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阳伯雍! ——兼答《无终山种玉故事主人公姓名考》一文
吴学俍先生的大作《无终山种玉故事主人公姓名考》(以下简称《姓名考》),提出了"无终山种玉"这样一个新说法;还否定了好几位古代学者的有关著述,认定“无终山种玉故事主人公”非“阳雍伯”莫属,“阳伯雍”则是“假货”,是“造伪欺世之产物”。面对如此尖锐的挑战,玉叟不得不提出“保卫阳伯雍”这个不太规范的口号。
一、怎能把“麻山种玉”说成“无终山种玉”? 玉叟认为,《姓名考》一文的标题问题不少。首先,“无终山种玉”这个提法纯属谬误。相传,古人种玉处在麻山,不在无终山。吴先生也知道,最迟是在元代,阳氏后裔就在麻山顶上竖起石柱,到现在已经700多年了。再说,玉田八景之一的“麻峰种玉”也为古人种玉的地点提供了不能更改的位置。至今,刻有“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的古碑仍然屹立于麻山山顶。 不错,按照《搜神记》的表述,阳伯雍确实是把父母葬于无终山,他也确曾为父母守墓,他“施义浆”的地点也是在无终山下大路旁,但没有一处文字可以表明他“种玉于无终山”。赠给他石子的过路人只是让他选择“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并没指定哪座山头。所以,我们还是遵循古人的安排为好,遵循阳氏后裔的安排为好,对“麻峰种玉”不要心生异念。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无终山与麻山乃是一座山的两个名称呢?玉叟认为不可以!因为不论是正史,还是地方志,对这两座山头的记载泾渭分明,找不到合二为一的任何证据。如果我们对这些记载全然否定,那才是真正的“想当然”。 需要指出的还有,“种玉人姓名考”这种提法也有概念模糊的嫌疑。“种玉”这样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是传说者虚构而成的。既然来源于虚构,其主人公的姓名就没有必要考证,也考证不出来。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人家爱怎么传就怎么传,谁也没有权力跟民间传说较真儿。许多古书都载有种玉的传说,对主人公的姓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姓氏有的写作阳,有的写作杨,有的写作羊,其名字有的写作雍伯,有的写作伯雍,有的写作翁伯,有的单名一个雍字,还有的干脆只写“阳公”,不写姓名。你能确定哪位搜集整理者写对了,哪位写错了?
我理解,吴先生所要考证的是早已散佚的原版《搜神记》中“种玉人”究竟姓甚名谁,只是表述不太清楚而已。
二、 种玉故事主人公的姓名早已乱象纷呈 如果原版《搜神记》保留至今,种玉主人公的姓名也就不成问题;如果《搜神记》问世后,引用者、再版者众口一词,种玉人姓名问题也不会引起争论。问题在于,《搜神记》原版找不到了!后世引用者、辑录者又众说纷纭,乱象纷呈!在这种情况下,再想找到标准答案,实在是大海捞针,甚至是水中捞月。你可以这样猜测、校注,我可以那样推断、诠释,谁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谁也不能给对方加上“造假”之类的罪名。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尽管你水平很高,又付出很大力气,查资料,找依据,忙得不亦乐乎,其研究成果也不一定与事实相符。这种事情在历史界、考古界是经常发生的,在文学界也不少见。《红楼梦》离我们仅仅二百多年,可它的后四十回究竟出自谁手?据我所知,有代表性的说法就达四种之多,根本不能取得共识。有鉴于此,玉叟说一句狠话:对于原版《搜神记》种玉人的姓名,谁要把持有不同观点者说成“故意造假”“欺世造伪”,那就显得过于尖酸、过于刻薄了。 一般认为,《搜神记》原版是宋代散失的。但在原版散失前,种玉人的姓名就已经乱象纷呈。唐朝建立之初,即唐高祖李渊时期,就以欧阳询为主编,编纂了一套类书,书名为《艺文类聚》。该书卷八十三“宝玉部”收录了种玉故事,其主人公为“羊雍伯”,原文如下:“搜神记曰:羊公雍伯,雒阳人,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这里虽然把名字写成“雍伯”,但姓氏却是“羊”,差距不小。还有,徐坚主编、成书于唐玄宗时期的《初学记》,在引用《搜神记》时把主人公写成了“杨伯雍”,请看《初学记·卷八·州郡部》的一段:“《搜神记》曰:杨伯雍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以石遗之。伯雍种,遂生白璧,其处地可一顷,名曰玉田。”这与郦道元的引证差距更大,姓和名都不一样。我不敢确定《四库全书·搜神记》是否来源于《初学记》,但是可以肯定,这两部官修的类书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一致。
玉叟认为,郦道元是伟大的,是可敬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我们不能独尊郦道元,让欧阳询、徐坚、胡应麟、郭超等古代著名学者全部靠边站。对于这些先贤、先哲,我们还是多几分敬畏为好,不能因为他们著述中的某些提法与自己的观点相左,就予以贬低。
吴先生还引证了北宋时期编纂的类书《太平御览》,用以说明“阳雍伯”这一姓名的不可替代。吴先生没有说谎,《太平御览》的某些篇章确实使用了“阳雍伯”这个姓名。遗憾的是,吴先生好像没把这部类书看完,因为这部类书卷805、828等处,在引述《搜神记》时,均把种玉主人公的姓名写作“羊雍伯”。在一部类书中对同一个人物的姓名竟然出现两种写法,只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乱象丛生”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容置疑的。 总而言之,《搜神记》种玉故事主人公的姓名,早已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谜。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姓名,任何人都可以去考证,去推断,但那都是一家之言,在原版《搜神记》重见天日之前,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 因此,对于不同观点,我们还是多一点包容为好。
三、不能给旧县志编撰者妄加罪名
在清代编撰的三个版本的《玉田县志》中,种玉主人公的姓氏都是“阳”,名字却有所不同,包括雍伯、翁伯、伯雍等。我的观点是:凡提到历史上阳氏族人的先祖时,只能以阳雍伯、阳翁伯相称,但提到种玉传说的主人公时,使用上边提到的哪个名字都不算错误,更不能给他们加上吓人的罪名。 我提出“在原版尚存的时期,种玉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就已经乱象纷呈”,目的就在于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旧县志把种玉主人公姓名写作“阳伯雍”是“乱象纷呈”的表现之一。真的(也就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除此以外全是假的。既然真的已经不可能找到,那就不能指责哪位学者造假。北魏的郦道元可以写成“阳雍伯”,唐代的欧阳询可以写成“羊雍伯”,唐代徐坚、明代胡应麟、清代郭超可以写作“杨伯雍”,我还没有看到哪朝哪代的哪位学者专家,给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位加上“造假欺世”之类的罪名呢,有什么理由对旧县志编纂者大加挞伐?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建国以来一些出版物对《搜神记》种玉故事主人公姓名的写法。汪绍楹先生的《搜神记》校注本在为“杨伯雍”一条作注时写道:杨,《初学记》作“扬”(?)。《艺文类聚》、《太平御览》479、805、《事类赋注》作“羊”。《水经注》、《唐人类书》、《太平御览》45、519、《太平寰宇记》、《绀珠集》作“阳”。按:《水经注》又引《阳氏谱叙》作阳。作“阳”为是。请注意,这里并没对“伯雍”这个名字进行纠正,只是认为应把“杨”改为“阳”。 可供参考的还有:吕平先生在为古代著名启蒙读物《龙文鞭影》“阳雍五璧”一句作注时写道:“汉代阳伯雍曾经设置义茶给人喝,有喝茶的人送给他一包种籽说:种下可以得到好玉,并可以得到好妻子。北城徐氏家有女子,阳伯雍去求亲,徐氏曰:聘礼要白壁一双。阳伯雍到种菜籽的地方求之,得到白壁五双,聘回佳妇。”此外,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白话全本〈搜神记〉》、2009年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彩图注音本《搜神记》,也把种玉故事的主人公写作“阳伯雍”。 鉴于以上情况,我个人采用了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作法:当提到种玉人的时候,不再分辨哪个对哪个错,而是沿用建国以来传播较广的姓名——阳伯雍。当然,如果见到“阳雍伯”、“杨伯雍”,我也完全理解,欣然接受,绝不会大惊小怪,更不会大兴问罪之师。这也就是说,“保卫阳伯雍”的用意仅仅是想为“阳伯雍”洗刷“假货”之类的罪名而已,决不是要否定、排斥“阳伯雍”之外的其他写法。我甚至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个即找不到确切答案、又没有重大价值的问题上大作文章。 初稿于2012-7-19
三改于2012-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