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明确的讲,先秦古人名字中带“伯”字,一般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伯仲叔季,指兄弟之间的排行,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著名的伯夷叔齐故事,也可称作夷伯或齐叔,二人就是商王的长子和三子,二子继承了王位),而因为兄弟之间排行而名字中带“伯”字,不会是普通人家的情况,只有王室或诸侯贵族中才能允许这样,普通百姓制度不允许,要知道周礼之严格,春秋五霸所以尊王而不越礼,怕的是天下群起而攻之;另一种用法就是有封地的方伯,名字中带“伯”字,是指拥有一地的诸侯或拥有采邑的贵族。综上所述,名字中带“伯”字,身份属贵族这是必须的。(二十年前读过《东周列国志》,其中名字中带“伯"字或带”叔“字或带”季“字非常多,一望便知皆是王室或诸侯贵族成员)
名字中有“伯”字就是贵族,是贵族一般都有采邑,那么种玉者的采邑在哪里呢?最明确的说法就是食采阳樊。源于姬姓,之后由封地改姓为阳也是先秦时候的通常做法,继而形成的尊号阳伯(阳樊的方伯)加名字雍(阳伯—雍)就称作阳伯庸了,其实他的名字就一个字——雍,这与考证中最早的名字“雍“也相契合。如果是采邑杨地(举例),当然就是杨伯雍,名字也是一个字”雍“。而雍伯、伯雍等其他的的称呼其实也是因为有尊号所以带”伯“字再加上名字的组合了(伯与名字前后颠倒称呼,先秦时候也非常普遍,什么叔旦也叫旦叔其实就是周公旦也叫周叔旦的这种例子就不举了,太多),如果种玉者不为贵族出身,理所当然他的名字更是就剩下一个“雍”了,他是不敢把“伯”字给自己加上的。
这是我执着于名字中有”伯“字的一点理解,不管他是否为贵族身份,我觉得种玉者名字为一个字”雍(或翁)“应属大概率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