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913|回复: 1

律师的作为[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省司法厅即将在承德召开全省律师论文交流会,奉上本人论文一篇,请大家指教。

                                 律师提供农村法律服务的空间和困境



                当前,农村交通事故等人身伤害频发,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土地承包流转、农民工和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等法律关系多样和复杂,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也面临着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律师拓展社会调解的空间很大。

           

            比如: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权利人通过诉讼解决,耗时费力。如果律师代理权利人出面与保险公司申请协商理赔,保险公司依照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付范围审查后,及时理赔结案。虽然,律师收入暂时可能收入低些,但各方当事人节省了成本,律师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广阔。

           再如律师对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中涉及公共用地摊入业主所有等法律问题,及时介入,代表业主提出专业性意见,与开发商协商谈判,既可以推动工作,又可以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二、新生的民间组织和经济体急需法律支持。


               当前,农村信贷担保公司增多、民间高利借贷盛行,一些人专门从事资金的借贷活动,赚取利益。但是,超过规定利息的约定、先行扣除利息、计算复利、把一些非物权法允许的预期利益抵押担保以及不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等潜在违规风险很大,这些人敢于冒险,不计后果,动辄千万的资金流动,没有律师的把关,不受法律保护,隐藏着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领域法律服务需求增多。

            婚姻、同居协议法律服务需求增加。现在,人们婚姻观念多元、结成婚姻的目的多样,离婚、丧偶再婚家庭比例上升。许多当事人对婚前、婚中财产希望有明确的预期,对一方感情的出轨希望通过财产约定予以制约,对再婚后双方的各自财产希望作出明确的处分约定,甚至有的中老年男女不愿结婚登记,希望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归属、债务清偿协议约定。

            遗嘱、赡养、赠与等家庭财产处分等法律服务需求增加。许多中老年人想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因为碍于情面,不愿为他人所知,而得不到良好的法律帮助;有的多子女家庭囿于传统,靠情面养老,无人指导,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约定,致使老人晚景凄惨。还有的父母一方去世多年,对去世方的少量遗产一直没有分割,生存方融进了自己新的劳动,想处分财产时,家庭成员并无异议,如果提供法律帮助,进行家庭财产分割处分协议的约定,既方便了当事人,又节省了司法资源。

                             四、律师执业环境需要改善

           现在,农村信访集中在土地承包流转、宅基地纠纷和其他财产性纠纷,绝大部分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法院裁断是非、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但是,法院对涉及土地等一些敏感性案件,不予立案,律师提出解决建议,往往被指责为挑词架讼、鼓动上访。

           还有,法院不许律师代理立案。法院要求原告当事人亲自到法院申请立案,一些外地的当事人无法委托律师代为立案,律师有受到歧视的感觉。

           律师社会地位边缘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几乎没有律师名额,个别领导习惯于人治思维,把律师视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畏法律、尊重律师。


                                                                          20-10
78

发表于 2010-7-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香港
写得不错,表示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