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叟 发表于 2011-5-27 01:21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6:59 <贵州日报>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不断侵入,国内社会各种矛盾不断加深、日益激化。
首先是地主阶级对各族农民土地的掠夺、兼并日趋激烈,造成大量农民丧失土地,贫困破产。地主阶级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其中既有汉族大地主,也有少数民族大地主。据《黔南职方记略》记载,下江、永从、台拱、清江、黄平、八寨、都江、麻哈、清平、古州10厅县,共有汉民8678户,而典买苗产者占72%以上,有的1户就买苗产数百份。黄平州一些苗族地区“苗产尽为汉有……昔日之苗寨今尽变为汉寨矣”。大批失去土地的人民只能给地主当佃农维持生计。
其次是各族人民负担日趋繁重。从康熙起,贵州养兵费用的“协饷”每年白银37.6万两由中央或各省负担。到咸丰年间,贵州养兵“协饷”额增至80万两,中央和各省已无力顾及向贵州拨款而由本省负担,贵州财政年收入不过30万两,还不足协饷的40%,陷入极度困境。这些负担全被转嫁到各族人民肩上,实施中实行钱粮折饷兑,由交粮折成白银,农民的田赋负担增加了几倍,造成“富者以贫,贫者以尽”,许多人被迫“自掘祖坟取先人含敛饰物以折价”的悲惨状况。
再次是高利贷剥削。当地的地主、奸商、官弁、驻军便趁机放高利贷,利息一般为“银利加三”、“谷利加五”。每“遇青黄不接之际,一月之内,须还至二石三石不等,名为‘断头谷’”,甚至赊借“一酒一肉,积至多时,有变抵田产数十百金”。另有各地豪绅、土司、亭目、把事等也趁机渔利。他们包揽钱粮耗羡,中饱私囊,将其赋税转嫁农民。
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给处于黑暗统治下的贵州各族人民带来了希望。消息传来,各族人民无不为“太平王登基改元”而欢呼,纷纷组织起来,高举反清义旗,各地各族人民不断发生暴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各族人民大起义的高潮。这场起义因发生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习惯上又称为“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以1854年3月独山杨元保首先领导布依族农民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时期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全省各地纷纷举起义旗,端绪纷繁,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各民族起义队伍主要有:
1854年3月,独山县播让布依族农民杨元保率数百人在丰宁上司举义,提出“顺天成道,打富济贫”的号召,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包围独山州城,5月起义军遭清军残酷镇压而失败。另外还有布依族何得胜领导的黄号军起义。
苗族起义队伍较多,以1855年3月台拱张秀眉领导的苗族义军最有影响,得到清水江两岸张老九、高禾、九松、杨大六等“千里苗疆”的积极响应。还有1855年秋贵定潘名杰领导的苗族农民义军,1860年5月黔西北陶新春、陶三春兄弟领导的以苗族为主的义军,岩大五领导的苗族义军,柳天成领导的义军,黔南下江潘老冒领导的苗族义军,等等。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张秀眉等苗族起义军在黄飘伏击楚军,取得大捷,消灭楚军3000余人、文武官员20余人的辉煌胜利。潘名杰领导的义军占领龙里、青岩、定番、广顺,与何得胜领导的义军、太平军联合多次攻打省城贵阳。岩大五领导的义军在芦狄哨伏击战争中击毙贵州提督赵德光。
侗族起义军以1855年春天柱县姜应芳领导侗族义军最有影响,姜应芳早年创造“太平教”,利用其教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很快攻下天柱县城,姜自称“定平王”,并发布布告,还计划出湖南,“挥戈直捣北京”,迅速向东、向北进军。由于叛徒出卖姜被擒,于1862年9月被凌迟处死。其部将陈大六继续斗争至1868年。
水族起义军以1855年7月三都九阡潘新简领导的水族义军最有影响,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号召,17次围攻荔波县城,破城6次。
土家族以江口、铜仁红号军,思南白号军,德江、沿河黄号军最有影响。红号军以“反折征”的号召,占领铜仁府城。徐、梅阵亡后,陈福林、刘士美继续坚持斗争。白号军提出“反折征,反捐输”、“反清复明”口号。推举朱明月为“秦王”,建立政权,国号“江汉”,颁发誉黄(布告)。队伍发展到20余万,纵横于黔东北、黔中、黔西北大片地方。黄号军攻占德江、务川县城。
回族起义军以1858年11月盘县张凌翔、马河图领导以回民为主的起义。攻克兴义、普安、盘县等10余座县城。
汉族起义军以1855年6月罗光明、罗天明利用斋教组织的有汉、水、苗等民参加的义军,1854年8月,桐梓人杨龙喜领导黔北农民义军最有影响。罗光明义军攻破都江厅和三脚,成为据点。罗天明攻占八寨厅,并成为根据地,称“天明王“,配合太平军围攻独州城。杨龙喜义军围攻桐梓县城和遵义府城,改桐梓为兴州,委曾联魁为知事,组织政权,改元汉江,杨自任总理,颁布了一系列文告。起义军前后7个月,转战25个厅州县。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从咸丰初年到同治末年历时18年中,熊熊的革命烈火燃遍贵州大地,引起了清王朝政府的恐慌,清政府调集了黔、川、湘、楚、滇等数省的军队和地方团练进行残酷镇压。特别是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清政府更是集中兵力镇压义军,加上义军固有的弱点和局限性,各支起义军被一个个镇压,起义遭到失败。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具有明显的特点:贵州各民族相互联合、团结一致,相互呼应、支持,许多支起义队伍的领导人层都是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在每支义军队伍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众多起义队伍中,有相当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各支起义军都与太平军有军事上的联系,协同作战,共同攻城,抗击清军及地方武装。起义军还实行耕战结合,发展生产,保证军队供给。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是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参加起义的民族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更深远的一次农民大起义,是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剥削压迫和民族压迫性质的革命斗争,是贵州近代史上的极其光辉的一页。
作者:陈国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