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352|回复: 25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偶然看到一部小制作电影《老男孩》,四十几分钟的时间,昔日的同学,满怀的梦想和朦胧的情感,以及一把琴,一首歌,一个同桌的你,都在岁月的风中老去凋零。片尾曲以一个琶音开始,随之清脆铿锵的漫弹节奏奔涌而来,深沉遥远的歌声中,四十岁的我竟然泪流满面。
       忽然间,所有的青春梦想,所有的轻狂不羁,所有的率性张扬,所有的不谙世事和勇敢,以及那年那月所有的阳光和风和嘶嘶的蝉声都呼啸而回,却叮叮当当地撞击在岁月的玻璃上,摔落一地记忆的碎片。
     老去的我们,都是曾经的追风少年。
     那时在北京上中专。那时作校刊编辑,忙着组稿忙着自己写诗。那时是校篮球队的小前锋,每天清晨五点就被胖子队长从热被窝拽起来训练,那时作学生会的宣传干事出着三块板报还要每天发信件报纸。那时,每天忙碌,却没有目的和理由。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傻傻地快乐着。
     那时我们都不叫名字,除了床位的代号,一号、二号,三号。。。就是外号,躺在床上像极了躺在太平间的“僵尸”,走队列气昂昂的“大土匪”,瘦极了却满身长毛的“毛雷”,抽烟姿势贼像毛主席的“老干部”,一句话都不肯多说脾气古怪的“老处女”。。。。
     那时的北京正是摇滚乐的春天,我们也热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春天里的一棵小草。于是班里一下就买了好多把吉他。我的吉他是从西单买的,花了210元。210元是什么概念?我记的馒头是五分钱一个,我大伯那时是小学校长,他的工资每月不到一百元。后来毛雷报了迷笛摇滚学校的吉他班,去和曹军学电吉他。毛雷的电吉他花了两千多,也还是一般的国产牌子,钱是他爸骑摩托车从天津给送过来的。那时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卡口的录音带。就是每盒磁带都钳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小口。据说是美国的文化垃圾,海上来的,在香港或者塘沽成吨地上岸,然后到海淀的摇滚小店里,每盒就卖到了三十五到五十元不等的价钱。我和毛雷礼拜天跑到海淀去买,小店老板蹲在高凳上,怀里抱着一把吉他练指法,旁边也戳着好几把秦。货架上满是卡口带子,花花绿绿的封面全是英文,我们看不懂。我们所知道的枪炮与玫瑰,邦·乔维,红色辣椒面等等全都是通过中文杂志和摇滚老师介绍的。这里是北京的大学密集地,出入的多是大学生,他们也来买带子,但和老板交流都是说带子的英文名字。我和毛雷大囧,胡乱买了几盘就跑回来。再后来,毛雷就回老家天津,从塘沽直接买带子了。如今,录音机早就没有了,拉开抽屉,那些带子依然静静躺在那里,却放佛疯狂的电吉他声又疾风暴雨般响起来。
     也许是玩吉他的原因,那时最喜欢的国内乐队是唐朝,纯正的重金属。学校大礼堂有一间存放乐器的的小屋子,有时间我们几个就挤到里面。关紧门窗,把音箱的音量放到最大,每个人都吸了大麻般兴奋起来,眼睛放着光,边听边互相趴在耳朵边扯着嗓子交流。毛雷的随身听也反复不断地放着唐朝,以至于一盘带子很快就听卷了边然后又买一盘。我嫌贵,用空带子让毛雷给我翻录了,每晚当身兼一品关灯大将军的“老处女”熄灯之后,我躺在床上必听一遍。夜深人静,唐朝深情狂野的歌声和吉他声鼓声贝斯声既让我热血沸腾却又能神奇地安抚我青春狂躁的心,让我静静地沉下来,沉下来,任窗外岁月滔滔,风的身影轻轻闪过。毛雷则坐在我的上铺用不插电的吉他不厌其烦地练指法。“僵尸”睡觉极轻,尽管我戴了耳麦,尽管毛雷的吉他没插电,僵尸每晚都要用他的保定话说:哎呀,你们俩睡觉好不好。
     属于我青春岁月的,还有篮球。当然,也留给了我最大的遗憾。
     记忆最深的是刚到学校的第一场篮球赛。29班从一开始就是个强势的班,篮球又是他们的强项,所以开学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屡屡跑到我们班挑战。我们班大多数人都玩足球,以致无人应战。一次又一次,当他们再一次挤在我们门口大放厥词时,我终于忍不下这口窝囊气应了下来。下课后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几个来到球场,29班几乎全班都在,声势浩大,再看看我们,却刚刚好是上场的五个人,连一个替补都没有。那时那叫一个悲壮啊。现在想想,真该感谢29班的强势欺人,感谢我们只有5个人到场,我是一个平和甚至有点厌倦竞争的人,没有霸气和坚韧的性格(我之所以崇拜乔丹,除了球技外,最主要的就是他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坚韧性格和深藏内敛绝不张扬的霸气,这恰恰是我缺失而仰望的),那一次却陡然激起了我的斗志。哀兵必胜,我不知道他们几个是怎样的心情,反正我是憋足了一口气来打这场球。一反一贯的软弱和体力的不济,打的强硬霸气,不断地用强行突破冲击他们的防守,终于在终场哨响时以微弱的优势拿下了这场比赛。这是四年中对29班第一场胜利也是记忆中唯一的一场胜利。我长长出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走出球场,没有欢呼,我从来都不是欢呼胜利的人。29班那边,再没有一点声音,从此四年,29班尽管在每年的比赛中都胜过我们,却从不再主动挑战。而我,也在那一战中用尽了所有勇气,尽管此后球技不断进步甚至后来也有了一帮崇拜的学弟,却再没能在正式的比赛中将胜负挑在自己肩上。竞技,到最后拼得其实是勇气和意志,三十岁以后,我看麦迪在火箭队的比赛时终于领悟到了。麦迪有着骄人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素养,也有过赛季得分王和3113分的辉煌,却不能在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刻将所有压力挑在自己肩上,引领兄弟们前进,这才是他和乔丹、科比的最大差距。
     这也是我一直的遗憾。
     毕业那一年的篮球赛,冠亚军毫无悬念地会在我们和29班之间产生。此前,我们已经拿了足球赛的冠军,全班的热情都转移到篮球赛中来了。尽管赛前我也热切渴望,也曾暗下决心,然而比赛中我的软弱和不能坚持却终于让我们输掉了这场四年里最后的一场比赛。其实,比赛中还是波澜起伏的,我们也绝对有机会。只要我坚持强硬积极地打那么几分钟,我们就会在比分上超过他们,然而我只能间断地坚持那么几分钟,余下的时间就是体力对自己精神的折磨和不能和对方拉开比分差距所带来的压迫和绝望感。我知道,我们班输在了我身上,而我输给了我自己。我心理素质脆弱,不适合紧张激烈的对抗,这在我看比赛的时候都能印证。看NBA比赛,最后几秒钟还不能决出胜负,需要最后一击时,我的心比场上的队员还紧张,对他们依然气定神闲的样子我羡慕而无法理解。老婆也是运动员出身,每每和老婆说起这种感觉老婆就笑我。老婆的心理素质极好,属于给中央首长上课都不在乎的那种人,她当然无法理解我的脆弱。
     比赛终于结束,结束在对手的欢呼与掌声中,人群散去获胜者散去。我独自站在球场中央,在这长方形的小格子里,有我的欢乐,我的痛苦,更有我几年来甜甜苦苦的梦。圆圆的篮球,旋转的篮球啊,我圆圆的旋转的篮球梦,它高高弹起来,落在地上,又弹起来,而现在,它静静地搁在那冰冷的水泥地上,火红的圆圈里。一切真的都结束了,再没有机会了。我无法让一切再重演那么一次,以便我将所有的失误、恨憾、苦涩,小心翼翼地抹掉。我多希望自己输了也输得被人从场上抬下来,然而,我偏偏完完整整地输回来了。
     灵魂放佛从我的身体中飘出,缓缓地,轻轻地,像一缕烟,在空中被风轻轻带走,带远。
     幸好我们还有足球,多多少少,弥补了我们一点点的遗憾。
     我们班足球的强大地位是无人能够撼动的。这从一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班主任不会踢足球,却是校足球队的教练,纸上谈兵带出了一支北京市中专杯冠军的队伍。让人惊讶的还有我们校的游泳队北京市的游泳冠军队教练偏是搞体操专业的。而我们班竟有五个人是校队的绝对主力。在我们班和全校明星联队的挑战赛中,我们班依然凭借最后的点球大战赢得了比赛。就凭这个,我们班的足球运动搞的风风火火。我们有自己的赛季,依照学号的单双成立了两个俱乐部:28老狼催泪弹队和28老狼炸药包队,每个赛季踢希尔杯(希尔顿香烟)。此外还成立了赌球公司,按13的赔率卖彩票。我们每个人既是队员又是赌徒还有的身兼赌球公司董事。我是催泪弹队的,从理论上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五名校队成员只有一名在我们这边。然而足球是圆的,谁踢都转,最后的赛季,偏偏是我们催泪弹队占据了上风。身为催泪弹队的一员,我不但赢了希尔顿,还赢了彩票,兑奖成果是五块钱饭票外加两个茶鸡蛋。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虽然我的足球踢得很臭,然而凭借篮球练出来的意识,总能在最好的时间出现在最好的位置上,以至创下了每场比赛必进一球的记录。记忆最深的一个进球是一场雪地大战,队友俞老六右侧底线传中,我在中路跟进,小禁区前一个飞身将球凌空踮进了球门。我爬起来欢呼,俞老六却在远处大骂我浪费了他一个绝佳的助攻。原来球网正好破了一个大洞,球从大洞飞了出去,老六在远处看就以为我将球打了飞机,
     说来说去,无非是玩儿。关于青春,关于校园,关于梦想,填满记忆的无非是玩儿,这也应该是那时中专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然,也不是就荒废了学业,只是玩之外真的没能留下太多深刻的记忆而已。有一件事记得最清。毕业合影照完的时候,不知是谁提议,补考一次的合个影,然后又是补考两次,三次,四次的。让我们这些没有补过考的大羡慕。纷纷往里边挤,人家还不给脸,挥挥手说,去去,不带你们玩儿。有人说过完美的人生应该上几年大学,当几年兵,坐几年牢。当然这是理想主义者用现实主义的语境表达的一种遗憾而已,我们不能为了理想人生去犯罪坐牢。可人生的遗憾是相同相通的,尤其是这些都不曾经历过的人,比如我,甚至连一次补考都没有体验过,每每回忆起来,那种淡淡的遗憾总是挥之不去。大概有人会笑我有病,其实,在对过往的回忆中,我们是过滤掉了功利因素的,毕竟一切都成过去,我们在回忆时不必再惧怕过错和失误带来的后果,不必再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放纵”和“堕落”的欲望,是对我们平庸而中规中矩生活的报复,是另一个真正的自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补过考,没有得过处分,是我最大的遗憾,这样的话,我不止一遍的说过。
     关于学习生活,也不是没有过自己的小小辉煌,虽然中专的学习真的不值一提。我们的电传动老师姓海,回族人,那时大概三十几岁的年纪,清瘦而精神,戴一顶没帽檐的呢帽,像个学究,有着刀削一般的尖鼻子和刀刃一样锐利的目光,这一切让他的课肃静而严谨。期末考试的形式也相当另类,海老师自己做主取消卷面考试而是亲自对每个学生进行面试答辩。相对自己而言,电传动课是我学得最好的,成竹在胸。答辩完,海老师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满分。”我也少有的张扬了一把,对海老师说:我今天就是冲着满分来的。您可能不记得,整个学期您没提问过我一次,但您每次课堂提问的问题,我都是能回答的。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是,海老师这样平日严厉严苛的人,其实到最后他的课没有刷掉一个人。我以为这正是中专老师应该掌握的尺度,也证明了海老师不是个古板不通人情的人,他貌似严厉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暖的爱学生的心。
     还有那一些可笑而温暖的点点滴滴的回忆。每天中午在楼道里敲着脸盆高唱我是一只老老鸟,或者给我一杯自来水的“野驴演唱组”;还有我们的班长,把美女画贴贴在杯子上,一倒热水美女就脱掉衣服,招的我们挤来挤去地围观。那时我们都懒,自己不想去打热水,看到别人打来了就端起杯子去蹭水喝,尤其我的杯子是特大号的,每次我拿杯子去其他宿舍都吓得他们赶紧销门。可我们班长却大受欢迎,还得着便宜卖乖,扬言要排队买票才给看。更可笑的是“老处女”,夏天的一个晚上停电,不上晚自习,我们在宿舍里摸黑聊天,不知谁提议去通州看录像。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大街上有灯光的地方,我们才发现,老处女把背心搭在肩上,下面竟然只穿了一件花内裤,他自己还没感觉到,居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最前面。93年申奥失败的那一晚上,已经是深夜了,收音机里的英语只听懂了一个词北京,于是宿舍楼里突然欢声四起,当终于明白是我们失败之后,便听到暖壶落地声从窗外砰砰地传来。我自己可笑的糗事也是有的。93年夏天去常州实习,住在一所学校的女生宿舍楼,大家便忙着找女老乡。周末免不了互相串门。南方的夏天湿热湿热的,我们受不了都是甲级睡眠,一丝不挂地躺在蚊帐里。一天晚上,我正以这样的姿势躺在床上,同室强哥的两个女老乡居然不敲门就进来了。多亏我在门后的上铺,没被走光,可她们竟然坐在了我下铺的床上,并且一聊就到深夜。我大气都不敢出,动也不敢动,装做床上没人的样子。好容易熬到走人,我长出一口气:累死我了,谢谢各位老大没举报我啊。满屋大笑。
     都是二十来年前的事了。转眼间,一切都成云烟,我们也人到中年。无论珍惜与否,岁月都不肯为谁而稍作停留。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筷子兄弟的这首老男孩唱的真好。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不是未来,我们却已然平凡。在理想公然缺失的年代我们大都如此,而尘世的睥睨者,又有谁会在得意之余发出这样的叹息?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我有过梦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IMG_4211.jpg 我的琴
IMG_4220.jpg 卡口带子
IMG_4221.jpg 我的磁带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1-1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楼主能分享这么多年轻时的往事。

本来俺还想在下面写点俺自己的当年糗事,可文笔差的太远。就不班门弄斧了。

希望每一个看到帖子的朋友能够回忆起当年的兄弟和那些未偿还的情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4# slyersly


    还要多谢你的帖子,让我看到了这么感人的片子。
文字只不过是末技,重要的是那么多无法追回的青春梦想。
发表于 2011-1-1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1-1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们都年轻过,那时的青涩懵懂现在想来甚为滑稽。但是我们很执着的走了过来,并且有了回忆,是美好的。年轻我们也许叛逆,也许疯狂。但是这是我们成熟的必经之路。很心动,也很向往,但是已走远,留下串串脚印。
发表于 2011-1-1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和楼主一样,我也非常喜欢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一度还曾见人就推荐呢。
看完你这样的一段文字,内心再次有些不平静,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老男孩》勾起了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忆,或喜或悲,或精彩或遗憾。。。
《老男孩》让我们发现,我们真的在慢慢老去,回首一路走来,你还记得当初的梦想吗?还在为之而努力奋斗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9# 经典女人


    借这部电影,给自己曾经的青春梦想,曾经的青葱岁月,作一个文字的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0# 海之韵


    未曾开放就要枯萎,许许多多青春的梦想都已在岁月的风中零落成尘。
回首时的泪水,正是对青春的祭奠。
发表于 2011-1-1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经典女人


    借这部电影,给自己曾经的青春梦想,曾经的青葱岁月,作一个文字的纪念。
邵官屯 发表于 2011-1-15 22:02



    10年后再读,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发表于 2011-1-1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了你的文章,想起了自己尘封多年的往事,是啊,我们都曾年轻过,但现在我老了,老的一看到这些往时的文章眼圈就发酸,这可能是人老了回忆往事时共的感觉吧。但还是喜欢看。支持你一下!写的不错,这样的文章往往都是用心想用情写出来的。
发表于 2011-1-16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都绽放了,有的是玫瑰,有的则是无名小花.
发表于 2011-1-1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见一次,顶一次,就这么喜欢,怎么招,有法想切!!!
真好,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影在课桌上留下许多斑驳,跟同桌把头埋在课桌里读徐志摩,然后被发现,被没收……嘿嘿,似乎能从邵兄文字听闻到许多旧时的气息呢,食堂的大菜饺子,油印的卷子,冬天的煤烟子,包括阳光下灰尘的味道……现在想来都那么好闻。
第一次坐老公的车,他问我,媳妇儿我有点困,你介意我听摇滚吗?我想,我天天唱戏人家都没说啥,那好吧陪你听。结果头都要炸了,邵兄记不得一首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三宝”天哪,我简直感觉黑山老妖要来了。被我家书生普及一路摇滚知识,谁谁是伪的,谁是才好,我只得睁大眼睛做会神状做贤妻状,嗯,有意思,老公再说下去。其实一句没听懂。原来每个男人都有平时不曾展示的一面啊
发表于 2011-1-1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不管怎样,曾经轻狂,曾经豪放,曾经绽开......足矣,足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