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楼主: 老象

玉田历史谜团之漫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5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font size="4">象老弟的贴子总是寓渊博学问于诙谐与嬉笑之中,这可让愚笨的玉叟成了丈二和尚_摸不着头脑了.但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猜一下象老弟摆下的难解之谜.</font></p><p><font size="4">"老丘"是否指蓟丘?那可是个神秘的所在,比象老弟的贴子还难猜.有熊式是黄帝的别称,据北京任重远老先生讲,黄帝曾到蓟县北部的山洞里问道.但是山洞是山洞,象老弟说的是"有熊之畔",我的猜想显然不太贴切.</font></p><p><font size="4">我真盼象老弟是蓟县人,如果真的远居郑州,我想讨酒喝的愿望可就难以实现了.</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哎呀。。。让玉叟老哥哥见笑乐。。。老象俺转一篇资料叭:

上古都城谱系
2006年08月27日 星期日 08:16 P.M.


   涿鹿  黄帝建都之地。今属河北省。
  穷桑  古少昊氏建都地。在鲁北,今山东曲阜附近。
  帝丘  颛顼建都地。该地在今河南濮阳市。
  亳  ① 帝喾建都地。其建都之地在亳(今河南偃师县境)。② 商代都城之一至仲丁时迁都    于隞(今河南郑州附近),后又有盘庚、武丁行都于亳。原居亳地之人在周初已人居三处,而皆以“亳”名地,故有“三亳”之称(此据郑玄及孔颖达说;另有唐张守节等以为在今河面商丘的南亳、今山东曹县有北亳、河南偃师为西亳,皆为汤所迁,称“三亳”)。周代此地称尸氏。汉代于此置尸乡,属河郡偃师县。其地遗有大沟,后世称尸乡沟。
  平阳  ① 帝尧建都地。今河北唐县境。② 帝舜建都地。③ 夏禹建都地。④ 周代韩国都城。⑤ 周代秦国之都。
  唐  ① 唐尧的国都。② 夏商时期唐国之都。③ 周代唐国之都。
  蒲坂  一作蒲坂。虞舜建都地。《帝王世纪》载:“舜所都,或言蒲孤。”
  陶  虞舜之都。
  阳翟  ① 夏禹的国都。② 周代韩国都城。
  阳城  夏禹之都。在今河南登封县告成镇附近,当因临近古阳城山(今告成东北之东岭山)而得名。此外,禹都阳城之地望所在,尚有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市境)、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境)、泽州阳城(今山西晋城县境)、唐城(今山西翼城县境)等说,似均不如颖川阳城(登封)说证据充足。
  安邑  ① 夏禹之都。即今山西夏县禹王镇附近,古称“故夏虚”。②周代魏国都城。地在今山西夏县禹王镇附近。
  观  或称灌、斟灌。在今河南范县境。
  斟灌  或作斗灌。夏代斟灌国之都。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北。
  斟鄩  ① 亦作斟寻、鄩。夏代禹之后裔斟寻氏之都。在今河南巩县西南。② 或作斗寻。夏代斟寻国之都。在今山东潍坊市西南。
  鉏  夏代后羿之都。
  穷石  夏代后羿之都。在今山西南部,当临近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境)。
  原  夏代都城之一。① 在今河南济源县境。② 周代原国之都。在今河南济源县境。
  老王  夏代都城之一。在今河南沁阳县境,与原(今河南济源县境)相近。
  老丘  夏代都城之一。今河南开封市境有“老邱城”,或以为即夏都老丘之所在。
  西河  夏代都城之。地在今山西河津县境,临于西河。
  顾  ① 夏时顾国之都。在今河南范县东南。② 战国时期中山国之都。在今河北定州市境。
  缗  夏代有缗氏之都。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其君为少昊氏后裔。
  扈  夏代有扈氏之都。在今陕西户县北。
  豕韦  亦称韦。古豕韦国之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豕韦为彭姓国,祝融的后裔,夏帝少康时始受封。
  仍  有仍氏(亦作有戎氏、有?氏)之都。该地临近于夏都西河(今山西河泽县境)。亦有学者以为仍地当在今山东济宁东南。
  邾  古邾国之都。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邾为曹姓国,颛顼的后裔,后改称邹。
  费  ① 古费国之都。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亦有费邑,居费伯,在该后世有费亭。② 周代滑国之都。
  蕃  商人国都之一。在今陕西华县境。
  砥石  商人国都之一。
  商  商人国都之一。在今陕西丹凤县境。
  东都  商人国都之一。其东都之所在,或以为在今山东泰山之下,或以为在卫之东界,今河南濮阳以东之地。
  商丘  商人国都之一。在今河南濮阳市境,称帝丘。
  相  商代都城之一。商王河禀甲即位后自隞(今河南郑州附近)而迁于相,至祖乙而再迁于邢(今河南温县境),商建都于相仅历河禀甲一世。在今河南内黄县境。亦有学者以为相之所在当为汉沛郡相县,即今安徽宿县一带等。
  邺  商人国都之一。
  郼 惾商人国都之一。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一带。其地古称“殷虚”。
  隞  亦作嚣。商代都城之一。商王仲丁即位后自亳(今河南偃师县)而迁于隞,至河  甲而迁于相(今河南内黄县境)。此外,亦有学者以为隞当在陈留浚仪县,即今河南开封市境,或以为当今郑州市城区所存古城址等。
  殷  商代都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一带。
  殷墟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西本竹书纪年》载:“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自年,更为迁都。自商亡后,其地荒废,遂称殷墟。
  沫  商都。亦称妹。在今河南淇县境。
  邢  ① 商代都城之一。一般认为即今河南温县境,其地古有邢丘(即商都邢城之墟)。② 周代邢国之都,在今河北邢台市境。
  赞茅  亦作欑茅。商的国都之一。在今河南修武县境。
  奄  ① 商代都城。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南;或以为即古奄国之地,在今山东沂水或曲阜。② 商代奄国之都。
  骊  古骊戎国之都。在今陕西临潼东。
  彭戏  或作彭衙、庞戏,省称彭、庞。西彭戏氏之都。在今陕西澄城西北。
  蒲  古蒲国之都。在今山西隰县西北。蒲为隗姓国,赤狄别支。
  邽  古邽戎之都。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封戎为西戎的一支。
  冀  ① 古冀国之都。在今山西河津县东。② 古冀戎国之都。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
  代  古代国之都。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为姜姓国。北狄的一支。
  皖  古皖国之都。在今安徽潜山县境。
  诸  古诸国之都。在今山东省诸城西南。诸为姒姓国,或说为彭姓国。
  梅里  商末周初吴国之都。梅里所地,《吴越春秋》、《越绝书》及《皇览》等以为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北;《括地志》及《吴地记》等则为当在无锡县界梅里村,该地存在太伯冢等遗迹。
  舒  古舒国之都。在今安徽舒城县境。舒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
  江  古江国之都。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江为嬴姓国,伯益的后裔。
  须句  一作须朐。西须句国之都。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须句为风姓国,太皞的后裔,周时居此。
  毛  周代毛国之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境。毛为姬姓国,始封君叔郑为周文王之子。
  毕  周代毕国之都。在今陕西咸阳市北。毕为姬姓国,始封君毕公为周文王之子。后国灭。该地古有毕原,或称毕陌。
  应  周代应国之都。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薛庄乡?阳镇一带(已没入白龟山水库)。
  钟离  一作终黎。古钟离国之都。在今安微凤阳县东。钟离为嬴姓国。
  谭  古谭国之都。在今山东济南东南龙山镇。谭为嬴姓国,少昊氏后裔。
  薛  古薛国之都。在今山东滕州市南。薛为任姓国,黄帝的后裔。
  南郑  周穆王居地。在今陕西南郑县境。
  随  古随国之都。在今湖北随州市区。
  宿  古宿国之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宿为风姓国,太皞的后裔。
  杞  商周时杞国之都。在今河南杞县境。杞为姒姓国,成汤代夏桀而称王。
  共  古共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境。共为商末侯国。或说为共工氏的后裔。
  逢  古逢国之都。在今山东青州市西。逢为姜姓国,始封君为逢伯陵。
  昆吾  古昆吾国之都。昆吾氏以善作陶、冶铜称世,夏代为侯伯。其已姓,为祝融氏的后裔。
  惾  一作三?。古三?国之都。在今山东曹县东北。三?为董姓国,祝融的后裔。三?即“?”。
  虞  古有虞氏之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有虞为姚姓国,始封君商均为帝舜之子,夏禹封之。后太康失国,少康奔有虞(其时夏都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境)。
  封  古封国之都。在今河南封丘县境。封为姜姓国,炎帝的后裔。
  茅  ①古茅戎之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茅戎为戎的一支,商周时有存。②周代茅国之都。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鄅 古鄅国之都。在今山东临沂北。鄅为坛姓国,禹的后裔。
  鄫  或作缯。又称缯衍。古鄫国之都。在今山东枣庄市东。鄫为姒姓国,禹的后裔,始受封于夏代,继存于商周时期。缯衍即“鄫”
  缯  古缯国之都。在今河南方城县境。缯为姒姓国,周代有存,为申的盟国。
  鬲  古有鬲国之都。在今山东德州东南。鬲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
  寒  或作韩。古寒国之都。在今山东潍坊东北。寒为?姓国。
  韩  周代韩国之都。在今山西河津、万荣二县之间。周初封韩侯于此,为姬姓国。
  莘  ①古已姓莘国之都。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其为少昊氏后裔,夏鲧娶有莘氏之女而生禹。②古姒姓莘国之都。在今陕西郃阳县境。其为夏禹的后裔,始封君为启的支子。
  根牟  古根牟国之都。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根牟为曹姓国,颛顼的后裔。
  古桐  国之都。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桐为子姓国,殷王支庶的后裔。或说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有存。
  钟吾  或作司吾。古钟吾国之都。在今江苏宿迁县北。周时有存。
  司吾  即“钟吾”。
  房  一作防。古房国之都。在今河南遂平县境。房为祁姓国,始封君为帝尧之子丹朱。夏商时有存,周时相沿。防 即“房”。
  黎  古黎国之都。商代有九黎的后裔居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
  杜  或作屠。古杜国之都。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杜为祁姓国、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周代为唐杜氏(或作荡杜、汤杜)。屠  即“杜”。
  吕  古吕国之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吕为姜姓国,炎帝的后裔。
  鄟 古鄟国之都。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周时有存。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鲁灭?。后地归于鲁。今山东沂水县北。
  郯  古郯国之都。在今山东郯城县境。郯为已姓国,少昊氏的后裔。历夏,商而存至周。
  崇  古崇国之都。在今陕西户县境。商末,周文王伐崇,而在其附近筑丰邑。
  糜  古糜国之都。在今湖南岳阳市境。糜为高阳氏后裔。周时居此。
  麇  古麇国之都。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麇国为高阳氏后裔。周时居此。
  偪阳  古偪阳国之都。在今山东枣庄市南。偪阳为妘姓国,祝融的后裔,始封君为祝融之孙求言。夏商时期有存,周时相沿。
  桧  古桧国之都。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厉  或作赖。古厉国之都。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厉山氏或说即神农氏,起于厉山(或作烈山),而为炎帝。其后裔相沿居此。赖  即“厉”。
  蓼  ①古蓼国之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蓼为已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改称湖阳。汉置湖阳县,属南阳郡。郡该地后世有湖阳城。②古蓼国之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或说为姬姓国,高阳氏才子庭坚的后裔。
  绞  古绞国之都。在今湖北郧县西。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巴  古巴国之都。在今四川重庆北。原为黄帝支庶居地。
  蜀  古蜀国之都。在今山东秦安市西。商周时有存。
  夷  古夷国之都。在今山东即墨县西。夷为妘姓国(据《世本》)。古时夷多用为泛称,此为特指。
  义渠  古义渠国之都。在今甘肃庆阳西南。义渠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时有存,周初义渠君曾入朝周王。
  孤竹  古孤竹国之都。在今河北卢龙县境。孤竹群姓墨胎氏,为炎帝的后裔。
  祝  一作铸。古祝国之都。在今山东肥城县南。祝为祁姓国(或说为姬姓)、帝尧的后裔、周初褒封于此。后国灭。铸  即“祝”。
  纪  古纪国之都。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纪为姜姓侯国,古器铭作已。
  鄀  古鄀国之都。在今湖北钟祥县北丰乐镇。鄀本为秦、楚界上小国,在今河南淅川县境,后迁于此(或说有二鄀国并存),为楚国所灭。
  卢  古卢国之都。据《尚书&#8226;牧誓》传所释,卢在西北。今四川雷波县境古有泸水,或以为即古卢国都的所在。
  谷  古谷国之都。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
  郧  古郧国之都。在今湖北安陆县境。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英  古英国之都。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英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夏禹时封。
  徐  古徐国之都。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徐国,或称徐方、徐戎、徐夷,为赢姓国,伯益的后裔。夏商时期有存,周时相沿。
  微  古微国之都。据《据尚书&#8226;牧誓》传所释,微在巴蜀之地。或以为微通眉。当在今四种眉山县境。
  彭  古彭国之都。在今徐州市境内。其建国者史称彭祖。
  庸  古庸国之都。在今湖北竹山县境。
  髳  古髳国之都。据《尚书&#8226;牧誓》传所释,髳在巴蜀之地。今四川汉源、冕宁县之间古有旄牛城,或以为即髳都所在。
  濮  古濮国之都。濮为西南部族,因族属众多,故称“百濮”。今云南会泽县古有濮人邑、濮人家,或即为其中心居地。
  温  古温国之都。在今河南温县西南。温亦称苏,已姓国,祝融的后裔,始封君为昆吾之子。
  申  古申国之郡。在今河南南阳附近。申为姜姓国,伯夷的后裔。原都于申,在今南阳北。
  南燕  古南燕国之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其原称燕,为姞姓国,黄帝的后裔,始封君为伯,为别于北地的燕(即郾,原在今北京西南房山区境,为姬姓国),而称南燕。
  邓  古邓国之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邓为曼后裔。周时居此。
  鄾  古鄾国之都。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鄾为曼姓国,商王武丁曾封季父于河北曼,鄾为其后裔。周时居此,为邓的附庸,后灭于楚。
  贰  古贰国之都。在今湖北应山县西南。贰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轸  古轸国之都。在今湖北应城县西。轸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同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罗  古罗国之都。在今湖北宜城西。罗为熊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
  牟  古牟国之都。在今山东莱芜县东。牟君为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
  权  古权国之都。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权为子姓国,商王武丁的后裔。或说为?姓国,帝颛顼的后裔。
  遂  一作隧。古遂国之都。在今山东肥城县南。遂为妫姓国。始封君虞遂为舜的后裔,夏商时期守之。周时张封于此。周僖王元年(公元前681年),齐灭遂。地归于齐。
  任  古任国之都。在今山东济宁市境。任为风姓国,太皞的后裔。至战国时期任国犹存。
  梁  古梁国之都。在今陕西韩城市南。梁为嬴姓国,伯益的后裔。
  胡  古胡国之都。在今安徽阜阳县境。胡为归姓国,周时有存。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灭胡。
  密须  亦称密。古密须国之都。且以该地封同姓,为姬姓国。密即密须。
  顿  古顿国之都。在今河南项城县境。顿为姬姓国,周时有存。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楚灭顿,后该地归于楚。
  州来  古州来国之都。州黎即“州来”。
  潞  西潞氏之都。在今山西潞城东北。潞为隗姓国,赤狄别种。或说姓。
  淹  西淹国之都。在今江苏常州市南。
  丰镐  西周都。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部族首领文王姬昌为其子武王姬发先后在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水之南的沣水下游两岸所建立的两座都城。始建年代,史缺详载。
  洛邑  西周陪都,东周都。又称洛。今河南洛阳的古称。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上古都城谱系
2006年08月27日 星期日 08:16 P.M.


  成周  西周陪都,东周都。西周成王五年营建。在今洛阳市旧城附近。
  下都  西周陪都,东周都。在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此地原名洛邑。西周初营建成周后,这里也成为周的一部分,被称为下都。
  绎  周代邾国之都。在今山东邹县东南。邾国原都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
  鄂  周代晋国之都。原属唐国,周成王灭唐而以该地封弟唐叔虞,后改称晋国。大致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夷仪  周代邢国之都。在今山东聊城西南。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赤狄攻邢(今河北邢台市境),邢溃,迁都于夷仪。齐、宋、曹等国为之筑城。周襄王十八年(公元635年),卫灭邢。后地于卫。
  郑  周代郑国之都。在今陕西华县境。该地原有郑国,为异姓诸候,后不存。
  新郑  ① 周代郑国之都。② 战国埋藏韩国之都。
  霍  周代魏之都。在今山西霍县境。该地在周初为周武王弟霍叔封地。
  滕  周代滕国之都。在今山东滕州市西南。其始受封者错叔绣为周文王之子。
  刘  周代刘国之都。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刘为姬姓国,周初成王封王季子于刘邑。或说此刘国为春秋初期周王 取郑地而后所封。
  滑  周代滑国之都。亦称滑费、费(原为费邑)。在今河南偃师东南。滑为姬姓国。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秦灭滑。滑费即“滑”。
  项  周代项国之都。在今河南项城县境。项为姬姓国。
  曾  周代曾国之都。地在今湖北随州市西。曾为姬姓国,春秋战国时期与楚国关系密切,后灭于楚。
  翼  周代晋国之都。据《括地志》等记载,该地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魏  周代魏国都。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商末,该地有芮于河外,而以其地封魏,为姬姓国。
  绛  周代晋国之都。地今山西典沃县南,南临绛水、绛山故名。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晋献公自翼城徙都于此。后至同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再迁于新田。绛为晋都,历四世、八君,共84年。
  新田  周代晋国之都。在今山西候马市西北。
  曲沃  晋曲沃桓叔封邑。在今山西闻喜县西南。周平王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即桓叔)于此。
  蕃离  周代吴国之都。在今浙江萧山境。
  蒲姑  亦称薄姑。商末周初蒲姑国都。在今山东博兴县境,东南距齐都临淄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25公里。薄姑即“蒲姑”。
  犬邱  周王之都。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
  留  古留国之都。在今河南陈留县境。
  棫林  或作咸林。周代郑国之都。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郑桓公受封居此。春秋初年,郑人东徙至今河南新郑。
  黄  古黄国之都。在今河南潢川县西。黄为嬴姓国。周时尚存,周襄王五年(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
  缘陵  周代杞国之都。在今山西东昌东县境。
  淳于  周代淳于国之都。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淳于国亦称州国,为姜姓国。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
  宋城  周代宋国之都。在今河南商丘市。宋之立国者微之启为商王帝乙子、帝辛(纣)兄,原封于微。周武王克商,复其故位。
  管城  周代管国之都。周武五克商,封其弟权鲜于管。
  蔡城  周代蔡国之都。在今河南上蔡县。周武王克商,封其弟叔度于蔡。后蔡叔等作乱,周公东征而放蔡叔。
  曹  周代曹国之都。在今山东定陶县境。周武王克商,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宋灭曹,其地归宋。而后,其以西陶丘陶成兴起,并发展成为一大都会。
  燕城  周代燕国之都。燕,古作匽,后改燕。地在今北京西南房山区境。燕的始受封者召公  为周文王庶子,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岐山县古南召亭村),故称召公。
  邰  周人之都。亦作骀。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原为姜姓之国。姜生子弃(即后稷),喜好耕种农艺,于其国为农官稷,继封于此,(诗经&#8226;大雅&#8226;生民)咏其事,言“有邰家室”。弃(后稷)为周人的始祖。骀即“邰”。
  不窋城  周人先祖不  所居之地。不窋为周人始祖后稷之子,因失其农官,离开后稷所居之邰(今陕西武功县境),而自窜于戎、狄之间。该地在今甘肃庆阳县境。
  豳  周人之都。在今陕西彬县与旬邑县之间,泾水北岸。周人先祖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自戎、狄之间而徙于豳,民多从归。周道之兴自此始。
  周  周人之都。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二县交界地带。北临岐山。南近周原(广平曰原),故称周,亦称岐周。周人先祖古公父率众自  迁于周,贬戎狄之俗,营筑城郭室屋。
  程  周人之都。在今陕西岐山县境,岐山之南,渭水之侧,为周地之一别邑。
  秦  周代秦人之都。在今甘肃清水县北,临于秦水。
  西  周代秦国之都。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人先宜仲为西戎所杀,其子秦庄公昆弟五人奉宣王之命伐西戎,破之。庄公为西垂大夫,居于西。
  汧  周代秦国之都。在今陕西陇县境,临于  水。周平王九年(公元762年),秦文公率兵东猎至汧、渭之会,卜吉而营邑,遂以为都。
  卫  周代卫国之都。在今河南淇县境,原为商都沫,别称朝歌。周武王克商,于此一带置三监,领管其民。后三监作乱,周公东征而平之,周成王徙封康叔(原封于康,为周武王之弟)于此,更名卫(见《汉书&#8226;地理志上》),并以卫为国号。
  曹邑  亦作漕邑。周代卫国下邑。在今河南滑县境。漕邑即曹邑。
  濮阳 周代卫国都城。在今河南濮阳市境。其地原为帝颛顼之都。称帝丘。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狄人伐卫。为避狄难,卫成公自楚丘(今河南滑县境)适都于此,筑濮水经其南,故称濮阳。
  州  ① 周代韩之都。在今河南温县北。其原属周武王司寇苏忿生,后周桓王赐予郑庄公。周襄王十七年(公元635年),又赐予晋文公。晋于此设州县,属栾氏。② 古州国之都。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
  许  古许国之都。在今河面许昌市东。许,或作鄦,姜姓国,始封君文叔(或作甫侯、吕侯)为伯夷的后裔。
  叶  周代许国之都。在今河南叶县南。
  城父  周代许国之都。在今安微毫县东南。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33年),许悼公自叶(今河南叶县南)迁此。
  析  即白羽。周代许国之都。在今河南西峡县西关外。白羽即“析”。
  容城  周代许国之都。(在今河南鲁山县境)。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许自析(今河南西峡县西)迁于此。
  介根  或作计斤、计基、计。古莒国之都。在今山东胶县西南。莒为少昊的后裔,嬴姓,或说已姓。周初始受封者为兹舆期。春秋初年,迁于莒(今山东莒县)。计斤即“介根”。计基即“介根”。计即“介根”。
  莒  周代莒国之都。在今山东莒县城城区。莒国原都于介根(今山东胶县西南)。春秋初年迁都于此。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楚灭莒。后地归于楚。
  獂  古翟獂国之都。在今甘肃陇西县境。翟獂为西戎的一支。周代居此。战国时期,为秦所灭。
  羌  古羌国之都。在今四川茂汶县境。羌为西戎的一支,其族属众多,夏商时期即与中原诸国有交往。
  巢  亦称居巢。古巢国之都。在今安徽六安县北。巢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夏商时期即居此。居巢即“巢”。
  邘  可作于、盂。古  国之都。在今河南沁阳县境。原为商的侯国。商末西伯(周文王)伐邘,后周武王灭之,周成王周封其弟于此,后周武王灭之,周成王再封其弟于此,亦称邘国。于即“邘”。盂即“邘”
  夔  一作归。古夔国之都。在今源北  归东。夔为?姓国。周襄王十九(公元前634年),楚灭夔。归即“夔”。
  六  古六国之都。在今安徽六安县北。六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虞夏时期,皋陶生于偃,葬于六,禹封其子于此。商周时期相沿。
  莱  古莱国之都。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或作郲、釐,为姜姓国。夏商时期即存于此,周时相沿。
  邿  或作诗。西  国之都。在今山东济宁市南。 邿为妊姓国。周代为鲁的附庸。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鲁灭邿,地归于鲁。诗即“邿”。
  陈城  周代陈国都。在今河南淮阳县。相传上古有伏羲氏居此,遗有太昊之虚。
  葛  周代葛国之都。在今河南葵丘县境。夏代有嬴姓葛国,在今河南修武县境(该在遗有葛伯城、葛伯墓),后为成汤所灭。周代葛国或为其后裔,亦有说为姬姓国。
  极  周代极国之都。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极为姬姓国,或以为戎邑。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21年),鲁灭极。地归于鲁。
  丹阳  周代楚国之都。商末有楚鬻熊居丹阳。周初,周成王封其后熊绎,亦都丹阳。
  鄢  周代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7.5公里年的郑集。
  虞  周代虞国之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周武王克商,封仲雍曾孙周章之弟虞仲于此。
  息  周代息国之都。地在今河南息县境。
  芮  周代芮国之都。在地今陕西大荔县东南。芮人原居今山西芮城县境。
  鄣  周代鄣国之都。在今江苏赣县东。鄣为姜姓国,太公支孙所封,为纪的附庸。
  萧  周代萧国之都。在今安徽萧县西北。萧为子姓国,始封君为萧叔大心(或说为宋戴公子乐氏的后裔)。为宋的附庸。
  耿  周代耿周之都。在今山西河津县东南。耿这姬姓国。
  郜  周代郜国之都。在今山东城武县东南。郜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
  凡  周代凡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凡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旦之子。
  胙  周代胙国之都。在今河南延津县境。胙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之子。
  沈  周代沈国之都。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沈这姬姓国,或以为周公之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蔡灭沈。地归于楚。
  郳周代  郳国之都。在今山东滕州市东。郳为曹姓国,始封君名友,为邾文公之子,故郳亦称小邾。战国时期为楚所灭。
  邗  周代邗国之都。在今扬州市北郊蜀冈之上。
  蒋  周代蒋国之都。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蒋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之子。
  聃  周代聃国之都。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  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载)。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楚灭。后地归于楚。
  祭  周代祭国之都。在今河南郑州东北。祭为姬姓国,始受封者为周公旦之子。或说其原于西部(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畿内,且东迁至此。
  贾  周代贾国之都。在今山西襄汾县西。贾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时受封于此。春秋时期灭于晋。
  樊  或称阳樊。周代樊国之都。在今河南沁阳县境。樊为姬姓国,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食采于樊。阳樊即樊。
  郕  一作成。周代郕国之都。在今山东宁阳县北。郕为姬姓国,始封君叔武为周文王之子。
成即郕
  戴   一作载。周代戴国之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或说戴君为微子启的后裔,戴为子姓国,亦有说为姬姓国。后灭于宋。载即“戴”。
  郇  亦作荀。周代郇国之都。在今山西临晋县东北。郇为姬姓国,始封君荀叔为周文王之子。荀为郇。
  阳  周代阳国之都。在今山东沂南县境。阳为姬姓国,受封者为燕(今北京房山区境)的支系,原居今河南唐县境。
  焦  周代焦国之都。在今河南陕县南。焦为姬姓国,始封君或以为周康王之子文,或以为召公奭之子盛。春秋时期灭于晋。后地归于晋。
  雍  ① 周代雍国之都。在今河南修武县西。② 春秋战国时秦国之都。在今陕西凤翔县南。
  密  周代密国之都。在今河南密县境。密为姬姓国,始封君不详。
  杨  周代杨国之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杨为姬姓国,始封君或说为周宣王曾孙,或说为同宣王之子尚父,或说为周景王的后裔。春秋时期灭于晋。后地归于晋。
  虢  周代虢国之都。在今河南陕县境。其始受封者为同文王之弟虢叔,原居今陕西宝鸡县境,史称西虢。
  临易  春秋时期燕国之都。在今河北容城县境。
  楚丘  春秋时期卫国之都。在今河南滑县境。
  中牟  战国时期赵国之都。在今河南鹤壁市西。
  泾阳  战国时期秦国都。自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242年)秦灵公由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徙居泾阳,至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再徙栎阳(今陕西临潼)。泾阳为秦都前后42年,历五君。泾阳所在,旧无确指。
  灵寿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位于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东距今灵寿县城约10公里。
  吴  春秋吴国都。太伯奔吴时,在今苏州市郊择地为都。寿梦时吴有再次徙都于吴。
  山阴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会稽郡,在越国故都大越城建于山阴县。
  会稽  会稽原是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所置。
  埤中  古地名,《水经&#8226;渐江水注》记载:“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地诸暨北界”。
  嶕岘  传说为越国第一位君王无余都。
  琅邪  战国时期越国之都。在今山东省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曲阜  先秦时期鲁国国都。
  临淄  战国齐都。
  郢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
  陈  ① 周代陈国之都。② 战国末年楚国之都。
  钜阳  战国时期楚国之都。钜阳所地,旧无确指。顾观光《七国地理考》卷三以为在汉之汝南郡细阳县,即今安徽阜阳县北;亦有可能在汉之江夏郡西阳县,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
  寿春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在今安徽寿县南。
  成阳  或作城阳。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在今河南信阳市境。城阳即“成阳”。  
  蓟  先秦燕都。
  武阳  战国时期燕之下都。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2.5公里,介于北易水(亦称濡水)和中易水之间。因中易水自武夫关以东又称武水,故称武阳。
  襄平  战国燕都。
  邯郸  战国时赵国国都。
  大梁  战国时魏国国都。在今开封市,称大梁。
  野王  卫国国都。
  彭城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国都。位于今江苏徐州市。
  屯留  周代晋国之都。位于今山西屯留县南。
  番禺  春秋战国时番禺国都。
  端氏  晋国都。在今山西沁水县西。
  阆中  巴国最后一都。
  晋阳  春秋战国时期赵都。
  信都  即信宫、檀台。战国时赵国的陪都。位于邯郸北部,今河北永年境内。
  檀台  即信都或信宫。
  成都  古蜀国之都。在今四川成都市区。
  栎阳  战国时秦国之都。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武屯乡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另以老象一管之见,古有熊国都约位于今新郑新密郑州之间,</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即今已半湮之熊耳河上源。而古轩辕之丘当为一大面积高岗,</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或即是以今新郑国际机场为核心半径二三十公里的一片高丘。</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上古时,其西北为荥泽,东北为圃田泽,东南两面河流如网,</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西边是沟壑纵横连绵千百里的黄土原,皆无利于战车驰骋也。</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而此地则土质坚实高平燥硬,快马扬鞭一日周游数百里可也。</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说道南燕,老象刚刚突然间又发现乐一件颇为有趣儿的事儿。:)

还是先说北燕叭。据说北燕之都在今房山一带,往北几十里,
到北京宣武门即是古蓟都。再说玉田这个燕都,往北几十里,
则是如今天津市蓟县之蓟。返回来再说延津胙城的南燕之都:

往北几十里,是浚县,为何却找不到任何与蓟有关的地名怩?;)
发表于 2007-1-5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nbs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我今天上午突然间想起我收藏的一张四十年代末的证明信。那是一张比</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6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开纸还小一点的纸,是我爷爷当年所在的部队给他开的功劳证明信,上面有当时</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38</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军政委梁必业的印章。里面写我爷爷的籍贯就是玉田县第八区</span><u><span style="FONT-SIZE: 15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亭桥</span></u><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可以想象:现在的“<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red;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彩</span>”字最晚在</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0</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左右还写作“<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blue;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采</span>”。但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汉字的简化工作是从</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6</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年开始的,到</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4</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年</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月才制订出了《简化字总表》。我猜想就是这个时期(五、六十年代),</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BACKGROUND: #d9d9d9;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采</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Arial;">”</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字被加上了三撇,成了现在的“<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red;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彩</span>”。从<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u>人写字时的心理角度</u></b>考虑,可能是他(<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u>多半是当时的政府人员</u></b>)觉得这个带三撇的“<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red;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彩</span>”字笔画多,庄重大方一点,和“亭”、“桥”这两个字也比较般配,而且“<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blue;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采</span>”和“<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red;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彩</span>”有时也互相通用,就写作了“<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COLOR: red; mso-shading: white; mso-pattern: gray-15 auto;">彩</span>”。于是一切顺理成章,就成了流传到现在、通行于各种文字形式中的“<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u><span style="COLOR: red;">彩</span></u></b><u>亭桥</u>”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Arial;"><p></p></span></p><p></p><p></p><p></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6 23:11:4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呵呵,韩韩实乃是行家里手也!唯南燕之都虽在今延津胙城,:)
而其范围适当囊括周遭百数十里有余也,尤其向北东南三面。;)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啊。。。谢谢韩韩,谢谢韩韩。“采”“彩”确实常常通用。:)

浚县,古称黎阳。据近人考证,古时“黎”与“蓟”也通用!:)
哈,原来不管玉田燕还是北燕或南燕,她们北边都有一个蓟!:)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参考资料: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
《吕氏春秋·慎大》:“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
《史记·周本纪》:“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帝尧之后于

可见“铸”与“祝”通,“黎”与“蓟”通。是为古通假字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参考姓氏渊源:


一、燕姓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代周召公奭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有个后代名弃,是周朝的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周召公奭于燕,建立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历史上为与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北燕。周召公派长子去管理燕国的国政,自己则留在国都镐京辅政。周召公长子的后代世袭燕君共四十三代,后燕国被秦国所灭,燕国公族子孙遂以原国名为氏,称作燕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姞姓,出自黄帝后代商朝姞伯倏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倏的,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延津),他建立了燕国,历史上为与蓟地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后来南燕被灭国,姞伯倏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作燕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古代北方鲜卑族燕氏,有人在南北朝时期以汉字单姓“燕”为氏。
出自蒙古族燕氏,有人在北宋时期以汉字单姓“燕”为氏。


二、蓟姓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国名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武王姬昌击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立国后,敬仰先贤的功德,封黄帝之后于蓟(今北京广安门一带)作诸侯,称于蓟侯,建立蓟国,后为燕国所灭。原蓟国君主族人便以国名为姓,称蓟氏,世代相传,遂成蓟氏,是为蓟氏的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属于以地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古代范阳就是蓟,自唐朝以来,在范阳地区(北京广安门一带),就有了“蓟州”这一地名出现,当地人因此就以地为姓氏。“蓟”本来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称,形状跟芙蓉十分相似,这种植物在河北省的昌平、房山、安次等地,遍地都有,蓟州因此而得名,今天在河北省仍有蓟县。根据学者考证,河北省蓟县,就是全国蓟氏人家的发祥地。蓟氏的得姓,经考证已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内黄郡(今河南内黄)。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哈哈,蓟氏“望族居于内黄郡”。今河南内黄,浚县的紧北邻!</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呵呵,这些乱七八糟的历史乱麻还是暂放一边儿去叭。</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咱们把咱们的问题还是提回到顶楼的那个问题去的好:</font></p><p></p><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象</i>在2006-12-11 17:25:53的发言:</b><br/><p>老象最感兴趣儿的是第8条,也就是下面这个谜谜,如若有人事先告之一二,将不胜感激:</p><p>8、玉田县第一个有文字可查的姓氏是什么?你了解这一姓氏的来龙去脉吗?<br/></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欲探某地最早姓氏,当然是先查中国最早记载姓氏由来的《世本》为妙:

《世本》为战国时赵国史官所撰史书,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裁姓氏来源的典籍。

《汉书·艺文志》所裁《世本》15篇。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讳﹐曾改称《系本》或《代本》。该书记载黄帝以来的史事﹐原十五篇﹐有《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篇》﹑《作篇》﹑《居篇》等。
《世本》的《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又称为《纪》或《本纪》﹐近於《史记》的“本纪”和“世家”﹔《作篇》记器物发明﹐《居篇》记帝王诸侯都城﹐近於《史记》的“书”。该书对纪传体的创立有所影响﹐司马迁作《史记》曾以该书为据。
《汉书》谓下迄春秋﹐但有的本子记事至秦末﹐当为後人续补。现存佚文称赵王迁为“今王”﹐明是赵国的著作。赵王迁在位八年﹐相当於秦王政十二年至十九年(前235~前228)﹐续补的本子应成於这段期间。此外﹐有的本子还记有“汉高祖”﹐当为汉人补入。
自东汉末以来﹐宋衷﹑宋均﹑孙检﹑王氏等皆有註。宋代目录书不著录该书﹐高似孙《史略》说他曾有辑本﹐说明当时即已失传。
清钱大昭﹑王谟﹑孙冯翼﹑陈其荣﹑洪饴孙﹑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皆有辑本。

1957年商务印书馆汇印为《世本八种》。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参考:

   玉田之名既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故事。

   春秋西周前无考。
      春秋时称无终子国。
      战国时归燕国右北平郡。
      秦时归右北平郡无终县。
      两汉时归无终、徐无二县,先隶燕郡,后改属右北平郡。
      南北朝北周时废徐无县并入无终县。
      隋初仍归无终县,大业初无终县改为渔阳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更名为玉田县。

检索:

  已知玉田最早的地名无终,翻翻《世本八种》,

  老象俺终于查到乐玉叟老哥哥儿说的那个阳氏:

     同右本作楊與上楊相混據姓纂校作陽
     陽氏周景王少子之後春秋末宅因陽樊而立氏路史後紀十注引陽氏譜秘笈新書引姓纂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关于周景王:

周景王乃東周君,姓姬名貴,卒於公元前520年,諡號景。
周景王姬貴于公元前545年接其父王周靈王之班任周天子。

按玉田阳为周景王孙子计,则玉田阳氏至今已有约二千五百年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