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151|回复: 24

“吟歌坐月”岂能严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吟歌坐月”岂能严禁?
    《去思碑》不仅把镇压贵州各民族的起义作为“功勋”加以赞美,而且把严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政绩”进行歌颂,其中包括“吟歌坐月”之类。所谓“吟歌坐月”,是指苗、彝等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谈情说爱之类的习俗,这种习俗是健康的,有益的,是这些少数民族的一种标志,甚至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事实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汉族)都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好的、比较好的。凡是有益于或无碍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都属于这一类。对这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发扬。“吟歌坐月”就可以归属于这一类。(2)说不上什么好坏的,即没有什么明显的积极或消极作用的风俗习惯。对这种风俗习惯,只要人民群众热衷喜好,则应听其自然,不加过问。(3)不好的、有害的。凡有害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的,不科学卫生的风俗习惯,就属于这一类,譬如“姑女必为舅妇”(即近亲结婚)。对这类风俗习惯应当对本民族干部群众讲明害处,进行教育,启发他们提高认识后,由他们自己进行改革。归根结蒂,对少数民族的任何习俗都不能以“严禁”为手段。
   
     清朝末期,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严禁,始作甬者肯定不是袁开第,他不过是个积极推行的地方官员。但清廷的这种政策本来就是错误的,失败的,其结果是伤害了民族感情,激化了民族矛盾。我们没有必要追究袁开第的过错,但是不能让《去思碑》牵着鼻子走,把严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列入袁开第的政绩之内。
发表于 2012-5-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证明我们这个老乡并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文化的概念!他头脑中所谓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大清的各种禁条而已。大清禁提倡什么,他就去推行什么,大清反对什么,他就去禁止什么,包括他去镇压农民起义,典型的鹰犬行径。他一个汉民,如此为大清卖命,就是一个汉奸而已。如果如果想宣传我们玉田老乡,哪怕比他名气再小一点,也比他更有积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沧桑 发表于 2012-5-1 10:11
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证明我们这个老乡并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文化的概念!他头脑中所谓的思想观念,也就是 ...

沧桑兄!偏激了!发表评论,首先要把所评对象研究明白。否则,持论很难公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5-1 11:14
沧桑兄!偏激了!发表评论,首先要把所评对象研究明白。否则,持论很难公允。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当时的社会、思想、政治、文化都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不太好评价。

点评

菜疙瘩同感!  发表于 2012-5-2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一个当官的,朝廷让干啥就干啥。“忠”与“愚忠”,价值取向不同,后人岂可轻易论断?

点评

我倒觉得,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对古人古事进行“论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正如李世民所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否则,历史学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6 0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无用功 发表于 2012-5-2 13:46
一个当官的,朝廷让干啥就干啥。“忠”与“愚忠”,价值取向不同,后人岂可轻易论断?



     我倒觉得,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对古人古事进行“论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正如李世民所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否则,历史学还有什么意义?

点评

在下也赞同您说的,不应该把严禁少数民族的习惯,风俗算作袁开第的政绩。 我只是说,“忠”与“愚忠”不好评判,空发一声感叹。 浩瀚的历史面前,大家都卑微到尘土里。 读着您的帖子,学到了不少知识,好好向您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6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论断是必须的,只是不要“轻易”。论事已很不易,知人恐怕就难上加难。就因为价值取向不同啊。
那我们就先搜集资料,先把事实搞清楚吧。

点评

多谢版主的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7 07:49
,非常赞同菜版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6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5-6 08:28
论断是必须的,只是不要“轻易”。论事已很不易,知人恐怕就难上加难。就因为价值取向不同啊。
那我们就先 ...

{:soso_e142:},非常赞同菜版的观点!{: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玉叟 发表于 2012-5-6 08:03
我倒觉得,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对古人古事进行“论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正如李世民所说:“ ...

在下也赞同您说的,不应该把严禁少数民族的习惯,风俗算作袁开第的政绩。
我只是说,“忠”与“愚忠”不好评判,空发一声感叹。
浩瀚的历史面前,大家都卑微到尘土里。
读着您的帖子,学到了不少知识,好好向您学习!{: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83:}

点评

我们都是在讨论问题,各抒己见,有不同看法很正常。记得我说过,“无用功其实很用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7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5-6 08:28
论断是必须的,只是不要“轻易”。论事已很不易,知人恐怕就难上加难。就因为价值取向不同啊。
那我们就先 ...



     版主高见

点评

谢老师夸奖!  发表于 2012-5-7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无用功 发表于 2012-5-6 12:53
在下也赞同您说的,不应该把严禁少数民族的习惯,风俗算作袁开第的政绩。
我只是说,“忠”与“愚忠”不 ...


    我们都是在讨论问题,各抒己见,有不同看法很正常。记得我说过,“无用功其实很用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读《去思碑》十分敬重袁老先生,不过今日接孩子时和一个石臼窝熟人谈起袁,他说袁在家乡没有好的口碑,并说出了一些令人不作情的琐事,这倒使我很困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一、关于袁开第镇压贵州各族人民起义的史实,玉叟已经转贴了很多资料,小菜版主也曾转贴过一两篇文章,可以说证据确凿,不可辩驳。而且,几乎所有资料均对咸同年间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持肯定和赞扬态度,没有一份加以否定,更没有肆意谩骂的。要想读懂袁开第,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认真研究这些资料,就必须把袁开第放在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大背景中仔细剖析。当然,也有人认为各族人民起义军就是匪,就是盗,就应该镇压,谁镇压得越残酷谁的功劳越大。对于这种观点,玉叟不想再说什么。        
        
          二、任何时代对少数民族“吟歌坐月”的习俗进行严禁都是错误的、反动的。清朝政府对少数民族推行了“强行同化”政策,批判和否定这种政策,早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没有任何学者进行反对。袁开第的告示中所说的:“又如行歌坐月,任听幼男少女,苟合寻欢,自择配偶,纵情悖理,不顾伦常,竟同于禽兽”,丝毫不能表明“严禁吟歌坐月”政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相反,把“同于禽兽”之类的恶毒字眼用在“自择配偶”的“幼男少女”头上,只能表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