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近,有幸看到苑广田老师撰写的记录董一民校长模范事迹的文章,很受感动。经苑先生同意,贴在这里,相信网友一定能从中悟出点什么。
玉田一中老校长董一民的成功之路 玉田一中老校长董一民先生,是位在县内外都享有盛誉的教育工作者。1952年他到玉田一中任教,1960年被任命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1988年退休。36年间,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多次被评为市级和省级优秀教师,2010年又被教育局评定为“终身优秀教育工作者”。他的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他的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美德,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2010年,在祝贺董老八十华诞的宴会上,一位年愈古稀的老学生满怀激情地朗读了自己的祝寿诗:“学而不厌贯古今,诲人不倦献丹心,高风亮节播仁爱,堪称师表万众尊”。此诗获得在场众人的一至赞同。 1、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学 董老出生在唐山市丰润区包家坎村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丧父,因家境贫寒,在本村只读到小学四年级。期间,他熟读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11本启蒙读物和《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受到老师和乡亲们的好评。13岁时,在同父异母的大哥主持下,辍学到远离家乡的长春市一家织袜子厂当学徒工。求知欲极强的他,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学习,想办法借到了高小五六年级的课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偷偷地学习。在织袜厂干了二年多又脏又累的活儿,学会了用手摇织袜机织旧棉线袜子的手艺,同时也学完了小学高年级的全部课程。 还是在本村上初小时,董老就经常练习写毛笔字,打珠算。1945年9月,一家制米厂的老板得知15岁的织袜工人董一民能写得一笔好字,又能熟练地打珠算,便请他到米厂当帐房先生。米厂规模不大,买卖业务也不太多,常有闲暇功夫。此时的他,又有了较多的薪酬。于是他陸陸续续购买了初级中学的全部课本,利用早晚和零散闲暇,抽空自学。有自己弄不懂的,就去请教米厂老板的儿子。在米厂当了3年多管帐先生,到17岁时,他已自学完初中的全部课程和高一的部分课程。 1947年夏,17岁的董一民在街上见到长春市一所高中班招高二插班生的一则广告,他求学心切,未及征询家人同意,就自作主张前去报考,结果考了个第二名。他非常高兴,靠了先前的一点积蓄和抽空去打工赚点零钱,硬是在这所中学坚持读书一年多。可是,到1948年夏天,长春市内的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很难吃上饱饭,加之哥嫂一家人生活压力太大,18岁的董一民别无选择,徒步2000多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丰润县新军屯镇包家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