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典礼。新中国的开国盛典极为盛大、非常圆满。60年过去,当我们赏读新中国开国的老书刊,一幅幅往日图画和一页页旧时文字,好像那时的盛况又来到了眼前,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新中国开国的历史细节,欣赏60年时空交错的美感。 第一开国肇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25日晚8时许,北平街头突然响起了 号外!号外! 卖报声,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进入京城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城。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 工农的救星来了! 。4月,东北书店出版了以东北日报1948年7月7日社论为书名的《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我们打败了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并正在打败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中国最后一个大独裁者蒋介石。中国人民的力量,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强大,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已经为期不远了 一气完成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任务。 决心 迅速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与从香港、上海和南洋等地请来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各业的进步民主人士会聚北平,于6月15日晚7时40分在中南海勤政殿揭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当时简称 新政协筹备会 )的序幕,开始紧张地筹备开国盛典,新中国即将诞生了。
1949年6月28日,在香港出版的由乔冠华、龚澎夫妇主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摘CHINADIGEST》6月号,办成了 庆祝新政协筹备会与上海解放 专号,封面是醒目的 NEWPCC-FORERUNNEROFNEWCHINA(新政协 新中国的前兆) 大红标题,压题是 解放号专列驶入上海北站 大幅照片:一列解放区的火车冒着蒸汽徐徐开来,车头挂着 上海解放号 大字标牌,装饰着红旗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月台上挤满了欢迎的人山人海。内页发表了 新政协筹备会召开 庆祝文章,刊登了毛泽东的致辞照片以及译成 中国 从东方初升的太阳 的 开幕辞 ,摘发了朱德、郭沫若、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陈嘉庚的讲辞,还有上海解放的精彩照片 到9月下旬,又从香港向新中国发出了开国贺电。 新纪元开始 1949年6月15日晚7时40分,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会场布置得朴素而庄严,主席台装饰着6面解放军军旗,在12个方柱上排列着60面红旗,紫色幕布下排成弧形议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区农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民主人士共23个单位134人,除解放军一律着军服外,或农家裤褂,或制服、西服、中山装甚而长袍马褂 开幕式不设主席团,大家都坐在台下,只在前方摆一张讲台。当毛主席、朱总司令偕同李济深、沈钧儒等进入会场时,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毛主席含笑答礼就坐主席台右前排第 一〇一 号,朱总司令坐 一〇二 号,周恩来坐在毛主席的右首。 当周恩来宣布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开幕! 会场掀起热烈的掌声,毛泽东、朱德、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和陈嘉庚,依次走上台去发表了极富开国意义的 讲辞 。新政协筹备会开幕即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 ,确定了参加 开国盛典 的代表资格、单位人选以及筹备会的使命 负责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之一切筹备事宜 。 新政协筹备会从15日到9月20日,一共召开过8次全体会议,顺利完成了召开开国盛典的全部准备工作。毛主席与陈嘉庚在开幕式致讲辞最后,不约而同都喊出了 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口号。据胡乔木回忆:1948年以后中共中央文件和领导人的著作里已经多次出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提法,是后来才改用 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他们都没有料到,筹备会上喊出的新国名后来在开国盛典上争论得还挺热烈。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隆重开进古都北平,到2月3日又隆重举行了正式的入城式,为京人留下了两次入城式的印象。这天9时30分,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彭真等与傅作义代表郭宗汾、周北峰等登上前门箭楼,10时,4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整个北平城便沸腾起来。挂着红色指挥旗的指挥车由永定门向前门开来,后面是4辆载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巨幅画像的大卡车,跟着整齐的军乐队、装甲车队、炮车队、骑兵和步兵 骑马上还有一位女军人,121师供给部政委老红军吴朝祥骑着高头大马,雄纠纠,气昂昂;一路北进到箭楼接受检阅,再向东交民巷使馆区挺进,浩浩荡荡威武绕过东单临时飞机场、东单牌楼、东四牌楼、北新桥、太平仓,与另一路西直门入城部队会合,然后折向南,经西四牌楼、西单牌楼、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一直走到下午4时。首长们在城楼上俯瞰红旗招展、坦克滚滚、军号嘹亮、炮车隆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不会不感到在这古老的北平城召开群众大会,城楼上是天然的主席台、是理想的检阅台。 回忆天安门,1919年五四运动时游行示威其实是在马路上;1926年,召开过 三·一八国民大会 ,主席台设在金水桥前。1928年,北伐军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