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07|回复: 12

下关东之山海关似鬼门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第二天我和陈宝山背着行李上火车。
      王镇怎么换成了陈宝山,我的记忆一片空白。
      也许我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坐汽车坐火车,无数陌生新鲜的事物、地方占据我那充满好奇的脑袋。也许王镇陈宝山极简单又极庄重地把伴随我去绥化的任务做了交接。同车来的王镇变成了火车上的陈宝山了。
      王镇庄论管我叫大叔,我管陈宝山叫老叔。他们同龄,在出门的经验上是我的老师。他们对我负责任守信用的态度是绝对一致的。
      陈宝山在牡丹江学买卖。绥化在哈尔滨的北面。去牡丹江则要从哈尔滨往东南走。陈宝山送我去绥化并不完全顺道。
      我是第一次来唐山。吞云吐雾又吭吃吭吃喘着粗气的火车,让我惊奇。
      火车站里有许多的铁轨和道叉。来来往往的火车川行不乱。看得我有些眼花缭乱。
铁轨、车轮、火车头、车厢……全是铁的。不怕风雨冰雹,甚至子弹。车头上的大烟囱冒着黑烟,阀门喷出的蒸气顷刻吞没了铁轨车轮,有人说喷出的水汽能烫死人呢。突然“呜——”一声鸣叫,吓人一跳。
      村里的车和农具基本是木头的,房子是木头和草的。
      而城市里则是钢铁与混凝土的世界。
      我从一个宁静温柔之乡来到了一个喧嚣坚硬冰冷的世界。
      火车座位有仨人的俩人的。背靠背坚硬的木板椅。
      初一上车,人挤人。忙把行李安顿在行李架上。送人的都下了车,开车时还都有了座儿。
      车到山海关,陈宝山说得下车住店。在这里换了入国证才能上东北。
      我纳闷,上东三省是国内,还要起什么入国证?
      陈宝山说,东三省满洲国了,跟关里两码事啦。上东三省得有入国证,回关里还得有出国证呐。看来陈宝山是两证齐全。他是陪我才下的车。
      办入国证的地方人山人海。人们操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方言在大呼小叫,挤来挤去。听说河北上东三省的人最多。
      排队发号牌。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凳上叫号儿,听到叫号依次办手续。可是人们还是争先恐后,生挤一个点儿。
      我在家有扛玉黍秸、背笆拉筐的身体基础,虽然个儿小,但不怵头。顶多你把我压在底下,我憋口气,等你往前一挪,我又活(动)了。
      身体挤着,耳朵却支楞着。仔细听高凳上那个人在叫号。你听不见就把你隔过去了。
      我身边有个山东老太婆,不识字,也不知道手里的号牌是几号。那人叫了半天,无人应声。结果发现这号牌就在老太太手里。
      叫号人跳下高凳,轮起胳膊给老太太几个满脸花。
      老太太像泥塑似的,没有反应。所幸还是把老太太按顺序放过去了。
      这些经办入国证的,都是大连金复海盖地区说“胶辽话”的人。人都长得精神年轻,差不多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但已经没有中国人的味儿,以欺压打骂中国人为能事。
      所发的号牌是一个巴掌长的木头牌。一个山东老头答应慢了些,发号牌的用木头牌“啪啪”打老头的脑袋。
      他们满嘴脏话。还故意用轻蔑的口气,在姓名后面加重“胶辽话”的儿化音:“×××儿”。
      领到号牌还要照相。一张桌子上立着一个木头框,站在木头框前正好能照到上半身。有人站歪了,照相的走过来就是一个脖子拐。
      照完了相,出来往北一点儿,有个地方叫罗城,到那儿去领“入国证”。就像犯人一样,押着去,押着回来。
      最可怜的是那些山东来的逃难的人。分不清是长得老,还是年纪老。一根扁担,两个筐,一头是孩子,一头是破旧衣被。几番折腾,大人孩子都是土色。
      有陈宝山的带领,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入国证”终于拿到手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们离开山海关已是秋天。越往北走凄凉将更甚。
      车轮“锵锵”声一下一下敲打着我们沉重的心情。
      火车人多,陈宝山把座位让给了我。他坐在行李包上,先是坚持着不睡。我睡着又醒来,见他靠在身旁一位中年妇女胳膊上睡着了。那妇女不忍叫醒他。
      陈宝山叭哒一下嘴,口水流下来。他一定是在作一个香甜的梦。
发表于 2012-4-2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哈哈,终于看到,很喜欢。一直有些疑惑,这种文风是老先生的还是执笔人的,能否见告?

点评

前进人生老弟你好。经历当然是老先生亲历,这里也倾注了老先生的许多情感,组织材料,如何把资料表现得更好,则是执笔人的主要任务,应该这是一个混合体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23 19:46
哈哈,终于看到,很喜欢。一直有些疑惑,这种文风是老先生的还是执笔人的,能否见告?


前进人生老弟你好。经历当然是老先生亲历,这里也倾注了老先生的许多情感,组织材料,如何把资料表现得更好,则是执笔人的主要任务,应该这是一个混合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期待下文!{:soso_e163:}有两处提到“高橙”,是不是“高凳”啊?

点评

谢谢提醒,这是错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照相”照得是立等可取得快照{:soso_e121:}?
老先生把我“照”迷糊了{:soso_e113:}!

点评

这一点我也曾有疑虑,老先生说确是快照,但也要有半天的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槐子花 发表于 2012-4-23 21:01
期待下文!有两处提到“高橙”,是不是“高凳”啊?

谢谢提醒,这是错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鼓畅 发表于 2012-4-23 21:18
“照相”照得是立等可取得快照?
老先生把我“照”迷糊了!

这一点我也曾有疑虑,老先生说确是快照,但也要有半天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添添快乐 发表于 2012-4-23 21:22
这一点我也曾有疑虑,老先生说确是快照,但也要有半天的时间。


如能把车票的价钱,照相收费情况写进去则会更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们庄也好几个下关东的,有混不下去,想家的回来了,也有坚持下去定居在那里,成了东北人。
苦难的岁月,人真的如了草芥。
{:soso_e160:},{:soso_e163:}给老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你听不见就把你隔过去了。

这里的“隔”,在玉田话里基本上都读作“jie",你能把它写正确,很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继续跟帖,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写得真是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