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893|回复: 7

《桃花源记》与蓟州盘山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桃花源记》与蓟州盘山


作者:[admin] 来源:[沃野秋石的BLOG] 时间:[2010-1-8]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他描写桃花源“土地空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是陶渊明所追求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快乐的理想社会,反映了陶渊明企图变革封建制度的一种高尚理想以及农民反对封建剥削、期盼安居乐业的愿望。这一“仙境”可能是诗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从这篇文章产生以后,广大读者总想知道的“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
    据考,陶渊明曾来过盘山,并以田畴家族隐居盘山为背景创作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
    据西晋陈寿著《三国志. 田畴传》记载,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无终人田畴因当时“胡汉交瘁,荡析离居”,率领宗族及其附众数百人逃入徐无山(即今盘山)中, “营深险平坦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纷纷追随、效仿田畴,陆续来到盘山的深谷定居下来。几年间在盘山定居的百姓多达五千余家。在田畴主持下,制订了二十余条章程,又制订婚姻嫁娶之礼,兴办学校。大家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桃花源”式生活。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战乱频仍,他精神苦闷,便抚剑独行,不远万里,来到盘山。陶渊明曾作有《拟古》诗一首,诗曰:“抚剑独行游……张掖至幽州(当时的幽州包括今蓟县一带)”“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闻有田子泰(田畴字子泰),节义为士雄,其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由此可见,陶渊明十分倾慕、膜拜田畴,向往其家族在盘山所过的“桃花源”式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应该是陶渊明随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精神源头。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花源,许多教科书大多解释为陶渊明所期盼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一种虚幻的理想社会。可是在陶渊明所期盼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一种虚幻的理想社会。可是在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之前,盘山确实存在一个田畴家族的“桃花源”,而且陶渊明又来过无终的盘山,写过歌咏田畴的诗作,因此,《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应指田畴及其家族隐居的蓟州盘山。
发表于 2010-5-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小菜一碟


    这帖子肯定出自蓟县人之口。蓟县人总是把徐无山说成是盘山的别名,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历史上的徐无山决不是现在的盘山。原因至少有二;其一,没有任何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把徐无山与盘山联系在一起;其二,徐无山应是徐无县内之山,而徐无县原在遵化、迁西、丰润、玉田交界处,蓟县从没划在徐无县之内。
    至于陶渊明,他只是在诗中表达过到无终学习田畴(字子泰)遗风的愿望,没有任何典籍表明他真的来过这里。按当时的背景分析,作为南朝的一名官吏,他不具备到幽州到无终的基本条件。
发表于 2010-5-2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鄙视这种不做考证功夫,功利前驱的文章。

支持玉叟老师的观点。
晋“太元”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北方早已沦陷。不过我自知这一点证据不充分!百度“武陵”: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
武陵既非杜撰之地,干嘛非要强拉硬拽说是盘山?
发表于 2011-12-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盘山志》中说盘山即徐无山。不过就地理位置而言,徐无山当还是在今玉田东北部一带,而盘山太靠西了。

太古老的史迹,今天很难搞清楚具体是哪座山了。
发表于 2011-12-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徐无山确实应在徐无县内。现丰润之地,那是大部分属无垠县,少部分属徐无县。则徐无县和徐无山的方位不可能跑到玉田县西边去。
发表于 2011-12-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关于徐无山,据初步考察:我猜测可能在今遵化市南部刘备寨乡、鲁家峪乡、玉田县东北部林头屯乡环形山一带。这里符合田畴割据政权5000户生存的相对封闭的地域条件。但目前没有掌握该地的考古资料情况,因此,还不到下结论的时候。有兴趣的网友请参与继续考证!
发表于 2011-12-3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还有一个人在作品中塑造过“世外桃源”,他就是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玉田籍人士赵焕亭。他在其名著《惊人奇侠传》第三回中详细刻画了玉田版桃花源记,读罢不难看出,田畴的徐无山庄园就是该艺术形象的原形。现指出,供大家参考。
发表于 2011-12-4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对于各地争夺历史名山的问题,我们应当宽容地对待。比如:无终山究竟在何处?在拿不出足够证据证明为我县专有时,就应当将它视为相关县共有历史遗产,大家共同享用。谁想排他独占,就应拿出充足依据来。蓟县人说无终山即盘山,他们的依据是《盘山志》,而此书是清代蓟县人所写,用清代自家人的书证来断春秋时的案子,明显不足为据。可我们却可以拿出五份不同时期书证:北魏《水经注》、明代《顺天府志》、清代《方舆纪要》、民国《惊人奇侠传》、现代《辞海》,用这几份证据来证明无终山就在今玉田县城西北部,依据应比盘山说充足得多,硬气得多。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与他们叫板。但关于徐无山,目前我们的考证功夫还没下到,我们争论时底气还不足,希望各位还是先暗里使劲吧!啥时依据搜集足了,别人也就争不过我们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