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二十,奶奶去世一周年。依然不能想,她的音容笑貌一出现在脑海里就会觉得心脏痛到蜷缩在一起,立马窒息得要命。我,没奶奶了。
奶奶是最传统的中国女性。十二岁嫁到我家做童养媳,伺候公婆姑姐,照顾爷爷读书。奇怪的是爷爷比奶奶还大两岁呢。奶奶的针线活儿在我们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前些年奶奶没病的时候还经常有人去求奶奶去家里做被子,棉衣。我想奶奶一定也是聪明漂亮的。不然爷爷怎么会在读书工作后依然回家来娶了她,还养育了我大伯,姑姑和我父亲。那时候奶奶该是多么一个幸福的小媳妇。外面有能干的仪表堂堂的夫,家里有三个花儿样的孩子,以前欺负她的大姑姐终于出嫁了,婆婆是个好脾气的老太太。我还记得奶奶的衣服一直都是自己手工缝制的,斜襟竖领的小褂儿做得精神极了。以前只知道奶奶就是奶奶。我从没想到她也年轻过,美丽过,现在会想某个场景:一个少妇,穿了月白夏布的手制衫子。怀里抱了个婴儿,看着院子里玩儿的一对儿女。笑着跟身边的婆婆商量明天当家的回来是去买鱼还是买肉。多么祥合的图画啊,可惜这种日子也就在这儿截止了。我父亲一岁的时候,爷爷提出跟奶奶离婚。因为他需要志同道合的,不想要没有文化的发妻了。曾祖母把爷爷赶出家门,就是这样,婚还是离了。不过是爷爷从这个家门走出去。那年奶奶二十八岁。比我今年还小。
奶奶一直教育我大伯,姑姑和我父亲不要怪爷爷。他是有头脸的人了,不能带着没有文化的家属,得找个大学生才配得上他。奶奶也一直在劝曾祖母和村里人原谅他,能让他回家看看。大度宽容的只有奶奶一个人。我的曾祖母直到去世都不准他回乡奔丧,村人也不许他回来哭灵祭拜。我到懂事之后也彼鄙视爷爷,人家胡适多大文豪都不嫌发妻老丑没文化。他以为他是谁?其实我懂得奶奶心里并不是没有嫌隙,那年去秦皇岛看望当兵的大伯,回来唐山时天色太晚没车回了,奶奶带着我父亲走了有50公里回家,也不肯去求爷爷的车送。奶奶是好强的但她更是善良,隐忍,一生都为别人着想。困难时期虽然农村也挨饿但是比城里强些,奶奶让爷爷把他再婚生的小叔叔带回老家照顾。那时候商品也不象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家用的东西八成还靠手工。小奶奶也会求奶奶帮她做活儿。但是小奶奶会来老家,小叔也会来,爷爷却没有出现过。村人爽直,可能是怕人家戳脊梁骨。抛开老辈的恩怨,小奶奶也是个没心计的爽快人。对这边家里人也是尽心尽力的。就越发显得这个老故事中男人的面目可憎。
爷爷前些年已是先去了。因为没什么感情我看见大家流泪只是着急,却是怕自己哭不出会被人家笑话。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才明白失去至亲是怎样心痛,这样臭美至极的人,蓬头垢面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只是农村老礼太多,出嫁了的孙女儿什么都靠不上前,连吃饭都不能在家里,因为我是“客人”了。我执拗着不肯去,我要在灵前多陪亲爱的奶奶最后一程,能多一份钟也好。还记得入殓时的那场大雨,直到出殡地面上还汪着水。老天也为这个普通的农村老人流眼泪么?只是这样潮湿阴冷的泥土,奶奶的老寒腿睡起来会多么不舒服。可是这一次你最爱的小孙女却不能替你暖被窝了。 奶奶病重后期已不能说话,生活不能自理。护工给她擦洗时会带上橡胶手套。我不会责怪别人,从卫生角度来说这样才合理,但是一向洁癖的我却不肯带。就算她的身体没有知觉,我也不要那冷冰没感情的东西隔在我跟她之间。我们还是婴儿的几年间奶奶们可从不曾嫌过。 人都是如此,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可是面对生养我们的老人呢。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工作啊,生活啊。事业啊。。。我那时在外地工作每月才回,给她擦身,洗头洗脚剪指甲,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每次走时奶奶都舍不得,不能说话用眼神追着我。我总是哄她,我有空就回,回来多陪你呆会儿。但是每次都是这样。总以为还有时间,但是,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