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25|回复: 1

发一个网络的:网络语言并非现代人专利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4-29 15:52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发一个网络的:网络语言并非现代人专利

网络语言指“网络用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有的源字汉语,有的源自英语,有的源自日语,有的源自数字,有的源自方言;有的是拆字,有的是缩写,有的是谐音,有的是借用。五花八门,独具特色。打开网页,扑面而来的遍是网络语言,不管你接受的快慢,都必须面临用网络语言交流聊天灌水,不由自主地成为网络语言的传播使用者。
网络语言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如楼主(LZ)代表发主题帖的人。盖楼指回复同一个主题帖,楼上的指比你先一步回复同一个主题帖的人,与之相对的是“楼下的”。沙发(SF)表示第一个回帖的人,椅子表示第二个回帖的人,以此类推,还有板凳、地板,再往下还有地下室;又如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
网络语言简洁诙谐,出处众多。如CU:See You的缩写带音译,意“再见”。 例句:CU,今天就到这里吧;3166:沙哟娜拉,日语,意“再见”; 886:意“拜拜喽,再见”;3Q:Thank You,意“谢谢”; 9494:就是就是;偶:台湾普通话“我”的读音。
其实网络语言并非现代人的专利,早在古代,先人们就用这种语言方式传情达意、联络沟通。如古时一妇女丈夫外出作生意,其想念之情日重,就托老乡捎书信一封,但又不会写字,便在信纸上横向画了三个小乌龟,第四个又画了一个竖着的乌龟。丈夫看后,赶快动身于春节前回家团聚,原来这位妇女表达的是“归、归、归、速归”之意,而信中体现的却是“龟”、“龟”、“龟”和“竖龟”之图形,假借之意恰到好处,现在读起来还令人拍案称奇;又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十分不好记,古人们就用“山巅一寺一壶酒”来帮助记忆,使人们很快记住3.14159的圆周率,其高明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把“1”读作“幺”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幺”为最小之意,就在某种场合用“幺”代替“1”;另外还有把“2”读成“两”,是阿拉伯数字“2”与汉语“两”表示的数量一致;“7”读作“拐”、“0”读作“洞”也是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有象形之处。这种表达方式已具备了网络语言雏形的味道。
由此看来,网络语言和古人的图形符号、文字游戏、现代人的等量替换一样,多是用谐音、近似、象形来表示真正的意思,其诙谐幽默的一面非常一致。以上表明,古人才是“网络语言”真正的的发明者,现代人只不过是进一步地发扬光大了。
本文见劳动报3月9日3版,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0-5-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游客都可以发帖子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