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 吴学俍先生的新作《无终山种玉故事主人公姓名考》,又读了玉叟老师的《保卫阳伯雍!》,本来不想出声了,又想想,既然入坛了,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应该的,不是为了坛子热闹,文史类的事情总得有个一致意见或又一说,哪怕等到有了物证再更正呢。小沈阳不是说了吗“你还追呀,我到家啦!”如果真的有一天阳公墓出土了,或者让大家省时省力,阳公亲自出来立块碑刻上阳伯雍(阳雍伯)也就有定论了。
看看杨阳羊三姓的家谱,也可以大致看出哪些传说更接近史实。杨姓家族和郡望堂号还没有评说与种石得玉有关的,羊姓倒是有一说,但不见后人,不见地望,只有阳氏,信誓旦旦,种石得玉的阳公就是其初祖。周史上,西周建立后,武王(约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姬发为了更好地巩固政权,真正建立起以姬姓为中心的西周王朝,实行分封诸侯制。 将宗室功臣、部族后裔分封各地建立政权,以达到封建亲戚一屏藩周之目的,他把姬姓族人主要分封在泾、渭、洛河谷地带。据有关资料记载:周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除师尚父(姜子牙)为首封,封于营丘,曰齐(今山东临淄)姬姓国就占五十三个,而姬姓国中属文王诸子的就有十六个,其中雍:(雍伯)分封于雍,今河南省泌阳与博爱交界处(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上)。这时的雍伯是周世家第四十一世。但他肯定不是阳雍伯。阳姓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氏,望族出于玉田。阳氏后人多奉阳樊为阳姓的得姓始祖。阳姓郡望是玉田、陇西。阳姓的重要堂号有“玉田”、“崇本”等。“玉种兰田,喜获佳人淑配;袍遗贵宝,幸沐天子恩荣。”——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代名人阳雍伯,一称羊公。尝设义浆给行人三年。一人饮讫,怀中出菜子一升,与之,曰:“种此生美玉,并得好妇。”后娶北平徐氏女,于所种处得白璧以为聘。生十男,皆俊异,位至卿相。下联典指魏国阳姓名人阳彪事典。不多写了,反正也都是网上搜来的。
干宝在《搜神记》序中,说得很明白,“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一,由来尚矣。夫收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策,犹尚若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所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已。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
“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安敢谓无失实者”,既然干宝都说不一定是史实,那我们何不让书载与传说各自存在着呢!
《搜》曰杨伯雍,《志》载阳雍伯,吴先生旁征博引,基本阐明了雍伯与伯雍的嬗变过程,虽然结论感觉强势,但我得好好学习这种求真的精神。我想玉叟老师心里也会高兴的,因为辩论的结果会使问题最终得到更正确的认识或共识,也会使玉田历史文化更加繁荣。前几天我看到中国历史地图中北魏时期玉田境内还有个北平城,可现在有谁知道它藏在何处呢?从玉田来讲,我很希望它是真的!
这正是“书中确有阳雍伯,民间自有阳伯雍,阳家后把初祖认,较真需得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