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851|回复: 0

评《陈炯明与联省自治运动》【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陈炯明与联省自治运动》


作者:张世瑛

自从20年代国共两党先后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角后,近代中国的历史论述,始终笼罩在革命史观的阴影下。这使得民国史上许多革命以外的人物或团体,遭到有意无意的漠视;即使在革命阵营之中,也是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以孙中山和蒋中正为核心的正统标准下,凡是与孙、蒋两氏相左或背叛者,都被抹煞在革命之外,陈炯明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在台湾的中学课本里,他被描述成是一个谋害领袖的叛徒,这样的既定印象在陈定炎先生(Leslie H. Dingyan Chen)的力着《陈炯明与联省自治运动》(Chen Jiongming and the Federalist Movement: Regional Leadership and Nation Building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出版后,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本书的作者陈定炎先生是陈炯明的次子,作者的背景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作者也不讳言他是要用历史为父亲翻案,试图拨去笼罩多年的霸权论述,重新找回历史的真相。作者写作的宗旨却也让读者得窥历史的堂奥,虽然政治舞台上的成王败寇早已注定,但史学家的春秋之笔,却能为失败者挣回一点版图。为了本书的写作,作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积极进行基础史学的准备工作,首先从英、美等国的国家档案局,整理出约一百二十万字的《有关陈炯明的史料辑录》(A Collection of Historiographic Materials for a Biography of Chen Chiung-ming ),在史料的搜集大致完备后,作者的研究也逐渐开花结果。1993年,作者率先在台湾的《传记文学》杂志长篇连载与高宗鲁先生合著的〈陈炯明:联省自治的实行者〉,继而由李敖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陈竞存(炯明)先生年谱》(共两册);1997年,作者又在香港出版《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一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怨真相》。至于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作者过去多年的研究,划上了圆满的句点,也为陈炯明个人的历史,甚至近代中国的革命史,重新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本书除前言、结论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早年生活」,第二章「改革与革命」,叙述陈炯明在辛亥革命前的活动,重点是放在陈炯明如何从一个地方上的菁英士绅(陈曾经考中秀才,并担任过立宪派大本营的咨议局议员),义无反顾地走向革命的心路历程。第三章「二次革命与护法运动」,描述辛亥革命后陈炯明出任广东副都督及代都督的作为、投身国民党二次革命的号召、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岁月,以及1917年跟随孙中山南下护法的一段艰辛历史。第四章「闽南的模范小中国」,叙述1918年陈炯明率领援闽粤军攻下闽南,以漳州为中心推动各项地方建设,热烈呼应当时席卷全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以这块僻壤之地,赢得「闽南的俄罗斯」的称号,而陈的开明作风也得到当时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   第五章「广东模范省的建立」,叙述1920年粤军回粤后,陈炯明在广东揭起联省自治「粤人治粤」的大旗,希望将广东推动为中国的模范省,陈的各项新措施,如禁烟禁赌、县长民选、教育改革、支持工运、妇运等,营造出时人瞩目的革命实验地,这段时期也是陈一生事业的最高峰。第六章「六一六事变的爆发」,这一章是以发生在1922年的六一六事变做为讨论的焦点。过去海峡两岸学界普遍的说法,都把这个事件解释成是陈炯明为了破坏孙中山的北伐大业,唆使他的部下发动兵变,炮轰广州观音山的总统府。此后的陈炯明被国民党说成是叛国叛党、谋害领袖的千古罪人,等到北伐胜利、国民党取得全国的政权后,这样的霸权论述更是深刻的烙印在国人的印象里。因此,作者花了较多的篇幅讨论这场事变的前因后果,特别是推翻了过去许多国民党的说词。例如, 1922年3月粤军第一军军长邓铿被刺,向来被视为是孙陈关系急遽恶化的导火线,而国民党官方都把暗杀的主谋推到陈炯明的身上,但作者根据英美驻华使领的报告,指出主谋者应是孙派中人,再嫁祸给陈炯明,且邓是陈的得力助手,作者认为陈炯明应无暗杀邓铿的动机。其次,作者指出六一六事件的爆发,跟孙中山的挑□行为有着极大的关联, 1922年6月13日,孙对广州记者发表言论,表示如果粤军不撤出广州,他就要先发制人,用毒气弹把粤军驱离,在孙的一再威胁下,粤军为求自保才发动这场兵变。此外,这场兵变在同时代的人眼中,和日后国民党的宣传有着南辕北辙的落差,由于直系掌握的北京政府,正以恢复旧国会、黎元洪复任为口号,这使得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去继续存在的正当性,而且当时舆论的主流声浪,几乎是一面倒的要求北方的「非法」总统徐世昌,和南方的「非常」总统孙中山一齐下台,让分裂的国家重回统一。因此,陈派粤军的武力政变,在当时的人并不见得都是以纲常名教的标准来看待,反倒是赢得了相当的肯定与支持。   第七章「中挫的希望」,叙述六一六事变后,陈炯明回到广州收拾残局,但这短暂的机会,很快的就被孙中山指使的佣兵-滇桂军所打破, 1923年1月,陈炯明被逐出广州,陈派粤军退回东江惠州,形成孙陈相持的局面。第八章「联省自治的失败」,谈及1923年初至1925年底陈派粤军被蒋中正的黄埔党军击溃为止,这段期间的广东一直处于硝烟弥漫之中,其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24年底发生的广州商团事件(本书称之为西关屠城事件),作者认为这个事件是孙中山晚年的一大污点。为了镇压商民,孙中山竟然命令军队向广州居民密集的市区开炮,造成严重的伤亡。第九章「在香港的最后努力」,叙述陈炯明在失败后定居香港,出任由华侨所组织的致公党总理,并在1927年发表了他对中国政局的看法-《中国统一刍议》一书, 1933年,陈炯明潦倒地死于香港,享年五十六岁。   以上是本书内容的简要说明,从章节的安排不难看出,作者所采取的写作手法是传统人物传记的书写模式,根据传主的生平,依照时序胪列排比,试图达到重建史实的目的。由于过去学术界始终没有一本介绍陈炯明生平的完整传记(严格说来,仅有大陆段云章、陈敏、倪俊明合撰的一本《陈炯明的一生》),本书的问世,适时的填补了这个空隙。尤其是以往对于六一六事变后,陈炯明的政治活动,几乎是一片空白,透过作者细心的拼凑、耙梳,终于可以对陈炯明一生的事迹,描绘出一个详实而清楚的轮廓,这也是本书最大的贡献所在。   然而,本书的目的既然是要重建史实(依照作者的解释,应该是推翻过去国民党版的历史,还原被埋没的历史),则作者所根据的史料,无疑地将会决定重建史实的可信度,就这点来看,作者依赖的史料以及得出的观点,恰好与过去国民党版的历史分据两端。作者非常频繁的使用香港《华字日报》,作为重建史实的根据,在谈到当时人的评论时,多引用英美驻华领事及武官的报告,至于口述历史的资料,则泰半引用莫纪彭、黄强等态度明显亲陈的访问稿。固然,挖掘出这些过去被忽视的史料,对于还原完整的历史,有着不可抹灭的价值,但过度地运用某些特定史料,难免会让读者对于作者选用史料的广度,以及筛选史料所根据的标准,产生若干的疑虑。   以书中所描绘的孙中山和陈炯明的形象为例,就呈现出截然二分的大翻转,读者几乎很难把书中的孙中山,和教科书里的国父联想在一起,这样的书写模式固然达到了为历史翻案的目的,但把黑白重新颠倒过来,就一定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吗?站在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正大举侵袭传统史学的浪头,历史学家可能需要更保守的看待史料与史实的关系,史家既然无法钜细靡遗地将史料一网打尽,则根据有限的材料所绘制出的历史地图,自然也不见得尽符事件的原貌。今天来重新评估陈炯明的历史地位,除了重建史实外,是不是可以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提供读者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向呢?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多少热血青年都曾梦想经由暴力的革命手段,使这头睡狮苏醒过来,怛百年一梦,蓦然回首才发觉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实在太过沈重,于是对于原本被视为典范价值的革命,开始出现松动,甚至发出「告别革命」的呼喊。重回革命的现场,当前史家可以尝试的,应该不再只是重锤一敲,分清好人、坏人就告了事。不管是孙中山、陈炯明,抑或是其他曾在民初舞台驻足的政治人物,他们的终极目标无非都是想让中国脱离贫困与愚昧,只是手段上互有差异罢了。对于陈炯明的再认识,除了需要摆脱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霸权论述外,他反对武力革命(孙中山的北伐)、主张联省自治、模范起信的想法,虽然没有能够付诸实行,但是不是另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呢?   由于作者的论述大都集中在史事的铺陈上,对于陈炯明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角色,究竟扮演何种意义?难免显得有些着墨不足。过去针对国民党史的研究,往往将革命阵营视为铁板一块,忽视革命内部其实也是众声喧哗。从兴中会到国民党时代,党人内部对于革命路线的看法,始终存在着多元的声音,以陈炯明来说,他对党向来没有太高的期待与评价,在《中国统一刍议》中提到:「一党专政,实与民主政治,根本不能相容。」对于国民党在北伐后的政策,他更是不以为然:「至于党化已属不通,党化教育更属荒谬绝伦,盖党者不过团体之谓,绝无神妙之说,即凡主义政纲,亦以一时之要求,而非为化民成俗之妙用。」陈炯明的这些看法,似乎也注定他和基本教义派分道扬镳的结局。如果不因人废言,陈炯明的政治主张,特别是他对联省自治的看法,(陈也是当时地方实力派中,唯一对联省自治提出具体施行蓝图的政治人物),是不是有一些见解值得重新去挖掘?为什么在革命的过程中,以俄为师的主张会逐渐压倒议会式的民主政治,而在越来越激进的革命浪潮中,中国的革命又到底失去了些什么?   孙陈之争还可让读者重新去反思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中的保守与激进。六一六事变后,国民党就以叛党叛国、谋害领袖的大帽子加在陈炯明的头上,(如1923年 1月,亲国民党的广州晨报记者李睡仙等人写成《陈炯明叛国史》一书),当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即在《努力周报》上着文反对国民党用旧道德的标准来攻击陈炯明,胡适认为这次的政变,在本质上根本是一次革命的行动。过去齐锡生和陈志让教授对军阀时期的研究,都同意北京政府走马灯似的政权转换,反映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竞争模式,就这点来看,孙中山及国民党建立正统道德权威的做法,反倒是较为保守而倒退的。国民党与旧传统的联系,在孙中山死后更趋明显。   至于陈炯明和他周围这批所谓陈派人物的关系,也是本书交待的比较不清楚之处,由于这批人几乎都不见容于日后的历史,到底陈炯明和马育航、叶举、洪兆麟、锺秀南等人的关系如何?都是值得进一步□清的问题。(由于作者曾提到他和叶举的儿子见过面,以作者的背景应该可以对这个方面多所发挥。)在陈炯明的政治思想里,带有无政府主义等非常激进的一面,然而陈炯明的人际网络却又是非常的传统,这批在他左右的人物,不是他的同乡戚族,就是故旧好友,究竟这些人对陈炯明的政治判断,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力?相信这也是了解陈炯明一生的重要管道。

(本书评作者张世瑛先生是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生)

(载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9期2000 年 3月)

《陈炯明与联省自治运动》[英] ( Chen Jiongming and the Federa1ist Movement: Regional Leadership and Nation Building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陈定炎(Leslie H. Dingyan Chen)著。
密西根:密西根大学, 1999年,357页。


来源:http://www.chen-jiongming.com/WenZi/LunWen/ZhangShiYing/ZhangShiYing.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