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玉叟

玉田地名知多少?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5-12 22:01 | 来自河北
我很想知道玉田县有没有一个香宝盖村,据说我的祖上是从那里迁徙而来的,可是我在网上搜不到这个村子了
发表于 2010-9-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发表于 2010-10-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帖子!!!!!!!!!!!欣赏!长知识!!!!
发表于 2010-10-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板报谱写夕阳红


  

    玉田县林南仓镇西蒲庄村有一位84岁的老人,27年来,他用板报作为宣传园地,一直为村民们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农业科技知识,深受群众爱戴。

    老人名叫张更新,离休后一直坚持为本村群众办板报。他通过大量摘抄报纸上的有关党在农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板报的主题内容,并结合当前农村的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成功实例,扩大板报的内容,方方面面,涉猎齐全。27年来他的板报定期或不定期地为村民们登载了国内外重大新闻、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天气预报、健康常识等大量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促进了村里的和谐稳定。

    张更新老人平时爱好诗歌创作,他在主抓板报宣传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创作和整理了《我爱祖国,我爱党》和《诗文短歌作品集》免费发放给村民们阅读和观看。他还将村里和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及一些不良风气,整理成群众易懂、爱看的打油诗、顺口溜和三句半,写在板报上,教育和警示村民,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一些经他创作的作品在村民中广为传诵。

    27年来张更新老人共为群众办板报530多期,黑板磨破了无数块,粉笔用了无数盒,但他从来没有向村委会要过一分钱的报酬,更没有向任何领导要过功名。如今已年过八旬的张更新老人依然快乐地从事着他喜欢的板报事业,依然在用板报这个园地谱写着一曲美丽的夕阳红,做村民的义务宣传员。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转瞬回乡二十七年,党的温暖润心田,农家之乐乐无比,朴素为民永向前。



想知道西蒲庄村的历史知识
发表于 2010-10-2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魁星阁,原址在玉田县林南仓镇东大寺道南,占地面积在1亩左右,寺内共有2个主大殿。其方位坐北朝南,开西北门,除有两个主大殿外,还有西配殿三间和一个三层楼高的大钟寺。魁星阁主大殿供着主管文书的文王佛祖像并供香客们顶礼膜拜用,西配殿是憎侣们的寝室。在魁星阁内大钟寺塔楼则是远近闻名,远道东北的赤峰、辽宁等地,近到十里八乡无人不知的大钟塔,而钟塔里吊挂的大钟更是远近闻名,妇孺皆知。

林南仓镇



据传说,在南来北往的客商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走近燕山口,人马心无忧,三四十里路,钟声浑依旧。意思是说,口外的客商一到燕山口时就感到以到了林南仓镇了,他们在几十里的路上总能听到魁星阁寺庙里那口大钟撞击的声音。老人们说;大钟塔楼里的大钟周长两个人也抱不过来,钟高3米多,据传说,在安装时多少个有名的工匠都吊不起来这口大钟,在吊挂大钟时忽然来了一个老头,只见这老者在人群中找出6个童子,从自己腰里拿出一条小绳和一个滑轮,不一会就把大钟吊了起来。老者一闪消失在人群之中

我老家林南仓西蒲庄村的.小学就是在东大寺上的.很可惜没见到什么古建筑.
发表于 2010-1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8 14:26 | 来自河北
玉叟老师明鉴,东西定府相距不到十里,大概您很多年未回访家乡了,欢迎您的到来。
匿名  发表于 2010-12-26 21:59 | 来自河北
回复 111# Guest from 123.182.14.x


    玉田县林西镇响宝盖
发表于 2011-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匿名  发表于 2011-1-9 01:19 | 来自天津
出生在兰泉河边林西20年都不知道这河的真实名字,我们那从小就知道叫蓝天河,看了这论坛了解了很多--
匿名  发表于 2011-2-15 21:25 | 来自河北
谁知道草桥头村的来历呀
匿名  发表于 2011-3-3 22:45 | 来自河北
先生 您好  ! 你知道大定府庄杨氏的相关信息么?
匿名  发表于 2011-3-23 13:31 | 来自河北
有没有叫任家庄村的?
匿名  发表于 2011-4-2 00:41 | 来自北京
响宝盖,齐庄子,破鞋烂掌高庄子,这是小时候的顺口溜,没有贬低诋毁高庄子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回复111楼而已,响宝盖村子很小,属林西管辖,上述三庄很近
匿名  发表于 2011-4-2 01:07 | 来自北京
我是林西的。原来在三村大街上有一个庙叫双庙,说来也奇怪,到现在林西死人也是一对一对的死(男,女)。所以从小就听到一句俗语:林西破大庄,一死死一双,现在的林西庄是分六个村的,年轻人也都习惯叫一村。。。。六村了,我小的时候不这么叫,一村叫南庄子,二村叫小街子,三村叫大街上,四村叫大寺西(儿)六村叫北庄子,我是五村的,五村最复杂,是人字形的街,东头叫东官井,因原来街心有一口官井,北头叫小北街,西头叫西南岔子,说起西南岔子也很特别,整条街是西南斜向的,房子也都是斜着的,听老人讲说起西南岔子,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因为就这一条斜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