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226|回复: 12

也说羊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说起我家乡赵各庄羊汤来,我得啰嗦一点儿。
赵各庄的羊汤馆基本上分布在三个地方:老百货大楼后身,农贸市场西边一拉溜的小吃部其中大部分是羊汤馆;另一个位置是在老21路终点站(东北区三角地)这块地方都是早点摊,星罗棋布的掺和着几家羊汤馆;还有一个位置在无水庄、红星楼附近。以我的口味来说,最好喝的在东北区三角地。
       羊汤有三种吃法,一种是把羊杂(几乎都是牛杂)根据你所花的钱多少抓一些放在一个筛漏里,筛漏的把手有一尺长,卖羊汤的把杂碎往汤桶里一涮,然后麻利的把这些东西扣在碗里,再用长把白铁水舀子,舀上满满一下羊汤冲到碗里喝。还有一种——把你挑选好的下水(差不多都是头肉、牛肚还有牛肝,牛肺很少有人选,一来是不太好吃,二来担心肺里面不干净。)用热锅煸炒一下,再放下水之前,提前放辣椒油,根据你承受辣的程度放多少不等。等辣椒油冒烟了,紧跟着放入牛下水,依次放进去盐、味精、胡椒粉等入味,浇上一瓢熬好的浓汤,一碗羊汤就大功告成了。最简陋的吃法就是,小贩把下水混在一起,以牛肺为主夹杂着少量牛小肠和牛肚。你来买的时候,他抓上一把下水放进碗里,用熬制好的羊汤一冲,这就好了。
       最地道的吃法应该算第一种,这样的羊汤馆都是租、或者用自己家的房,房子的门上竖一块匾,一般都以自己的姓氏为店名。像什么孟记王记、极个别的还会在姓名后面注上正宗,然后用羊汤两字作为收尾。卖羊汤的人家在门口摆几张桌子,房子里挨着墙也摆一溜桌子,在我小时候,羊汤馆的板凳都是长条的、厚厚的木板凳。现在的羊汤馆已经不用木板凳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四方方的塑料凳子,比过去少了点烟火气,少了一点亲近。桌子上有调味品,其中有醋,韭菜花,胡椒粉还有盐和普通的辣椒油。值一点儿钱的腐乳和麻酱都放在羊汤馆大勺 专门给食客沏羊汤的人,一般都手法熟练,并且是老板的亲属或者亲信)的跟前,他的身前还摆着各种下水,有牛心、牛肚、牛小肠、牛头肉还有牛肝。各家秘制辣椒油摆的位置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夏天摆在下水旁边,冬天放在灶台边上和铁锅紧挨着。灶台上是两口大铁锅,锅上面包着一圈白铁皮有半人高,座在灶台上里面冒着热气。第一口锅里滚着牛大肠、牛肺和牛骨。牛骨在下锅以前要用斧头砸开,以便骨头里的骨髓溶到汤里面,这口锅的羊汤颜色都发白,上面还漂着一层厚厚的油脂。第二口是清汤,颜色略微发一点混,不过和第一口相比管它叫做清汤还是恰当的。汤锅里面飘着几个纱布袋,里面包裹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听喝羊汤的人说,那是秘制的作料,羊汤美味的秘密就在这几个纱布包里。我还听说另一个说法:说那是羊粪,没有羊粪,就没有羊汤特殊的味道;我宁愿相信第一种说法,即使二种说法确有其事,我也不敢去想。
       最精彩的,要算大勺给你抓下水的时候,当你嘴里说着想要的下水种类和想花的钱数时,他的手已经轻轻划过摆在他身前的下水盘子,几种你挑选的下水眨眼间,已经放在筛漏里,一个转身,在第一口锅里涮几下,立马把热热的食物扣在大碗里,再转身舀第一口锅里的汤,让碗里有少半碗汤,紧接着用第二口锅里的汤把碗加满,这些动作就十几秒的功夫。大勺这时会问你是不是吃辣的,经过你的允许后,他用手指捏起小勺子,迅速地舀一勺辣椒油放进你的碗里,再点上麻酱和腐乳,一碗精彩的羊汤冒着热气摆在你眼前,喝一口,从内往外冒热气。盛好羊汤以后,你端着碗找一个空位子放下,得花一块钱或者两块钱去另一个窗口买饼丝。饼丝都是羊汤馆自己烙的,它们用一张平底锅烙饼,平底锅直径在六七百毫米左右,一张擀好的大饼需要烙饼的人用擀面杖挑着放进锅里,时间不长,大饼受热像一个气球鼓起来,这时不要去动它,等热气慢慢地从大饼的层间一点点冒出来,大饼恢复平整,这时,大饼的一面就熟了。烙饼的人用手指捏住大饼的边缘,轻轻地一翻,大饼顺溜地倒一个个,时间不长,整块的饼出锅。过去切饼丝都是手切,一条条得很均匀,现在改成电动工具了,把大饼先用刀切成一百毫米左右的长条,再放到铡草机一样的工具上不一会就弄好一大堆。
       喝羊汤是一种享受:你吸溜一口汤,让带着微膻味儿团在嘴里,一口咽下去,辣椒的火辣和羊汤灼热走到胃里,温热一下子从每根毛孔里滋出,真的好舒服。如果汤淡了,你可以把韭菜花放进去,如果还不够辣,你可以自己添一点辣椒,只不过这些辣椒油不如大勺手边的滋味好,再弄点儿胡椒粉,更爽。如果你吃不惯腥膻,可以用醋遮一下,千万别放多了,放多了会失去羊汤的原味。喝完了几口汤,把饼丝放进碗里,让下水和饼丝混合在一起,大口吃下去,被浸泡过的饼丝柔软,但不面,下水也不硬,有的是嚼劲。一口一口的大快朵颐,不一会就让你浑身冒汗,冬天里的寒气近不了你的身,这一碗吃完直到中午你还是饱饱的,热热的。
       羊汤对于我的家乡来说,是一道特别的风景。也吃过回民的羊汤,吃起来膻味重了一些,回民用肉饼作为饼丝的替代品,吃起来油腻更重。如果用馒头来代替大饼,又少了大饼的嚼劲,馒头遇到羊汤一下就蓬松了,吃到嘴里面面的,和下水筋道的感觉融不到一起。玉米饼子也不适合用来和羊汤搭配,玉米饼子掰碎后都沉在羊汤里,和下水混不到一块,他是他,你是你,没有水乳交融的景致。今天的搭配到底是谁发现,我不想深究,大饼与羊汤的绝配实在绝妙,我想给他鼓掌了。
       我家,古冶赵各庄,有羊汤就饼丝。
发表于 2012-4-1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看来没少吃,观察得够细。少年时很少一次来“偏远”的县城,自己吃过一次羊汤,恰巧遇到了楼主说得事,不过一颗羊粪不在小布袋里,而是在一小截羊肠里。

点评

这,我倒不知道,以后喝羊汤,我得注意  发表于 2012-4-12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馋了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简单+自然 发表于 2012-4-12 11:30
看馋了都。

想吃就吃,羊汤这玩意儿,吃不惯的,实在咽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羊汤的膻气助长着豪气,满勺子的舀着辣椒,大瓣的嚼着蒜,门牙切,犬牙断,后槽牙把筋头巴脑的“咯吱咯吱”捣个稀巴烂。大快朵颐,这是男人的阵地。

点评

你这一说还真有食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2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12 09:11
看来没少吃,观察得够细。少年时很少一次来“偏远”的县城,自己吃过一次羊汤,恰巧遇到了楼主说得事,不过 ...

说得真恶心,以后再也不敢喝羊汤了!

点评

当时什么感觉忘了,现在不觉得怎么,俗话说看不见的比这脏的还有呢。当初看见老中医开五灵脂这种中药时,就一下子打消了这种心理障碍,想天生万物为我所用,那是寒号鸟的粪没有羊粪那么黑,也是煮半天喝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2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无用功 发表于 2012-4-12 16:21
羊汤的膻气助长着豪气,满勺子的舀着辣椒,大瓣的嚼着蒜,门牙切,犬牙断,后槽牙把筋头巴脑的“咯吱咯吱” ...

你这一说还真有食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12 16:28
你这一说还真有食欲。

{:soso_e124:}{:soso_e181:}{:soso_e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鼓畅 发表于 2012-4-12 16:25
说得真恶心,以后再也不敢喝羊汤了!

当时什么感觉忘了,现在不觉得怎么,俗话说看不见的比这脏的还有呢。当初看见老中医开五灵脂这种中药时,就一下子打消了这种心理障碍,想天生万物为我所用,那是寒号鸟的粪没有羊粪那么黑,也是煮半天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专门开个小块写写各色吃法吧?真正人间滋味!
某位领导调走,洋洋得意间有好事者要求大家每人写几句话送给他,要求身份特殊些的再额外送点礼物给他。我送他一段话,又按要求送他礼物,礼物依然是文字,是我在内部论坛上三五年来写的关于美食的文章。过两天闲下来把那些关于美食的文章转帖在这儿。送他几句话是这样子的:

曾经散淡疏狂,不期斗米折腰,所谓有求难言崖岸之高。中年彻悟,平生已是定数,从此不逃避不追求,漫步若江河之水。
这几句话其实直抒胸臆,也在告诉他爷的高度。
跑题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从前爱吃,现在不大理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