云:“终,絲球也,从糸冬声。”象形絲球的终字见于甲骨文,作。然而此字只表示事物终始,未见有表示时信的例子。故表示时信的冬字,即是在攵字下加冰或日的冬字,有可能是后起的,较早的例子见于战国时期的陈(马午)壶。这一情况透露,表示时信的“冬”和表示事物终始的“终”,最初可能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含义,而“〖〗”或许正是表示时信“冬”字的最初形式。这类铭文一般多属商代氏族小国的徽识,它正好出现在无终国故地,似不属偶然。?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M2铜鼎腹壁上的铭文“”字。。。左边是二个枣形大点,边为一
哈哈,原来古终北之国最初是写作冬北,而那个古字该这么写:“”!
”,左边两个点,边为一。。。呵呵,那古文字又是咋写的怩?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color="#ff0000">谢谢!</font></p><p><strong><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4">祝玉叟老哥和韩韩暨所有网友:新春愉快,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font></strong></p>
发表于 2007-2-19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font color="#ee3d11" size="6">谢谢老象!并祝老弟及全家人身体健康,美满合谐!</font></p><p><font color="#ee3d11" size="6">最近这些日子我去北京了,老弟的几个贴子尚未研读、消化。</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3-6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color="#ff0000" size="6"><strong>谢玉叟老哥!</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3">[em12][em12]</font></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其实说来惭愧,老象的帖子多半是些随想随写随意胡诌。。。:)</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并不值得老哥去认真对待,也更值不得啥研读、消化乐。。。:)</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