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金柳

王振元:毛主席与“玉田胭脂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5# 玉叟


      您好,张老师。能得到您的指点真的是非常荣幸。您是玉田文史界的权威,您的观点我们非常尊重,再加上您严谨的作风,应该每句话都是经过仔细考证的。其实我很崇拜您。从您早期的《唐山史话》到最近的《玉田说古》等等。我都细心收藏着,也可以说我是看着您的书长大的。关于曹雪芹的祖籍问题,红学专家也都是各持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呵呵。这就是学术研究吧。其实就连胭脂米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资料说是产地在丰南王兰庄,著名作家关仁山也曾为此专门写过小说《胭脂米传奇》;有的说王兰庄在玉田。究竟应该是哪呢?连堂堂的顺治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死后究竟埋于何处这样的大事都是众说纷纭,也许像胭脂米这样的小事关心的人很少吧。历史的谜团真多啊!
      其实很早我就有两个研究课题想请教您,只是苦于没法和您联系。今天有幸一起和您说说吧:我猜测在古代玉田是出产玉石的,只是产量不是很大,品味远不及和田美玉。也就是说“麻山种玉”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的。我认识的一位唐自头王姓的老师曾在麻山深处捡到玉石,而且现在有人也在玉田发现了玉矿。不知道我的猜测是不是荒谬。
      课题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玉田古代名士田畴的创造的世外桃源为蓝本写成的。文中渔人穿越的洞口是否就是玉田古八景之一的灵洞清风中的大山洞呢?
      我只是苦于找不到充足的理论依据。请您多多赐教。谢谢您。
      今天有点班门弄斧了,您别笑话,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发表于 2010-8-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6# 蓝田出美玉

    1、关于胭脂稻,明末清初创始于玉田,这是毫无疑义的。康熙年间,在丰泽园播撒玉田稻种,也有康熙帝的御制文为证。经康熙帝在玉田稻种中优中选优,成功地培育出御稻米,其优秀之处在于它的早熟。自康熙四十二年起,康熙帝开始推广这种御稻米,并在承德避署山庄首先获得成功。其后,直隶巡抚赵宏燮、天津总兵蓝理分别请求,在京郊玉泉山和天津附近试种“早御稻”,这一请求得到康熙帝的批准。第二年,赵宏燮试种的水稻喜获丰收;而蓝理在天津、丰润、宝坻等地开辟稻田达150顷,同样获得丰收。当时丰南尚未建县,前面所说的丰润主要是在今日丰南境内,包括王兰庄。因为“早御稻”优于玉田胭脂稻,所以,玉田稻失去了原来的魅力。
   2、关于陶渊明与田畴。田畴生活于东汉时期,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期,二人相差一百多年。陶渊明确实敬佩甚至是崇拜田畴,曾在诗中表达过到无终学习田畴遗风的愿望,但最终也仅仅是愿望而已,没有任何迹象可以确认他到过无终。有些专家认为,他创作《桃花园记》受到了田畴创立的世外桃园的启迪。即使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也不能把“启迪”与“蓝本”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10-8-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6# 蓝田出美玉


    3、关于玉田是否产玉的问题。旧时玉田是否产玉,史书与地方志均无记载,咱们也就没有必要揣测了。即使不产玉,种玉的传说也是可以诞生、可以流传的,因为古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前两年,发现麻山玉一度成为唐山的新闻焦点,《燕赵都市报》、《唐山晚报》都曾发过新闻(发现人是唐山市民张奇良),你现在用百度搜索麻山玉三个字还可以看到这些新闻。另外,唐山电视台曾经播过专题。为录制这一专题,电视台还曾采访玉叟,主要让我讲一讲麻山种玉的故事。
发表于 2010-8-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8# 玉叟

谢谢张老师。读了您的回复批示有两点感受,一是惭愧,研究历史必须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一个字也不能说错,否则会让人笑话。必须得好好向您学习。二是得谦虚。本来自以为读了点书,知道了一点历史知识,就有了这样那样的猜测或者想法,实在太可笑了,原来还满腹雄心要写一篇关于陶渊明以田畴的世外桃源为蓝本创作出《桃花源记》的论文来呢,陕西《语文教学与参考》杂志社的副主编也非常支持我,现在看来还是先算了吧。好好学习要紧啊。呵呵
发表于 2010-8-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回复 19# 蓝田出美玉


    胡适子曾经曰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匿名  发表于 2010-8-6 23:09 | 来自河北
不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就退缩呀。呵呵。别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等于你就是错的
匿名  发表于 2010-8-6 23:12 | 来自河北
我很欣赏20楼版主的观点,没有大胆的猜测哪有发明创造产生啊?当初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不是都被老师骂过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哈哈哈,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发表于 2010-8-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大胆假设看似容易,除了直觉,敏感和灵感,其实也需要深厚的素养和知识底蕴。小心求证就更难了,我们都是业余爱好,有着天然的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古代,远古历史,真就是大海捞针。绝对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问题。但民间历史研究女学者苏三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也是半路出家,专攻史前史,已自成一家之言。苏三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usanxu。所以话说回来,我们也要有信心,有恒心。尽人事,听天命。
发表于 2011-5-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红学家周汝昌、霍国玲等经反复考证得出,《红楼梦》诗中的“种玉”之地在玉田。 书中第三十七回,史湘云在《咏白海棠》诗中写道:“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诗中的都门,即指京城的大门,玉田县在北京之东,且很近,恰似北京的大门。所谓神仙降世种玉,即指麻山种玉的故事。诗中的蓝田,非指产玉的陕西省蓝田县,而是种玉的玉田县。陕西省的蓝田玉与诗中的蓝田玉,完全是两回事。据本县江玉儒保存的《江氏家谱*序言》中写道:“江氏,蓝田望族也......”文中的蓝田即指玉田。只有把“蓝田”理解成“玉田”,才能使“都门”、“种玉”、“蓝田”三者合为一体,才能将前面两句诗解释得通。(另,据周汝昌考证,诗中的“蓝田”非指陕西省的蓝田,而是指河北省的蓝田,主要依据是:因玉田境内有蓝泉河,在麻山种玉地不远处即为蓝泉河的发源地。) 《江氏家谱*序言》中同时写道:“玉邑地近京畿,膏腴尽属旗产。”其意是玉田县离京城很近,肥沃田均属八旗所有,即玉田境内有清皇族庄园。据考证:曹雪芹之母的康熙公主,当然享有庄园的特殊待遇,其所得收入,便是玉田农奴上缴的租赋,包括书中提出的“玉田胭脂米”。从两句诗和这些事实看,曹雪芹对玉田情况是清楚的,,也很可能到过玉田。 (霍国玲等著《红楼解梦》)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8 威望 +1 魅力 +4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8 + 1 + 4

查看全部评分

匿名  发表于 2011-5-17 19:43 | 来自河北
回复 15# 玉叟


    我建议有志搞玉田文史的同仁一定要读原著,自己思考,不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认定历史事件有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两维标准:一是要有史册记载,二是要有考古材料,两相佐证,方可定论。传来之言,仅供参考。如果抛弃两维标准,则可随意解释,无限发挥,那就不是搞历史了。
发表于 2011-5-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张老师说的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明辨是非,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
发表于 2011-5-1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和李有基的六世孙取得了联系。经他本人确定,“祖上当时是皇帝的侍卫,保皇帝去东北祭祖因为某种原因而在丰润留下的”,据他讲一直在丰润县居住,文革前的老宅院还有呢。他讲的丰润过去是不是属于遵化呢?还是李有基一直就是丰润人?
发表于 2011-5-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和李有基的六世孙取得了联系。经他本人确定,“祖上当时是皇帝的侍卫,保皇帝去东北祭祖因为某种原因而在 ...
蓝田出美玉 发表于 2011-5-18 13:33



    很遗憾,我只是听小泉两位老农讲过,小泉一带曾被一位满族王爷圈占,后赐给他女儿,他女儿住遵化,李有基每年从遵化到小泉为格格收租。但我对此事并没作过深入调查。因为我觉得,此事与曹雪芹的祖籍问题并没有多大关联。
   另外,从老地图上可以看出,玉田境内曾有遵化的插花村,从林头屯一带到杨家套一带,总数在20个以上,其中包括小泉。
发表于 2011-5-1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张老师。能聆听到您的教诲是我的福气。李有基的六世孙今天和您联系了吧。因为他很想向您求教,所以就把您的电话告诉他了,您别见怪啊。他也很希望能见您一面,有时间我们一定专程去拜访您。就怕您没时间啊。哈哈
发表于 2011-5-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