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387|回复: 26

我亦举家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一条曲折狭窄的水泥路,把玉田的齐、杨、李、高四个团城和蓟县的柳河套村串在一起;而一条从蓟县城里通往遵化的柏油路,像张开的双臂,又像腾飞的翅膀,把柳河套拦腰斩断。沿柏油路东行七、八里,可以看到路北有个大坑,坑两边是挺拔的杨树,北面依稀可见北大河的身影,以及淡淡的远山——那就是远近闻名的五百户大集了。这个集市把南北两县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聚集在一起。因为临近大河,所以很多人以捕鱼为生,集市的西面就是鱼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人们还在熟睡中,这里已经人来人往,各式各样欢蹦乱跳的鱼已经把鱼市摆得满满当当。打鱼人拿着手电、点着灯,脚下踩着泥水,在叫卖、讲价、说笑声中,把新鲜的鱼装进鱼贩子的桶里,带到四面八方。

这是个穷人的集散地,因为来赶集的大多是左近的普通百姓,有钱人开着轿车去城里高消费了。所买卖的物品除自产自销的,也大多价廉而物不美——太贵了老百姓消费不起。当然了,每个消费者都希望物超所值,做买卖的也知道老百姓的这种心理,所以,也努力使商品质量不错,价钱也不高,用我自己的话说,是超市品质,地摊价格。当然了,鱼和熊掌要兼得,就得动一番脑筋。比如我卖书,可以进些过了期,但仍能用的正版图书,价格实惠,质量可靠。有的估堆儿,有的论斤,有的不过一两折。也可以多进货,量大了,批发商可以给更多的优惠,运费也相应降低。卖的时候,就算挣得少些,可因为销的多,也能发笔小财。

说起卖书,我“蓄谋已久”。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书店里那一排排让人眼花缭乱的书如醉如痴,魂牵梦萦。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美丽新世界,那里景致宜人,那里温馨浪漫,那里有自己五彩的梦幻,那里让人流连忘返……所以我一直有个梦想,想有一天开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店,不一定多大,但都是自己喜欢的书。每本书都整洁、漂亮,店里有花有草有鱼,有空调,有音乐,有梦一般的意境。

但现实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钱字。没本难取利,得垫本吧,得挣钱吧。拿啥垫本,怎么挣钱?就说开店吧,开在哪里,怎么进货、房租、书架、管理、备用资金,等等。哇!这一大堆问题出来,充满小资情调的浪漫,已经没有立锥之地。好比一对青年男女,陶醉在爱河里飘飘欲仙,可一旦谈婚论嫁,一旦说到钱的问题,就索然无味,可不谈又不行。也是一种无奈。

我当时因孩子老闹病,挣钱又少,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所以,我只能“滚雪球”。

最初,我是找到一个小学时的同学,他开着一个小书店,我从他那里先把书拿来卖,卖了钱还他帐。记得第一次来到五百户集市,连地方也没找到。把书放在了最北边,人少而且热。到散集,就卖一本学前班看的连环画,一块钱。连收管理费的都懒得过去。也许他知道那个地方卖不了几个钱。但有一件事,我一直难以忘怀。那天,在柳河套拐弯处,我听见一小孩惊喜的叫了一声:“书,书。我要买书。”我因为骑着自行车,东西又重,不方便下来,便叫他一会去集上买。他却不肯离开,紧紧跟在后面跑,几次劝阻都不行,直到我到了集市上,他才喘着粗气,把手里攥着的钱递给我。我就觉得,一定还有很多这样迫切想看书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我。我一定干下去。后来,我一点点向中心靠拢,最后找到一个不错的地方,在树底下,也不太偏。就是有一点不尽人意,不远处就是茅房,但总算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认识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的生意也有了起色,每到周末,我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有老师和我联系了,说孩子们以往用书都要到四五十里地以外的县城去买,太不方便了。他认为我的书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有机会向学生介绍一下。老师们买书呢,我也给予成本价的优惠,一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二来也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一来二去,我们就混熟了,我开始到学校找老师,并把我的书介绍给其他老师。老师们认为对学生有好处,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学生自己来买。这样,我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卖书原来这么挣钱!我从旁边出摊人的眼神里读出了这句话。“老师,我也想弄点书卖,你说可以不?”想不到,我边上卖布头的老太太也蠢蠢欲动。老师,是他们对我的称呼,他们不知道我的名字,就用这个称呼代替,也许看我样子像老师吧。

“卖就卖。一起干我有伴。”尽管心里不舒服,但我能说什么呢?我私下嘀咕:这老太太怎么以怨报德呢?同行是冤家!但转念一想,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自己做了好人,索性就做到底吧。再说,就算老太太不卖,我能限制别人也不卖吗?这么想,也就心平气和了。

说起这老太太,还是我把她“请”来的。从很早时候,我就经常看到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太太,满脸皱纹,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地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边带着个大包裹,迈着小碎步,缓缓行走在弯曲狭窄的路上。她出门早,到得晚,收摊晚,回家当然更晚。谁叫她不会骑车子呢!也许是骑不上去了吧。有一次,我买了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想喘口气,把瓶子放在地上。“给我点儿喝呗。”我奇怪地抬头看,竟然是这个老太太在问我。我不知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还是这老太太神经有啥问题——这老太太究竟是六七十岁,还是六七岁呀!可当老太太伸出手来的时候,我正视现实了,也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把水全部给了她。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刘姥姥进贾府见王熙凤的情景,她可能比刘姥姥强不到哪去,我却不是王熙凤,而是焦大之流的。假如我有条件,给老太太的绝不会是一瓶水!后来我知道,这老太太早年丧夫,儿子至今打光棍,还得让她这个年近古稀之人到集市上卖布头维持生计。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对她怀有同情之心。

她那年年头的时候,和一个愣头愣脑的光棍,因为争地方打得不可开交。本来那地方是老太太长期在那出摊,可她没有月票,所以是自由摊位,谁来早了谁占。不过,一般讲,新来的总要问一下,那地方可有人占,不管有没有月票,如果有人占,他们就到别处找地方。平时倒也无所谓,到年底,卖东西的多了,摊位就显得紧张,经常有人因为摊位大小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起手来。那天来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秃顶,小眼,口齿不清,说起话来也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着头不着脑的。他占在老太太的位置上不走,认为他来早了,就该他占。而老太太认为,她常年隔辈在那,已经约定俗成是她的了。两人各执一词,老太太要把愣小子东西攘了,愣小子说,敢动一手指头就打老太太。老太太坐在地上哭哭啼啼,愣小子又横眉立目寸步不让,闹得一大堆人围观。我看自己地方还行,紧一紧可以让老太太过来,就过去劝架。我对小伙子说:“这大冷的天儿,都是出门在外,都不易,穷人何苦难为穷人!这老大娘也怪可怜的。”小伙子嘟嘟囔囔收拾自己的东西。我就让老太太到我边上出摊儿。

没想到,我一片好心,却给自己找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卖就卖吧,自己卖自己的,倒也说得过去,可这老太太竟然到我这里“抢”买卖。当然了,也是她那里书少人稀。一个周六的上午,我这里围了一大群人。老太太那,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老太太愣愣地看着我这边。虽说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难免有一丝得意。

我熟识的一位老师过来了,他拿起一本同步作文赞不绝口,说正对路,适合他们用,价格优惠点的话,他会建议学生来买。近来我正为孩子闹病没钱治的事犯愁,我一听立即转忧为喜,便和老师攀谈起来。我们正谈得热火朝天,老师的后边忽然出现了一个猫着腰的身影。她边用手拽老师的胳膊,边说:“老师,你看看我这的书可以不?我这都是正版书,都是学生使的。”老师皱着眉头过去象征性地看了看,又回到我这里,拿走了样书。老太太直勾勾地看着老师手里的书,若有所思。

我本想给她几句听,但转念一想,她没买卖做,一定很急的,这次又没成功,肯定心情很不好了,我就不要在人家伤口上撒盐了。就啥话没说。

万万没料到的是,第二个集,她竟然把我和老师定好的书进来货了,并且大声吆喝。怎么办?我这才叫引狼入室,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弄个冤家对头来无事生非。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又是懊悔,又是恼火,却干瞪眼,没办法。这下完了,她卖一本,我就要压住一本,搞不好,血本无归!

学生们来了,大约十七八个学生从她那里买了书。此刻,我对老太太的一切同情都化为了无名烈火。

但我又很快冷静下来。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七旬老人,她年迈,她贫穷,她孤独,她可能房屋漏雨,她可能疾病缠身,可能还没有下锅的米面……她是弱者中的弱者,除了和我对着干,她可能别无选择!

于是,我再次原谅了她。

可事情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时间不长,学生们纷纷找她来退书。差点把老太太挤个仰巴叉,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想让学生别再退书:“孩子们,我最近头晕,走路费劲,可没钱治病,你们…”“骗人!我们要退书。”学生们哪里会相信老太太的话。“你儿子呢?他不会给你治病?”“孩子们,你们大了就知道了。”见老太太哭起来,几个孩子有些蔫了,不知所措的样子,但还是不甘心就这么走开。

我过去一看,明白了:老太太把玉田和蓟县的书搞混了。玉田用的是冀教版,而天津用的是人教版。两边的课程风马牛不相及!孩子们还不懂事,再说,他们也是纯消费者,也没有给老太太治病的义务。哎,我叹了口气,这个高尚的人只有我来做了。

我过去,把自己的书全部给学生换了,然后把他们的书收上来,装好。

“那你,你怎么办呢?老师!”老太太此刻倒不哭了。是啊,我怎么办呢?我无奈地看着远处。远处,树上知了正断断续续,叫声凄惨。遂在泪光中想起李商隐的诗: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没办法,尽管我希望给她更多温暖,但目前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

“没事,我把这些书再拿到玉田那边卖。”我淡淡地说。

没有更多的语言交流,我默默转身离去。后面,老太太跪坐在地上,嘴里连连叨念着“好人,真是大好人。”然后泣不成声……

一年后的夏天,一次,快散集了,我让老太太帮我看摊,自己到集市西边的一个商店买东西。没想到,起了暴天。一小会儿的功夫,雷雨大作。要知道,书是最怕浇的。我拼命往回跑,哪里还来得及!

我懊丧到了极点,要是雨来得不急,老太太一定帮我盖好,可这么猝不及防的大暴雨,她自己的东西都来不及收拾,哪里顾得上我?

可到我那里的时候,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的东西好好地盖在塑料布下,而老太太,老太太的书,老太太的布,全都一塌糊涂,拖泥带水。。。。。。

发表于 2011-8-3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一季的思念,零落在风中,散去的浮华,在寂寞中逐渐清晰,而剪影却吞噬心扉。还好,磨砺我们的除了痛苦,还有幸福。
发表于 2011-8-3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篇跟写厨师的那篇笔法相似,都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方法。但这篇比那篇要细腻精致的多,而且情感细腻真挚流淌在键下。人物心理刻画得不错,一步步随着悬念的剥离,人物的性格就凸现出来。老太太因生活所迫既想依赖“我”又想单干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那种生活的无奈和人性的挣扎让人看了有些不忍。最终还是道德和情感的力量让老太太做出了牺牲自己的书而去救“我”的书的举动、人性在结尾得到了升华。小人物的那种品性亮点就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是一个有良心的作家写作的灵魂。
发表于 2011-9-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人心都是肉长的,好心定有好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4# 无用功


    你说得对极了!好心有好报。即使现实不是这样我们也得相信,不然好心人真的是流血又流泪,连麻痹神经的借口都没有了!我说你现在干啥呢?怎么没动静了?媳妇查的太紧,正常写文章也不能了吗?可是以往太过分了?
发表于 2011-9-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一段时间回家去了几天,想去找你亲热去。这事那事缠得我脱不开身,未能如愿啊。现在我又窜到张家口一带活动了,贪婪的装装卸卸,小蛮腰都累弯弯曲曲了。媳妇啥事都听我的
发表于 2011-9-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喜欢这段故事,只是感觉结尾有点巧合,原谅我的心理比较阴暗。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8# 错过


     你是想知道,我为什么以这句话为题吧。 问得好!这句出自李商隐的《蝉》,原诗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结合自己的遭遇,既写蝉,又写自己。蝉的难饱、费声,都是自己的象征。最后说,多谢蝉的提醒,我也和你一样全家清贫。
     小说要塑造人物。文章的第一主人公是“我”,有网友认为是老太太,其实她是次要人物,“我”才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主要人物搞不清就全乱套了。“我”有梦想,有头脑,肯吃苦,特别是有同情心。但作为一个小人物,又对很多事无能为力(比如希望给老太太更多温暖这件事。),所以面对需要援助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老太太一再感叹:我亦举家清!借用在这里就是说,哎,太可惜,我和你(老太太)一样清贫啊!言外之意说,请原谅我,不能帮你更多,因为我也一无所有!(文中反复诉说,“如果我有条件,我给她的绝不是一瓶水!我很想给她更多,但我目前所能做的也只能如此。”等等。)自己一贫如洗,却倾力帮助弱者,甚至不惜帮助自己的对头,还仍然遗憾自己没能做出更多奉献。这种歉疚、无奈更加体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大爱,让老太太受到感召,也让读者感受“我”心灵之高贵的同时受到感染。我有两个备选题目,还有一个是《召唤》,意为,在正义、人性、真爱的感召下,两个小人物都体现出了人性之美。当然也包括老太太受到“我”的感召。但我认为现在这个题目更能体现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增强了感情色彩,所以用了它。
     不知妥否,恳请错过先生及诸位网友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3# 凌寒


    凌寒网友厉害。从你的回帖里可以看出,你眼光独到,有根底且很细心,看得出其中玄机。句句妥帖在理,丝丝入扣的感觉。这篇我确实比厨师那篇更用心,更细腻,我认为也更精致,值得各位网友一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1# 错过


    你的话刚才我还明白一点,现在却被搞糊涂了。 觉得故事好就够了,先放着吧。有了更好的想法再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7# 简单+自然


    结尾我做了些修改,把尾巴去掉了,但似乎不是你的思路。从你的“巧合”一词看,似乎指的是我走了凑巧就下雨的事,但从“阴暗”一词看,又似在说老太太舍己救人的做法不合情理。或者其它,我无从具体知道,所以只能泛泛地说:虚心接受,下次仔细斟酌。
   说到结尾,我倒真的有话想说,并非见了你的帖子,所以也不是针对你了。
   我读写文章,很看重结尾,它决定我是否读,或者写这篇文章。所以,每写到结尾,我反复修改。
   过去看电影的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那些土里土气的老百姓,老头、老太太,甚至小孩子,面对鬼子的刺刀面无惧色,宁可死,也要保护八路军,也不说出八路军的秘密;而国民党呢?他们会做到吗?自己贪生怕死,还搞窝里斗,追杀共产党,如果自己有了危险,他们马上供出同伙去领赏。这些情节应该不都是编的吧。怎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老百姓这些小人物尽管有自身弱点,但良心不坏,可以交心,关键时刻,为挚友亲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这也是“小人物”与“小人”的区别吧。国民党那些官僚,醉生梦死,一心想着寻欢作乐,哪有什么党国大业,危险出现,保全自己第一,其他一切不顾。当然,他们更不会尊重老百姓,因为他们从骨子里瞧不起这帮穷鬼。他们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现在的好多“大人物”(其实未必真的大,也有装大的),吃喝玩乐,样样不俗,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外观哪样都好,就是良心不好,交不得心。关键时刻,最善金蝉脱壳之能事。理所当然,他们对那些大土帽不屑一顾,自然包括我这类小人物在内的。因此,和这些“高级人物”交往,我不弄清对方何许人,也尽量敬而远之,起码不对他们报任何幻想,特别在要紧的时候。所以,当他们懒得理我的时候,我也真的懒的理他,他瞧不起我的时候,我也看不起他。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么多年我确实有这种感受。现在富人越来越多,良心却越来越少。
     想起入作协的事。我遇到两个好人,错过先生和长正前辈。错过和我非亲非故,仅仅网上相识,但我只是打了个电话,他几分钟就回话了,而且至今不曾得到我分文好处。经错过先生介绍,原唐山市文联副主席,八十岁高龄的长正前辈,和我根本没见过一面,没通过一次话,听说我草根出身,只是看了书,就把所有事办好了。事后还不许我看他,不让宝成大哥告诉我他的地址,最后我执意要去,他开出礼单:要棒子渣、花椒叶。如有超市物品,谢绝来访。我又想到入市文联的事,我当时有十几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还有一本书,入会条件富富有余,但竟然拖了一年多!小伙子每次都春风满面,就是总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办不了,最后连资料都丢了。若和长正前辈谈这事,他气得不知说啥好。若和小伙子谈这事,他一定说,正常。而且前辈会说小伙子办事拖拉,小伙子会讲,是我头脑不灵活。我知道,自己是最底层的小人物,所以不被重视,才百般刁难,如果我是他的上级,或者某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肯定判若两人。长正前辈自然算得上层人物,但他是从小给地主打短工,吃过很多苦过来的,所以理解下层人,因为理解,所以尊重下层人。他曾自己出钱,为一位家境贫困的残疾人出书,这也是很多“大人物”难以理解的。错过先生应该是特例,既有身份,又亲近下层人。我常常感慨,他们这样的好人太少了。
      我不厌其烦地描写、赞颂小人物,并非赞成他们的缺点,而是在关键时刻,他们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他们有缺点,但也有“大人物”不具备的优点,也正是某些“大人物”们的致命弱点。小人物间以心换心,所以有很多感人的事。“大人物”正好相反。
      时间关系,懒得写了。又没个中心。
      哦,费尽周折,今天终于接到了“河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证,悬了半年的心终于落地,几十年的梦想真正成为现实,给我前半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算个不错的结尾吧,这使得我以后会愿意翻翻“我的前半生”这本书。平静中还是有欣慰,因此话乱。小人物,祝贺的方式也小的不能再小。没啥特别的仪式,对象都没告诉。胡乱写这些话,算是纪念。
发表于 2011-9-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拜读,文笔细腻倍感作者有着丰厚的生活底蕴。小说刻画了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态忒实在.我未读懂题目看了你的
回复才明白,读你的作品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槐子花的芳香沁人心脾。
发表于 2011-9-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恭喜你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辛勤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丰富的生活底蕴给了文章生动的灵魂,也让你拥有了一双慧眼任何困难的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发表于 2011-9-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5# 清雅


     我的会员身份,早在3月29日前就评审过关了,作协会上宣布,4月1日作家网上就公布了。但我一直不敢相信,核对无数次,还是以为重名了。创联部的人告诉我,没有重名,我还是怕有万一。总之,我认为,只要这个证书不到手,一切皆有可能。说到底,就是在底层惯了,处处被动。变得小心翼翼,以至不自信起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追求越高,失望越多。好多时候,意想不到的麻烦就不请自来,让你精疲力尽,甚至把你推向绝望。你不在底层混,可能不太好理解,因为你用钱、用关系很快会疏通好(我没有贬义)。比如说,单单邮寄这个会员证,前后用了近三个月。邮寄会费后,作协给我寄证件。第一次,下落不明,我只好再往作协邮寄一次相片,第二次,居然被退回去,说是查无此人,邮递员还签了名。实在没办法,我请求作协多花二十块钱,用特快专递(前两次一次是平信,一次是普通挂号信),这次总算寄到了。这期间,等待、焦急、郁闷、猜疑、询问、探讨、埋怨,一耽误就是两个多月。而送特快专递的邮递员,就是退回第二次挂号信的人,因为名字对上了。问他为啥根本没送到村支部,也没联系就说查无此人,给退回。他很坦然的说,邮寄重要证件就得用特快专递。我一直以为作协的人办事拖拉,不负责任。想不到,屡次坏事的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鼠辈!我真是没料到,挂号信,就因为没用贵的挂号信,他居然就敢给私自处理,还敢签上名字退回去!真是一言难尽!
     说作品。你的关注让我多了一份动力,谢谢你。我会有更多作品,也期待你更多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