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般若?
般若,梵语prajn~a^,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般若】(术语)Prajñ&amacron;,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般若,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