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731|回复: 28

开小卖部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开小卖部那些事
        
       听说小学要搬家,到以前的老乡政府。那里一共五排房,后面一排住着学校的家属,前面几排一直空着,可以做教室。这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这些人高兴与教学无关,他们在打学校小卖部的主意:如果能在学校开个小卖部多好啊,离家近,也不累。每天三、四百学生,每人一天花一块钱,就是三、四百。学生用品别看几块几毛的小钱,里边利润可不小,每天能坐收二百来块钱的收入,这是多么强有力的诱惑呀!要知道,每天出去做小工,也不过百八十块。何况,这里边还不收税。
      这当然是块肥肉。
      近水楼台先得月。最有资格开小卖部的是院子里的家属,院子里的家属又非老主任家莫属。主任身体不好,老太太在这里照顾,除了做点饭,就是闲着,要是开个小卖部。。。有人开玩笑说是“废物利用”。
       不过,老两口子不想干,因为小卖部除了有人卖货,还得有人长期进货,这就是问题了。“再说呀,也指不定啥样呢,咱这里的学生不像发达地区的学生,花钱大方,三、四百学生也不是每天每个人都买东西。”老主任比较世故,对啥事也不热心,也不那么乐观。
      这可乐坏了对门的大黑,因为他们正想干呢,说是如饥似渴也不为过。不要说二、三百,就是一天弄个三十、五十,对他们也是肥差啊。要知道,大黑一家人,包括生病的父亲,都指望着大黑外出做小工的钱。贫贱夫妻百事哀,没钱的滋味不好受,大黑家门口就是大集,按说是好事,买啥都方便,可大黑媳妇却一肚子苦水:门口卖啥的都有,看了就想买,特别是孩子,看见啥新鲜的吃的、玩的,就哭着闹着要买。没有花钱的不是,可钱从哪来呀?为此,她一到大集就不出门,怕勾起自己的购买欲。接送孩子也偷了东西似的仓皇逃窜。
      一听学校要搬过来,两口子夜里就睡不着觉了,为不能到学校开小卖部一筹莫展。一听老主任放弃了,两口子那真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啊!不过,他们不识字,更甭提买书,“诗书”都是孩子不用的教科书、作业本。于是,他们看见老主任两口子就像看到救命恩人,主动帮着干活,把自己家的电视给主任搬去看,还给安上天线。他希望主任把这好差事让给他。老主任答应了。
      问题是,惦着这差事的还好几家呢。
      学校马老师的对象就在家里呆着,前不久开了个服装店,不挣钱,把东西处理了,正不知道干啥呢。马老师除了家里老爸瘫痪在床,儿子也二十多了,要盖房,要说媳妇,两口子恨不得钻钱眼里了。这个千年等一回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老马和校长关系很好,所以,刚一有搬家的消息就放出话来说,只要老主任不干,他们就干。
      大黑听说了这个消息,去找了他的后台——大队书记。
      书记一听说行,不是啥大事,那地方以前是老乡政府,现在是大队的,当然得听他安排。
       马老师赶紧找校长商量,校长说,现官不如现管,现在是学校的地方。镇里决定的,不是大队给的。而且,校长连哪个屋子是小卖部都跟马老师交代好了。
       大黑着了急。前思后想,他决定先下手为强,造成既成事实。他买了一把锁,把学校规划好的那个屋子占上——门给锁上了。
       马老师一看,这可不能示弱,不但把锁砸开,又换上一把新锁。大黑又去锁上,老马又给撬开。听说马老师要进货,大黑也快马加鞭,不干小工,去进货了。
      最终还是马老师占了上风,他们先把墙窟窿和了石灰抹上,房顶的蜘蛛网扫去,地上的垃圾清理掉,再把坏了的窗户钉好,没玻璃的安上。再买货架子,拉进来。然后打车去批发市场进货,钱不够了先跟相好对劲的借。吃的、玩的、文具、卡片等等一应俱全,忙乎了五天,最后一看还缺个柜台,钱得有地方放。实在来不及了,钱也花光了,就从学校库房里先借了一张废弃的课桌对付了。
      为了稳妥起见,马老师还请了客,买了条大狗,炖了,专门请校长和大队书记。书记、校长意见一致了,让老马把大黑的东西买过去。以后学校看校的任务交大黑他老爸。
      大黑一看,自己处于下风,“这老师就是心眼子多啊,斗不过他。”摇摇头,认输了。但媳妇不甘心,找到里面打架。但那一点没用。那个地方怎么安排,给谁用,还是学校说了算。校长说喊标,谁给钱多就给谁。媳妇说,喊就喊。大黑一听,“拉倒吧,喊啥喊,他喊一年一万,你不敢应,人家敢。他先把买卖干上,你知道他到底每年交多少吗?人家是一气的。”媳妇说,“校长那么向着他们,马老师媳妇肯定跟校长不清楚。”大黑一把把她推一边了:“你快别没事找事了,找抽啊?”
      媳妇还是不甘心,说,“她里边卖,好啊,我门口卖,碍不着她吧?”
      于是,执拗的她再次把货进来了。门口卖。
      她们一切就绪,可学校一时半时还搬不过来,因为以前是办公的地方,要改造,危房要重建,漏了房顶要换瓦,还得刷黑板。要是时间长了,好多东西,比如小吃会变质。
      半年以后,心急如焚的老马一家和大黑媳妇终于盼来那一天,学校搬过来了。不过,反复权衡后,只搬过来幼儿班的小孩子,大约一百人。
      老马两口子和大黑一家有点失望。
      让她们没想到的是,事实比她们预料到的最糟糕的结果还要惨。
      开了大约半年,马老师和大黑媳妇都叫苦不迭,因为一天到晚几乎卖不了几个钱,这一百孩子,一个是家里条件好的就那几个,买东西的也就那几个,其他学生都是零零碎碎的钱,有的几毛、甚至以分计算。再说,家里条件好的,人家啥都有,都是开车从城里正规超市买来的,上学就带来了。人家还担心,他们进货渠道不清楚,没人监管,质量没保证,怕不卫生。同时,学校为了保持卫生,也为了不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不让孩子在学校吃东西。还有第三条,家长怕孩子小,把钱拿丢了,就是给,也都是些零钱。这么一来,马老师媳妇里面犯傻,大黑媳妇外头发愣。
      最后都不干了。没挣着钱,倒是东西糟蹋了不少,有一次,几个淘气的孩子还钻进去偷吃的。还弄得大家都挺不合适。老马媳妇提起一个孩子买东西,表情很是复杂:“那小孩一咬牙,一跺脚,‘都花了吧!’我一看他手里的钱,就两毛。。。。。。”
      在场的人都哭笑不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30 魅力 +30 收起 理由
流星 + 3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1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可以写成一首诗,令人深思的内容

点评

我只会写这样又臭又长的东西,诗是语言的精华,得你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1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写得很真实!{:soso_e179:}{:soso_e163:}

点评

多谢大哥鼓励,我当再努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1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用经济学的观点说,叫市场预测失败,用社会学的角度说,叫想钱想的疯了,从写作的选材说,叫独辟蹊径,人啊,在金钱面前没理智。文章写得好。

点评

爱民说得精辟。多谢你来给我助阵,看到你的留言,我的劲头更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1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写的真好,有才!{:soso_e179:}{:soso_e179:}

点评

载舟之水朋友好,多谢你来捧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1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生活化典型化。

点评

凌寒过奖,还得多向你学习——你看咱俩多好啊,多和谐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1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说的是生计,生计艰难啊。

点评

生计是一方面,伤了感情是又一种无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2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穷人家的孩子没多少零花钱。想帮衬家里挣点钱的媳妇们也不容易。做点小买卖,想挣点钱,不易!{:soso_e129:}

点评

一看你在家里就是个模范丈夫,知道媳妇们不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3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夜深人不寐 发表于 2012-12-10 20:34
这可以写成一首诗,令人深思的内容

        我只会写这样又臭又长的东西,诗是语言的精华,得你来。{:soso_e11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12-10 21:09
好!写得很真实!

多谢大哥鼓励,我当再努力。{: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邢爱民 发表于 2012-12-10 22:04
用经济学的观点说,叫市场预测失败,用社会学的角度说,叫想钱想的疯了,从写作的选材说,叫独辟蹊径,人啊 ...

        爱民说得精辟。多谢你来给我助阵,看到你的留言,我的劲头更足了。{:soso_e11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载舟之水 发表于 2012-12-11 00:24
写的真好,有才!

载舟之水朋友好,多谢你来捧场。{: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槐子花老师,这篇东西以小说的形态来评判,应该是峰回路转的精彩。不过套路有些老了。
我其实很喜欢槐子花老师的随笔。
我女儿曾经在唐山光明里实验小学呆了小两年,似乎从前些年就不允许学校开小卖店了。学校外面的还有,而且现在的学生不是从前了(我一个人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槐子花 发表于 2012-12-11 20:25
载舟之水朋友好,多谢你来捧场。

{:soso_e100:}{: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死水微澜 发表于 2012-12-11 20:53
槐子花老师,这篇东西以小说的形态来评判,应该是峰回路转的精彩。不过套路有些老了。
我其实很喜欢槐子花 ...


        谢微澜雅评。{:soso_e181:}你说的很对,这是以前的事(这就是你说的套路有些老吧)。从里面的称呼 比如:“大队”,“乡政府”就可以看出是那个时代的。还有,孩子带着两毛钱买东西,也应该主要是那个时候的特征(现在也有,就是相对少了)。不过,现在在校内开小卖部还是很普遍的,起码我现在还能看见,比如蓟县五百户的“华严寺中学”就是,九百户小学也是。现在的玉田县一中也有。我们附近的东台中学也有。也有这种情况:学校把门口租给商贩开小卖部,既是对外,也是对内。我看过好几个这样的。我当代课教师的时候赶上普九达标(应该是河北省搞的),开会说取消小卖部,但时间不长,校长又开会说,学校小卖部适应实际需要,又想恢复,倒是小卖部主人不愿意了,嫌承包费贵,卖东西少,不如在门口,既可以对外,又可以对内,还不交承包费。说到文学的笔触,过去、现在、未来都可涉猎。即使小卖部过时了,这件事本身的很多启示还是有现实意义。至于题材,可以说是小说,因为具备了好多小说的元素。同时,这也是当初的一件实事,我不过做了些文字上的加工。从这个角度说,你说是随笔或者叙事散文也有道理。
      不知所说妥否。
      再次谢过死水微澜。{: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