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815|回复: 10

明朝嘉靖十六年路过鸦鸿桥、玉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6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朝天录》丁焕(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二,嘉靖十六年,1537年)(《燕行录》3-68)
    八月十三日,晴。在义丰驿。丰润以西水潦犹涨,车路不通云。令李龟往见知县,讨船只聚舣于还乡河。
    十四日,晴。日午,出河上,一行登载已了,日将星矣。遂西南滃下,十里许,住舟夕饷,又下二十里许,舟人皆告劳,不肯捩船,仍泊岸寄宿舟家。是夜月色如画,可数秋毫矣。
    十五日,晴而大风。晨发西南,下七十里许,至押红桥(鸦鸿桥),自还乡河沿流百许里间,两岸烟树积翠,远近村落深邃连桥,比户皆是厦屋,比河闾间云委,店肆盛张,旅舶商船之依岸者不知其几也。又南下四十里许,日已薄暮矣。令通事洪谦问水行程途,舟人皆不的知,又苦其夜行,沉碇载楫,以示不行,至一行下人咸欲止宿,余立督之,下令从船,无使落后,张帆振橹,西出。少顷,洪波滛放,通流大海,四极无际涯。适仲秋望夕,团魄流光,又便风从东北起,船往如箭。玉田、渔阳数百里程,已在瞬息顷。望见样在苍茫有无中,虑是人家,欲问水路,指到其处数间白屋壁立大侵中,室宇之空已久。又西向疾驰,过三四十里,顾从船散漫无归处,即下帆住舟,荻丛间夜可子丑。船行所历仅是村居畎畴,覆没之患什倍三义河矣。(这段记录,描述了明嘉靖年间鸦鸿桥等还乡河两岸的景象。陆路不通行,水路也不好走啊。好像是走错水路了。回程就该好多了。)
    (回国路过玉田)十月十五日,晴。过龙池河、神山庙,至谎粮墩。世传唐太宗伐高丽丽时筑,为疑粮也。又过丰家桥、别山铺、洛山店、枯树铺至阳樊驿。在玉田县西城外二三里矣。县北二十里许,有燕山,山之东有户林山(为啥叫户林山呢),古杨雍伯种玉于此山,故以玉田名县,又名蓝田也。
十六日,阴而风。过文庙递运所而行入蓝田门,过孝子李茂旋门、进士坊、恩荣门,进士王世康光启门、进士张经门,出之东城,又过汉种玉雍伯杨公神道碑、双桥儿河、沙流河铺,古永济驿,还乡河至义丰驿。(描述了当时城内城外的建筑物)


《朝天录》郑士龙(3-50)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玉田城中记所见
    见说仙家种玉田,城中的有一壶天。
    休言倚市无倾国,试觅帘间噀水仙。


         玉田城外见烧草拾稗子
    比岁燕山闻稍稔,场功随处报陈陈。
    城中帛米周屠贩,乃有寒饥拾稗人。


         玉田县
    玉田城里晚穿街,珠翠缤纷处处皆。
    彩饰风扬开酒肆,粉墙当道竖门牌。

    替却禅宫化学宫,丁夫毕力助修功。
    渐知异教归儒教,笺贺于今赞化公。
    (方修废寺作学宫,金碧绚耀。)
   
    由此诗可知,玉田县儒学在明朝嘉靖年间是比较先进的,正与当时县教谕钱通撰“薛文清公碑记”相印证。
发表于 2012-11-2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那时候是水乡, 现在是土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几个帖子提到阳樊驿在城西,难道“食采阳樊,爰宅无终"的典故用到了官驿名字上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阳樊”与阳樊驿应为同意,位置应该在庄户附近。

点评

阳樊驿原在采亭桥,嘉靖二年迁至城西关,清顺治十一年迁至城内南门内西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26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麻山老怪 发表于 2012-11-26 19:33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阳樊”与阳樊驿应为同意,位置应该在庄户附近。



      阳樊驿原在采亭桥,嘉靖二年迁至城西关,清顺治十一年迁至城内南门内西首。

     本书作者所经过的阳樊驿应在城西关。

     关于阳樊驿这个驿站名称,《玉田县志》(光绪版)载有丁维的考证,所论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至少有四个问题不得其解:
    1、“李茂旋门”中,李茂是著名孝子,“旋门”是什么样的建筑物?
    2、城东有“汉种玉雍伯杨公神道碑”也是个谜。如果真有此碑,为什么在清代编修的《玉田县志》中竟然不见踪影?
    3、“双桥儿河”究竟是“双城河”之误,还是双城河的别名?
    4、“蓝田门”是指城西门,还是南门?但旧县志称西门为“拱宸”,南门为“来薰”,并没有蓝田门这个称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核对了“旋”字,又查了古代为孝子所建祠堂建筑,应该是“旌”字,也就是说应该是“孝子李茂旌门”,当时朝鲜人写汉字不是很准确。
  “汉种玉雍伯杨公神道碑”不同年代几个朝鲜使臣都记载了,应该是确有其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这些史料汇集一起,也可形成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小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这些史料真不错,勾勒出明清时的玉田,让人耳目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应该是走错了路,从鸦鸿桥再南下40里,应该早进入铜帮铁底的西大河(蓟运河)了,接下来他说的“洪波滛放,通流大海,四极无际涯”,估计那早已是现天津属的地界或是入海口了。
从丰润到鸦鸿桥段似乎没说不好走,只是写了两岸房屋挺多,买卖兴隆,泊在岸边的的商船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文中提到的“户林山”值得注意,此山在燕山之东,是种玉之地。为我们考证无终山提供了一个线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