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楼主: 小菜一碟

吴学良:韩氏英豪知多少——大辽玉田韩氏家族世系考证【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耶律留宁应是韩德让之后、玉田韩氏第四代中的重要人物。
匿名  发表于 2012-2-20 13:37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2-19 08:44
韩氏家族还有一位《辽史》上未见记载的宰相——耶律留宁,此人乃韩德让九弟韩德昌之子,《辽史》上错 ...

耶律留宁与留宁.郭三惕隠慎重等同:留宁  很可能是契丹人名族语发音、汉译用字的普遍存在的。若无新的证据,应该暂缓列入“韩系”为妥。特此建议。
发表于 2012-2-2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119.22.33.x 发表于 2012-2-20 13:37
耶律留宁与留宁.郭三惕隠慎重等同:留宁  很可能是契丹人名族语发音、汉译用字的普遍存在的。若无新的证据 ...

多谢指教!
匿名  发表于 2012-2-26 21:27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2-5-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玉田韩氏家族又发现新成员
由迁安文史研究者李云先生等人撰写的辽史研究新论文《辽代韩仆射墓志铭揭秘》即将问世!届时该文将宣告玉田韩氏家族新发现的4位新成员。

点评

热烈祝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8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5-8 15:14
玉田韩氏家族又发现新成员
由迁安文史研究者李云先生等人撰写的辽史研究新论文《辽代韩仆射墓志铭揭秘》即 ...

热烈祝贺!{: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随着最新考古资料的披露,我的这篇《韩氏英豪知多少》的相应内容也应当修订了。希望各位网友多多支持!{: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2-5-8 15:14
玉田韩氏家族又发现新成员
由迁安文史研究者李云先生等人撰写的辽史研究新论文《辽代韩仆射墓志铭揭秘》即 ...

诸位的关注面太广了,佩服!{: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110.243.103.x 发表于 2011-5-26 18:18
回复 15# Guest from 110.243.99.x

    敬告网友:韩知古子韩匡胤一支,最近又添两位新发现的成员。匡胤 ...

韩琬所生三子,应为:长子韩椅、次子韩相、三子韩栾。韩栾墓志铭考释文章即将面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7月6日接到县政协宣奇稳兄电话,称:拟将拙文《韩氏英豪知多少》收入《玉田文史资料》第三期,愚顿受宠若惊之感。但因拙文有几处错谬尚需修正,而眼下又难以腾出时间,故只好忍痛请宣兄见谅,以后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找到一篇关于韩氏女的文章,供参考:
                      辽代上谷耿氏家族考

    摘-要:上谷耿氏家族是辽代汉世族中重要的一支,该家族入辽后以军功起家,子孙不仅官居显位,而且还与辽朝皇室以及汉族门阀世族中玉田韩氏、彭城刘氏家族缔结了婚姻关系,但至第四代,耿氏家族外部受到韩氏家族衰败的影响,内部又存在子孙不昌的问题,此时该家族婚姻对象全部出自彭城刘氏的衰败支脉,家族的衰落也就无可避免。
关键词:耿氏;军功;婚姻;仕宦
中图分类号:I(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2)01-0104-05
   
    上谷耿氏家族是辽代汉族世家大族中的重要一支,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入辽为官,由于军功卓著,家族中多人出任辽代重要官职,其中四人拥有爵位、三人获得到赠官、一人得到赠爵,该家族还与玉田韩氏这一辽代地位最高的汉世族家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对于如此重要的家族,《辽史》中却并未设传记载,后人仅能从《辽史》见到耿绍纪、耿绍雍(邕)的名字,对于他们的生平以及该家族的状况无从了解。幸而近些年该家族中耿崇美、耿延毅、耿知新等人的墓志相继出土,为后人了解该家族提供了可能。
    一、军功起家:耿氏家族的崛起
    耿氏家族本出自高阳,世为燕人。耿用,“字用其,经纶伟器,文武全才,早事军门,累膺擢任为纳降军使,又为营田使,检校光禄
卿。耿用以军功起家,成为耿氏家族入仕的第一人。耿用子耿去赋“委为营田使,仓廪既盈,渥恩继降。又迁为卢龙军节度押衙,兼御史中丞”。至此,耿氏家族在后唐站稳了脚跟。耿去赋即上谷耿氏家族入辽第一代耿崇美之父。关于耿崇美之父,《圣宗淑仪赠寂善大师墓志》却有着不同的记载:“曾祖讳邕,仕后唐庄宗,以宿德大勋,累受节钺,加至同三事。祖讳崇美,推忠佐命平乱翊圣功臣、武定军节度使、奉圣、归化、儒、可汗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圣宗淑仪耿氏乃耿崇美的孙女,她的曾祖便是耿崇美的父亲,但根据其墓志记载,耿崇美之父当为耿邕。对于这两通墓志记载的矛盾,向南先生考证:耿崇美烈考邕,字去赋。
    耿崇美“善骑射,聪明绝伦,晓北方语。当李唐末,会我圣元皇帝,肇国辽东,破上谷,乃归于我。”入辽后的耿崇美由于通晓契丹语和汉语,并擅长翻译而得到辽太徂耶律阿保机的赏识,被选为通事。随后耿崇美又在随辽太宗耶律德光作战中立有战功,于“会同六年,授同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委寄弥深,勋庸渐著。又授武定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仍赐推忠翊圣功臣,食邑一千户。耿崇美通过军功,不仅提升了官职,还得到了功臣号和食邑,初步确立了他在辽朝官员中的地位。
    此后,耿崇美还参与了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的战役。“会同十年,先皇帝以嗣晋少主靡思报德,惟务享恩。遂乃领立骁雄,平定凶丑。公首为扈从,众伏英雄。”由于作战勇猛、军功卓著,耿崇美“又除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行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潞泽等州观察使、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上谷郡开国侯、仍加推忠佐命平乱功臣。”通过战争,耿崇美不仅得到了爵位、提升了官职和食邑,而且还增加了功臣号。大同元年(947)二月,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辽太宗“诏以耿崇美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唐英为昭德军节度使,崔廷勋为河阳军节度使,分据要地”。辽世宗天禄二年(948),授予耿崇美“武定军节度使、奉圣可汗濡妫蔚州观察使、使持节奉圣州诸军事、上谷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实封一百户。”再次提升了耿崇美的官职、爵位,增加了他的食邑,这是一般汉族官员不能获得的殊荣。此后由于他移镇武定军而定居上谷,成为辽代汉族门阀世族中的重要一支。
    二、军功与婚姻并重:耿氏家族地位的确立
    世家大族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仕宦与婚姻是其重要的手段。通过人仕为官,可以提升家族中人在官僚中的地位,而通过与其他门阀世族联姻,将婚姻固定在一个门阀等级之中,有助于巩固已有的地位,以便在危机中有所依傍。
    1.耿氏家族第二代的婚姻与仕宦
    耿崇美人辽后,官至大契丹故武定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爵至上谷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实封一百户,死后还得赠同政门下平章事、太师、假相印,成为耿氏家族门阀世族地位的奠定者。耿崇美有五子,均为辽代中高级官员,其中以二子耿绍忠、三子耿绍纪官职、地位最高,成为耿氏家族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耿崇美次子“日绍忠,上京副留守、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上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圣宗淑仪赠寂善大师墓志》载:“烈考讳绍忠,推诚奉国功臣、镇安军节度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耿绍忠官至上京副留守、镇安军节度使、金紫崇禄大夫,爵至上谷县开国子,且拥有食邑五百户,并由于军功而得赐功臣号。此外,根据《宋史》卷五《太宗纪二》载:(雍熙元年夏四月乙卯)田重“进至蔚州,其牙校李存璋、许彦钦杀大将萧啜理,执其监城使、同州节度使耿绍忠,以城降。”可见,耿绍忠还担任过蔚州监城使、同州节度使等官职。
    耿崇美三子耿绍纪“保忠守节功臣,户部副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郑州诸军事、行郑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御史大夫、上柱国、上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耿延毅墓志》载:“太师仲子、左武卫上将军、涿州刺史、累赠太尉、左羽林统军讳绍纪,乃考也。”据此可知,耿绍纪官至户部副使、金紫崇禄大夫、左武卫上将军、使持节郑州诸军事、涿州刺史,爵至上谷县开国男,拥有食邑三百户,并由于军功得赐功臣号。此外,他死后还得到太尉的赠官,这是一般官员不能拥有的待遇。除耿绍忠、耿绍纪外,耿崇美的其他三个儿子也都身居要职。耿崇美长子耿绍基“太后宫通事,检校司空”。
    耿崇美第四子耿绍邕“国通事、贡物库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太宗纪》雍熙三年条载:“绍忠父美为敌奉圣节度使,弟绍雍为三司使。”此处所载之耿绍雍与墓志所载之耿绍邕是一个人,“雍”与“邕”音同,或是在流传过程中,将“邕”误载为“雍”所致。
    耿崇美第五子耿绍矩“西头供奉官、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殿中侍御史、云骑尉”。
除了官职、爵位得到提升外,由于耿氏家族“家于上国,世为右族,源流寝远”,在汉族门阀中有着较高的地位,这也使该家族成为辽代地位最高的汉门阀世族玉田韩氏家族的联姻对象。
耿氏家族与韩氏家族的联姻始自耿绍纪。《韩匡嗣墓志》载:“(韩匡嗣)有女七人:一适昭义军节度使、太傅耿绍纪。一适辽兴军节度使、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猥恩。一适大国舅萧罕。余皆早亡。”《韩延徽墓志》载:“燕京留守、尚父秦王季女,累赠陈国太夫人耶律氏,乃妣也;大丞相、晋国王、赠太傅、谥文忠,乃伯舅也。齐天章德皇后,乃姨兄妹也。”根据《辽史》记载,圣宗齐皇后萧氏乃景宗睿智皇后弟隗因之女,萧隗因在史书、石刻中也记为萧思猥、萧猥恩,与《韩匡嗣墓志》、《韩延徽墓志》所载相符。可见,耿、韩两家的联姻在耿氏家族的第二代就已经开始了,韩匡嗣将女儿嫁于耿绍纪,揭开了“二姓合好,克符鸣之占;百两言归,允协乘龙之选”的序幕。
    2.耿氏家族第三代的婚姻与仕宦根据《耿崇美墓志》所载,耿崇美有孙11人,“长孙,前儒州衙内指挥使延弼。次孙,前儒州山河指挥使延煦,次延赞,次延玉,次延寿,次后槽史延昭,次延训,次延斌,次仙留哥,次丑奴哥,次七哥。”耿崇美辞世时,其孙辈都年龄较小,此处所载的官职仅是耿崇美孙辈诸人的起家官,这些官职也反映了耿崇美家族在辽代较高的社会地位。
    耿氏家族第三代的代表为耿绍纪之子耿延毅。耿延毅死于开泰八年(1019),享年52岁,据此可以推知,其生于应历十七年(967),耿崇美死于天禄二年(948),此时耿延毅尚未出生,耿崇美妻卫国夫人耶律氏保宁二年(970)逝世时,耿延毅只有3岁,据此可以推断,耿延毅应是仙留哥、丑奴哥或七哥中的一位,由于年纪较小,此时仍在使用乳名。
    耿延毅由于家族势力,17岁便以荫补人仕,后“转充御院通进,超授右骁卫将军”,“统和十五年,国家方问罪赵宋氏,乃改授西南面招安使”,后又“除控鹤都指挥使,进位左领卫大将军,出守归化,寻改帅长宁军,移镇昭德军,人授永兴宫、崇德宫都部署,兼帅武平军,转户部使,武平军节度沣朗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朗州诸军事、朗州刺史、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此外,他还被封为钜鹿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并在死后累赠公,将耿氏家族的势力推向新高。在婚姻方面,此时耿氏家族中人,在保持与玉田韩氏联姻的同时,还开始与辽皇室、彭城李氏联姻,并由此稳固了该家族在辽朝社会中的地位。
    上谷耿氏与玉田韩氏家族的联姻自耿氏家族第二代耿绍纪时期就已开始,为了维持耿、韩两家的关系,耿绍纪之子耿延毅娶“陈国太夫人之弟,武定帅、赠侍中女”,即韩匡嗣第四子韩德冲之女为妻,封漆水郡夫人。由于韩氏早卒,“遂以蛭继之,袭封漆水郡夫人。大横帐、惕隐、漆水郡王、乃父也”。耿延毅继室既然是其原配夫人韩氏之蛭,则其继室必是韩德冲的子侄辈其中一人之女,遍查史书、墓志,韩氏家族第三代中仅韩制心担任过惕隐,被封得漆水郡王。《辽史》卷八二《耶律制心传》载:“(韩制心)开泰中,拜上京留守,进汉人行宫都部署,封漆水郡王。⋯⋯太平中,历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徙王燕,迁南院大王。”韩氏家族第三代被“赐姓耶律氏,属籍于宗室。特加殊礼,丕显大勋。”此处的耶律制心即韩制心,则耿延毅继室便是韩制心之女。耿延毅先娶韩德冲女为妻,得封漆水郡夫人,韩德冲女死后,他又娶韩德冲侄韩制心女为妻,袭封漆水郡夫人,耿韩两大汉族世家的关系之密切可   见一斑。
除与玉田韩氏联姻外,此时的耿氏家族也进入了辽朝皇室联姻圈。耿绍忠女耿圆“当孝宣帝临朝,以良家子人选,时年二十一。⋯⋯盛年得幸,弥月生男。⋯⋯贵因子致,靡循诸妇之班;宠自君隆,聿正九嫔之号。寻为淑仪。”由于有女为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宫嫔妃,耿氏家族由此一跃成为辽朝外戚家族,这对于该家族地位的巩固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耿氏家族由于皇帝的赐婚,与彭城刘氏缔结了婚姻关系。彭城刘氏家族的兴起,始于刘继文。刘继文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皇室中人,乾亨元年“五月己卯,宋兵至河东,汉与战,不利。刘继文、卢俊来奔”。六月,刘继文被辽景宗耶律贤授予“佐命功臣、北京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政事令、太原尹、上柱国、彭城郡王、知昭德军节度事,食邑八千户、实封七百户”,成为辽朝新兴贵族,由于刘继文“郭氏夫人并二子,并皆阻隔”,辽景宗便“以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博耿绍纪长女以妻之,即尚父秦王韩氏之甥也”。
    三、内外交困:耿氏家族第四代的衰败
耿氏家族自耿崇美入辽后,以军功起家,奠定了该家族在辽代社会中的地位。其第二代、第三代子孙也大都立有军功,并通过与辽代皇室、玉田韩氏等家族的联姻,提升了耿氏家族的地位。所谓“物盛而衰,固其变也”。至第四代时,耿氏家族便陡然失势,迅速退出了门阀世族的序列。耿氏家族的失势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家大族维系家族地位的手段无外乎仕宦、婚姻这两条,这是一个家族兴衰重要的外因。
耿氏家族以军功起家,耿崇美、耿绍忠、耿绍纪等人都曾参与过辽朝的对外战争,并立有战功而得到封赏,但至耿延毅时期,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根据耿延毅墓志所载,他死于开泰八年(1019),时年52岁,可以推知他17岁以荫补入仕的时间为统和三年(985),并参与了“统和十五年,国家方问罪赵宋氏”的战争,此后,辽宋便订立了澶渊之盟,双方间的战争停止,一直到耿延毅逝世,辽宋问再无大规模战争发生,这也就使耿氏家族丧失了以军功维系家族地位的机会,此时耿氏家族维系家族地位的手段就仅剩下婚姻这一条路了。从婚姻上看,耿氏家族从第二代开始就与玉田韩氏家族形成了稳定的婚姻关系,其中耿崇美第三子耿绍纪娶韩匡嗣女为妻,耿绍纪子耿延续又先后娶韩德冲、韩制心叔侄的女儿为妻子,从而使耿氏家族与韩氏家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韩氏家族兴盛或衰落的时候,耿氏家族也必然受到影响。
    韩匡嗣女“适辽兴军节度使、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猥恩”并生有一女,“年十二,美而才,选人掖庭。统和十九年,册为齐天皇后”。齐天皇后“生皇子二,皆早卒。开泰五年,宫人耨斤生兴宗,后养为子。⋯⋯帝崩,耨斤自立为皇太后,是为钦哀皇后”。“兴宗即位,钦哀皇后始得志,昆弟专权。冯家奴等希钦哀意,诬萧浞卜等谋反,连及嫡后仁德皇后。浞卜等十余人与兴仁德姻援坐罪者四十余辈,皆被大辟,仍籍其家。幽仁德于上京,既而遣人弑之”。由于受到齐天皇后(即圣宗仁德皇后)事件的影响,韩氏家族随之走向衰落。由于耿延毅之母与齐天皇后之母乃亲姊妹,即耿延毅之母与“齐天章德皇后,乃姨兄妹”,耿氏家族也必然受到打击。但与韩氏家族不同的是,耿氏家族中耿绍忠女于开泰二年(1013)被圣宗封为淑仪,并“有子一,忠亮佐国功臣、泰宁军节度、兖沂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司空、兼侍中、使持节兖州诸军事、行兖州刺史、判上京留守、临潢尹事、上柱国、饶乐郡王、食邑陆仟五伯户、食实封陆伯五十户宗愿”。由于与皇室有着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耿氏家族虽受到齐天皇后的牵连,却并未由此迅速走向颓势。
    耿氏家族的子孙稀少,甚至很多时候出现“惟诞一子”的一脉单传现象,该家族最终的衰败还是由于其内部人丁单薄造成的。耿氏家族门阀地位的确立者耿崇美有五子,其中次子耿绍忠和第三子耿绍纪两支成为耿氏家族第二代的代表。根据刘祜“娶守太师耿少忠之孙女,封巨鹿县君,生子四人”,刘从信妻“江氏处所生一女,名大圣,娉与耿太师孙名实,在朝祗口。”可知耿绍忠仅有孙子、孙女各一人。耿绍纪一支的情况与耿少忠大体相同,耿绍纪“惟诞一子,讳延毅”,耿延毅先娶韩德冲女为妻,并“有女一人,董姐”。后又娶韩制心女为妻,“有一男,谢奴,始童。二女,俱幼”。谢奴即耿知新,但耿知新“太平六年十一月十四日疾作,卒于东舍,寄西罗故李宣徽宅,享年一十五。⋯⋯生前未偶”。这也就造成耿氏家族至第四代,男丁只剩下耿实一人。
    耿氏家族的第四代延续了第三代与彭城刘氏家族联姻的做法,无论是娶妻还是嫁女的对象都是彭城刘氏。刘氏与耿氏家族的联姻自耿延毅之姊嫁给了彭城刘继文为妻开始,而后出于“二姓合好,克符鸣之占;百两言归,允协乘龙之选”的目的,耿延毅又将女儿嫁人该家族。至耿氏家族第四代开始,无论是娶妻还是嫁女的对象都是彭城刘氏家族,想要通过联姻互相扶持,但两个家族此时都处于颓势,面对艰难的内部、外部环境,联姻根本无法挽回这一局面。耿实是耿氏家族唯一娶妻的男丁,他的妻子是刘从信之女。刘从信虽出自彭城刘氏,但其与刘继文并无直系血缘关系,刘从信父刘成长兄“日善,庆州节度副使,均州刺史。次日亨,怀州节度使。次日爱,西京商点使”。官职也都较低,特别是刘从信父子更是并无官职,这说明刘从信家族是彭城刘氏家族中比较衰败的支脉。刘从信父刘成时娶妻为太监之女,其家族在辽朝已经降为一般地主家族。刘从信妻“江氏处所生一女,名大圣,娉与耿太师孙名实,在朝祗候。”处于衰败中的耿氏家族与同样处于衰败中的彭城刘氏支脉联姻,是耿氏家族退出门阀大世族行列的最直接反映。
    除耿实外,耿氏家族第四代还有女四人,其中耿延续继室所生二女年幼,并未婚配,实际上参与通婚的仅耿绍忠孙女以及耿延续长女二人。耿绍忠孙女嫁于彭城刘祜。刘祜“字示古,其先遵化人也”。其家族亦出自彭城刘氏的支脉,但至刘祜时,该家族中人虽官职不高,但却“财富甲于乡邑”,逐渐成为辽朝大地主家族。刘祜“仕历诸道商榷官,连奏最为第一,累功迁内府杂支使。岁满,积羡帛三万五千,他物称是。后再督榷院使,聚帛镪五十余万⋯⋯寿昌四年冬,自知营州军州事,授奉陵军节度使”。由此,刘祜家族成为辽朝中等官僚家族,刘祜娶“守太师耿少忠之孙女,封巨鹿县君,生子四人”,上谷耿氏与彭城刘氏婚姻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耿延毅女儿的婚配对象亦出自彭城刘氏。根据《耿延毅妻耶律氏墓志》以及《耿延毅墓志》所载,耿延毅与原配夫人耶律氏(韩德冲之女)生有一女董姐,又与继室耶律氏(韩制心之女)生有一子二女,但由于耿延毅早亡,二女俱幼,耿延毅后代参与通婚的仅耿延毅与原配夫人耶律氏所生之女(即董姐)。《耿知新墓志》载:一妹适彭城刘供奉,在朝祗候。二妹俱幼。考知《耿延毅墓志》可知,其与原配夫人耶律氏生有一女,后又与继室耶律氏生有一子二女,该子即为耿知新,即耿知新当有一姊二妹,则此处所载之“一妹”当为“一姊”,指的便是耿延毅长女董姐。董姐的丈夫当是彭城刘供奉,从其担任“供奉”这一官职来看,该家族也必然是彭城刘氏中比较衰败的一支。
    由于辽宋停战,该家族不能通过军功巩固地位,与之关系密切的韩氏家族又受到皇宫斗争的牵连,也必然对耿氏家族有所影响,特别是耿氏第四代联姻对象全部出自彭城刘氏比较衰败的支脉,两个家族的婚姻关系在此时也无法起到维系家族地位的作用,这使耿氏家族第四代面临着艰难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此时耿氏家族的继承者不仅官职较低,且后继乏人,耿氏家族第四代男丁仅耿知新与耿实,而耿知新又年十五而早亡,第四代仅剩下耿实一人,人丁单薄至此,耿氏家族走向衰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参考文献:
[1]向南.辽代石刻文续编[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2]向南.辽代石刻文编[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3]脱脱,等.辽史f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 苗霖霖, MIAO Lin-lin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哈尔滨,150018
刊名:黑龙江民族丛刊
英文刊名: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年,卷(期): 2012(1)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4 威望 +1 魅力 +6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4 + 1 + 6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谢您提供重要资料!{: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仅供参考)
韩知古家族的婚姻与政治
史风春1,2
(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010022;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韩知古家族是辽朝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的大家族,终辽之世,影响颇大。其家族与契丹、汉族、奚、渤海等民族的通婚状况是汉人在辽朝政治活动的一个典型反映,也是辽代的婚姻政治的特点以及胡汉同化现象的一个反映。笔者结合近年来出土的韩知古家族墓志的相关记载,将韩氏家族在辽朝的婚姻嫁娶情况及特点作一简要概论。
关键词:韩知古;婚姻;政治;胡化
中图分类号:l(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9)06-0101-03
    韩知古家族墓志出土较多,1995年之前出土发表的主要有韩瑜、韩相、韩笋、韩瑞&#8943;的墓志。1995年在赤峰巴林左旗又出土了韩匡嗣墓志,前后出土的还有韩匡嗣夫人秦国太夫人、韩匡嗣之子德昌、德威以及其他子孙耶律隆佑、耶律遂正、耶律遂忠、耶律宗福、耶律元佐、萧乌鲁本的墓志。此外还有契丹小字韩高十墓志和耶律迪烈墓志、《萧特每·阔哥驸马第二夫人韩氏墓志铭》。有关这一家族墓志的研究与考证很多,主要有日本学者园田一龟《朝阳县出土韩公墓志铭就》(《满蒙》,1935,毕人庸将其内容翻译并发表在《人文月刊》1936年第3期上)、李锡厚《(全辽文>韩瑜、韩笋墓志校记六则及<附跋)商榷》(《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4期)、王民信《(辽史·韩知古传)及其世系补正》(《幼师学报》2卷1期)、李锡厚《全辽文韩瑜韩笋墓志校记六则及附跋商榷》(《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4期)、田立坤、张晶《辽“韩瑞墓志”考》(《文物》1992年第8期)、葛华廷《韩匡嗣墓志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金永田《韩德威和耶律元佐墓志铭考释》(《文物》1998年第7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罕山辽代韩氏家族墓地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卢迎红、周峰《契丹小字(耶律迪烈墓志铭>考释》(《民族语文)2002年第6期)、刘凤翥、金永田《辽代韩匡嗣与其家人三墓志铭考释》(《中国文化研究所年报》新9期,2000)、刘凤翥《契丹小字<韩迪烈墓志铭)考释》(《民族语文)2002年第l期)、《辽代萧乌庐本等三人的墓志铭考释》(《文史))2004年第2辑)、《辽代(韩德昌墓志铭)和(耶律(韩)高十墓志铭)考释》(《国学研究》第15卷,2005)、《辽代(耶律隆佑墓志铭)和(耶律贵墓志铭)考释》(《文史)2006年第4辑)、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李桂芝《(辽史·韩知古传)校补》(《中国文化研究所年报》新9期,2000)、王玉亭《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北方文物)2008第1期),等等。关于韩氏家族文献资料主要有《辽史》卷74(韩知古传》(附匡嗣、德源、德凝传)、卷82《耶律隆运传》(附德威、涤鲁、制心传)、《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等。   
    一、婚姻表现形态
    韩知古家族兴起于景宗朝韩匡嗣始,兴盛于韩德让拜大丞相、出宫籍,赐姓耶律,其势荫及子孙,从此韩氏家族累代勋阀富盛,不绝于后。婚姻关系上也体现出复杂的背景。
    1.与契丹族通婚
    契丹贵族是辽代汉人世家大族通婚的主要对象。与契丹贵族通婚也是汉人世家大族的典型的婚姻关系表现形态,尤以韩知古家族为最。从已知的材料来看,韩知古家族成员所娶妻室和所嫁女情况大多以萧氏后族成员为主,从辽早期韩知古的妻子到其子孙,典型的就是韩匡嗣,韩匡嗣之妻为兰陵萧氏,所生子女有两人嫁给后族成员,一女嫁萧猥恩(萧道宁),即承天太后萧绰之弟,圣宗仁德皇后之父;一女嫁萧罕,即淳钦皇后述律平之弟室鲁之后、大国舅之弟,萧仅之父。还有韩知古另子韩匡美,所娶三房夫人中,除先娶秦国太夫人身份不明外,其他两人都是萧氏成员,一是淳钦皇后侄女,太子李胡遗孀邺王妃萧氏,二是邺王妃侄女魏国夫人萧氏。
    2.与渤海族通婚
    与渤海族通婚,尚不多见。韩氏成员中只有韩德颞(耶律隆佑)一例,次娶妻为渤海大氏。大氏为唐、五代渤海王族贵姓,渤海建国,国主大祚荣因其父仲象曾官大舍利,大祚荣遂以大为姓。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改为东丹国,以太子耶律倍主事东丹,号为东丹王。此后,大氏成员作为渤海贵族遗裔,是辽代上层贵族通婚的主要对象。
人皇王耶律倍曾娶妻大氏,生子耶律隆先封平王,圣宗嫔妃之中也有大氏。在汉人中除韩德颞娶大氏之外,郑恪之母为渤海申相国之女,也应为渤海贵胄。
    3.与奚族通婚
    韩氏成员仅见两例,一是韩德颐(耶律隆佑)之女适奚王府相之息,二是韩雾金(耶律遂正)之女适奚太师。奚族,又称库莫奚,辽太祖时归附契丹,称奚六部,在朝称为奚王府。奚族也是契丹民族通婚的主要对象,如耶律仁先之女适尚父奚王萧福善之子,右祗侯郎君详稳忠信;北大王万辛第三夫人为奚王何你乙林免小女中哥等。与契丹贵族联系密切的韩知古家族自然也受其影响与奚族通婚,同时可见韩氏家族在辽朝绝非一般汉人世家大族可比。
    4.与汉族彼此之间通婚
    汉人世家大族彼此通婚现象,终辽~代屡见不鲜。韩知古家族成员中与汉族世家之中的张氏、康氏、耿氏、杨氏等都有通婚现象,与张氏家族通婚比较固定。韩匡美一女适宋州侍中之子,另一女适侍中之孙张崇一,韩匡嗣二女所嫁的应该是父子或叔侄关系,有待进一步考证。张崇一之女又适韩笋,即韩匡美之孙娶韩匡嗣外孙女。与耿氏家族通婚三例,韩匡嗣之女适耿绍纪,韩匡嗣孙女韩德冲女适耿绍纪之子耿延毅,韩氏早逝,又以韩德冲孙女韩直心之女妻之。此外,康氏、杨氏应该都是辽朝汉人之中的大族,但囿于可考资料有限,尚不能得出明确判断。
    二、从韩氏婚姻关系反映的婚姻特点
    契丹族始终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即所谓“同姓可结交,异姓可结婚”。契丹早期社会一直奉行“部落内婚制、氏族外婚制”,《契丹国志·族姓原始》载:“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理。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日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没里,以汉语译之,谓之耶律氏。”这是狭义的耶律氏,指阿保机一族,契丹建国后,将大贺氏、遥辇氏和阿保机一族,皆称为皇族,即《辽史》中所说的“三耶律”;萧氏则指乙室已、拔里、国舅别部、述律后父族与母前夫之族统称为后族,自此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形成两大通婚集团,彼此相互通婚,形成稳定的婚姻关系,而两大集团内部各自却不可以通婚,这种婚姻特点具有明显的人为性、政治性。婚俗同样影响了人辽的汉、渤海、奚等族,尤以汉人世家大族明显,因为其与契丹统治者联系越密切,反映出的生活习俗与契丹族就越接近,受契丹族婚姻形态影响就越深。出于多种目的,辽太宗下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是为汉人开始与契丹贵族通婚的开始。与契丹贵族的共生关系,使汉人世家大族在辽200余年的统治当中,不自觉地加入到两大通婚集团之中,并形成复杂的通婚集团,又通过这种关系,培植自己的朋党与势力。韩知古家族就是汉人世家大族在辽代婚姻政治中的典型代表,受契丹婚俗的影响深远。此外,契丹婚俗中,姑舅表亲、收继婚的婚俗比较普遍,并且不受行辈的限制,还有姊亡妹续之俗,以上这些习俗同样影响着入辽的汉人上层。
    1.收继婚的特点
    收继婚是“人类社会婚姻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夫兄弟婚的残余。这种婚俗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进入阶级社会后,依然保留”&#8943;粥。<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之所以会有这种婚姻现象,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分不开的,人口被当作家庭财产的一部分,丈夫或兄长死后,作为劳动力的妇女则由其直系亲属继承,这样保住了家庭财产。进入阶级社会后,包括匈奴、契丹、女真等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这样的婚俗。辽代契丹贵族保留这种婚俗,由于诸多原因,也影响到了汉人集团。韩匡美娶李胡遗孀邺王妃萧氏,这是契丹族收继婚的特点。此外刘二玄尚耶律隆庆遗孀秦晋国妃,刘仁恭后人刘日泳在其兄死后娶其嫂杨氏,生一子名从质。
    2.婚姻不论辈分
    契丹婚俗中,姑舅表亲比较普遍,不论行辈,皆可通婚。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其通婚范围狭窄有关,终辽一代,耶律只与萧姓通婚,缩小了通婚范围,结婚对象大大减少。但这是人为造成的带有政治特征的婚姻。韩知古家族也采用这种婚姻方式便是很好的例证。韩德冲女与韩直心女分别嫁给耿延毅,而德冲与直心为父子,也就是韩直心女儿嫁给其姑夫。其目的耿延毅墓志中有相关记载:“先娶陈国太夫人之弟,武定帅、赠侍中(韩德冲)女,封漆水郡夫人,早卒”,这里的陈国太夫人即韩匡嗣季女,耿延毅之母,侍中指韩德冲,“侍中原配梁国太夫人日:‘吾甥婿也,勿他娶!”’。从耿延毅母亲陈国太夫人辈分论,耿延毅是韩德冲的外甥,而从耿延毅先妻辈分论,耿延毅则是韩德冲的女婿,所以梁国太夫人称耿延毅为“甥婿”,更不能失掉这样一支可靠的势力,耿延毅家族也是辽朝举足轻重的汉人世家大族之一。韩匡美继室邺王妃萧氏和三室夫人魏国夫人萧氏是姑侄关系,即姑姑和侄女嫁与同一人。这些都是受契丹婚姻不论辈分的影响。但同时也是出于政治目的之需要。
    三、婚姻反映的民族融合问题
以往多数关注契丹民族汉化的问题,其实融合是双面的,契丹民族汉化的同时,汉族人也同样在胡化(契丹化)。从韩知古家族的婚姻关系看,在辽朝前期,契丹族与汉族上层官僚之间通婚的情况已较多见,民族融合已有了很大发展。韩姓成员中,男子娶妻多数为契丹后族萧氏成员,女子所嫁之人多为契丹皇族耶律氏成员。韩匡嗣墓志载,其八个弟弟中,七弟“彰武军中军使图育氏”,八弟“熊军将军唐兀都”,此二人的名字显然是契丹名。耶律宗福(涤鲁)墓志分别写出其祖上的契丹名,如韩知古契丹名为延你,韩匡嗣契丹名为天你,韩德威契丹名为晋你,耶律遂正契丹名为何你,而韩知古第七、八、九代子孙几乎都以契丹名来命名了,正如当时许多契丹贵族有汉名一样。终辽一代,韩氏家族已经契丹化了。当然,这种情况在辽代并不多见,韩知古家族应属特例。这很可能与韩德让与承天太后萧绰的关系有关。
作者: 史风春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01002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刊名:黑龙江民族丛刊
英文刊名: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年,卷(期): 2009(6)
参考文献:文献(9条)
1.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2008
2.脱脱辽史 1974
3.叶隆礼契丹国志 1985
4.李桂芝辽金简史 1996
5.向南;杨若薇论契丹族的婚姻制度 1985
6.刘凤翥;清格勒辽代〈韩德昌墓志铭〉和〈耶律(韩)高十墓志铭〉考释 2005(15)
7.刘凤翥辽代萧乌卢本等三人的墓志铭考释 2004(02)
8.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 2007
9.向南辽代石刻文编 1995

点评

麻兄辛苦啦!菜疙瘩由衷感谢! 其实这两篇转帖文章满可以单独开贴,更醒目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 14: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麻山老怪 发表于 2012-8-2 12:37
(仅供参考)
韩知古家族的婚姻与政治史风春1,2(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010022;2.中央 ...

麻兄辛苦啦!菜疙瘩由衷感谢!{:soso_e179:}{:soso_e142:}{:soso_e163:}{:soso_e181:}
其实这两篇转帖文章满可以单独开贴,更醒目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再次谢谢麻兄惠赐宝贵资料!{:soso_e183:}
版主亦可将此二帖另行推出!
{:soso_e1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