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一家人出游唐山迁西潘家口水库。早就听说这里的风景自然天成,早年姜文的“鬼子来了”一片便是取景于此,沿途更有明代长城的断壁残垣供人回味,风景的独特秀丽可见一般,老人们甚至戏言为“小三峡”。百闻不如一见,如愿成行。照片稍作记载,呵呵!留作大家分享。只是山中雾气很重,呵呵,加之拍照技术一般,未能展示真正神韵。汗颜!

水库的入口处在一座半山腰上,大石上书写着水库的名字。

顺着陡峭的台阶下到码头要步行289个台阶,呵呵,老人来玩还是有难度的。

图片的右边就是水库的大坝,像一排士兵巍然矗立!

这便是水库雾蒙蒙的一角,好风景还在后头呢!

一家人包下小轮船开始出游,看起来挺奢嗜吧,其实只消费了1200元,船长便答应我们5个小时的行程。呵呵,还是山里人朴实呀!

岸边陡峭的石壁,全部是天然形成!

再来一张近照,山里的空气有一种草香,沁人心脾呀!

船长介绍远山上隐隐约约的是明代的长城。

相机的原因,只能拍到这么近了。呵呵!

渐渐行近的半岛。

前方的风景也不错,红色的球球是水道的界限,相当于公路的马路牙子!

水中那些方块形状的是渔民们养鱼的水域,船长说我们平时吃的野生鱼大多就是这样出产的!真正从水库中打捞的鱼已经不是很多了!

不知不觉船已经行驶了一半的路程,听船长讲,我们往返的行程是80里,这么说已经行进了20里,还真是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呢!

过了这个湾口,前面就是“鬼子来了”的拍摄场地了!

山上植被自然分布,当年拍片的炮楼还矗立着!

听说庭中是打鬼子时候牺牲的壮士的墓碑!他们伴随着古老的烽火台长眠于此!

片场还有一段古长城,和密云的司马台古长城比她太过“娇小
”可她同样承载着一段历史!

前方就是我们要到达的一个码头,它有名字,只是遇上我等于没有名字,呵呵,记性实在太坏!

返程中古老长城的断壁残垣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长城脚下,水库岸边的水上餐厅,午饭极具农家特色。呵呵,饿了后的吃相不是很雅还是不发了!
足足一天的行程,中间还过了一把渔民的瘾,撒网打了一回鱼,别说一条8斤左右的白莲鱼外加一条3斤左右的鲶鱼,收获不小,遗憾的是没能拍下来。
这里的渔民和百姓都很淳朴,玩起来商业气息不是很浓,很亲切,只一天的时间我们和船长成了朋友,互留了电话相约下次来再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