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962|回复: 2

蓟县概况【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蓟县概况


来源:蓟县传统教育网


    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时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 。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市,相沿至今。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县总面积1590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 一个城区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 15个居委会,总人口80万人。

一、蓟县的历史及文化
1、蓟县的历史由来
蓟县人文历史源自何时,尚无可考。清池文化遗址的挖掘,把蓟县的历史推到了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把陶器的出现作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公元前26至21世纪,黄帝迁居北方,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黄帝为求治国修身养性之道,两次来到城北府君山(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虞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冀为九州,面积最广,蓟属其境。3000多年前,周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封召公于燕,以报其辅佐之恩。召公奭率其宗族来到这里,建立了燕国。后燕国衰弱,居住在无终山地区的一支山戎族,占据这里,建立了无终子国。隋大业末年,无终县改名渔阳县,并为郡治。后晋,石敬瑭对辽主称臣,称“儿皇帝”,割幽蓟十六州与辽,渔阳县入辽,置尚武军,属蓟州。元太祖十年(1215年),铁木真占领蓟州,改隶大都路,领渔阳、平谷、玉田、遵化、丰润五县,州治在渔阳县。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改北平为顺天府,蓟州属焉。清代,蓟州隶属顺天府。清朝乾隆年间,乾隆32次登盘山,并在境内修建五大行宫。
蓟州古城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北地区除了涿州巩山黄帝城之外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明嘉靖《蓟州志》云:“蓟州自唐虞雄于北方。周秦以至故明,或为帝胄之封,或为元功之赐,历代皆称名区。汉唐尤为雄镇。”从西周召公奭在此建都开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蓟州古城一直是县、郡、州的治所,并有五定国都的历史,是古代京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畿辅地区的军事重镇、战略要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明朝陆树声《蓟州重修城楼记》云:“蓟州为京辅要镇,左扼山海,右控居庸,背连古北,距东西南各四百余里,而蓟当其冲,枕山带河,重关复阻,第为应援,以翼蔽畿辅。雄甲他镇。故宿劲兵,丰储峙,以端城守。”清代,蓟州有“畿东锁钥”之称。                                         
     综观蓟州古城,几度风雨,几度兴衰,是华夏悠久历史文明的缩影。
2、蓟县辖内城镇的历史由来及文化
1)邦均镇---召公之都
蓟县历史悠久,农业、商业、手工业繁荣发达,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境内逐步形成了八大古镇,即城关、邦均、别山、下仓、上仓、马伸桥、侯家营、下营。
邦均镇,素有“京东第一镇”之誉,位于县城西15公里。“邦均”地名之由来,说法很多。其一,邦均原名“邦君”,意即邦国之君。据记载,武王灭商后,就封他的叔父召公奭于燕,以报答他的辅佐之恩。于是,召公在这里建立都城,取名“邦君”城,后来演衍成了“邦均”。近年来,通过考古挖掘,这里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古墓葬群,出土了铜簋、铜鼎等罕见的青铜器。据分析,可能是周武王赐给召公奭的两件稀世珍宝。                  
2)别山镇与七十二台子
别山镇,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因北靠别山而得名。清池遗址表明,这里是人类活动较早区域之一。1956年4月,文史专家在该镇发现了大量的东汉时期的古墓群。其中,在该镇二里店村就发现了30多座,地面上有封土堆,民间俗称“台子”。百姓传说:二里店有七十二台子,实际上就是72座汉墓。 “七十二台子”为东汉豪强家族墓地。                 
3)下营镇的历史
下营镇,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的群山环抱之中。在该镇小平安村发现了6000多年的石斧,这表明早在6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集,生息繁衍。下营,原名“黄崖营”。东门城头悬一巨匾,石刻“黄崖营”(此匾尚存)。后来,为什么又叫下营了呢?原来,镇北25公里处有将军关口,(即上营,现属兴隆县),为边防前哨。在镇西北1.5公里处有“中营”,为前哨接应。“黄崖营”为边防老营,因地势低于上营和中营,故名下营。下营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镇北部黄崖关,号称蓟北雄关。
4)马伸桥镇
马伸桥镇,位于县城东16公里。清道光年间《蓟州志》载:马伸桥店,现名马伸桥。“桥”字的使用,是镇周围桥多之故。民间流传,马伸桥原名“马伸腰桥”。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退至今马伸桥一带。为打退敌兵,李世民设计在河上搭了许多浮桥,诱敌深入。追兵纷纷挤上浮桥,结果大部分落水而亡。唐太宗为表扬御马的功劳,在马伸腰的那个地方塑造了一匹御马,在河两岸建立了十几座真桥,并把当地命名为“御马伸腰救命桥”。马伸桥镇风光秀丽,集镇繁华,自古就是风水宝地。乾隆皇帝的宠臣、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相中了这个地方,在镇西南原张丁庄附近,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华墓地,可是没等修完就被嘉庆赐死了。其墓现已被于桥水库淹没。据说,镇上的“娘娘庙”,就是慈禧为“垂帘听政”成功而建立。
5)米粮之仓---上、下仓
清代女作家萧晶玉,是蓟县上仓镇郭家庄人,她著有《十粒金丹》一书,又名《第一奇女》、《宋史奇书》。是因为过去两地均为官方漕运的粮仓而得名,为相互区别而称为上米仓、下米仓。自古以来,上仓、下仓就是州河沿岸的重要集镇。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形成。州河是蓟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远在汉朝以前就已形成,至今最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3、蓟县---古树春秋
古树是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的见证,是绿色文化的瑰宝和活化石。2003年,天津市政府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普查,普查资料显示:天津共有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602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树11株,均分布在蓟县。在蓟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长着538株古树,占全市古树总数的89.4%。这些饱经沧桑的古树,千奇百怪,独具特色,各领风骚。
     九龙槐,生长于许家台乡许家台村。据测算,已有1385年的生长历史。此树高20米,胸围6.3米, 需6人合抱,冠幅19米,被誉为天津市“树王”,也被誉为华北第一古槐。对于这株九龙槐,民间流有许多传说。相传,东海老龙王的龙爪曾踏过此处,因长出的槐树形状似龙爪,故此称之为龙槐。
      槐抱榆,生长于穿芳峪乡大穿芳峪村,栽于唐代,树下有碑,镌刻“唐槐”二字,距已有1385年的历史。树高5米,胸围5.25米,需五人合抱,冠幅15米。此树树心已空,奇特的是腹心竞长出一棵榆树,如“忘年之交”,似“母子”相抱,故名槐抱榆。与此相距不远、年代相近的还有一株槐抱柏,因树腹心中长出一棵柏树故名。这两株唐槐原为“福缘庵”(即尼姑庵)门前相向的一对古槐,故又称“福缘古槐”。民间流传有“福缘庵”与古槐为八仙点化之说。
“松树王”,生长于下营镇青山岭村,距今已有635年的历史。树高26米,胸围3.88米,需三人合抱,冠幅东西为18米、南北为15米。相传,清朝顺治皇帝游猎于此,见此树称赞道:“吾见松无数,唯尔可称王也。”由此流传至今。  
风光秀丽的盘山,古树最多,而且名木繁多,通过普查发现,这里生长着425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占全市古树总数的70%。如,盘山自来峰上的油松,距今有1385年的历史;天成寺附近的侧柏,距今有1205年的历史。
4、蓟县名山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清康熙年间名士孙才衡在《订游盘山卫公庵记》中第一句就写道:“蓟城之北皆山也。”盘山、半拉缸山、八仙山、九龙山、九山顶、龙泉山、石龙山、气鼓山等名山,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怡神养性、回归自然之所。
1)盘山的文化
盘山,峰削壁立,林木葱秀,一年四季,风霜雨雪,景色俱佳,有“京东第一山”之称,与泰山、华山、嵩山、衡山等齐名,清代被列为我国15大名山之一。
盘山文化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通过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距今4000-3000)遗存,如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夏、商、周时期文物百余件。
宗教文化是盘山文化的重笔。历史上,佛教、道教在盘山交替发展,竞相传播,相互争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蓟县,在盘山东二十里渔山脚下兴建了第一座佛教寺庙――香林寺。到了唐代,这一时期兴建了云罩寺、万松寺、天成寺、天香寺、千像寺、感化寺、上方寺、中盘寺、双峰寺、普济寺、香水寺、白岩寺等10余座寺庙。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使盘山号称72座寺庙,并有乾隆皇帝的替身在盘山出家。这一时期盘山佛教发展到极盛时期,成为京东乃至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清朝蔡士英《正法禅院修造碑记》载:“古中盘者,京之东五台也。”由此,盘山也就有了“东五台山”之称。这充分肯定了盘山在佛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少林寺是盘山诸多寺庙中(除香林寺之外)兴建最早的一个,是蓟县乃至天津有史可考的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智朴《盘山志》、朱彝尊《日下旧闻》和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均记载:“少林寺,原名法兴寺,传始建于晋魏(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年间。从建寺时间角度来讲,盘山少林寺不晚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从寺庙规模来讲,盘山少林寺建筑宏伟 “寺内有古佛舍利塔高二百尺”。塔高应为46.6米,遗址现存的多宝佛塔,高20米,为明清时期僧人所建。从影响力来讲,盘山少林寺是历史记载中唯一的嵩山少林寺分院,史称“北少林寺”。
     经过两千年的开发与建设,在盘山留下了众多的寺、庙、院、庵、塔、台、轩、亭、桥等古代建筑,据智朴《盘山志》载,盘山共有22寺、2院、29庵、10静室、9庙、5台、5桥、1寨、4亭、2轩、3佛塔、100余骨塔,目前仅存的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先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宝佛塔、普照禅师塔等被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盘山众多文化建筑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始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竣工的静寄山庄(蓟县境内的乾隆五大行宫之一)。整个山庄,占地六千余亩,分内八景、外八景、新六景,附列十六景,共38景,是清代康熙建避暑山庄、雍正建圆明园之后的第三座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又一杰作。山庄建成后,清高宗乾隆皇帝驻跸三十余次,清仁宗嘉庆皇帝驻跸七次。嘉庆十五年以后,遂绝巡幸。道光十一年,裁撤盘山行宫,所有陈设运往避暑山庄,直到清末尚有园宫看守。现仅存遗址。
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寺庙久盛不衰的香火,吸引了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圣宗耶律隆绪、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璟等封建帝王到这里巡游、礼佛进香。清乾隆皇帝还特意在李世民留下的遗迹处,亲笔御题“贞观遗踪”四字,并刻于晾甲石旁崖壁上,作为静寄山庄内八景之一。乾隆皇帝自乾隆四年始,一生中有28年共32次登临盘山,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慨叹。直到他当上太上皇以后,87岁高龄时,还最后一次登上盘山。乾隆皇帝如此钟情盘山,对全国各地名山来说,恐无出其右者。李靖、戚继光、朱彝尊、高士奇、张廷玉、刘墉、纪晓岚、和珅等文臣武将,陈寿、郦道元、高适、陈子昂、方孝儒、汤显祖、袁宏道、袁中道、徐霞客、孔尚任、洪升、高鄂、魏源等文人墨客,也纷纷登临盘山。东汉末年,大名士田畴为避战乱隐居盘山,建立井然有序的“世外桃源”。盘山由此也故名田盘山。现今已发现千像寺周围崖壁上,共有佛雕造像124处、535尊。造像中可辨认出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众多形象。盘山石刻更是随处可见。据统计,目前盘山保存完好、清晰可辨的石刻有224处,其中题字102处,题文22处,题诗120处。在这些石刻中,属乾隆皇帝石刻最多,题诗118处,题文1处,题字12处。在盘山63块名石中,其中有9石为乾隆所御题镌刻。
2)渔 山
《图经》云:“渔山在城西北三里,高百余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水绕山下,故曰渔水。”历史上,渔山地位之尊,位列蓟州群山之首。《河北通志》载:(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徙治(玄州治所)无终县,炀帝大业三年罢州为渔阳郡。大业末年,无终县改名渔阳县。明朝熊相《蓟州志》云:“古郡名渔阳,以在此山之阳云。” 也就是说,古郡在渔山之南,故曰渔阳郡。郡以山名,山以郡名,这也许是渔山地位之尊缘由之一。渔山,不仅风光俊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渔山古遗址,分布于山顶和山腰,挖掘出土了鬲、盆、缸等文物。明朝王中汉有首《香林寺》诗云:“塞北山高月尚低,月当明处与山齐,渔阳城外香林寺,映月排山水半溪。”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青山、古寺、明月、溪水相辉映、相谐和的人间仙境。                  
3)府 君 山
清康熙年间《蓟州志》载:“(府君山)在州北五里,形势峭峻,登峰一望,则边城野景尽在目中,乃附郭之奇观。雪后遥瞻,宛若图画。”民国时期仇锡庭《蓟州志》,将“崆峒积雪”列为蓟州八景之一,并注释:“每冬季积雪初晴,岚光环绕,则山容入画,霁景宜人。”府君山,文化底蕴深厚,是座文化名山。明代之前称无终山、崆峒山、翁同山,以黄帝来此问道广成子而闻名。明代,山上建有崔府君庙,故名府君山。广成子为道教鼻祖,崔府君是道教神仙之一,且山上曾有广成子殿、府君庙、药王(指孙思邈)庙等道教标志性建筑,表明府君山曾为道教之山。清嘉庆十五年(1805年)州牧赵锡蒲又重建广成子殿。这表明赵锡蒲崇信的是道教,而且对道教风水之说颇有研究。他认为,府君山为蓟州之龙脉,关系郡之盛衰。府君山(崆峒山)下的锁子岭(形似锁故名)为龙脉所经,脉不宜段。于是,命人在脉上建风神庙以镇之,并禁止行人在脉上行走。现今,府君山上诸多历史遗迹已无踪影,现仅存窦禹钧墓。
4)九龙山
   
林海                   龙潭                   石碑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生态自然景区,也是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公园占地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5%以上,辖九龙山、梨木台、黄花山三大风景区。这里曾是清代道光30年和同治9年间的园林,解放后划分为国有林场。公园由群山环抱,峰峦起伏,主要有九龙头、望龙峰、欢喜山等百余座山峰。主峰高997米,东北方连绵耸立九座山脊,恰似九龙腾空,故名九龙山。九龙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其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特别高,负离子有医疗保健作用,被称为“长寿素”、“空气维生素”。传说这里有座柏云寺。寺中住着师徒俩个和尚,终日讲经说法,香火鼎盛。师徒二人获一聚宝盆,老和尚用聚宝盆聚钱,买树苗绿化荒山。老和尚圆寂后,小和尚想占为私有,将宝盆埋在一棵柏树下,结果长出漫山遍野的柏树。老和尚的愿望实现了。这片天然侧柏林为天津仅有,也是清代风水禁地,沟谷阴森,未被破坏,演绎至今。
5)八仙山
     八仙桌子
                                                     八仙山石洞沟
八仙山国家级天然次生林保护区位于蓟县城东北约30公里,这里群峰高耸,林木茂密,曾是清东陵风水禁地。八仙山总面积53.6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这里群峰汇集,900米以上山峰19座,主峰聚仙峰1052米。
相传八仙遨游东海,路过此地,被云雾缭绕的奇峰、幽谷、林海、秀水所吸引,便落下云头,在此处一块巨石上饮酒休息,这块巨石保存至今,后来人们便把这片山叫八仙桌子,后改叫八仙山。
6)凤 凰 山
凤凰山,因其形类凤似凰,故名凤凰山。位于县城东七里,故又称七里峰。清道光年间《蓟州志》载:“四面皆平壤,中有山脉凸起,上建关帝庙。”凤凰山北靠群山,东邻东陵,西望盘山,南傍翠屏湖,风景秀丽,景色优美。
     窦禹钧,也称窦燕山,渔阳县人,即蓟县人。生于唐末,卒于后周,官至右谏议大夫,为五代时期人。由于教子有方,他的五个儿子及八个孙子皆通显于朝,做了大官。《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就是窦禹钧,教子有方的故事。赵普,后梁龙德二年(922年)生于蓟州。其故居就在凤凰山下,现存有赵普读书台遗迹。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其计谋就出自赵普。后来,赵匡胤又依从赵普之计,杯酒释兵权,巧妙地剥夺了朝中诸将兵权。967年,赵普入阁为相。他忠于职守,刚直不阿,敢于整顿吏治,惩治不法官员。赵匡胤对他非常信任。窦禹钧、赵普这两个历史名人的遗迹与典故,为凤凰山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文化神韵。1982年初,在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决定在此兴建“天津市红领巾凤凰山营地”。由此,这里成为了青少年学生眷恋中华、景仰先烈、陶冶情操、增长才识之胜地。
7)翠 屏 山
    翠屏山,民国以前各个时期《蓟州志》均称之为神山,清道光年间《蓟州志》载:“神山,山色郁篮苍翠,连亘如屏,又名翠屏山。山下有石翁仲,似百年物,未知所自始。”民国时期《蓟州志》对石翁记述较为详细:“山下有石翁仲,面目模糊,左胯下有配剑痕,似武人像,实数百年物,惜难考其所。自始故又名石人岭。”至于为什么叫神山,各个时期地方志书均未说明。不过从志书记载来看,可窥见古人看法之倾向:一是以山上荆皆顺刺东去,朝向白云寺为神奇;二是以山色郁篮苍翠,连亘如屏为神奇;三是以大自然造化之物石翁为神奇。山上除了有佛教寺院白云寺外,还有道教建筑东岳庙。《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罗贯中对蓟州情有独钟。在《水浒传》中有五个章节的故事都与蓟州有关。其中第四十四回《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四十六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都是以翠屏山为背景撰写的。                  
8)桃 花 山
桃花山,距县城9公里,位于翠屏湖北岸,属城关镇境内。明嘉靖年间《蓟州志》载:“桃花山,上有泉绕山而下,清浅可爱,泉之上有桃花寺。”清道光年间《蓟州志》载:“山有桃花,放时较他处独先,以此得名。山半有涤襟泉,迂曲流绕,碧澄可爱。有刹名桃花寺,东接皇陵五十里,为銮舆必经之路,乾隆十八年建行宫于山半。”桃花寺行宫为乾隆八年(1743)始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桃花寺行宫,是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行宫之一,亲自“御题八景”,即:涌晴雪、小九叠、吟清籁、坐霄汉、云外赏、涤襟泉、点笔石、绣云壁。在谒陵往返途中,多次在此憩息,吟赏胜景。忘却尘世的纷扰,就有如神仙一般,没有必要非去求方丈不可。桃花寺内悬挂的“清净法界”、“云外香台”、“忠贯人天”三块匾额,均为乾隆皇帝亲笔御书。可惜,这些均毁于战火,遗迹无存。
9)朱 华 山
朱华山,坐落于孙各庄满族乡朱华山村,村以山名。直到清道光年间,此山才载于《蓟州志》:“在州东三十里,内有端慧皇太子园寝。” 据史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即朱华山下的端慧皇太子园寝。整个园寝共耗银近十七万两,使用叶子金近三百八十两。端慧皇太子园寝东侧葬有第七子永琮及九阿哥、十阿哥,西侧葬有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六阿哥。因此三组建筑群,形成笔架式样,故人称此地为笔架山。
10)葛 山
葛山,也称隆福山,位于孙各庄满族乡境内,为昌瑞山余支载,因乾隆皇帝建隆福寺行宫于此而名。隆福寺行宫是乾隆去东陵谒陵最后一个行宫,也是驻跸次数较多的行宫之一。葛山,原有寺,名隆福寺。清乾隆九年奉敕重修,寺内悬挂着乾隆亲笔御书的三块匾额:“浩然正气”、“真如本相”“无住慈云”。乾隆七年,在寺西侧始建行宫。乾隆在此御题翠云山房、翠微室、天半舫、挹霞叫月、翼然亭等六景.
11)黄 花 山
黄花山,位于下营镇境内,为蓟县与河北省遵化市的界山。清康熙年间《蓟州志》载:“黄华山,在州东北四十五里,山势雄曲,松林葱翠,上有玉皇殿一座,铁瓦无梁,今易琉璃瓦,有梁柱。”其实,早在明朝时期,此山即有名。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蓟城岚峰高子云游至黄花山,并在此山洞居住修行,当时尚未有祀。重修后,道观宏伟壮丽,游赏日众。而且山上有神泉涌出,供游人饮用,成为当时人们访道求仙、游览休闲之胜地。到了清代,黄花山南麓先后建立了六座皇家园寝,从西向东依次埋葬着顺治第四子荣亲王;康熙第二子、两立两废太子允礽;顺治第二子裕亲王福全;顺治第七子纯亲王隆禧;康熙第一子、英勇善战的“达摩苏王”允褆;康熙第十四子、征西大将军允禵。这里名副其实成了清东陵的一部分。
12)岐 山
岐山,位于下营镇下营村南,山虽不高,却是山林葱翠,花果飘香。泃河从山左下流过,自然形成一泓浅潭,晚霞西照,山水相映,波光粼粼,风景极为清静幽雅。山右下有一泉,名无根泉,常年不涸。民间传说饮用无根泉之水,可以却病延年。山有一洞,名岐山澜水洞,亦称羊祖洞、羊宰洞,洞深约二丈,高阔八九尺,阴森之气袭人。旧传岐山澜水洞下有七十二座莲花桥,俗云:“人在桥下走,水从桥下流”。其实,所谓七十二座莲花桥,只不过是过泃河用的七十二块“蹬石”,取莲花普渡众生之意。羊宰是我县历史文献记载中最长寿之人,终年133岁,葬于上山。
13)鹦 哥 寨 山
鹦哥寨山,在穿芳峪乡英歌寨村西北。民国时期《蓟州志》载:“高二里许,广四里有奇,圆耸孤立,旁无联附,山有寺,曰鹦哥寨,石额镌矣半,可识者,惟总兵某建。” 仇锡庭疑为明朝戚继光(号南塘)镇守蓟州时所建。现在又有一种新的说法,认为此寨为《杨家将演义》中穆桂英的“穆柯寨”。查阅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沿河北霸州至天津塘沽一线,为宋辽两国分界线。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雄才大略,始终把收复幽蓟作为目标,不断发动战争。蓟县也就成为了宋辽征战的主要战场。目前,北京、山东都称发现了穆桂英的“穆柯寨”,孰是孰非,尚待进一步考证。
14)燕 山
燕山距州东五十五里,蓟县、遵化、玉田接壤处,西自太行山而来,迤逦而东,直抵海岸。此山乃华夷之界限,燕国由此得名。据北京清华大学任重远教授考证,人文始祖黄帝的轩辕国就在燕山一带。除上述名山外,蓟县境内还有诸多名山有史可考。如,五名山,一名兴隆顶,在州西十里,上有道观,又名娘娘顶,每年四月十八日庙会,男女极多。据说,此庙会是清代京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之一;炼金山,在州西三十里,为银矿。嘉靖二年,聚而为盗,殆至万人;沙岭,在城西三十里,山上有泉,从石龙口中滴于石盆内,汲之不绝,上有水月庵,庵内有半月泉水,不溢不涸;甘泉山,在城西五十里。高百仞,下有泉极甘美。绝顶有大石,其状类犬,故又名石獒山。山上有甘泉寺,寺内有小青,其状类蛇,或曰龙之别种也,祈雨必应;拷栳山,又名窠萝山、苛岚山,在城西六十里,高五十余仞,周遭壁立,传昔有人隐其上,遗址犹存;螺山,在别山东十里,以似青螺得名,山上有寺,名螺山寺,寺后有白塔,高二丈,金世宗曾猎于此;北堡子山,在州东三十五里,周围皆平原,东西长二里,南北长半里,如横卧焉,中峰顶上有庙,民国三十一年毁于火,东麓有庙,曰大圣寺,里人谓之为峰山庙,旧历四月二十二三日有庙会,男女甚盛;龙山,在州东五十里,上有龙山庙,每三月十八日庙会。相传清兵入关,正值此处庙会,清兵大肆杀戮,劫掠妇女无数。从此以后,庙会无妇女浏览,遂成习俗。此外,鱼鼻山、钟灵山、牛头山、别山、梯子山、卧牛山、穿芳山、铁岭、鞍子龄等等,都有历史典故与遗迹。
5、蓟县名水
1)州河史话
州河,是蓟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是蓟县的母亲河。其形成年代久远,无可考。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庚水之源,出于塞北,东南流七百余里至泉州(今武清),乃入海。”州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汉代叫庚水,唐、宋称沽河,明清称运粮河或蓟运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蓟州牧张朝琮将其更名为州河,以区别于蓟运河,沿用至今。张朝琮在《蓟州志》中写道:“蓟之水,川流不一,必取于沽河者,以众水皆小,惟沽河为盛也。”清嘉庆年间蓟州牧赵锡蒲认为,州河为蓟州之水脉,同城北府君山(崆峒山)龙脉一样,均关系郡之盛衰。清道光《蓟州志》云:“盖一州之内,必有一州之山川,所以发舒地气,长养万物也。至山泽之气体,为一郡来脉所关者,尤宜加意保护,如蓟之崆峒山、沽河是也。”历史上,州河是连接蓟县与天津方面的水上交通要道,为促进蓟县乃至天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州河上游称黎河、果河,分别发源于河北省迁安县的鹿儿岭和遵化县的秋水岭,从遵化、玉田与蓟县交界处入境,迤西而行,至城南蔡庄子转而南行至九王庄,全长90多公里,流经西龙虎峪、出头岭、五百户、马伸桥、穿芳峪、别山、城关、洇溜、东赵、礼明庄、上仓、杨津庄、下窝头、下仓14个乡镇。在县境内广纳百川,沟通了黎河、果河、淋河、泃河、漳河等水系(兰泉河水系直通蓟运河除外),汇集了阳泉、白马泉、盘山泉、龙泉、洗心泉等几十个泉流,流域面积几乎覆盖全境。沿州河顺流而下,两岸青山相伴,杨柳依依,古韵悠长。福山塔,又称花塔、鸡鸣塔,位于五百户境内福山上,始建年代不详,辽、金、清及民国时期均有重修。塔高11米,塔前镶有“古浮屠”三字。相传有姑嫂二人,修炼成仙,为相互比试道行,相约鸡鸣前每人各造一塔。此塔为嫂子所造,故曰鸡鸣塔。古塔巍巍,与翠湖相映,妙趣天成;清池春涨,为蓟州八景之一。明熊相《蓟州志》)载:“在城东十五里,有池一区,水青入蓝,春月涨满,涟漪可爱。”现没于翠屏湖中。州河沿岸有无以数计的文化瑰宝。从八千年前的清池遗址、六千年前的围坊遗址,到汉代墓葬群、燕昭王墓,从五定国都的蓟州城池,到上下仓的东岳庙、真武庙、幡杆寺、清真寺、天主教堂等等,无不诉说着蓟县的古老与文明;从神山如屏、崆峒积雪,到瀑水流冰、独乐晨灯,美景如画,增添了几多古老渔阳之神韵;从黄帝问道、李广射虎,到魏武帝大军压境北征乌桓、唐太宗开渠屯粮东征高丽、金世宗金章宗山中围猎、辽太宗、辽圣宗、清圣祖、清高宗、清仁宗等频繁巡幸,到臧荼杀韩广、吴汉斩苗曾、公孙瓒逐刘虞……都演绎了古蓟州昔日之辉煌。
2)泃 河
泃河,又称泃水,是州河最长、最大的支流。《方舆纪要》载:“泃水一名广汉川,宋广川郡之名以此。”清道光《蓟州志》载:“源出塞外,在黄崖川(即广汉川)俗称为头道河,入西南至盘山之阴,又名独乐水,迂回曲折而至平谷县东,南流入三河县境,东南流至嘴头庄合沽河入白龙港(一名白龙江)。”《竹书纪年》和《水经注》载:“周显王十四年,齐师及燕师战于泃水,齐师遁。”这里的泃水指的就是泃河。泃河是黄崖关长城至关重要的隘口,口外百里山谷之水,皆自关之水洞流入。东西两岸城墙象一把巨大的铁钳,将泃河拦腰锁住。历史上,蓟州城共有守营墩台十八座,黄崖关为其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关隘。它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唐代,安禄山在这里驻扎其精锐部队――雄武军。大诗人杜甫《渔阳》诗中写道:“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里的雄武城,就是黄崖关,揭露安禄山早有异志。《方舆纪要》载:“雄武城在州东北,唐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筑。”明代,戚继光为蓟辽总兵,镇守蓟州16年,期间重修了黄崖关长城,增建了凤凰楼、八卦街和许多楼台,是我国古代军事工程的杰作。清康熙《蓟州志》载:“黄崖关边墙九十三里,东起拦马峪,西至松棚顶,楼台四十五座,墩台八座,边储屯粮地三顷四十九亩七分。”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争。长城依旧,泃水奔流。如今,黄崖关长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区,列津门十景之首。因泃河的支流澜河汇流于此,故名岐山澜水洞。澜水上游有著名的九山顶风景区和新开辟的天台山风景区。天台山风景区(车道峪村开发兴建)内原有石佛庙。民国仇锡庭《蓟州志》载“石佛庙,在车道峪村北,庙以五石筑成,高七尺,长六尺余,两石为前后坡,均凿成瓦陇,中有脊,两端有兽头,两山亦凿成披水,花边刻工甚精。庙前有石碑,除万历三年(1575年)三字尚可辨认,余均模糊,无以考创建之年代矣。”庙内原有石佛一座,民国初年被人盗去。文革时,石庙被毁,甚为可惜。
3)泃 河
淋河,是州河又一大支流。清康熙《蓟州志》载:“淋河,原名梨河。因梨淋二字音相似,今遂误为淋河。其水源出遵化州北山谷中,曲折至夏官屯与沽河合流,计水路四十八里。”好女塔就矗立在淋河岸边(在马伸桥境内)。好女塔,建于辽大安二年(1086年)。《大辽国蓟州渔阳县好女塔院特建碑铭》云:“临河(同淋河)好女塔院者,蓟郡之东也……飞殿崔嵬,灵塔万龛,插绛霄而突兀。东西堂三间四架……后堂大藏三间四架,十佛龛藏相依,洪钟一口。”从此碑文可以看出,当时塔院规模宏大。可惜,今遗迹无存,只留下其故事和传说。
4)淋 河
淋河在蓟县境内有许多支流。其中一条源于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贯穿穿芳峪乡境。其中,龙泉最为著名。李江、王晋之与李江的弟子李小山(在穿芳峪西妙沟,与同道八人,另立一村,名八家村。著有《八家村馆集》)合称“穿芳三隐”。
5)漳 河
漳河之水大都源于盘山,经官庄、邦均、东二营、上仓、下窝头等乡镇,在嘴头与泃河之水汇流入州河。盘山水之盛古已有名。清泉秀水,是盘山第三绝。历代描写盘山之水的文章很多。郦道元《水经注》云:“盘山水,水出山上……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里,素湍浩然,颓波历谷,沿流而下。” 明代刘侗描写盘山清泉“其下又多奔泉,泉动而触乎石,溅鸣日夜,与石之锐下而广额者,势相摇倾,所为盘泉也。泉延十里,仅沙其底,石所洁也。鱼鱼影影,不可匿亦不可捉,石为之窦塞也”。乾隆皇帝在《盘山千尺雪记》中写道:“汇万山之水而归于一壑,…虽千夫撞洪钟有不足比其壮者。”综合各个时期《蓟州志》、《蓟县志》,盘山有三道瀑布、五处池塘、十三眼泉水。漳河不仅汇集了盘山诸多清泉秀水,而且也汇集了盘山悠久的历史文化,顺流传播,极大地增添了沿河两岸的文化气息。
6)翠屏湖
风景秀丽、群山环绕的翠屏湖座落在蓟县城东,又名于桥水库,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翠屏湖集水面积2060平方公里(包括河北部分市县),湖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翠屏湖水域辽阔,四周群峰环绕,林木茂密,是各类珍禽理想的栖息场所;河虾、鲤鱼、元鱼、鲫鱼为湖中特产。翠屏湖湖面宽广,水色碧绿澄澈,恬静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周围绿树、湖面、山峰、蓝天、白云映衬,风景别致,韵味独特。闲时邀三五朋友小聚,或湖边垂钓,或林中小憩,尽享“水上人家”乐趣,是避暑疗养的胜地,翠屏湖以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随着历史的发展,渔水之名,已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清康熙《蓟州志》载:“龙池河,一名渔水,在州南一里,源出鹅毛台,逶迤三里,东南流入沽河。”《图经》云:“渔山在城西北三里,高百余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水绕山下,故曰渔水。”据传,龙池河(渔水)有99道弯。因发源地好似嵌挂在半山腰,故后改叫腰河,流传至今便称幺河了。它发源于五名山东簏,流经城关镇境内的公乐亭、五里桥等村,至西七园入州河,全长12公里。此河虽不大,流淌的却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渔山古寺、五名山庙会久负盛名。清乾隆皇帝与刘罗锅“公乐亭独乐寺公乐不如独乐乐,四方台十方院四方不如十方方”戏对的故事流传久远。清康熙《蓟州志》载:“五里镇,州西五里桥庄。明宣宗东巡驻跸于此。宣知州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笔者认为有误,汉代蓟县属右北平郡,渔阳郡应在北京附近)。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歌,流传至今。古今人才不相远,尔曹勉之”(《水经注》载:“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教民种植,百姓得以殷富。童谣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等等,不胜枚举。
6、蓟县的名胜古迹
渔阳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相传,公元前26至21世纪,黄帝迁居北方后,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黄帝死后,陶唐成为首领。从那时起,这里的先民们就开始取土垒城,建立了古城。以后,虞舜、大禹时期,都沿用了这个古城。据说远古时期,人们造城不是用于战争,而是用于防御凶猛野兽的。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防御敌人侵袭的堡垒。近年来,随着对古城墙遗址考古挖掘的不断深入,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早期夯土中,有少量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片(距今4000-3000年),表明这里至少在夏商时期,就已是人类生活的聚落。现存的汉代土城遗址,东西最宽处1100米,南北最长处1250米。目前,在汉土城遗址四周,发现东路庄、西路庄、白马泉、崔店子、东大井、小毛庄、上宝塔、下宝塔、张庄等大量汉墓群。这表明蓟州古城在东汉时期,就已发展成为人烟稠密、经济繁荣发达的雄镇,成为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唐宋元明及清朝前期,是蓟州古城最为繁盛的时期,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建筑数不胜数,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各个时期《蓟州志》、《蓟县志》均记载了本县境内坛、寺、庙、祠、塔、亭等众多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总数达300多个(含盘山)。在城内就有许多著名的建筑。鼓楼、独乐寺、白塔、风云雷雨坛、山川社稷坛、八腊坛、城隍庙、关帝庙、文庙、火神殿、药王庙、天齐庙、玄帝庙、马王庙、龙王庙、仓神庙、土地祠、名宦祠、河神庙、公输子庙、公署、书院、仓廒、碑亭等30余座建筑,遍布城内。近来通过对鼓楼广场地下考古挖掘证实,在地下还存在着一个建筑众多、店铺林立的古蓟州。
1)鼓 楼
鼓楼,是渔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城楼。同时,也是城内布局之轴心,十字街中心分界点。民国《蓟州志》载:城内向以旧鼓楼分界,东至东门为文化街,西至西门为武定街,南至南门为太平街,北至种植园为拱星街。鼓楼,原为钟鼓二楼,故又称钟鼓楼,是古代报时、鸣更的地方,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但屡遭天灾人祸,可谓屡修屡圮,六百余年历经六次重修。明天顺乙卯年(1439年)守备指挥刘楠将钟鼓二楼并为一楼,名鼓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蓟州牧张朝琮重建,并题“古渔阳”“畿东锁钥”两匾悬其上。
2)独 乐 寺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县城内也是本市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建筑的瑰宝和代表作。明嘉靖《蓟州志载》:“辽统和二年(984年),修独乐寺,此前叫独乐阁,高七丈。”这是有关独乐寺的最早文字记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寺之创立,至迟亦在唐初。”不过,民间流传有三个故事都与唐朝有关。一是,唐太宗东征高丽,在蓟县这个地方积草屯粮,驻扎精兵,并数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东征凯旋,为褒奖地方,在此大兴寺庙,独乐寺就是其一,由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监造;二是,752年,李白为揭露安禄山意图谋反之阴谋,游至渔阳城内,应邀题写下了“观音之阁”四个大字。此四字,后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清考证,确为李白所书。三是,安禄山谋反,在此寺前誓师,“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称独乐寺,疑为谬传。清乾隆皇帝以此为题,作了首《过独乐寺戏题诗》:“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独乐乐无着,先忧忧未既。”其实,独乐寺之名,包含着佛家思想,佛家讲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取其首尾“独乐”二字为寺名。一千多年来,独乐寺始终为佛教胜地,香火旺盛,每到庙会,县境居民,百数里跋涉,参加盛会,百姓视之为圣地。清朝,独乐寺为禁地,平时百姓不得进入。千年古刹独乐寺,有多项国内之最,如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高层木构楼阁建筑,十一面观音菩萨泥塑塑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泥塑站像,山门是我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实例等等。独乐晨灯,为古蓟州八景之一。传每到元旦之晨,盘山舍利塔有灯冉冉而来,先至独乐寺,后及诸古刹。1961年,独乐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后,独乐寺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后备名单之中。如今,独乐晨光被列为津门十景之一。
3)白 塔
白塔,旧称观音寺白塔,又称渔阳郡塔,高三十点六米,是城内现存最高的古建筑。1982年-1984年7月,国家文物局、天津市文化局拨款进行抢救性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塔中还有一塔。内塔有石函一具,石函正面有“清宁四年”等字样。从而,证实此塔为清宁四年(1058年)所重建,同时,在塔内还发现辽代瓷盘、金钢铃、玉瓶珠子,明代的经卷、金佛、玉佛、木佛等共百余件。在民间流传有许多有关白塔的故事。传说一受气媳妇,在此用铁锅将海眼堵住,并建塔镇之,为古塔增添了几多神秘色彩。
4)关 帝 庙
关帝庙,因供奉三国时期大将关羽而得名。关羽的“忠义”形象,在宋代以后,倍受历代统治阶层所推崇,故关帝庙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在中国宗教史上,关羽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唯一的在儒、释、道教中均受欢迎的历史人物,儒家视其为“武圣人”,享受着与孔子同样的祭祀,故与文庙相对,称武庙。佛教视其为伽篮神,道教将他列为天将,称“关圣帝君”。县城内现存的关帝庙,位于武定街北侧,原旅委院内。始建年代不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蓟州牧张朝琮制一匾“轶伦超群”悬挂于在关帝庙大殿之上,并书写一幅对联:“浩气长存义协一心同辅汉,遗忠未遂风师百世议尊王”。
5)文 庙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故又称孔庙。同时,也是古代儒学教学所在地,称儒学、学宫、州学,其址位于现城关第一小学院内。                     
7、蓟县著名景点
1)玉龙山滑雪场
玉龙滑雪场距本案车行大约10分钟,依山形地势的起伏建于山谷之中,总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是一座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滑雪场。现一期工程已完工,滑雪场内分别建有长500米和800米的初、中级滑道各两条,雪圈道一条。各雪道平均宽度50米,最大坡度达17度,场内滑雪板、滑雪服等配套设施齐全,并配有多名专业滑雪教练。滑雪、赏雪、嬉雪等雪地区域完备,滑雪者不仅能够充分体验雪上飞滑的惊心动魄,可以感受和欣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还可以与家人、好友共同享受堆雪人、打雪仗的雪趣嬉戏。
现可同时容纳1000人滑雪。雪场二期工程计划于明年年底完工。建成后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2000人滑雪,可同时满足初、中、高级滑雪者的需求,将成为目前本市规模最大的滑雪场。滑雪场交通非常便捷,市民沿津围公路就可直达该处,也可驱车沿津蓟高速公路前住,1小时即可到达。
2)黄崖关长城
现在修复后开放的黄崖关长城,是蓟县长城的一段。同其它地方的长城相比,蓟县黄崖关长城,有其鲜明的特点:
形势险峻:黄崖关两旁为悬崖绝壁,关隘扼守要冲,全段城墙和敌楼建在海拔730米的山脊上,陡峭险绝,令人生畏。
景观雄奇:黄崖关东有悬崖为屏,西有峭壁为依,小河从山间流过。山水相映生辉,俨然是一幅垂挂天际的绝妙丹青。

3)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葬人最多、最具特色的一座,也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
清东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级4A级旅游景区。
8、蓟县民俗
1)礼仪民俗
冠礼
  人至成童则加巾、加冠、加幞头,谓之“三加”,即冠礼也。古行之,今久废。
婚礼
  男家凭媒妁求婚,女家允诺,则书女子年庚,交媒人送男家。按命书合算允协后,双方各具红柬,分别各书男女生辰年岁,彼此交换,谓之“定婚”。俟男家欲迎娶时,须先令媒人通知女家,再书娶帖,备礼物,谓之“下礼”。迨迎娶之日,复具礼盒,先往女家,随后男宾二人, 女宾一人,押彩轿迎娶。甫到门,女家男女宾相揖以入,候吉时卡轿子(于)门,作乐,新人上轿,双方男女宾亦各升舆。 男家迎宾在前,女家送宾在后,轿在中间,鼓乐而行。 至门,上挂彩绸,旁竖草把。阈横马鞍。候吉时新人下轿,怀抱宝瓶,用红布蒙首,两少女搀扶,红毡铺地。于院落中放一方桌,坐北朝南,供天地纸,行三跪九叩礼。礼毕,退。再搀新人入洞房,先向喜神方,谓之“迎喜神”。再安椅子一把,下放豆腐一块,扶之而坐,谓之“坐福”。 晚,烧红烛,吃水饺,谓之“子孙饽饽”。翌晨,舅姑派人领新人拜祖宗,再拜舅姑,以次及全家诸尊长。再从新郎拜外来诸亲友。是日,女家来男女宾,谓之“做事情”。饭后,将新郎新人均带回女家,谓之“回门”。住一宿,再一同送回。近来风气开通,亦有行文明结婚礼者。但于城偶一见之,乡僻之区仍罕觏也。
  昔以财产相若、门户相当,为男女两姓必要之条件。男家聘礼,女家妆奁,在稍有资产人家决无计及多寡,而以责之对方者。惟贫困者嫁女无资,少索财礼以为嫁女时之衣饰。初婚者,男女年龄相差至多不过四、五岁。十五岁以内结婚者,约居少数。 近年男女注重求学,婚姻渐趋重知识矣。
丧礼
  普通之家于人初死,举家痛哭。再差人往各戚友处送信,谓之“报丧”。戚友家闻信,即遣人持纸帛、果供前往吊唁,谓之“棺殓”。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于次日日暮或日中,再将死者大殓入棺。然后孝子亲托命纸往五道庙,绕三周,呼死者上车三,即将命纸扶置纸糊车中,用火焚之。孝子痛哭,亲友北面行礼,孝子答礼。谓之“送行”。 贫穷小户多于此日埋葬,稍丰之家停七日或二七日不等。另具讣闻报于各亲友,云:某日成主家祭,某日酬奠发引。其仪式多本《温公家礼》。从前,有延僧道唪经,糊纸张以表示尽人子之心者,自民国以来,风气开通,多半废止。
祭礼
  士大夫家,于祖宗神主前每日早晚必焚香,表尊敬,志不忘也。四时按节上供,惟清明则往墓地焚纸钱、陈酒果、扫墓、添土、焚香以祭,并于坟上挂纸钱。 至于死者之忌日,亦多于主前上供。其供品之丰啬,视贫富而别。
2)岁时民俗
正月
  于立春前一日,知州率僚属迎春于东郊牛芒神前,行五揖四拜礼。“立春日”黎明,于芒神前行礼毕,随各执彩鞭,鞭春牛三匝毕而散。正月初一,为“元旦节”。 设香烛、果、酒醴庶品之仪,于祖宗及各神祠前,敬谨致祭,并拜年。 卑拜尊,幼拜长,各亲友亦交相拜贺。 近来改用阳历,各机关于一月一号,照例举行团拜。城镇、乡村住户一般民众,仍于旧历元旦贺年。 积习难返,此见一斑。 十五日,为“元宵节”。 昔时,设宴、张灯、放花炮为乐;妇女出游,名“走百病”。今则放花炮之风已废止,然各家用纸捻灯花,拌以麻油,沿路燃撒,仍盛行也。二十五日早晨,于院内以灰作圈,中藏五谷,名曰“打仓”,祈丰收之意也。乡农家此风盛行。
二月
  初二日多为“龙抬头”。家家食饼,谓之“扯龙鳞”,也有吃饺子者,谓之“攀龙角”。初三日,为“文昌诞辰”,演戏庆贺。今废止。
三月
  用牲醴于社庙致祭,祈风调雨顺。二十八日,赛东岳庙会。今废止。“清明日”,陈蔬馔、挂纸钱、扫坟添土,簪柳枝于头上。
四月
  初八日,登崆峒山,赛崔府君庙(查府君庙已无存,此事亦废止)。十五日,登五名山,赛圣母会。今废止。二十八日,赛药王庙会。今废止。
五月
  “端五节”,挂蒲剑艾人,食角黍。儿女辈以色丝系颈上,名“百岁缕”或抽荷包。佩带,皆取趋吉辟凶之意。十三日,赛关帝庙会。今废止。二十三日,赛火神庙会。今废止。
七月
  七月七,结彩线,用针“乞巧”。十五日,设麻姑于堂,荐时物,祭祖先,亦有至坟前上供并焚纸钱者,且有撒河灯、擂鼓、击钹以逐疫者。
八月
  “中秋节”,亲友多以瓜、饼互相馈送。各家祭月光,举觞庆月。十八日,为“城隍诞辰”,演戏庆贺。今废止。
九月
  九日,“重阳节”。制花糕,饮菊酒,提觞登高。
十月
  朔日,剪纸为衣,焚于坟前或街口、路口,谓之“送寒衣”。 佣工者例于此日还家。 “立冬日”,雇工人之家,均于是日散工,亦有到小雪再散者。
十一月
  十—月,为“天长节”,祭天地、祖宗。
十二月
  八日,各豕作 “腊八粥” ,杂以米、豆,复加枣、栗。 二十三日,“祭灶神”,用糖瓜作供,配以香烛。“除日”,帖春联,换门符。礼拜祭天地、祖先,谓之“辞岁”。于家中小孩散给“岁钱”,多少不拘。
3)庙 会
〖蓟县香火庙会〗
万松寺顺星会 清至民国初年正月初八为顺星会,会期15天,参加庙会者在佛像前讨签,以生辰八字查看《玉匣记》,占卜当年是否顺利,然后施舍金钱、糕点。
万松寺香火会 清朝至民国初年,正月初八、三月初十、十月初十是盘山万松寺香火会,会期4天,来自平谷、三河、宝坻、香河各县及县内的巫婆、神汉、善男信女,进香拜佛,许愿还愿,为生人祈祷幸福,为死者超度亡灵,昼夜佛号、法鼓响声不绝。施舍的东西有点心、衣物、曾鞋、曾袜、钱财、牲畜。
龙山庙会 清朝至民国初年,三月十七日为龙山庙会。这天,善男信女求子拜佛,烧香还愿,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演出大戏、马戏、杂技,卖艺的艺人、邻县的行商、县内的小贩及天津、北京、唐山、保定的铁器商人,云集于此。逛庙男女,人山人海。大门小户接闺女,叫女婿,请亲友,摆酒席,俗称“过庙”。蓟县境内香火庙会还有(农历):(1)二月初三,文昌庙会;(2)三月初十,西关娘娘庙会;(3)三月初十,洇溜庙会;(4)三月十四,别山庙会;(5)三月二十六,黄崖寺庙会;(6)三月二十六,邦均关帝庙会;(7) 四月初一,下仓娘娘庙会;(8)四月初十,马伸桥娘娘庙会;(9)四月十五,五名山圣母庙会;(10)四月十八,崆峒山崔府君庙会;(11)五月初五,侯家营八蜡庙会;(12)五月十三,关帝庙会;(13)五月二十三,火神庙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庙会废止,但过庙会的习俗犹存。
二、蓟县区位
1、  蓟县的位置优势
大区域:从环渤海经济圈到大北京经济圈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版块。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而天津正处在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之内。天津市副市长杨栋梁则透露了天津的发展思路:一是建成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交通枢纽;二是将天津建成国际贸易大港。
从城市发展来说,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中国投资的新亮点——大北京经济圈。从伦敦、巴黎、东京等其他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看,此布局对其周围城市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强劲,为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步接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成为这一地区的共同需要,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客观上要求京津冀在制定本地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时,要充分考虑京津冀地区在国内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大北京经济圈的布局情况是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因此天津正处在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经济圈的范围之内。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奥运”会必定会为北京及周边地区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尤其是旅游行业,同时带动的将是旅游地产。北京的平原地区面积是6000多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占地已近超过1/3,这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北京本就稀缺的森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也就不能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居住要求。同样在天津市内的过度城市化改造,使城市到处林立着钢筋混凝土,也不适宜休闲居住,而天津蓟县却具备休闲居住的良好条件。人们熟悉的旅游地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有燕郊、承德等地,但距天津最近最具发展潜力的应属天津的“后花园”蓟县。
2、  蓟县交通便利
蓟县的交通通讯十分便利。蓟县地处津、京、唐、承地区的交通要冲,京哈、津围、邦喜、宝平等7条干线公路、14条县级公路、310条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油路”。津蓟高速的贯通使得从天津到蓟县高速路段仅需四十分钟就可到达,同时京秦、大秦铁路横亘境内,津蓟铁路直抵县城,在县城内就有火车站,所以公路、铁路都可直达蓟县。从天津到蓟县的长途汽车乘坐方便从天津市河北区的建昌道和东站每天都有许多班次可供游客选择(票价:16元/单程),而从蓟县到北京的火车票价只有8元/单程。蓟县的交通通讯十分便利。蓟县地处津、京、唐、承地区的交通要冲,京哈、津围、邦喜、宝平等7条干线公路、14条县级公路、310条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油路”。津蓟高速的贯通使得从天津到蓟县高速路段仅需四十分钟就可到达,同时京秦、大秦铁路横亘境内,津蓟铁路直抵县城,在县城内就有火车站,所以公路、铁路都可直达蓟县。从天津到蓟县的长途汽车乘坐方便从天津市河北区的建昌道和东站每天都有许多班次可供游客选择(票价:16元/单程),而从蓟县到北京的火车票价只有8元/单程。
总 结:
Ø        蓟县交通便捷,路网完善。已经开通的津蓟高速公路,缩短了天津市区到蓟县的物理距离。
Ø        05年即将修建蓟县到北京的“平蓟高速”,高速行驶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Ø        小结:区域交通环境的日趋完善,加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度,为蓟县经济和旅游度假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蓟县具体方位
被称为天津“后花园”的蓟县,处于京,津,唐,承四市腹心,距首都北京88公里,距天津115公里,距承德220公里,距秦皇岛236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距京唐港、黄骅港230公里,距秦皇岛港236公里, 形成了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发展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蓟县是“大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后花园、和农副产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对此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蓬莱市副市长宋昆就旅游地产坐落的辐射问题,提出了一小时经济圈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城市的旅游地产项目应该位于以城市为中心,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距离为半径的范围之内,只有在这样的辐射圈内,城市的人们才有可能考虑到那里去度周末。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市辖区之一,县政府位于蓟县城关镇。
蓟县毗邻京、津两大城市,来此观光览胜的游客络绎不绝。逶迤的燕山山脉群峰竞秀,巍峨壮丽;黄崖关长城巨龙蜿蜒,气象万千;一碧万顷的翠屏湖渔舟点点,和风鼓荡;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恰似绿色翡翠镶嵌蓟北,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令人叹为观止;以“三盘胜境”著称的盘山,飞瀑流泉,松风浩荡,古寺塔影,石趣天成。清乾隆皇帝游历多次,曾发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蓟县处于大北京经济圈的中心区域,距离北京80公里,距离天津100公里,整体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交通便利
蓟县地处燕山南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天津市唯一的自然生态林区,被称为三大“绿肺”之一 。
匿名  发表于 2011-5-13 08:32 | 来自河南
魅力的家乡,富饶的家乡。看到此贴仿佛身临了阔别已久的祖籍。
发表于 2011-5-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