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小菜一碟

吴学俍:渠梁河、梁九公及其他【原创】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1-8-9 12:37 | 来自河北
回复 31# 小菜一碟


    版主过讲,这算什么重要发现?
匿名  发表于 2011-9-4 19:25 | 来自河北
回复 32# Guest from 110.243.224.x


   
发表于 2011-9-2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光绪十年版《玉田县志》载:当年宋徽宗北狩时,在还乡河边驻马流涕处有诗:南流浭水自还乡......据此推测,徽钦二宗驻马流涕处当在今净觉寺西南、蛮子营村东还乡河由东向南拐角处。谨此提示,望有兴趣网友深入考察之。
发表于 2011-9-2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9-22 12:49
光绪十年版《玉田县志》载:当年宋徽宗北狩时,在还乡河边驻马流涕处有诗:南流浭水自还乡......据此推 ...

传闻,不可信。徽宗北迁时,走的是北边迁安,根本没有走丰润。
这个问题,我早想谈谈,可是没时间。
发表于 2011-9-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那么,您的说法依据何在?请赐教!
发表于 2011-9-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9-22 20:42
那么,您的说法依据何在?请赐教!

等我有空写篇文章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1-9-2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不知您的文章何时可以成篇?在文章发表之前您最好能将您的观点依据透漏一二,以证明您确有依据。否则,一旦有人站出来说我最正确——我正策划写一本专著——众多网友只能无限期等待下去。
发表于 2011-9-3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soso_e160:}{:soso_e179:}{:soso__5103475571447828482_4:}
发表于 2011-10-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若兰堂 发表于 2011-9-30 18:28

今天在西牛各庄听到一个传言,说净觉寺里发现了皇帝圣旨,据说是关于修庙拨款的旨意。我当即表示不可信,请知情网友指教。
发表于 2011-10-1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没听说啊{:soso_e132:}
匿名  发表于 2012-8-19 22:29 | 来自海南
具我所知,梁九公原来是哪的人我不知道,但他住的院落我知道,几百米的院墙还存在,整个院子占了一条街,大门处还存有当时的旗杆石,坐落在门头沟区圈门里梁桥村

点评

谢谢您提供的情况,不过,这些情况是源自传说,还是有据可查呢?按说梁九公雍正初年就死了,家也被查抄,还能留下偌大院落?是否有可能是其他梁姓之宅误传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3 09:57
游客
你说的这个村落我知道,叫梁桥村,也整个村落占了一条街,也叫梁家大院,也叫官宅,坐南朝北,依山建筑,村前是一条河,河上有桥,是玉河大道上不多见的石拱桥。村西是一条水沟,水沟上也有一座通往梁家....  发表于 2012-8-23 08:16
发表于 2012-8-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221.179.130.x 发表于 2012-8-19 22:29
具我所知,梁九公原来是哪的人我不知道,但他住的院落我知道,几百米的院墙还存在,整个院子占了一条街,大 ...

谢谢您提供的情况,不过,这些情况是源自传说,还是有据可查呢?按说梁九公雍正初年就死了,家也被查抄,还能留下偌大院落?是否有可能是其他梁姓之宅误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8-23 23:04 | 来自海南
我现在没有县志一类记载的证据,是老人一代一代相传,我说院落存在,只的是院落的痕迹,房子当然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叫梁家大院,也称呼官宅,例如:占一条街的古老院墙,部分房子地基,还有旗杆石。从仅整个院落看,绝不是一般人家。现在院子里还有梁姓居住。另外,确实有些是传说,例如:梁九公名字的来历、窦尔敦盗玉马等故事。

点评

感谢您提供的情况!盗御马时的梁九公已经脱离了史实,成为公案小说中的文学形象了。您介绍的这个地方康熙大帝的总管太监梁九公是否住过,还需要其他证据证实。但这条线索很难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5 08:12
匿名  发表于 2012-8-24 21:29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9-22 12:49
光绪十年版《玉田县志》载:当年宋徽宗北狩时,在还乡河边驻马流涕处有诗:南流浭水自还乡......据此推 ...

▲九月初六日,靖康帝生子谨,慎德妃出。

  △宋俘记:靖康帝北行,「入国后,生子二:谨五年九月朱慎德妃出,训七年七月初六日郑庆云出。」

  ▲虏以康王兵盛,又请二帝北徙,九月十三日出燕山东门,民皆涕泣跪送。过石门,至景州,上卢龙岭,渡栾撒河、泽河,过大漠。十月十八日抵中京,计程九百九十里。地即霫郡,古奚国【改大定府,】在燕山北,馆于相国院,故契丹相国第。中院居虏酋,太上居其东。以宫眷宗戚不能容,内外分住。靖康帝居其西,宫眷从。地极荒凉,远逊燕山。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八赵子砥燕云录云:靖康二年「九月十三日,二圣同圣眷起发往中京,南人与燕人泣涕送于东门之外,日尽乃还,金人不能禁止,数日为之不市。起发之前,金人纳绢万匹为路费,道君分赐百五十匹与仙露寺宗室仲理以下作冬衣,领之者无不感泣。燕山至中京九百五十里,过石门,至景州,上卢龙岭山,下过栾撒河,至泽河,过大漠。至中京,于相府院驻跸。相府院者,契丹旧时相国所居也。一门五位,左二位,道君居之,右二位,渊圣居之,中一位,番官居之。中京人烟风物,比之燕山萧索太甚,二圣服食器用,皆需于燕山每两月金人排办起供应。道君圣眷千余口,渊圣圣眷百余口,皆驻跸中京相府院,去大金国尚三千里。」

  ▲宗室濮王仲理等一千八百余人仍留燕山仙露寺,有衣不蔽体者,太上临行,令姜谔分赠生绢千端。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八赵子砥燕云录:「东京去取宗室嗣濮王仲理以下姨、■〈女监〉、命、宗女等千八百余口至燕山仙露寺养膳,日给米一升,半月支盐一升,而嗣王与兵卒无异。拘縻点勘监视严密,自困于道涂,苦于寂寞,一岁之间,死及八分,止存三百九十八人。」又参前条所引燕云录。
——在此奉上,供学良老弟参考。【迁安朋友】
匿名  发表于 2012-8-24 21:34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9-22 12:49
光绪十年版《玉田县志》载:当年宋徽宗北狩时,在还乡河边驻马流涕处有诗:南流浭水自还乡......据此推 ...

九月初六日,靖康帝生子谨,慎德妃出。

  △宋俘记:靖康帝北行,「入国后,生子二:谨五年九月朱慎德妃出,训七年七月初六日郑庆云出。」

  ▲虏以康王兵盛,又请二帝北徙,九月十三日出燕山东门,民皆涕泣跪送。过石门,至景州,上卢龙岭,渡栾撒河、泽河,过大漠。十月十八日抵中京,计程九百九十里。地即霫郡,古奚国【改大定府,】在燕山北,馆于相国院,故契丹相国第。中院居虏酋,太上居其东。以宫眷宗戚不能容,内外分住。靖康帝居其西,宫眷从。地极荒凉,远逊燕山。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八赵子砥燕云录云:靖康二年「九月十三日,二圣同圣眷起发往中京,南人与燕人泣涕送于东门之外,日尽乃还,金人不能禁止,数日为之不市。起发之前,金人纳绢万匹为路费,道君分赐百五十匹与仙露寺宗室仲理以下作冬衣,领之者无不感泣。燕山至中京九百五十里,过石门,至景州,上卢龙岭山,下过栾撒河,至泽河,过大漠。至中京,于相府院驻跸。相府院者,契丹旧时相国所居也。一门五位,左二位,道君居之,右二位,渊圣居之,中一位,番官居之。中京人烟风物,比之燕山萧索太甚,二圣服食器用,皆需于燕山每两月金人排办起供应。道君圣眷千余口,渊圣圣眷百余口,皆驻跸中京相府院,去大金国尚三千里。」

  ▲宗室濮王仲理等一千八百余人仍留燕山仙露寺,有衣不蔽体者,太上临行,令姜谔分赠生绢千端。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八赵子砥燕云录:「东京去取宗室嗣濮王仲理以下姨、■〈女监〉、命、宗女等千八百余口至燕山仙露寺养膳,日给米一升,半月支盐一升,而嗣王与兵卒无异。拘縻点勘监视严密,自困于道涂,苦于寂寞,一岁之间,死及八分,止存三百九十八人。」又参前条所引燕云录。
——特此献给学良,供参考。【迁安】

点评

谢谢老兄的资料!祝老兄春节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6 12: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