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套采访鳌山山难组织者鳌山太保视频
http://www.sxtvs.com/content/2012-11/30/content_7776093.htm
活动发起者讲述遇难经过:天冷人心更冷
鳌山三名遇难驴友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可以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三个人的离去也给三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那么这样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驴友出现身体不适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在太白县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脸上被冻伤的董杰,他说他不愿意面对镜头,但是说起这次穿越活动,他依然显得很自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专爬鳌山,爬了三年多了。 记者:一年能爬多少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七八十次,每一年都爬,尤其是冬季。
虽然有着丰富的户外穿越经验,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气预报上说的阴天远比董杰想象的恶劣,在暴风雪面前,驴友“和尚”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崔建斌不慎将右腿肌肉拉伤。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行动立马缓慢了很多,这也导致整个穿越队伍行动放缓。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暴风雪,不是雪大,是风很大,我们脸上冻伤,就是因为风很大,暴风雪,突如其来的。到这的时候,我们走了两个半小时。 记者:平常走多长时间?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平常就是二十分钟。
同伴受伤加上暴风雪这让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压力,两名队员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刘卫芳和杨林军,脸色变白,身体出现不适。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和尚(崔建斌)实在走不动了,我说前边找个避风港,每个人把自己照顾好,该加衣服的加衣服,我就这样说的,我就拉着和尚(崔建斌)使劲往过推、拖,实在拽不动,我说前边来几个人,把他拽过去跟咱呆在一块,没人过来。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人都想活,就这么简单,我相信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跑的都比别人快。我最后拿对讲机叫了两次,没人过来,我亲自跑过去叫也没人过来,我当时心理特别伤心,但是这个时候你自己伤心是没有用的。
无奈之下,董杰自己拿了绳子,过来拴在崔建斌的身上,拉不动,就叫崔建斌爬着过去,但此时的崔建斌已经体力不支,爬都爬不动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第二次跑过去,我是带着强制威胁性的口气,我说如果你们再不帮助我,对不起,今天我就不走了,我不走,谁也走不了,我这么说,过来了三个人,跟我一起把崔建斌一起往前推,四个人都弄不动一个人。
在这次活动中,有一名女性驴友,是崔建斌的朋友,崔建斌刚受伤的时候,这名女性朋友坚持要扶他,但是董杰后面两次的呼唤,她都没有回头帮忙。
记者:那时候她不是要求和他(崔建斌)在一起吗?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那时候她在前边。 记者:她有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回来。 记者: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她不可能过来。 记者:为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她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她怎么能救别人。
此时,三名队员身体严重虚脱,山上没有信号,必须要有人下山寻找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求救,但是这次董杰的团队又发生了矛盾。谁下去寻求救助,成为争吵的焦点。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给另外五个人强制留下来照顾受伤的三个,我说你们必须照顾,我说你们不照顾,我就留下来照顾,这个时候,我说最严重一句话,要死咱十个人一起死,这是我说出来的话,因为那个时候谁都不愿意在这呆,但是他们又不敢走。 记者:因为只有你认识路线?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董杰说,他不愿意再回忆这些东西,因为他理解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每个人为了生存所作出的决定。
记者:你再回想下那一幕。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你叫别人,我不想回忆这个东西,真的。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回忆,我不想把这个事放在记忆里。对我给你们说了你们肯定要写出来,写出来无形中对其他人是一种伤害,我已经失去了三个队友,我不想再去失去六个朋友的心,让他们心寒。
董洁说,以后他会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救援中去。但回顾组织这次活动,他要好好思考。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结果可能不是今天的这种结局。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按照真正的专业的 登山队伍来说的话,我当时就可以放弃一个人。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 记者:你的意思大家把那一个人抛弃了的话,其他人就可以活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记者:至少可以挽回两条生命。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不管是冻伤但是跟命比起来,哪怕是截肢呢和命是两回事。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真有可能这么做。
准备不足冒然上山酿悲剧封山公告挡不住驴友探险的脚步
经太白县公安局调查造成三名驴友遇难事件,是一起驴友自发组织、未向相关部门备案的私自穿越鳌山行为。其中,装备准备不足是造成驴友遇难的主要原因。
鳌山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进入冬季,即使是本地村民也不敢冒然上山。但是这依然阻止不了驴友户外探险的脚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上去就是几个木架子,支起来的架子,你要在下面照相,你要不照相感觉跟没到鳌山来一样。
记者:你这次登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到达这个点?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每一个上鳌山的人都是为了这个点,这是必须的。
记者:为了证明自己?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记者电话联系其他驴友后发现,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严重不足,这一点,活动发起者董杰也承认。
装备不足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有联系但是联系不上,用对讲机,暴风雪太厉害了,说话模模糊糊的,有联系但是听不清楚,等于是跟没有联系是一样的。崔建斌戴了一个帽子,为什么说他最严重,但是糟糕的是这个帽子小了,戴不上去,戴不到耳朵上去。
灾难面前决策盲从
记者:在你们整个行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大家的共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你错了,在安全的情况下,我说了算,这是原则。
记者:这是什么原则?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这是驴友的原则,这是我们驴友的潜规则。
董杰所说的潜规则也就是整个队伍要依赖经验丰富驴友的经验,但是这种经验究竟有多可靠?这种经验能否足以应付所有突发状况?现在看来,这必须要思考。
活动组织随意性强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们在网站发布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提示,重要提示,强制提示都有写着。你对你自己都不负责任,我会对你负什么责任?你电话报名的时候我都告诉你了,而且你看帖子的时候帖子上都要求你要做什么。
虽然董杰这么认为,但遇难者家属表示,董杰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有严重失职,他们将保留民事诉讼的权利。
遇难者家属:像我兄弟他的装备就不足,作为组织者,他都有失察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这个领队有很大的质疑。
太白县公安局民警告诉记者,三名驴友的遇难,已经造成了社会危害,但是违法性无从追究,因为法律在这一问题上目前还是空白,所以董杰的刑事责任更是无从谈起。
太白县公安局纪检书记强永生:从目前咱刑事责任来划分,现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空白,想追究刑事责任不太可能。他在民事上可能有过错。需要承担一些事情,就看他的资质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通过户外协会在咱们政府进行登记的,有没有资质。
太白县城方圆2780平方公里,任何一处都可以上山,在每一处登山口都有公告,但是这样的公告,对于痴迷探险的驴友来说,形同虚设。
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张海云:要穿越的话必须要到我们太白县生态办注册、登记。一个是我们这面会提供背工、向导、气候各方面指导性的意见,适不适合登山,适合登山我们批准你,我们会观测你的动向,包括你在山上的情况。
鳌山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后大家最担心的是,一是很多驴友为逃避监管在进山时选择更隐蔽的线路和时间;二是每一次沉痛的驴友遇难事件发生后,带来的不是反思和警醒,而是频率更高的穿越挑战。下一个遇难者是谁?没有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