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066|回复: 0

关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一些资料【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关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一些资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41年在唐山建立的农业职业学校,1946年迁到昌黎县城南关原新中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院内,1953年又迁到占地比较宽阔的现址(原为测候所和平津铁路管理局昌黎农场南部的工房和园地),占地面积达26.4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河北省昌黎农业学校”,由河北省农业厅直接领导。1958年至1962年,学校曾经试办大学,改名昌黎农学院。“文革”期间,学校下放归唐山地区直属,改名唐山地区农业学校;1975年,扩办大学,改建为华北农业大学唐山分校,后又改为河北农业大学唐山分校,大学班主要设有农学、果树、农业机械化、畜牧兽医等系,附设实习工厂、实习农场和兽医院等。1985年1月,学校改建成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1998年夏天,学校并入设在秦皇岛市学院区的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学校,更名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嗣后,学院开始在秦皇岛市区设有校区;几年后,又开始建设新的校区,筹建欧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易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的多科性本科师范院校。




学子留言:看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改名历史,追溯到1941年,我很欣慰。

我是学校1941年始创开始的第一期学生,历经了日伪时期、国民党时期,直到解放后新中国时期。基本上经历了初级农校和高级农校的全过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过唐山农校的学生,大部分人已经作古,在世的最小也要八旬开外,对学校的历史回忆起来难免有些模糊。我根据可靠资料将一些历史片断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1941年 日伪政权始建河北省冀东道二十二县联立唐山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唐山市马家屯后街1号(一个大作坊旧址)。第一任校长名叫谭庭英,教育主任张旭初,训育主任张毓华,总务主任徐X荫。
学校设制农艺、农作、园艺三个科,每科只一个班,学生30~40人,全校学生总共100人左右。由于学生教师人数都不多,大家彼此都认识。学生必须全部住校,住宿、伙食由学校公费供给。
1944年 第1期学生毕业。下半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唐山农业学校。并迁入原唐山市第一中学校址,在市南吉祥路。(市立一中与教会学校丰滦中学合并后,迁到原丰滦中学校址。)校长毛金本,教务主任严x x 。日本教官加藤。
1945年 学校由初级农校改为高级农校,由于生源缺乏,本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毕业成绩代替升学考试,基本上全部升学,在本校就读。此时校长是杨振普,后由王宝田接任。
日本投降后,学校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校长由丰滦中学校长王又德兼任。(王又德一直是丰滦中学校长,日本侵占后离开了学校,日本投降后又返回丰滦中学任校长。)
1946年 学校迁往昌黎。名为河北省昌黎高级农业学校。校址在昌黎车站附近的新中罐头公司旧址。校长徐宝玟〔mín〕(他本人自称读“文”,全校师生皆读“徐宝文”,因“玟”与“坟”字形相近,学生有时背后叫他徐宝坟。)教务主任韩绩之(后任河北农学院教授)。
1948年 “6·25”“9·14”两次战争后,学校断绝了经费,校长和部分教师离开学校,学校停课,高年级学生效仿东北学生纷纷流亡北平。辗转于北平河北中学、大兴黄村农业学校,最后到双桥双树乡豆各庄,以张家祠堂为校址,成为流亡学校。不久在解放军围攻北平形势下,学校溃散。
1949年 在北平军管会对各地流亡学生统一安排下,昌黎农校流亡学生,于2月12日返回昌黎。此时校长李金堂,教务主任朱增。后来校长由张伯藩接任。
附录:学校环境很差,教师们闲暇之余,讽刺性的编了《唐农八景》:
紫藤垂荫—进入校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架大藤萝架,紫藤茂盛。
茅屋夕照—一排排的教室,全是茅草屋顶。
龙头晓月—校长谭庭英是办公室兼卧室,看文件或看书习惯靠在床上,时间一长墙上出现头部污渍,形如月亮,故名。
井底马路—院内有一口废弃水井,在清理中将掏上的石块铺了一段小路。
骷髅唱晚—有一对教师夫妇,傍晚两人散步时,男的经常哼唱歌曲,其声低沉凄凉。
鸳鸯相伴—张旭初与王x钊同住一间宿舍,时常结伴出入,虽是同性,犹如情侣。
黑水长流—开滦煤矿洗煤污水由专用敞露渠道排除,途径学校。
西厢小院—整个校园西部另有一小跨院,院落较好别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