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染红黄土坎
来源:蓟县政务网
[沽水秋石的BLOG]
“八路军好八路军强,八路军打仗为老乡”,这是两句流传很广的民谣。在蓟州的南部平原地区,曾流传过一段似快板书一样的小段,这段唱词以1943年腊月二十四清晨(公历1944年1月19日)发生在玉田与蓟州相接的黄土坎村的一次战斗为素材,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讴歌了人民子弟兵机智勇敢顽强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子弟兵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 民谣讲道:“家住河北省,玉田城西边;离城四十里,庄名黄土坎.腊月二十四,眼看要过年.来了八路军,家家住的严.鬼子来讨伐,八路就打他;吓得鬼子兵,喊爹又叫妈.鬼子来的多,还有铁甲车;不怕枪炮响,一直往前豁.村北两座窑,过去把砖烧.鬼子在南窑,八路在北窑.两路打冲锋,净是拼刺刀.打到太阳落,八路把兵撒.打死鬼子兵,足有一千多.鬼子进了庄,下了狠心肠.放火烧民房,还要好衣裳.百姓没处住,东奔又西颠.一家老和少,不能得团圆.多亏共产党,送粮又给钱;男女老少回了家,这才过了团圆年.”黄土坎村老人们至今尚能倒背如流这段快板书似的民谣。 这次战斗是在1943年腊月二十四清晨发生的(公历1944年1月19日),当时胡是民兵小队长,正在村里值班。在腊月二十三的夜晚,我四区队由田心、娄平、张志超、贾德中等领导人带队。来到地处蓟州与玉田交界的黄土坎村驻扎,想在这一带休整。但被当地的一名汉奸发现后报告给了敌人。 在当地叫黄土坎的村子共有两村三处,一村在北边的黄土坎,是蓟州所属,在这个村南边紧邻的是玉田县辖区的黄土坎,这个黄土坎村又被从南向北的兰泉河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座石桥相连。当天夜里这两个村子的三个地方的每家每户都住满了我八路军指战员。 在林南仓一带驻扎的鬼子闻讯后,与附近的鬼子联系,鬼子兵从三个方向朝黄土坎进发。在上仓驻扎的鬼子和通县的鬼子从西边进攻。腊月二十四凌晨,天刚蒙蒙亮时,这些鬼子兵来到蓟州一侧的黄土坎村北,在这个黄土坎村北的南大窖旁停下了汽车,只留下几个鬼子站在大窖上看汽车,这队鬼子的主力则打算悄悄地从黄土坎村西头进村。在村西北住的村民王振河的院子后边有一道寨子(即用玉米秸围成的栅栏),鬼子兵来到王振河家的寨子旁边时就用刺刀挑寨子,我八路军早就获得了敌人要来进攻的情报做好了反击的部署,提前在村头的各个路口处埋伏好,只等敌人一到就狠狠打击。在王振河家的房脊上埋伏的我八路军官兵听到鬼子兵进村的声音,一阵手榴弹把鬼子兵打得蒙头转向狼狈逃窜。 从唐山和玉田林仓镇来的鬼子兵开着两辆坦克车从东边进攻。这队鬼子以为桥西的黄土坎有我八路军驻扎,对河东边的黄土坎村放松了警惕,他们来到了河东黄土坎村东头的一个大庙前停下,企图从河东过桥后往河西偷偷地进攻。没想到刚一下车,就被埋伏在大庙内的八路军一阵扫射,这些鬼子兵鬼哭狼嚎地逃跑了。这两次战斗把鬼子兵消灭了很多。 在宝坻新安镇驻扎的鬼子兵从村南进攻黄土坎村。这队鬼子兵是日军的河防军,因为当时日军从蓟县的邦均镇一带由蓟运河航道运送钨矿石,鬼子兵的运矿石船常被沿蓟运河两岸埋伏的我八路军游击队打伏击,鬼子兵为防止遭我伏击,就在紧靠蓟运河南岸的宝坻县一侧的新安镇驻扎了河防军以保护这条航道。这些日军得到情报后来到了黄土坎村。这些鬼子兵连同被我子弟兵打退的从西侧和东侧来的日军一起联合向三地的两个黄土坎村进攻,我四区队八路军在出现敌强我弱的形势时,我八路军十三团主力及时赶到,包围了三处两个黄土坎村外围的鬼子兵,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在打了一天半夜之后,我军在三地两村人民的支援下分成两路突围,在对敌取得大杀伤的情况下,顺利突围而出。 这次战斗共打死了200多名敌人,而我军仅有50多人伤亡.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而疯狂的敌人在遭到惨败后恼羞成怒,制造了惨无人道的黄土坎惨案,腊月二十五日凌晨战斗结束后,敌人没有从我军上得到便宜,三路鬼子兵进村后对没有跑出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们施威,拿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出气。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三处两黄土坎村到处一片火海。村里有100多户民房被烧毁,27名男女老少被活活烧死,光他家附近的三个门口就被鬼子兵杀死了四口人。村里没有来得及逃跑的钟金亮、胡广录、胡广起、胡广春、胡其功、王孟春等都被鬼子杀害,有的是被鬼子扔到菜窖里再烧死的。村民王润的母亲当时正往菜窖里藏被窝,以免被鬼子抢去,不巧被鬼子发现后,当即一枪打死,王润欲抢救老人也被打死。不少年轻人随着八路军冲锋时跑到村外得以逃生,还有不少人被日军打成了重伤。 在这年的春节前,仅一天零半夜的时间,我军在这里与日军交火,有数百名敌人被打死,而我军仅有很少伤亡。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而疯狂的敌人在失败后恼羞成怒,制造了惨无人道的黄土坎惨案,鲜血染红黄土坎,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仇恨和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