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349|回复: 17

蒋像还我山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还我山河

存图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SDC133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SDC133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纪念装甲兵建设五周年*
(一九五五年九月)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建设已经五周年了。
  五年来,在毛主席、军委直接领导下,在强大的步兵基础上,并由于苏联的援助,已经建立了一支中国人民的年轻、勇敢、坚强的装甲兵部队。为建立更强大的装甲兵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这支部队有着现代化的坦克装备。它加入在战斗队形和战役布势各个部分的编成中,将大大地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进攻中的突击力量和速度;在防御中将大大地加强防御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五年来,装甲兵是在边组建、边训练、边战斗中发展起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少的部队得到了锻炼,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目前,部队已经掌握了现有装备,具备了一定军事、技术水平,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随时都可以受领战斗任务。
  现在,已经有了大批懂得装甲兵的干部和熟悉坦克的乘员。五年前我们很少有懂得装甲兵的干部和乘员。那时虽有少数的干部在夺取了敌人的坦克后,经过自己辛苦的钻研、摸索和向解放战士〔1〕[解放战土是指国民党军队的土兵被我军俘虏后参加解放军的战士。]学习,能够开动了夺取的坦克,但是却没有系统的装甲兵知识。五年来我们建立了正规的坦克学校和各种训练坦克乘员的机构,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乘员。从步兵中抽调来的、有战斗经验的优秀干部,经过一年(现在是二年)装甲兵的专业训练,他们已经具备了装甲兵干部必须具备的知识。现在所有坦克部队的主官干部,大部是经过坦克学校毕业的,正是他们掌握了装甲兵部队。所有的坦克乘员也是从步兵中抽调的有战斗经验的英雄、模范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班长、战士及来自工厂的部分知识青年,经过基地一年的专业训练后到部队去充当各种乘员,在部队中又得到实际锻炼,他们已经成为掌握坦克的能手,已经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驾驶员、射手、机电手和各种修理工;他们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下驾驶并充分的发挥了坦克的技术性能;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先敌开火、准确射击;能迅速的修复车辆,使之保持战斗准备。正是他们掌握了所有的坦克。今年开始,我们已经有计划的、分步骤的把这些优秀的坦克乘员调入坦克学校培养为坦克军官。他们将是装甲兵中的“科班”骨干。
  五年来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军训制度。初期由于忙于组建部队和急于赶赴战场,所以训练多是短期的、突击性质的,缺乏全面系统的正规训练。自一九五三年六月开始了全军统一的训练,根据军委颁发的统一的陆军训练大纲,装甲兵军事训练逐渐走上了正轨。全军训练计划是由部队训练、军官——司令部训练和特种分队训练三大部分组成的,在训练内容、目的、要求、方法上是统一的;至于实施的进度和时间,则依据部队情况、地区略予伸缩。这就保证了军事思想和战术动作的统一。
  教学方法上完全实行了按级任教、分组作业、事先备课与课业示范的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物教育,把讲和练统一起来;并建立了教案的按级审批和考勤制度,要求严格的遵守各种条令和根据战争所需要的一切来进行训练。以此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的组织和领导上,建立了:①请示报告制度:按级请示、总结报告、专题报告;②检查制度:训练准备的检查、训练效果的检查;③训练会议制度:年度训练会议(军委装司组织的)期的训练会议(军区装司组织的)、阶段的训练会议(师、团组织的)、月的训练会议(营组织的)、周的训练会议(连组织的);④教学法集训制度:各级组织的集训、示教作业;⑤校阅制度。这样就加强了对军训的领导和实施的保证。
  除军委颁发的陆军共同条令外,装甲兵还制定了驾驶教范、射击教程、车场勤务与使用条例、修理规则等必须的条令、教范,出版了一一三种教材二一一六种挂图;制发了六二五种、一,六○六,二六三件教育模型和器材;建设了三十八个驾驶教练场、十六个射击场、六十一个体育场、七○二个教室。这就基本上保证了部队军事训练的需要。
  五年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技术管理制度。
  机械的力量是伟大的。但不善于使用和操纵,它就等于废铁。在建军初期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技术情况是低劣的,不会管理和操纵机械,驾驶速度缓慢,不能发挥坦克的技术性能,游击习气严重,不按机械性能的规律进行保养,损坏严重,事故不断,车辆损坏后又不善于修理使之及时恢复。因之,不但车辆经常处在恶劣的状态,同时也影响了教育计划的实施。同时因为事故严重,也就大量地消耗了器材,而器材来源又很困难,供应复杂。由于我们缺乏知识,所以心中无数,器材管理、供应工作上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现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当时就成为装甲兵建设中的最大障碍。
  当时,领导思想上是明确地认识了这个问题的,一开始就提出“为掌握坦克技术而斗争”、“没有技术就没有坦克部队”和“为消灭车辆事故而斗争”的口号。全军以最大的努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一方面是加强技术教育,一方面是建立技术管理制度。在教育上严格的按照驾驶教范进行驾驶教练,依照课题的顺序,前一习题不及格则不许进行下一习题。这就堵塞了因不按规则进行驾驶而造成损坏事故的漏洞。在技术管理上,建立了车场制度,把住“三关”(检查站、保养站、值班室),车辆入场必须保养,出车必须检查,坏车一律不许出场;提出车辆完好的五大标准(内外清洁、润滑良好、间隙正确、螺练紧固、没有故障)〔2〕;[车辆完好的五大标准,后来在文字上作了适当修改,改为坦克五项技术标准:清洁完整、润滑周到、调整正确、紧固适当、没有故障。]规定了按时编制车辆使用计划、修理计划、器材供应计划,只能按照计划使用车辆;区分战备车和教练车,规定动用的摩托小时及有条件的互换原则,不许平均使用车辆。这样就使车辆得到了保养,预防了事故,控制了车辆的使用,保证了车辆经常的良好。
  修理部队进行专业训练,严格要求按照修理指南进行操作,实行交接制度,划分小、中、大修任务,中修实行了分组作业,小修则全面检查、重点修理的工作方法,提倡合理化建议。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修理能力。
  器材供应现在实行了统一调配,各级仓库储存一定数量的备份器材,使用单位按月造报请领预算,由军区掌握补充,军委装技按季给军区补充的供应制度。同时重视了器材的翻新工作。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器材消耗的规律,所以不能制定准确的计划和预算,一方面供应不及时,停工待料,另方面则是器材积压。同时由于保管不良,仓库工作混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为了改变我们在技术上的落后状态,曾在全军展开了消灭车辆事故运动,向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展开了严肃的斗争,逐步健全了各级技术工作机构,各级党委重视了对技术工作的领导,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制度,严格的按照条令、教范进行教育。这一运动开展的结果,技术已有提高,制度进一步的健全了。目前虽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但已经打下了继续前进和提高的基础。
  坦克部队组成后,经过了基础的训练,就加入了步兵的编制中。几年来和步兵在一起进行着统一的训练,步兵熟悉了坦克,坦克部队熟悉了步兵、炮兵及其它兵种,这就大大地密切和加强了合成军队的协同动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以往我们只是单一的步兵,缺乏合成军队作战的经验和知识。现在我们的步兵首长懂得坦克的技术性能和坦克部队使用原则了,坦克在步兵的编成中是最有威力的突击力量,为步兵开辟进攻道路,大大地提高了步兵的进攻速度;在防御中则增强了稳定性、积极性和顽强性。坦克部队的军官和乘员们懂得了只有和步兵在一起,才能巩固坦克部队在进攻中所获得的胜利,只有和步兵在一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坦克学校、坦克乘员训练机构,是在边建、边学、边教,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几年来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干部和乘员,保证了建军的需要(这是装甲兵建设的关键),而更大的收获是建立了一套教育机构,取得了教育干部和训练乘员的经验,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各种教员,有了教材及各种教育设备。目前在训练干部中,虽然还存在着不少的弱点,但它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能够训练出需要的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的装甲兵干部。
  在政治工作方面,我们有着优良的传统。但装甲兵的政治工作是有其特点的,这就是政治工作与技术业务相结合的问题。这就是说,除了完成一般政治工作的任务外,还必须根据装甲兵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工作,以保证总任务的完成。几年来装甲兵在政治工作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的:首先是从思想上着重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美德教育与部队爱护车辆、武器的教育相结合,提高部队成员的觉悟,贯彻执行条令、制度,重视车辆保养、消灭事故、迅速而熟练的掌握坦克技术;其次是政工干部自己学习技术,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这是政治工作与技术业务相结合的首要条件,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技术业务中政治教育的成果,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再次是政治工作干部要研究并熟悉军训计划及其内容、目的与方法,如此才能进行具体的政治工作,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给予有效的政治保证;最后,政治工作必须深入“三场”(车场、驾驶场、射击场),三场是装甲兵干部和乘员进行教育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为了解干部、乘员的学习和工作并及时的帮助解决问题和不间断的进行思想领导,就必须深入到这些现场去。虽然我们在政治工作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没有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但几年来它已保证了装甲兵建设和军训任务的完成。
  我们的装甲兵完全是新型的、保卫劳动人民利益、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继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的传统。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作好了战斗准备,为提高、扩大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已经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祖国人民能够供给多少坦克,我们就完全能够掌握这些坦克,立即成为一支更加强大的装甲兵,猛烈的打击疯狂的侵略者。
  
  (二)

  我们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要防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保卫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应尽可能的节约责财,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在这个总的方针下,我们装甲兵的任务是:
  第一、在现有的基础上巩固、提高。五年来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相当规模的装甲兵部队。强大的坦克部队是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援的。现在我们部队的数量大体上相应于现在国家的经济水平,更多组建就会不相适应了。因此,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巩固与提高。
  几年来的组建工作是十分紧张和繁忙的,曾遇到了许多困难,是新兵种,完全没有基础,领导上没有知识和经验,没有懂得坦克技术的干部,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低,游击习气严重等。所有这些困难都由于党的领导、苏联的帮助、步兵的支援、全体人员的积极努力,而逐次的克服了或正在克服着。但现在还存在着许多缺点,有些还是严重的缺点。这些缺点主要的是工作忙乱、被动,领导赶不上部队的发展,各种制度建立的不稳固、有的还不健全,各级工作职责、范围有的还不明确,部队训练的质量还不够高,技术建设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等。克服这些缺点还需要我们更大的努力,需要一个时期来改进与提高。这种情况是完全符合部队发展规律的。
  第二、大量的培养后备干部与兵员,准备随时扩大部队。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自己能够生产大量的坦克装备,这就必须准备大量的干部和乘员来掌握这些坦克装备。在国家工业有了发展之后,生产大量的坦克是容易的,但要有大量的人材来掌握、使用这些坦克则是困难的。所以现在就要大量的培养后备干部与兵员,这是当前一个重大的任务。
  在现代的陆军中,装甲坦克机械化兵的比重是大为增长了,充实常规军的编制,需要庞大的数量。如果帝国主义者敢于向我进攻的时候,那我们一定是立即编组巨大的军队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训练和储备好大量的后备兵员。现在我们必须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加强装甲兵的军事理论建设。在现代战争中,装甲兵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这是因为;
  一、由于装甲坦克机械化的特性而大大地增大了陆军进攻的速度,它具有高速度的快速运动力,有迅速实施机动的能力;有巨大的冲击力并结合猛烈的火力。它能使战役的平均速度一昼夜达到三十——四十公里,战斗第一日平均每小时可以达到三~四公里,有时还要多;
  二、装甲兵部队在现在陆军的编成中,它加入了各级战斗队形和战役布势的各个部分,能够单独遂行任务,又能在合成军队编成内逐行任务,既能完成战术任务,又能把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三、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装甲兵的作用特别重大,按其战斗性能是能充分利用对敌军原子突击的效果和防御敌人的原子突击,它的战斗性能在进攻行动中最能完全发挥出来。由于装甲坦克车辆特别是坦克自行火炮具有高度的快速力,广泛的机动性,猛烈的火力和极大的坚固性,因而能够避免原子爆炸的影响。同时由于其具有强大的防护性能,也就能够减少原子武器对乘员的伤害。因此装甲兵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条件下就能够:1.在原子爆炸后立即向敌人冲击,并迅速通过敌人防御地带内遭到原子突击的地域;2.突破防御和高速度的实施进攻,同时能在短促的时间内获得围歼敌人的战果;3.在遭遇战斗中能彻底的摧破敌人;4.从行进中夺取敌人防御纵深内的重要地区或物体并扼守之,以待进攻部队主力的到达;5.巩固地坚守防御地带(地段),并在敌人实施原子袭击后,能够迅速地恢复原来的防御;6.对突入到防御纵深的敌人施行突然的和猛烈的反冲击,并能迅速的由防御转入进攻。因此在现代陆军的编成中,步兵团、师、军、集团军,有坦克连、坦克营、坦克团、机械化师或坦克师和独立的装甲坦克机械化兵团。装甲兵就是机械化的合成军队。装甲兵是保障以高速度实现现代化进攻战役的决定性的工具之一,它加入各级战斗队形和战役布势的各个部分,协同其它兵种共同完成进攻战役的一切主要任务。
  美帝国主义者对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有足够估计。美国陆军的编制在步兵团中有坦克连(二十二辆),步兵师有坦克营(七十七辆),军有装甲师(三百三十四辆),而且有将步兵师都改为装甲师编制的趋势。
  在巴黎协定武装西德十二个师的计划中预定是:装甲师六、机械化师二、步兵师四,而步兵师也将是摩托化的。
  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甲兵部队已经组织起来了,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充分发挥这一强大工具的威力呢?这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过去几年由于忙于组织工作,对军事理论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理论是经验的总结,没有理论就没有实际。理论是指导实际行动的指针。因此必须加强对装甲兵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善于运用),这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军事理论建设的内容主要的是:
  一、装甲兵本身的战斗、战术;
  二、装甲兵兵团的战术、战役法;
  三、装甲兵在步兵编成中的协同;
  四、合成军队指挥员对装甲兵的运用与指挥。
  装甲兵本身的战斗、战术,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装甲兵兵团战术、战役法,今年已经开始进行,然仅是开始。合成军队的指挥员对装甲兵的运用原则以及组织各兵种协同的问题,则还没有引起严重的注意,这是因为合成军队的指挥员对装甲兵这一兵种的性能和运用原则还生疏、还不熟悉。这主要是装甲兵本身对合成军队指挥员没有进行充分的介绍,使之了解和装甲兵在军事理论建设上薄弱的缘故。这方面要求我们作巨大的努力。
  这些就是装甲兵建设中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三)

  根据当前的任务,今后我们应着重进行以下的具体工作:
  第一、要求全面的军事训练,掌握全面训练的方针。过去的军事训练是不够全面的。在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因为急于担负战斗任务,所以采取短期的、突击的方式,不可能全面的、有系统的、按步就班进行训练,那是必须的。可是在一九五三年后,军委规定了统一的大纲,要求正规训练,我们在五四、五五年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但没有做好。在形式上是按计划进行了,大体上也是完成了,可是实际的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是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在训练中没有克服“单打一”的思想。训练计划是整体的,根据战争所需要的一切而要求的,不论是课目的项目、内容、比重,都是一定的,过多是不必要或不可能的,过少则不能完成任务,所以应该按规定的课目、内容、时间,必须达到要求的效果。可是我们总是“单打一”,抓住这一门,放松了其它的。譬如过去我们强调技术,强调必须搞好驾驶(这种强调是对的),其结果是:技术成绩较好,而战术、射击、通讯的成绩较差;五四年部队的射击成绩很不好,我们着重号召注意射击教育,今年射击教育有很大的进步,但技术教育则比去年退步了,“猴子掰包谷,总是只掰一个”。这是完全不符合正规军事训练要求的。所有各项军事课目的要求都是有机地连系着的。不懂得战术就不知道将坦克由何时开到何地、执行何种任务、如何行动;不会驾驶,就根本开不到目的地去;不会通讯就不能联络、指挥,不能协同;不会射击就不能消灭敌人。由此可见,所有战斗中必需的课目,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放松了司令部、军官、特种分队的训练。军事训练计划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就是部队训练、特种分队训练、军官和司令部训练。很明显,这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有机连系着的,是缺一不可的。可是我们注意了部队训练,而忽略了特种分队、军官和司令部训练,这是完全不对的。没有特种分队训练就没有特种分队在战斗中的保障和协同,仅靠坦克是不能单独完成战斗任务的;没有军官、司令部训练,就不会指挥部队、不会组织战斗、也不可能教育好部队,这还不明白吗?训练好军官、司令部,是训练好部队的关键。
  三、在军事训练中没有坚决贯彻执行条令和教范。统一的建军思想,统一的教育内容,也就是统一的训练大纲,这是正规化军事训练的基本标志。这种统一是以条令、教范为准绳的。而我们在训练中就没有认真严格的执行条令和教范,在不少的场合则是直接违反条令和教范的。这就是我们在训练思想上的混乱和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不能降低训练要求,以实际战斗所需要的一切,严格遵守与坚决按照条令教范去训练部队,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关键。
  四、在教学方法上有形式主义,有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只有把理论用以去指导实际行动,理论才是有意义的。当战士们了解了理论,把理论变为自己的知识,并能正确的用之于实际行动中,那就成了物质力量,很有用处。如果只空讲理论,而不能运用于实际行动,那就成了空洞的理论,它对我们是毫无用处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教员只是讲,而不管战士是否真正理解了;在教练中为了赶速度、走过场而不问实效的现象是存在的。
  经验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表、模型、实物进行教育是很好的方式。用实物摆着、用手摸着,理论虽很深奥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少讲多作”的方法是好的。当然,该讲的一定要讲,不能省略。但讲了以后就应多作、反复的作,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教学成果。
  军队是要训的,但同时必须着重练。练才能巩固、才能熟、熟能生巧,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力量。
  第二、加强技术建设。装甲兵是操纵着各种机器去消灭敌人的,离开了机器就没有装甲兵。为此,就要使人和机器相结合,发挥机器最大的力量,要求不断提高掌握机器的熟练程度,要善于操纵、使用,要正确管理、保养,及时修理,搞好器材供应。技术建设在装甲兵中是经常的重要任务。
  几年来在技术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应该承认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全军的技术水平还很低,还不能充分的发挥坦克应有的性能,车辆情况不是经常良好,没有合乎规格的坦克工程师和修理专家以及器材供应中的盲目性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进一步加强技术建设,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健全各级技术工作管理的机构。现在有些技术部门的机构仍然是残缺不全或者是管理质量太低,技术干部不懂技术。在两年内必须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们也是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的。
  二、要坚持培养驾驶技师,每四至少两个。定出规格标准,进行考试,按其技术等级适当地解决其待遇问题。对修理工也必须这样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驾驶技术和修理技术。
  三、加强技术管理、保养,提高技术消灭事故,这是严重的经常的工作任务。这方面我们曾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严格车场制度,把住“三关”,要求按照条令办事,党委和首长亲自领导技术工作,五三年曾经开了全军的英模会,详细的研究了为消灭车辆事故而斗争的许多具体办法,在五四年是收到了显著的成绩的(五三年平均193小时出一次事故,而五四年平均243小时出一次事故)。证明这些办法是正确的。可是今年又落后了,事故是增长了(一九五五年四至八月比一九五四年上半年增37%)。这是由于领导上放松了这个工作,所建立的制度没有巩固起来,×××军擅自取消车场日,无组织无纪律竟至如此的程度。这是决不容许的,必须严格执行纪律,严惩违反制度的人。
  四、更好的领导、有计划的提高修理部队的修理能力,这是今后改进修理工作的主要环节。修理部队是完成了任务的,他们的工作是艰巨的,但修理的技术水平还赶不上工作的需要。基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作多、效率低、学习少,有很好的创造和先进经验没有推广。这些都是领导上的责任。
  五、搞好器材供应,坚决消除器材供应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几年来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器材消耗的规律,所以器材供应工作总是处在盲目和被动的状态中。由于没有找到消耗的规律,所以就不能准确地提出订购器材的数量,只是平均按基数订,结果是消耗多的订少了,消耗少的订多了。也由于不知道消耗规律,所以不能准确及时的供应部队的器材,消耗多的发少了,消耗少的发多了。由此在部队中产生一方面停工待料,一方面又积压器材。同时由于对器材的保管不好,而形成腐蚀报废。这些现象是再不能继续了。
  器材消耗有两种:一是属于自然磨损,根据机件的寿命和使用程度,它的消耗是有规律的;二是事故对机件的损坏,这虽是意外的,但根据驾驶员训练的程度和那些机件容易损坏等情况,也是可以找到一般的规律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努力掌握这个规律,以克服器材供应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我们现在有这样大量的坦克,依靠国外进口器材来供应,那是完全不可能维护的。这不仅是外汇问题,也是时间问题。因此必须在国内解决器材供应问题。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了,已经解决了大部分器材。现在技术部门应与国家工业部门协商,提出具体要求和计划,力求在两年内全部解决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器材。
  第三、进一步加强培养干部的工作,提高干部质量,增强干部的后备力量。几年来我们培养与提拔了大批干部,基本上满足了建军的需要,大批干部经过了学习和在实际工作中锻炼的结果,各方面均有了提高。但应该承认,我们的干部数量还是不多的,缺额很大;还有许多干部没有经过正规军事学校的训练,缺乏系统的军事科学知识,在领导与组织部队军事训练中有许多困难,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也不高。这些情况都妨碍着我们正规化建设工作的迅速前进。当前我们在干部工作方面应该进行以下的工作:
  一、年内要把缺额干部全部配齐。部队中干部(特别是下层干部)潜力很大,必须大胆提拔,只要他们政治上纯洁、工作热情积极,就是能力稍差一点也应予以提拔;工作能力只要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加上领导上的培养是可以锻炼提高的。
  不但应该配齐坦克部队、机关、学校的干部,步兵师司令部应该有懂得坦克的参谋;其它军种、兵种的学校应该有懂得坦克的教员及坦克课程,我们应该主动的给他们调配。这对于装甲兵建设以及与其它兵种协同上是有极大好处的。
  为了不影响部队训练,调配干部时在时间上应该尽量采取比较集中的办法进行,即在训练年度或训练阶段终了的时候进行。
  二、应该按照军委指示对干部进行轮训。在一九五七年前要使全军军事、政治、技术干部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或长或短的在正规军事学校学习一期(已学过者除外)。这种轮训不但可以提高干部的军事学术和业务水平,而且对统一学术思想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全面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三、注意对工农骨干干部的培养。装甲兵的乘员、修理工中有大批的入伍很久、经过战争考验、掌握了技术的人,他们是我们装甲兵的骨干,已往是,最近一个时期仍然是我们干部的主要来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把他们之中一切可以培养成为军官的人一个也不漏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这是装甲兵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不能有任何的忽视。
  四、把步兵师坦克团的干部管起来。步兵师坦克团的干部在装甲兵干部中占的数量很大,已往我们只是在组建时把干部配起来以后就不管了。其结果一方面是某些团的干部长期不能提调,另一方面某些团的干部老是补不齐。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这些团的工作和训练。因此,应该把它管起来,统一进行调配。军区装甲兵干部处应该担负起这个任务来。
  五、学校担负着培养干部的重要任务。因此,办好学校对大量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几年来各坦克学校在培养干部方面作了巨大的工作,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着,但学校工作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严重的缺点。这些问题和缺点主要是领导作风还不深入,还没有完全钻到教学中去;政治工作薄弱,思想教育工作作得不好;教学方法仍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的形式主义作风;正规养成教育不够等。总之,教学质量还不高,还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学校必须迅速克服现存这些缺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决克服一般化领导作风。要深入到教学业务中去。领导干部只有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才能实现正确而强有力的领导。学校的领导干部如果不管或不以大力去管教学,那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
  迅速按照编制配齐教员,办好教员研究班,定期进行教员的专业集训,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组织教员到部队及兄弟学校参观和实习,加强对教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以这样一些具体措施来不断提高教员质量。“什么样的师傅,带什么样的徒弟”,所有学校必须抓住这个关键问题进行巨大的工作。
  必须十分重视正规养成教育。一切按照条令、教范去执行,要经常的、严格的去要求,不能有时紧时松的现象。学校必须在这一方面为全军作出榜样来。
  六、继续审查干部和加强考核干部的工作。从历史上及现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中去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干部,改变对干部不了解或不大了解的情况。只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干部,才能正确的使用与教育干部。
  第四、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
  近几年来党的发展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这种情况无论是机关、部队、学校都是相同的。由于原有的党员不断提调,新的党员很少发展,因而党员在部队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这种情况如不迅速改变,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险,就会削弱党对部队的领导。
  现在我们部队军士和兵的成员不外是这三种人,即:原来的农民而入伍较久的志愿兵,解放后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工人,最近入伍的义务兵。这些人有的在部队、有的在农村都受过比较久的社会主义教育,有的还经过战争考验及较久的工作锻炼,就是新的义务兵中也有大批的是农村的积极分子。这些情况说明,在我们部队中进行大胆慎重的发展党员、增强党的力量的工作,是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的。当前的问题是要我们重视和加强这一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应全面规划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工作。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政治工作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装甲兵在建军一开始就保持了这种传统,几年来政治工作在保证建军、军事训练,技术建设、提高全军人员思想觉悟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摸到了装甲兵政治工作的特点是必须和技术业务相结合,这一点对今后改善和加强装甲兵政治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们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根据装甲兵政治工作的特点,把工作中的具体经验加以系统的研究、总结,把这些经验提高一步,用以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政治工作。长期的让那些经验仍然处于零碎、片断的状态,对改进和提高装甲兵的政治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步兵师坦克团的政治工作领导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军区装甲兵政治部应该主动的管起来,不得容许那种自流状态再继续下去。
  第五、要加强思想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几年来我们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虽逐渐在加强,但始终仍是处于被动、忙乱的状态。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领导思想上存在着保守主义,领导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对我们的要求。为了把装甲兵的建设事业迅速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保守主义,迅速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
  怎样才能达到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的目的呢?
  一、对每一阶段、每一时期的工作任务,要有全面规划和统一的安排。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无计划、盲目的、碰上什么干什么、干成什么样算什么样、零打碎敲的落后的、不科学的工作方法。方针、任务确定了之后,应该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执行这些任务的机关和人员,使他们切实地领会领导意图;同时还必须十分清楚的交待完成任务的具体办法。只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能有步骤有节奏的、有条不紊的进行,才会减少忙乱现象。那种只交待任务、不交待具体办法的作法,往往会“事倍功半”或把好事办坏。
  二、工作作风必须深入。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深入,才能发现新鲜事物,才能向群众学习,才能丰富领导者的知识;也只有深入才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鼓舞群众前进。由此看来,不深入就不能实现正确的领导,而只能是一般化的领导,一般化的领导是与我们党的领导作风完全相反的。
  为了有效地克服一般化的官僚主义作风,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有自己的典型单位。凡是要向下发布的一些重要的指示、决定,应该尽可能的先通过这些典型单位来试验。在试验中一方面修正自己的决定,一方面取得执行这些指示、决定的经验,借以具体地指导整个的部队(当然,真正的典型不一定就出现在典型部队,应注意发现)。应该懂得,凡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一定善于抓典型。目前我们各级领导还没有注意抓典型,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继续下去的。
  三、要打破常规走路和按步就班工作的办法,应该充分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作得多,作得快、作得好”的精神来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目前我们有些部门在领导思想上有怕多管事的现象,他们过分强调工作的职责范围,把自己本来应该管的事情尽可能的往外推,缺乏高度的事业精神。这种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是在干部问题、党政工作、物质保障等方面。他们认为这些事情按其分工职责来说是属于军区的,因此我们就练毫不必过问。其结果是有些问题反来复去解决不了,使部队工作、训练等方面遭受了许多损失。这种作法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只要对我们建设事业有利,只要符合上级总的意图,我们就应该主动的去管,积极的多做工作。分工、职责关系是要通过工作方式来照顾的。应该了解:所以要有分工、要区分职责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搞得更好,而绝不能因为有了分工、划了职责致使工作遭受损失而可以不闻不问。
  四、加强对理论、政策的学习,加强党委集体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各项政策,是我们的思想武器,是我们行动的指南。特别是党的现行政策,是我们决定问题,进行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各级军官尤其是校级以上军官,必须十分重视学习、研究理论和党的政策,这是必修的课程。军官自己应有计划的进行自修,各级政治机关应加以必要的组织、帮助和指导;各级领导干部对领导所属干部学习理论、政策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自己首先应该带头学习、学好。目前,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忽视学习党的政策和不研究上级指示的现象仍很普遍。在一九五六年内,应该纠正这些十分有害的倾向。
  进一步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对进一步加强装甲兵建设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要经常保持党委组织的健全,要有定期的会议,凡带有原则、方针性的问题必须经过党委的讨论,作出决定交由有关人员、部门去执行。党委内部必须有充分的民主,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做到高度的集中。党委要语言一致、行动一致。只有这样的党委,才能顺利的担负起领导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来。目前某些党委组织长期不健全,会议不经常,委员之间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应该迅速予以纠正。
  五、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原动力,是巩固我们内部团结的有力武器。忽视或不能正确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不能发扬正气,就不能克服落后,就会使我们的组织瓦解,就会使我们的事业失败。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我们来说,犹如人对于空气和水一样的需要,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它。特别是现在的环境,斗争形势异常复杂、紧张,而胜利后在某些干部中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所以经常地、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更具有特殊严重的意义。
  目前我们有些同志惧怕批评,他们既不愿批评别人,也不欢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他们希望在我们内部“和平共处”,安安静静的生活下去。这种腐朽的自由主义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五年来装甲兵建设是有很大成绩的。但同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点。今后我们全体同志必须坚决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谦虚谨慎,戒骄戒燥,在军委领导之下,努力学习苏军先进经验,积极钻研业务,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为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装甲兵,以更有效的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和平而奋斗。


  *这是许光达同志为装甲兵成立五周年而写的文章。

《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1908年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萝卜冲,排行第五,乳名五伢子。
  1916年,入长沙县许家园小学读书,取名许德华。
  1919年,考入长沙县(朗木)梨镇第一小学高小部。
  1921年秋,考入长沙师范学校。
  1925年5月5日,由毛东湖,陈公陶介绍,在长沙师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9月,由毛东湖、曹典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小组成员有陈公陶、陈西亭、曹典奇。
  1926年春,被湖南党组织选送到黄埔军官学校,考入黄埔五期,编入入伍生第二团炮科十一大队。
  年底,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五期师生随邓演达迁往武昌。许光达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炮兵大队第十队学习。
  1927年7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毕业,分配到江西九江第四军直属炮兵营,任见习生(排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2日,党组织指示许光达等人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即与同学六人,脱离炮兵营,徒步赶赴南昌。5日,到达南昌,起义部队已经撤离,随即沿抚洲向南追赶,至宁都,赶上部队,被编入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三营十一连任三排长。师长周士第,团长孙一中,营长蔡睛川。
  起义军到达汀州,决定兵分两路。许光达随二十五师留驻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保证主力进军潮汕。部队由朱德指挥。许光达在战斗中负重伤,被留在大埔北茂之前村老乡家养伤。年底,与党代表廖浩然去潮汕寻找部队,因起义军失败,辗转前往上海。
  1928年1月,在上海找党无着,得知原七十五团团长孙一中在安微寿县皖系军人柏文蔚部办学兵团,即与廖浩然赴皖,被任命为三十三军学兵团教育副官。学兵团军官中有秘密党支部,受中共寿县县委领导,许光达在支部负责宣传工作。
  6月,寿县县委指示学兵团共产党员配合寿南农民起义,因无经验失败,逃离学兵团,被党派往西北军冯玉祥部做兵运工作。
  9月,返回长沙老家。
  1928年9月28日(农历8月20日)与邹靖华结婚。10月7日,长沙警备队奉何键命令,缉拿许光达,被迫逃出长沙。改名许泛舟,到河北清河县其岳父邹希鲁处暂避。邹任清河县长,即让其婿当了警察局长。他利用职权,释放政治犯若干。并计划策反警卫队,改编为游击队。
  1929年初,因当局追捕,逃往北平,寻找党组织。其间,岳父被撤职,返回长沙教书。
  1929年4月,因生活无着,接不上组织关系。经廖运周介绍,到无锡皖系独立旅警卫营当排长,营长廖运泽。
  5月,独立旅移防芜湖。遇原寿县县委负责人李味酸,同芜湖党组织接上关系。
  7月,韩德勤接任旅长,打击皖系地方实力,根据芜湖党组织指示,乘机偷步枪十余支。事发,逃离警卫营。中旬,经芜湖党组织介绍,改名洛华,进入上海中共中央军事训练班学习。
  9月,学习结束,与孙一中一起被党中央派往洪湖苏区作为党中央代表,从事军事斗争。改名许光达。
1930年2月5日,洪湖地区两支游击队在监利汪家桥会师,成立红六军,孙德清(即孙一中)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许光达任参谋长。
  1930年7月4日,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直荀)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四、六两军,许光达任红六军十七师师长。
  1931年2月,二军团在枝拓坪休整,许光达奉命与柳克明率十七师到松滋、公安地区筹粮,并欲打通与洪湖的联系,因敌增兵未果。
  3月,二军团奉中央指示缩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下编七、八两师。许光达任八师二十二团团长。
  5月,敌十余个团向马良坪合围,许光达率二十二团抗击,战斗中被敌隔断,与主力失去联系,乃率二十二团向西突围,转至九道梁地区,坚持游击斗争。
  7月,得知红三军占领房县,率二十二团赴房县与红三军主力会合,任八师师长。
  9月,红兰军主力与九师在刘猴集会师,三军返回洪湖。
  1931年10月,夏曦接任三军政委,撤消军、师番号,部队编成五个大团,许光达任二十五团团长。
  1932年1月底,率二十五团参加瓦庙集战斗,身负重伤,经贺龙及湘鄂西分局批准,2月29日被送往上海治疗,子弹在心脏附近开刀没取出。
  同年5月,被党中央送往苏联学习并治伤。经营口,哈尔滨,满洲里,赤塔,到达莫斯科,伤愈后,被分配到列宁学院中国班学习。
  1934年夏,由列宁学院结业,到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
  年底,奉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之命,被借调苏军边防军司令部,派往新疆调解盛世才与马仲英的冲突。
  1937年冬,在王稼祥、邓发同志安排下,离开苏联,经新疆、兰州、西安,于1938年1月到达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
  1938年5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同年秋,邹靖华从国统区来到延安,夫妇分离十年,重又相逢。
  1939年底,抗大上前线,延安留驻抗大三分校,任三分校校长。
  1941年,调任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防空、交通司令。冬,调中央情报部一室任主任。
  1942年春,到晋绥军区第二分区任司令员兼独立第二旅旅长,驻山西保德,领导二分区抗日武装斗争。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宣战。许光达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由吕正操兼任。11月与吕正操、孙志远一起指挥北线部队向平绥线进攻。19日,率独二旅攻占清水河。下旬,吕正操率三十二团解放左云,许光达率三十六团收复和林格尔,击溃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第五师,解放凉城、新堂。月底,蒋介石命令傅作义的十五战区部队抢占归绥,沿平绥路向东进攻解放区,许光达指挥三十二团,二十七团在新堂以东岱海滩全歼来犯的国民党暂十七师第一团。
  9月,傅作义用五个师的兵力,包围新堂,许光达、吕正操率独二旅打破包围,南下大同,攻占口泉煤矿。中旬,吕正操、林枫率三十二团和新组建的连以上干部四百余人开赴东北。许光达率独二旅北上商都。
  10月,奉命组成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参加绥远战役,打击傅作义、马占山东犯部队。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2月,奉命参加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先赴大同、太原,后赴沈阳、抚顺等地执行军事调处任务,6月结束,返回部队。
  1946年11月,成立第三纵队,下辖独二旅、独三旅、独五旅。许光达任纵队司令员,孙志远任政委。
1947年8月4日,奉中央军委命令,率三纵队西渡黄河,归西北野战军建制,参加攻击榆林战役。7日,攻克高家堡,全歼敌二五六团。随后,参加了掩护中央机关转移的乌龙铺战斗。
  10月,率三纵参加延长、延川、清涧战役。10日,攻占延长、延川;6日至10日,会同一纵,攻克清涧,俘敌七十六师中将师长廖昂。
  1948年2月,率三纵队参加宜川、瓦子街战役。负责指挥围攻宜川,以引诱刘戡主力沿洛宜公路东进。24日,率三纵包围宜川,扫清外围据点。
  3月1日,刘戡主力在瓦子街被歼,2日,指挥三纵队攻克宜川,全歼守敌,俘敌二十四旅中将旅长张汉初。
  4月,率三纵队参加黄龙山战役,负责围攻洛川。17日,延安守敌弃城,沿洛(川)白(水)公路南逃,26日,许光达指挥三纵队在洛川以南之王庄镇,石头镇地区展开追击战,直至白水城下,歼敌三千余人,缴获敌全部坦克、汽车、榴弹炮、野炮,山炮等重武器。
  8月,率三纵队参加澄(县)郃阳战役。
  10月,率三纵参加荔北战役。
  11月,率三纵参加冬季战役,与二纵、六纵组成左翼兵团,东渡洛河,28日会同二纵攻克永丰镇,全歼敌七十六军。
  1949年2月1日,根据全国统一编制,西北野战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纵队整编为第三军,下辖步兵第七师、第九师,许光达任三军军长。
??7月,南北战场展开全面进攻,军委决定组成大兵团作战,以三军,四军、六军组成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许光达任兵团司令员,政委王世泰。
  7月7日,率二兵团参加扶郿战役,先后解放扶风、宝鸡、凤翔。24日,率二兵团参加陇东追击战,先后解放陇县,安口窑,华亭、化平、通渭。
  8月12日,率二兵团参加兰州战役,指挥二兵团担任主攻兰州的任务。26日,解放兰州。
  9月,指挥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向西北追击,21日与一兵团会师张掖。
  1950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始组建装甲兵的各项工作。
  9月,装甲兵领导机关在许光达主持下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月,成立第一所坦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兼任校长。
  1951年1月,深入抗美援朝前线,实地调查。回国后,组织志愿军后续坦克部队入朝作战。
  1955年9月,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59年9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
  1956年至1966年,先后率军事代表团、政府代表团、友协代表团、友好代表团十次出访欧、亚、非数国。
  1969年6月,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去世,享年61岁。在长达十八个月的非法审讯过程中,光明磊落,坚持真理。1968年4月20日,他在《毛泽东选集》上写了一首诗:“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
  1977年6月3日,中央军委签发六号文件为许光达平反昭雪。
  6月9日由中央军委主持驻京三军指战员代表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许光达(1908~1969)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山市萝卜冲。1925年 5月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 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任见习排长,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曾任排长、代理连长,参加了会昌和三河坝等战斗。后在国民党军中做兵运工作。1929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先后任军参谋长,第17师政治委员和师长等职。参与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多次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1932年春身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在苏联期间,曾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历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941年 1月,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 2军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初期,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1947年8月,率3纵队西渡黄河,改属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参加了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等战役,1949年1月,任军长,7月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为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继而挥师西进,攻破兰州南山敌军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与第19兵团全歼城中守敌,解放兰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命组建装甲兵。1950年6月,任装甲兵司令员,领导组建了装甲兵的机关、部队、院校、基地和科研机构。在装甲兵建设中,强调"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要求政治工作与军事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注意研究外国先进军事科学技术,重视干部的培养和对知识分子的使用。曾先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9年 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著有《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1939)、《论新战术》(1940),《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19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五十年代初,针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和装甲兵部队大量接装扩编、干部和乘员主要来自步兵、专业技术骨干极端缺乏的现状,以及装甲兵装备复杂、技术性强的特点,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明确指出:“战车部队是技术兵种,不能掌握技术,就没有战车部队”,“部队教练应以战争的要求为要求,以战争的条件为条件,以战场的需要为依据”。他要求装甲兵部队的干部和乘员熟练掌握新装备,能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具有作战的基本技能。据此,装甲兵部队开展了以驾驶、射击、通信三大专业技术为重点的训练。
    一九五○年十月,装甲兵接收了苏军的10个坦克团的装备,在苏军军官和乘员“一对一”的帮助下,进行了三个月的突击性训练,以适应抗美援朝作战的需要。这次训练以驾驶、射击为重点,兼学通信和战术。虽然每个驾驶员只驾驶坦克4—5个摩托小时,每个射手仅发射20—30发炮(枪)弹,但由于训练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得力,要求严格,参训的1894名新乘员和215名干部初步掌握了坦克专业技术,基本上实现了由步兵向坦克兵的过渡。
    为满足扩大装甲兵部队的需要,从一九五○年十一月起,装甲兵相继组建了4个坦克编练基地。各基地克服缺乏教员、教材、器材、训练设施等困难,对从地方青年学生中招收的近千名学员,按时开训。编练基地训练周期为八至九个月,训练内容为政治、战术、射击、驾驶、通信5门主课,培训对象是车长、一炮手、驾驶员和修理工。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五年,4个编练基地共培训各类乘员和修理工11334名,为部队输送了一批急需的技术骨干,初步形成了装甲兵部队“先训后补”的训练体制。后来,4个坦克编练基地改为坦克学校,负责训练干部。为了保证坦克乘员的训练质量,一九五五年又组建了4个乘员教导团。
    一九五一年二月,装甲兵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参战部队根据朝鲜战场地形特点和自身的作战任务,组织开展了战地练兵和阵前集训。仅坦克五、六团就利用战前和作战间隙举办集训班61期,培训战斗技术骨干311名。集训中,着重抓了山地驾驶、山地射击、夜间射击和超越射击;驾驶员人均驾驶坦克90个摩托小时,炮手人均发射炮弹60发,干部、乘员的专业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事故发生率也由参战初期的50%降为5%左右。在战术训练中,根据朝鲜的地形特点,认真贯彻“相对分散使用、灵活机动作战”的运用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步兵的协同训练,探索并运用了遮蔽阵地射击、设伏、袭击等有效战法,取得了较大成果,涌现出英雄坦克手杨阿如和215号英雄坦克等一批先进典型。为了锻炼干部,装甲兵先后9次组织团以上干部入朝见学。许光达首先率队前往研究实战经验。学习回国后,各部队及时组织了干部短期集训,至一九五三年八月,共集训军事干部4359人,技术干部2978人,使他们学到了现代战争的经验,提高了组织指挥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一九五三年,装甲兵部队结束了临战突击性训练,转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训练上来。在训练法规建设上,从一九五三年下半年至一九五六年,装甲兵先后颁发了统一的训练大纲,翻译出版了苏军装甲坦克机械化部(分)队战斗条令、教令、专业技术教范和教程,并实行训练等级考评制度。三大专业技术的等级都分为三、二、一级和特级。在训练文件上,明确规定专业技术训练应占整个训练时间的70—80%,从而使装甲兵部队训练管理趋于正规。在训练编组和组训方式上,借鉴苏军经验,实行以连为教学单位的军官施教形式,遵循先技术后战术、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摸索先理论后实践、先分练后合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克服了训练中盲目蛮干的现象,提高了训练效益。在训练内容和重点上,选准“目标”各个突破。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在北京组织了全军首次驾驶联合竞赛,课目有驾驶、射击和通信,并将驾驶训练作为重点项目。有56个团、102辆坦克参加这次比赛。华北军区代表队名列榜首,其他代表队成绩也都在及格以上。
    一九五五年,坦克部队着力解决射击训练和战术训练难的问题。各部队都加强了干部在职训练的领导,战术训练时间已占训练总时间的50%。同年十一月,沈阳军区装甲兵约7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参加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通过演习,检验了部队训练成果,增长了现代战争知识,提高了战役战术水平。一九五六年八月,为检验军官训练效果,推动干部在职训练,在北京组织了有185名连、排长参加的首届军官竞赛。志愿军坦克指挥所、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装甲兵分获集体前三名;别凤奎、王荣新、董秀成分获个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同年,坦克二师在胶东半岛参加了海岸防御战役演习。经过正规训练,到一九五七年,军官乘员的专业技术和战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乡村路坦克连行军驾驶平均时速已达16—18公里;全军装甲兵进行了首次考评,评出驾驶技师47名,教练射击及格率由一九五四年的32%上升到70%。
    这一时期,装甲兵从兵种特点和部队实际出发,在专业技术训练和正规训练上狠下功夫,使全体官兵较快地熟悉了武器装备,增强了战役战术意识,为训练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一九五八年后,装甲兵部队着眼兵种特点和现代战争的要求,突出战术训练,培养了训练尖子,掀起了群众性的练兵热潮。
    一九五八年三月,北京军区2个装甲兵支队针对乘员“单打一”训练的问题,打破老框框,改变训练内容,采取穿插配当形式,首创“全能坦克手”活动。他们采取单车4个乘员集中训练同一专业,逐次突击训练其它专业的方法,达到以专为主、一专多能的目的。一九五九年一月,国防部给这2个支队分别记集体一等功和二等功。装甲兵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在部队中普遍开展了创“一专多能团”的活动。六十年代初,随着国产各型坦克装备部队,装甲兵机关相继颁发了一整套符合装甲兵特点的训练法规,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分队战斗条令》,使装甲兵训练法规进一步完善。一九六二年,装甲兵部队干部、乘员踊跃参加全军开展的“神枪手、神炮手和技术能手”活动,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涌现出驾驶技师186名,特等射手22名,特级无线电技术能手29名。
    一九六四年,装甲兵部队掀起了群众性大练兵的高潮。这一活动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争当“四会”教练员,按照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的要求练兵,培养了典型。同年五月,为推广典型经验,装甲兵在安徽三界召开了战术训练现场会,拉开了装甲兵部队大比武的序幕。会上100个分队参加了比赛,获奖分队占84%,密高尔、兰秀林、王美、王金柱、李子雷、苏学礼等6人被树立为全军装甲兵训练标兵。射击标兵王美,完成信封靶描绘只用了十四秒钟,坦克行进间战斗射击弹无虚发。会议结束时,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要求装甲兵部队的战术训练要能够在敌火下克服敌人的五道障碍,迅速突破敌防御,即能过“五关”——敌低空轰炸关、地面火炮和火箭密集射击关、反坦克武器关、反坦克障碍物关、向我实施反冲击的坦克关,达到“合得成、摆得开、捏得紧”的标准,以高昂的斗志,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军大比武。会后,各部队认真学习训练标兵的经验,进行紧张的练兵,车车竞赛,层层选拔,训练热火朝天,取得了丰硕成果。六月十四日进入第二阶段。北京、济南2个军区的装甲兵代表队,在北京南口靶场为中央领导人作了比武汇报表演。
    八月四日,全军装甲兵训练精英云集北京南口。叶剑英元帅亲自检阅参加比武的全体官兵,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彭绍辉上将等总部领导人到比武现场指导。56个团(所、校)的2361人参加了射击、驾驶、通信、战术和修理等115个课目的比武竞赛。各代表队精湛的技术,良好的作风,优异的成绩,受到叶剑英等中央军委和总部领导人的称赞。这次比武,将装甲兵部队训练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年度考评时共评出特等射手99人、驾驶技师60人、特级无线电技术能手155人。参加考评的人数也大大增加,考评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10%、93%和118%。
    大比武后,装甲兵部队广泛开展了普及尖子经验的活动。北京军区装甲兵选择10项内容进行普及,经检查有61个连队达到了普及标准。全军装甲兵部队通过普及尖子经验的活动,94%的坦克连射击成绩在良好以上,连行军时速达19—40公里,通信网路沟通的成绩在良好以上。一九六五年五月,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兵战斗条令(团、营部分)》,进一步推动了战术训练的发展。同年八月,装甲兵召开训练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强夜间训练的要求,并规定夜训时间要占训练总时间的30%以上。会后,各部队将夜间训练摆到重要位置,狠抓落实。到年底,全军各坦克团均有“夜老虎连”,提高了装甲兵部队的夜战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装甲兵部队的业务部门,又是装甲兵直属部队、院校、科研和后勤保障单位的领导机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统一领导全军装甲兵部队的建设,中央军委决定建立装甲兵领导机关。装甲兵领导机关于一九五○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当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六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许光达任司令员。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技术部和干部管理处。十一月,又成立了政治部、后勤部。
    一九五一年二月,装甲兵干部管理处改为干部管理部,后改称干部部。十月,撤销后勤部,改设财务计划处。
    一九五八年三月,装甲兵领导机关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装甲兵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技术部、干部部。
    一九五九年五月,装甲兵干部部归政治部建制。一九六一年十月,增设后勤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撤销技术部,将其业务工作归入后勤部。一九七八年六月,后勤部改称后勤技术部。
    一九八二年九月,中央军委决定,将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作为总参谋部管理装甲兵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工程兵领导机关
解放军工程兵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全军工程兵部队的业务部门,又是工程兵直属部队、院校、科研、设计和后勤保障单位的领导机关。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决定,以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部分人员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领导机关。一九五一年三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正式成立。一九五二年九月,中央军委任命陈士榘为司令员。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中央军委成立了军事建筑部,陈士榘兼任部长。军事建筑部主要负责全国国防工程建设的组织计划工作和技术指导,并直接负责某些重点工程的勘察设计、组织施工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一九五五年八月,解放军工兵领导机关改称解放军工程兵领导机关。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军委军事建筑部改称国防工程建筑部,归工程兵建制。这时,工程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国防工程建筑部、干部部、器材部、政委办公室(后改为政治部)。
    一九五七年八月精简机构时,撤销了国防工程建筑部,将司令部技术处扩编为工程兵科学研究会。调整后,解放军工程兵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并入政治部)、器材部、科学研究会(一九五九年改为科学研究部)、财务处。一九六○年十一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工程兵成立后勤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将工程兵器材部并入后勤部,科学研究部与国防工程设计院合并,称科研设计院;又将特种工程指挥部改为工程部,并入解放军工程兵机关。一九六五年七月,根据中央军委精简机关的要求,将工程部撤销,有关任务合并到工程兵司令部和科研设计院。调整后,兵种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部。一九六九年后,工程兵领导机关又进行过多次调整,精简了人员,调整了三大部下属机构。
    一九八二年九月,中央军委决定,将解放军工程兵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工程兵部,作为总参谋部管理全军工程兵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公安部队领导机关
解放军公安部队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管理公安部队的业务部门,又是全军公安部队的领导机关。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领导公安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对敌斗争。
    一九五○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十一月八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部正式成立,罗瑞卿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同时,成立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和铁道部公安部队司令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部和地方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下,负责作战指挥、行政管理、部队训练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以及地区性的党政工作和供给、卫生工作。一九五五年整编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司令部。同时,各军区和铁道部公安部队司令部也都改为军区(铁道部)公安军司令部(或公安部队处)。
    由于公安军执行的任务与军区、军分区领导的地方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没有实质性差别,因此,在社会治安日益好转的情况下,经毛泽东批准,一九五七年九月一日,撤销了公安军司令部,在总参谋部和一些军区司令部内设立警备部(或称公安部队部)或警备处,作为领导内卫、边防工作的业务部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炮兵领导机关
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全军炮兵部队的业务部门,又是炮兵直属部队、院校、科研和后勤保障单位的领导机关。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央军委决定调苏进任炮兵副司令员,负责筹建炮兵领导机关。一九五○年八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正式成立,陈锡联任司令员。一九五一年春,四野炮兵机关合并到解放军炮兵机关后,炮兵机关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管理部、军械部和马政局。同年九月,鉴于全军军械管理工作中炮兵所占比重较大,中央军委决定将总后勤部军械部拨归解放军炮兵建制,改称军委军械部,统一掌管全军的军械工作(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改为总军械部,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十一月十八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炮兵直接领导的部队、学校一律下放归各军区管理,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主要负责炮兵部队的组织建设规划、学校教育和部队训练计划纲要的制订、部队作战使用方案、师以上干部的升迁调补,以及全军(装甲兵、工程兵除外)的军械装备工作。
    一九五三年五月起,为加强对炮兵部队、学校工作的领导,将解放军炮兵司令部的军事训练处、学校管理处、高射炮兵处升格为直属炮兵首长领导的部。此时,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高射炮兵部、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政委办公室、干部部、财务处。
    一九五八年七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主要负责炮兵部队的建设规划和专业训练计划的制订与监督实施、干部培养、装备计划的拟制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等。随后,恢复了政治部、后勤部,并将干部部并入政治部;将军训部、高炮部、学校管理部缩编为司令部直属处;将属炮兵学院建制的军事科学研究部改为直属解放军炮兵建制领导;为适应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炮兵技术部。一九六○年,解放军炮兵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科学研究部、技术部。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五日,中央军委对解放军炮兵和军区炮兵的领导关系作了明确规定,解放军炮兵主要负责对军区炮兵的建设、科研、训练和技术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同年十一月,根据中央军委编制装备会议精神,解放军炮兵机关进行整编,将科学研究部缩编为司令部学术处。一九六五年六月,炮兵科研体制进行了调整,将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移交国防工业部门,另在解放军炮兵机关成立科研部,负责部分科研和技术革新工作。一九六六年一月,因战略导弹部队有了很大发展,炮兵技术部已不能独自完成管理战略导弹部队的业务,中央军委决定撤销炮兵技术部,将其人员分别编入炮兵司令部和后勤部的有关业务部门。一九六七年十月,炮兵机关分管战略导弹部队的机构和人员,全部拨归新成立的第二炮兵。这时,解放军炮兵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科研部。
    一九七○年二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炮兵机关的精简方案,将科研部缩编为司令部科研处,炮兵机关由四大部变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部,人员作了较大的精简。
    一九八二年九月,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指挥的需要,加强对兵种部队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军委决定将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作为总参谋部管理全军炮兵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海军领导机关
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管理海军的业务部门,又是海军部队、院校、科研和工程、后勤保障等单位的领导机关。其基本任务是,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海军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领导部队建设和战备工作,指挥部队的作战行动。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十二兵团机关和四野后勤二分部各一部为基础,组建海军领导机关。一九五○年四月十四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肖劲光任司令0员。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卫生部。同年十一月,根据中央军委正式颁发的编制表,海军领导机关设秘书处、司令部、政治部、干部管理部、后勤部、卫生部和军法处。一九五一年五月,中南军区建立了海军司令部。
    一九五二年四月,为了适应海军建设和作战需要,从空军抽调部分建制机构,成立了海军航空部。之后,相继成立了海岸炮兵部(后改称海岸防御兵部)、军械部、舰船修造部、工程部、学校管理部。到一九五五年,又增加了防空部、防险救生处、财务部、直属政治部,将秘书处并入司令部。这是海军领导机关直属机构设置最多的一个时期。
    一九五七年八月起,为了贯彻中央军委裁减军队数量,提高质量的决定,海军领导机关作了精简调整:直属海军首长领导的军械部和防险救生处划归司令部建制;卫生部、财务部划归后勤部建制;撤销海岸防御兵部,在海军司令部内设岸防兵处、潜艇处;还调整了一些重叠交叉的部门。到一九五八年,海军领导机关整编为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勤部、军校部、舰船修造部、工程部。另将航空部与防空部合并为独立的兵种领导机关,称海军航空兵部。此后,随着装备、科技工作的需要,又相继增设了科学技术研究部、装备订货监造部、装备修理部,将海军干部部并入政治部。
    一九六三年五月,根据中央军委一九六二年编制装备会议精神,海军领导机关整编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工程部、航空兵部。海军航空兵部仍作为一个兵种领导机关。其余各直属部分别并入有关部。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海军领导机关按照中央军委确定的原则,又进行了较大的精简和调整,撤销了装备部、工程部、航空兵部,整编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这次整编,无论是部门,还是人员,减少的幅度都比较大。海军是一个装备复杂、技术性很强的军种,有些部门和机构的撤并不够合理,给部队建设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一九七四年一月,成立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一九七六年改称装备技术部。一九七八年五月,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海军航空兵部,作为海军航空兵领导机关,直辖各舰队航空兵。与此同时,海军机关还陆续恢复和充实了一些重要的业务部门。一九八五年,海军机关又作了进一步调整,编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技术部、装备修理部;人员比一九八二年编制数减少35%;航空兵部仍作为一个兵种领导机关单设。这样调整后,基本适应海军指挥和管理的需要。
    海军各舰队的领导机关,主要负责所辖海区的作战指挥,组织合成训练、战备值勤、基地防御和督促检查后勤、技术保障等工作。舰队初建时,其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岸防兵部(处)、舰船修理部、防空兵部、工程部等部门。此后,根据海军发展的情况,舰队机关进行过多次调整,到一九六九年,精简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部。一九八五年精简整编中,海军后勤保障体制进行了改革,撤销了舰队后勤部,后勤保障工作由海军各基地负责,舰队机关只设司令部、政治部,以集中精力抓作战、训练和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空军领导机关
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管理空军的业务部门,又是空军部队、院校、科研和工程、后勤保障等单位的领导机关。其基本任务是,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空军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领导空军部队建设和战备工作,指挥空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一九四九年三月,为统一领导全国的航空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军委航空局,隶属于军委作战部。七月二十六日,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十四兵团部和原军委航空局为基础,组建空军领导机关。十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司令员,肖华为政治委员。十一月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训练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部。一九五三年一月,为加强空军院校建设,增设了学校管理部。
    一九五四年五月,空军领导机关进行了整编,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军事训练部、学校管理部、工程部、军事订货部、修建部、后方勤务部、财务部、直属政治部、军法处。一九五六年二月,为健全军队的法制工作,成立空军军事检察院。
    为统一对城市防空部队的领导,加强国土防空建设,一九五○年十二月六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正式成立,周士第任司令员,钟赤兵任政治委员。在此前后,各军区防空司令部(防空处)也相继建立起来。一九五五年八月防空司令部改称防空军司令部,防空军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部、军法处。到一九五七年,随着防空部队的不断发展,防空军领导机关也作了相应调整,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勤部、战斗训练部、歼击机指挥部、高射炮兵指挥部、探照灯兵指挥部、军械部、指挥所等。军区防空军领导机关也进行了调整,健全了组织。
    为加强对空军和防空军的统一领导和部队建设,一九五七年二月,中央军委决定,空军和防空军合并称空军。五月十七日正式合署办公。合并后的空军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部、军事训练部、学校管理部、工程部、订货部、修建部、财务部、高射炮兵指挥部、对空情报兵指挥部(后改称雷达兵部)、探照灯兵指挥部、直属政治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等。六月以后,对机关部门进行了调整,合并了一些业务相近的机构,先后将财务部、修建部并入后勤部,订货部并入工程部,探照灯兵指挥部并入高射炮兵指挥部,干部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并入政治部。同时,为加强对空军科研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了军事科学研究部和技术部。一九五七年九月,空军司令部通信处改为空军通信兵部。一九六一年七月,技术部并入高射炮兵指挥部。一九六六年六月,为适应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发展的需要,将领导管理地空导弹的机构从高射炮兵指挥部分出,组成第二高射炮兵指挥部。
    一九六九年九月,空军领导机关按照中央军委确定的适当归口、减少层次、裁减人员的原则进行了精简。军事训练部与学校管理部合并为司令部军训部,撤销了高射炮兵指挥部和工程部,第二高射炮兵指挥部、雷达兵部、军事科学研究部缩编为司令部二级部,直属政治部并入空军政治部。精简整编后,空军领导机关编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但由于肢解了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能,严重削弱了航空机务保障工作。经中央军委批准,一九七六年五月又恢复了航空工程部。
    一九七五年以后,在全军进行的精简整编中,空军领导机关先后对二级部以下机构进行了调整,精简了人员。到一九八○年,编制人数比一九七八年减少5.4%。一九八二年的编制人数,在一九八○年的基础上又精简12%;一九八五年的编制人数在一九八二年的基础上再减少23.3%。精简整编后,空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航空工程部等四大部。至此,空军领导机关的机构设置与空军担负的任务基本相适应。
    为适应各大军区对空军部队实施领导和指挥的需要,一九五○年八月,中央军委决定设立军区空军机关,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航空工程部、干部部、军法处。军区空军受解放军空军和军区的双重领导。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各战役方向还相继建立了空军军和相当军一级的空军指挥所。一九五七年,军区空军和军区防空军合并后,军区空军机关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干部部、后勤部、高射炮兵指挥部、探照灯兵指挥部(处),对空情报兵指挥部(处)、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此后,军区空军机关曾进行多次整编。一九八五年,军区调整后,军区空军机关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人员作了较大精简。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第二炮兵领导机关
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地地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主要负责对所属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实施全面领导。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初建时期由解放军炮兵领导。到一九六六年,这支新建部队已具有一定规模。为了建立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同年六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炮兵司令员吴克华的建议,以原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及炮兵管理战略导弹部队的机构为基础,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领导机关的名称,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称第二炮兵。同年七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正式成立,向守志任司令员,李天焕任政治委员。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为了加强武器装备的管理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增设了科技部(后改称技术装备部)。
    一九八五年六月,第二炮兵在贯彻执行中央军委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重大决策中,对机关的组织编制又一次进行了改革,撤并了一些重叠机构,人员也作了精简,建立了指挥、控制、自动化指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领导指挥效能,为适应未来核反击作战的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