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51|回复: 9

榆钱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路边的一处围墙内侧,有俩棵小碗口粗细的榆树,这个时候,树下半部的枝杈上,已然冒出簇簇丛丛的小叶芽,搜寻了下,没有找到榆钱的影子,我想榆钱该是榆树的花吧,只有花心,才是孕育种子的摇篮,而恰恰每颗榆钱的中心都有一颗种子,在榆钱老去后,就随风散落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然后就有了一棵棵树的希望。

老家的后院有几棵榆树,从我记事起他们就已经存在。

童年的记忆里,榆树从上到下,从皮到叶都可以用来做吃食。

先说榆树皮,这可是上好的粘合剂。剥去外面那层经过岁月洗礼的黑褐色老皮,把内侧的白瓤晒干碾碎,然后掺在各种杂粮面里做面条,那面条吃起来便变得又筋道又滑口。小时谁家伐了榆树,就有左邻右舍找来斧头,把外面的那层榆树皮砸下来拿回家备用。越是靠近树根的部位粘度越高。那时候家里哪天能做上一顿高粱面的饸饹,可是会令我们这些小馋猫回味好久。

每次家里做饸饹,都是二叔过来帮忙,大人们先在高粱面里掺上一定比例的榆皮面,和成硬些的面团,再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大剂子备用。旺火把水烧开,在热气腾腾的锅上架起饸饹床子,妈妈把剂子放进饸饹床子中间的眼里,力气大的二叔,握住饸饹床子的一端开始挤压,一大缕面条就会慢慢流出来滑进锅里,妈妈用筷子搅动着锅里的面条,爸爸拉着风匣把火加旺,我们围在一边看着面条舔着嘴唇,小小的锅台旁,热气腾腾的可绝对不仅仅是锅里飞出的水蒸气啊,哈哈。饸饹出锅后放在冷水里滤去热气,然后拌上用粉条、咸菜、豆腐切碎打的卤子,那无以伦比的滋味哦,就深深的扎根在了童年的心里。

到了春暖花开,榆树也会应时而发。那树顶挂起的一串串榆钱,对我们孩子乃至大人都是充满了诱惑,小些的时候看着别人爬上树去摘榆钱,我们就围在树下,爬到树顶的人折下一串串挂满榆钱的树枝扔下来,我们捡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嘴里塞,甜丝丝的榆钱,在嘴里还没来得及嚼碎,就被压迫到了肚子里。那副不用掩饰的贪婪相,现在想来,除了可笑,还是可笑······

那时奶奶最爱用榆钱拌上苞米面蒸着吃,我们那里称作“布咯”,为什么这样叫已是无从考证。挑拣去榆钱上的杂叶细枝,在水里漂洗俩次,撒上少许盐,拌上一些苞米面,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被松散的铺在锅里的篦子上,盖锅,添火,不一会,热气升腾,香气弥漫,嘿嘿,还有那口水泛滥。刚出锅的布咯奶奶大多先盛出俩大碗预备端给左邻右舍,然后再给我们吃,一阵狼吞虎咽后,才知道什么是眼大肚子小,想着会吃很多很多,可感觉没吃多少已是腹胀肚圆,呜呼,我还没过够嘴瘾呢!!!

前几天出游,看到一棵风景小榆树上,有零星的榆钱,摘下一颗放在嘴里,已经没有童年的甜味在里面。物似人同,口味异变,只有记忆,还在升华着童年里的欢乐甜醇。

发表于 2010-4-2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读着这篇美文,让人想起了那个童年时光,那时真的很好啊!
发表于 2010-4-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好想回到过去
发表于 2010-4-2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丰厚的生活底蕴,提炼出优美的文采。
发表于 2010-4-2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回复 2# 田雨hxh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回复 4# 戴维陈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回复 5# 歌声悠扬


   
发表于 2010-4-2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了楼主的文,小时候玩的场面历历在目。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回复 9# h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