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的一切
—— 献给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槐子花
女人是软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他踹我呢!” “他又动了一下。” 妻子怀孕的时候很是辛苦,一边挺着肚子坚持上班,一边没完没了地洗洗涮涮,一边琢磨怎么给孩子起名字,买可能用到的物品。她有时会干呕,有时吃不下饭,有时躺在床上一个劲喊累。有时怕生他的时候会疼,怕出意外……但只要孩子一有动静,她充满期待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无比幸福的微笑,告诉我孩子在她肚子里的一举一动。 孩子终于出生了,是个男孩。 妻子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全身发软,不住地出虚汗。她说,再也不想生孩子了。疼得她直叫,把大腿都抓坏了,缝了四五针。一天了,刀口处总流血。 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孩子吃着奶,忽然,喉咙里一阵响,小脖子一伸,身子一挺,翻着白眼,脸色发青,小手直抖,没了动静。这可吓坏了妻子,顾不得穿上衣服,抱着孩子掐人中、捶后背、揉前胸。过一会,孩子动了动,又慢慢恢复了。大夫找来了,也没看出啥病来,说可能是吃奶太急了,噎的。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渐渐入睡,小鼻孔发出细微均匀的呼吸,我也渐渐睡去。妻子却一宿没合眼。
一个多月时,孩子忽然一吃奶就哭。小嘴刚一蠕动,就马上松开,试探着再次去吃,却再次撒开,十分急躁无奈地哭闹。原来,他嘴里、舌头上长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的东西,当地人叫“百口糊”。孩子又是疼,又是饿,白天哭,夜里也哭。孩子哭,妈妈也哭。 第三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孩子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那是孩子第一声咳嗽,细心的妻子就听见了。我并未在意,妻子却马上去找大夫。还是晚了! 吃药、打针,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孩子咳嗽反而越来越严重。 每天夜里,只要孩子第一声咳嗽声响起,妻子立刻触电般坐起来,顾不得穿外衣,赶紧抱起孩子。又是拍打,又是喂奶,又是找药,又是抱着来回走。 无奈之下,住进了当地一家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说要输液。孩子太小,又很瘦,所以,血管很不好找,扎了胳膊又扎脑门。孩子拼命哭闹、挣扎。最后,连哭闹的力气也没有了。 妻子抱着孩子,扭过脸不敢看。因痛苦而扭曲的脸上泪流不止,不得不放下孩子,由护士处理。 但病情非但不好转,一两天就急剧恶化。咳嗽的时间越来越长,间隔越来越短,声音越来越大。一连串的咳嗽,让人心惊肉跳。 第二天,连水都喝不进去了。 妻子一次又一次去找大夫。大夫说没啥好办法。问可否转院,大夫回答:到哪里也是这么治,明天换点好药试试。谁知,一向没主见的妻子,这回却异常坚决:一定要走。 于是,妻子和我连夜抱着孩子,坐车到了北京儿童医院。 在儿童医院不许大人陪床,一周可以探视两次。 离开儿子的几天,妻子几乎不吃不喝,总是念念不忘孩子,怕他会哭,怕吃不下奶,怕护士照顾不周,怕病情恶化。 我说,这种病在这样的大医院根本算不得啥事,放心等着好了。但她第二天还是拉着我,找到在楼道口看着的大妈,央求大妈让她进去一趟。大妈开始不答应,后来看她眼泪汪汪的,终于网开一面,放我们进去。 孩子刚睡醒,看见妈妈就笑,并且笑出了声音。妻子喂他奶,他一边吃着,还不时停下来,看看妈妈,笑。喂完后,妻子轻轻把孩子放下,他很老实。翻了一下身,似乎不高兴。于是妻子又把孩子抱起来,一小会就睡着了。再次把他放在床上,不一会又醒了。咳嗽了几声,似乎有些喘,妻子轻轻地拍着后背哄他。他还是哭了,声音大了又小了,过一会儿不哭了,小眼睛很难过地往前面看,似乎懂些事了。妻子抚摸着孩子的小脸,眼泪扑簌簌往下淌。 护士进来了,劝我们出去。 孩子静静地看着妈妈,眼里透着悲伤与无奈。终于笑了笑,但马上又哭了起来。于是,刚刚转过身的妻子,站在那里哭得泪人一般。连屋里的大夫和扫地的都不忍心再劝她,甚至陪她一起哭了起来。 孩子出院后,仍然动不动就咳嗽、感冒,只要他一咳嗽,我就知道天气可能会有变化,比天气预报还准。只不过能控制了,一般打几天针能好。一直到孩子五岁。这几年里,妻子只要听到有啥保健品对孩子的病有帮助,就不惜借钱去买。那几年,我们没存下一分钱,基本上都花在孩子治病上了。 孩子渐渐长大,体质慢慢好转。 他喜欢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妻子前后给他买了好几筐。她喜欢看儿子撅着屁股在地上推汽车,喜欢看他扯着嗓子大声唱歌,喜欢看他睡觉时头使劲往后仰,甚至喜欢他瞪着小眼睛,很认真地和她大声争执,以及生气时扭过脸,背对她躺着的样子。看到孩子的时候,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哪怕工作压力再大,生活的烦恼再多。 孩子上学了。妻子开始更多关注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上一年级时很贪玩,没有学习习惯,回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有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妻子毫不含糊,要求他必须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她马上过去把电视关掉。作业写完了,她检查过,没有敷衍的迹象,这才允许看。 后来我想买电脑,妻子开始不同意,怕孩子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我说,那是因噎废食,得不偿失。网络也有很多优势,看你怎么利用。妻子最终答应买电脑。孩子自然要玩。妻子便要求他利用电脑查找资料,学习写作文。如果玩游戏,就会给严格限定玩的内容和时间。时间一到,她马上会出现在孩子身后,让他赶紧回去。孩子还爱吃零食,有时正顿饭都不好好吃。如果被妻子发现,至少两天之内,想要零花钱是没戏了。 有一次,她从孩子兜里翻出五块钱,便问他从哪来的。孩子开始说人家给的,后来说从学校门口捡的,后来又说从我们家床底下捡的。最后在妻子一再追问下,他不得不承认,是从家里抽屉里拿的。还有一次,妻子回家发现盛有零钱的抽屉被撬,她马上追到学校,直到问得孩子哭着说了实话。然后,妻子就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告诉他一些坏习惯的严重后果等等,直到孩子保证下次再也不犯了为止。 妻子的教育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孩子学习主动,有追求,有创新,有爱心,没有不良习惯,深得老师喜欢。 头年,孩子上了高中。 每次周末放学前一天,她都兴奋不已,反复念叨:“儿子要回来了!”,当天,她还要亲自去学校接,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坐班车回来,可她非要亲自去。看他一回家就没完没了写作业,又责怪他不会休息。 年头的时候,孩子脚气感染,得了过敏性紫癜。她一次又一次带着孩子去看病,当时她自己也感冒了,很重。打了四五天针也不见好转,还经常头痛。去北京和孩子一起顺便看了自己的病,一看处方,一千多块钱的药,她舍不得花钱治,把药方带回来就放在了抽屉里。她说,先把孩子的病治好再说,“我死不了。” 不管我从外面拿回啥好吃的,妻总要 一边责备我瞎花钱,一边嘱咐我,“给他留点。” 说着就给儿子留出来,抽空送到学校。孩子爱吃条肉,一向不喜欢做菜的她就学来了做条肉的技术,每次回来都做给他吃。每次给孩子买的衣服都是一二百块钱一件的,而她自己顶多买件处理的。学校说给老师生日那天订做了一个生日蛋糕,她却把孩子的生日报上去了。 她一向省吃俭用。我就是买几十块钱的东西,都要反复和她商量。 我说,你挣了钱不花想干啥? 她说,给儿子留着。 我很是嫉妒,就故意不满地说,你为啥对他那么好? 她说,他是我儿子。儿子是我的一切! 我说,为啥不对我这么好? 她说,找你妈去! 遂感叹: 母亲是孩子的一切,孩子是母亲的一切。 普天之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