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穿越时空

令人哭笑不得的《清同治三年续修净觉寺碑》的刻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查看,从碑刻看净觉寺的兴衰文后所附碑照,知碑文为王静德大草书写。时,王氏感觉书写很好,自己很满意,尽管有两字写错,也不重写了。就在后面说明,感应咸字,铎应绎字。刻碑师付依样画葫芦就刻上了。这种写错后附说明的做法,书法界古来有之。因一幅好书法作品不可重复创作,虽小有失误,但瑕不掩玉。一家浅见.,还请楼主斧正。谢谢!

点评

原来我所见到的该碑文,都是从县志,和他人传过来的印刷体。见先生此帖,方感孤陋寡闻了。又查索到安春明的《珍贵的净觉寺草书碑》一文,顿觉汗颜。虽勘出此两句为校对之语,有功于今人的阅读。但对雕刻者嘲笑却是大  发表于 2012-4-22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此碑原来是草书啊!怪不得!那也就不是工匠师傅的错了!{: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1 22:28
查看,从碑刻看净觉寺的兴衰文后所附碑照,知碑文为王静德大草书写。时,王氏感觉书写很好,自己很满意,尽 ...

高见!顿开茅塞。{:soso_e179:}{:soso_e163:}

点评

朋友过奖了。大家互通有无,不用客气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原来我所见到的该碑文,都是从县志,和他人传过来的印刷体。见先生此帖,方感孤陋寡闻了。又查索到安春明的《珍贵的净觉寺草书碑》一文,顿觉汗颜。虽勘出此两句为校对之语,有功于今人的阅读。但对雕刻者的嘲笑却是大不该的,有失于知一而不知二。这也使人明白了不同的版本里,为什么既为“铎”、又“峄”、“锋”的缘故,和正文中本来就是“咸”的缘由。
    这种做法实行于碑刻,又使我增长了见识。谢谢!{:soso_e179:}

点评

大家对书法艺术方面了解少点,难免有所小误,属正常之事。还请朋友自责勿过甚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短短一篇碑记,竟书写出两个别字,不光于己、于碑不完美,亦对为文者失之敬重。何不以下面指正之字挖补之,岂不白璧无瑕?因为那是碑刻呀,笔者不介意昭然这个大大的败笔吗?想是以字计酬,刻者不愿少其值吧?{:soso_e112:}

点评

时空兄调侃的幽默,末尾句文言文用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2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22 11:07
短短一篇碑记,竟书写出两个别字,不光于己、于碑不完美,亦对为文者失之敬重。何不以下面指正之字挖补 ...

时空兄调侃的幽默,末尾句文言文用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22 17:35
时空兄调侃的幽默,末尾句文言文用得好。

{:soso_e163:}{:soso_e163:}为何近日无语?

点评

这两天写了两篇小文,一篇看着不好放弃了,一篇是昨晚写出,今天就打出来了。还有就是去环渤海社区转了转,那个论坛很清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2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22 18:16
为何近日无语?

这两天写了两篇小文,一篇看着不好放弃了,一篇是昨晚写出,今天就打出来了。还有就是去环渤海社区转了转,那个论坛很清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22 18:30
这两天写了两篇小文,一篇看着不好放弃了,一篇是昨晚写出,今天就打出来了。还有就是去环渤海社区转了转 ...

好哇,早日刊出,先睹为快。{: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4-22 07:36
高见!顿开茅塞。

朋友过奖了。大家互通有无,不用客气啦。{:soso_e181:}{: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4-22 10:30
原来我所见到的该碑文,都是从县志,和他人传过来的印刷体。见先生此帖,方感孤陋寡闻了。又查索到安春 ...

大家对书法艺术方面了解少点,难免有所小误,属正常之事。还请朋友自责勿过甚啦。{:soso_e181:}{: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昨天带着一些疑问去了净觉寺,亲览碑文,释然。
一、这两句话确系校正语,正文中“绎”被误写为“铎”、“咸”被误写为“感”。碑文草书体旁都有小号楷体作注,“咸”字很清晰,所以传抄的碑文里都写作了“咸”,而没有抄写成“感”;“铎”因为繁体的缘故,才有了“峄”、“锋”等传抄的误写。
二、校正语为王本人草书写成,小字双方补注其后(竖排)。刻碑者完全是遵照王的意思去刻写的,并无过错,且刀工极佳,很值得敬佩。王的草书一气呵成,真乃飞龙走凤,草书之珍品,诚不可挖补以坏其韵。佩服六成居士,凭借谙熟的书法常识,未见其碑,已知其意的卓见。
三、碑文传抄本,包括安春明在文章中引用的碑文,都有若干错误。先是疑之,亲览碑文,果然。工之不密者也。

点评

读书的同时也要行路啊。老师是榜样!  发表于 2012-5-2 11:35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4 威望 +1 魅力 +8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4 + 1 + 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双方应为双行

点评

穿越老弟的发现是净觉寺碑文研究中的一大贡献。非常惭愧的是,我读净觉寺碑文几十遍,而且搞过译注,但始终没有破解这一难题,显然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恶习所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穿越时空 发表于 2012-5-1 15:04
双方应为双行


    穿越老弟的发现是净觉寺碑文研究中的一大贡献。非常惭愧的是,我读净觉寺碑文几十遍,而且搞过译注,但始终没有破解这一难题,显然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恶习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玉叟 发表于 2012-5-1 15:58
穿越老弟的发现是净觉寺碑文研究中的一大贡献。非常惭愧的是,我读净觉寺碑文几十遍,而且搞过译注 ...

谢谢玉叟兄的夸奖{:soso_e163:}您太谦逊了,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也。{: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