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玉叟

“吟歌坐月”岂能严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有人认为,袁开第严禁的“行歌坐月”,与少数民族的习俗“吟歌坐月”根本不是一回事,请看这位先生的主要论点:袁开第发布的)《告示》中涉及“行歌坐月”用了这样几句话:“又如行歌坐月,任听幼男少女,苟合寻欢,自择配偶,纵情悖理,不顾伦常,竟同于禽兽。”是说:听凭少年男女,不顾道德规范,纵欲无度,苟合寻欢,同禽兽一般。其中之意,还需要再往通俗里解释吗?那种“行歌坐月”绝不是“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谈情说爱”!此等行为,不健康,更无益。不要说在130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同治、光绪年间)要严禁,就是现在也应该严打!公安部门的“扫黄打黑”即是也!如果真将这样的东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袁开第在告示中所说的“吟歌坐月”,与现在所说的“行歌坐月”完全是一码事。用袁开第的告示证明严禁吟歌坐月少数民族习俗的合理性,纯属欲盖弥彰。实际上,文章作者完全站在袁开第那一边,甚至比袁开第还狠,连“纵欲无度”“同禽兽一般”这样不堪入目的字眼都给行歌坐月的青年男女用上了。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西厢记>是要不得的,<红楼梦>是要不得的,张君瑞、崔莺莺、贾宝玉、袭人等不是流氓就是阿飞,是道德沦丧的禽兽,是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至于王实甫、曹雪芹这些人,毫无疑问是千古罪人。这样的观点才算得上“天大的笑话”!

         玉叟认为,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也就是告示中所说的“自择配偶”,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积极的、美好的,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赞美。“苟和寻欢”虽然不宜提倡,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它与“纵欲无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把“苟合寻欢、自择配偶”的青年男女骂为“禽兽”,只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才干得出来。因为存在一些不健康现象就对吟歌坐月的民族风俗进行严禁,不具备任何正义性、合理性。

      
       (有个问题不理解,玉叟在前面发的帖子为什么出现了“草夫”这个网名?)
      

     

点评

有人对少数民族习俗"行歌坐月” 大泼赃水, 甚至使用了不堪入目的语言。那么,“行歌坐月”到底是怎么回事 ?玉叟的理解无关轻重,请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行歌坐月:中国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7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有人对少数民族习俗"行歌坐月” 大泼赃水, 甚至对行歌坐月的青年男女使用了不堪入目的语言。那么,“行歌坐月”到底是怎么回事 ?玉叟的理解无关轻重,请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行歌坐月:中国
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又称行歌坐夜坐妹,侗语称“鸟蓊”,在不同地区又分别称为玩山或走寨。玩山盛行于侗族地区北部。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坡上、树下对唱情歌。走寨又称走姑娘,盛行于侗族地区南部。姑娘们结伴在屋中纺纱、做针线,客寨青年男子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

点评

现在的问题不是给袁开第强加罪名,而是不能直面历史事实,极力为其开脱罪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11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现在的问题不是谁在给袁开第强加罪名,而是有人不能直面历史事实,不能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极力为其开脱罪责。
      
     研究文史,有一条常识不能忽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管这些风俗习惯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确实存在着“同化”问题。但同化分两种,一是自然同化,一是强迫同化。自然同化是好的,应该肯定的;强迫同化即“严禁”之类,是错误的,反动的。这条常识早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它不仅仅适用于现在,也不仅仅适用于中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骂"行歌坐月"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纵欲无度"、“禽兽一般”,真比清朝统治者还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26 16:02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5-1 11:14
沧桑兄!偏激了!发表评论,首先要把所评对象研究明白。否则,持论很难公允。

发表于 2012-7-2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诸位先生,能否将《去思碑》上传,
我想通读原文,再做评论。

点评

您可参考查阅《种玉田文史网刊》创刊号,上面载有李作仁老师的《去思碑》译文及小菜版主的注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7-26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种玉人家 发表于 2012-7-26 18:56
诸位先生,能否将《去思碑》上传,
我想通读原文,再做评论。

您可参考查阅《种玉田文史网刊》创刊号,上面不仅有原文,还载有李作仁老师的《去思碑》译文及小菜版主的注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7-26 19:01
您可参考查阅《种玉田文史网刊》创刊号,上面不仅有原文,还载有李作仁老师的《去思碑》译文及小菜版主的 ...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9-8 22:16 | 来自河北
人类的进化、我们所说的移风易俗何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