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 发表于 2011-12-27 19:27 
原来二中毕业的校友这么多呀!我也是,很怀念上学的时光。。。。。。
先谢谢大胖朋友。{:soso_e100:}我删去了好多文字,结果网友又说删了不好。就把删掉的放在这,算作补充吧。
学校每两周举行一次全校大会。会前都会让几个歌手上去唱几首歌活跃气氛,我们初一的周志华、李贵东很受欢迎,周志华就在我后边,当时是副班长,她唱的《辽河从我家门前流》在县里得过一等奖,顾老师教的《熊猫咪咪》、《我多想唱》、《彩云追月》,她都唱得字正腔圆,余音袅袅。李贵东唱歌底气十足,我们就知道他很卖力气,听着带劲,所以就使劲给他鼓掌。有一次他们俩合作了一首《深圳——香港》我至今印象深刻。据说周每天早起到操场练声,有空就唱,甚至不惜放弃学业。父母、老师的劝告她都听不进去,后来初中没毕业就考上了市歌舞团,走了。她给一位同学的信中说:“只要认准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我爱唱歌,爱得发狂,我追逐它,甚至不惜放弃学业,不惜放弃一切。但现在觉得,自己的知识太少了,在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时,必须要有知识……”我初二时和王广良一座,他也是音乐尖子,人很好,就是文化课一塌糊涂,后来转学,去向不明。
校会的内容很丰富,我最喜欢的是学校请人作报告,有从老山前线回来的功臣在老山前线的战斗故事,记得他说老山前线的战士很艰苦,白天天气太热,只穿裤头,而且敌人活动频繁,随时会有越南的小寡妇炮打过来,他说越南打仗男人太少了,就寡妇们上战场,战士们管她们的炮弹叫小寡妇炮。晚上在猫耳洞里有太多的蚊子,盯得满脸疙瘩。战士们不怕苦,不怕死,坚守阵地,炮弹打过来,趴在战友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战友的生命;《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刘其亮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还记得他当时讲的几句话:“生活告诉每一个人,一个有理想的人可能在生活中历尽坎坷,但是,由于他有理想,他的生活是充实的。”,“缺乏理想的人,即使生活风平浪静,也是茫然的,时不时地产生一种无名的烦恼。”;粮库的一位负责人讲玉田大暴动的故事,唐山市文联主席马嘶讲写作……校领导们也经常讲话,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一位主任常引用古人的一句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因成绩突出,刚刚从郭屯中学调到二中的闫校长雄心勃勃,要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二中建成全县乃至全市一流的学校。这些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中当时全是平房,宿舍的床也没有上下层,都是木板做的,像农家的炕一样平铺。木板子上一般是铺草褥子,其实就是个大大的袋子,里面装上麦秸或篦子什么的。暖气当然更谈不上,教室、宿舍都是生那种用砖搭的叫“扫地风”的炉子。炉子升不好,教室经常弄一屋烟。宿舍的每天有看宿的负责生炉子。我曾经在一个三年级宿舍住一段时间,那是个混合宿舍,哪班的都有,很乱。他们每周刚分到煤就可劲烧,结果三、两天煤块没了,就剩煤面子,后来引柴也没了,就冻着。不行了就偷老师的去。全宿舍就一个盆子,每天十几个人就用一盆水洗脸,都是黑乎乎的泥汤了,还用,而且弄得一地水。一次,冬天的时候,值日的不小心把尿桶扔进费水坑,摔坏了。几个宿舍就有一个大坑子,剩饭、脏水泼那里,也不让泼尿。他们就把别人宿舍的偷来一个,因为上面用红漆写着宿舍号,他们就找来漆,给划去,然后写上他们宿舍的号,还注上“文明宿舍。”晚上经常说笑到很晚,有时把边上老师气得踹门。后来多次被通报批评,终于各回各班了。
有一天自习课,我听见赵丹和几个人嘀嘀咕咕,偶尔听到一句:“要说一头秀发,眉清目秀,就得属刘敬君了。”我不明白咋回事,只见他们看着我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就有人叫我“司令”。还有会长、军长、处长。别人的叫些日子销声匿迹了,我这司令却流传下来了。开始没太在意,甚至觉得是好事。因为二小子(也叫二夫人,这都是我们给刘立东起的外号。)常常端详着我说:“司令真好看。”曹二亮还成天在身后闹着要给我当警卫员。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要成立破鞋会,选我当司令,把我气个半死。我说既然叫会,哪来的司令呀?他们就是一个劲叫,别的听不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