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周六冷口错城至白羊峪长城穿越活动召集
确认参加的队员注意了:
明天上车前检查装备,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律不许上车!请抓紧准备!
冷口关位于迁安城北偏东21.5公里,即古镇建昌营北长城处,是京东险隘要塞之一,是冀东通往内蒙、东北的重要门户。这里有优美的风景、美丽的传说和雄伟的长城,
据史料记载:冷口关原名“清水明月关”,传说清康熙私访骑驴关,恰逢天降大雪,几次都被风雪袭击,不能过关,后来他学八仙里的张果老倒骑驴,才艰难而过,但至北门时,因风硬路滑,突然驴失前蹄,将他摔下,险些跌进山涧,但总算是过了关,这时,他回头不由惊叹说了一句:“好难过的冷口关啊!”从此冷口便得名。
冷口关建在山势险峻陡峭的凤凰山上,凤凰山上有12个山峰,都筑有城堡,故有12座连营凤凰山之称,连环城上筑有烟墩、敌楼和嘹望台,山主峰山腰,天然生成两块碧绿的岩石,传说是一双晶莹的凤眼,凤眼自北伸展的两侧是青、绿褐、黄色间杂的岩石,恰似丹凤展翅的五彩羽毛,加之犹如凤尾开屏的12座连环山峰,就像一只挺胸昂首,跃跃欲飞的凤凰,明人张太复游此,曾赋试描述:
踏遍银言十万顷,登上冷口连环城。
万里回头只一望,蜿蜒一气飞彩凤。
远距居庸近喜封,直走山海地忽穷。
长城高下互勾带,随山转涧纷崇庸。
冷口不但自然风光天成,跨沙河还有“摩崖石刻”、“八面金斗城”,沿边城北行的古燕城遗址,威严矗立,名代殉将军墓与尖咀楼遥相互映,连环城下寻龟石历经百年沧桑,自古城自西马驹楼矗立于凤凰山顶,俨然形成一幅绝美油画,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
冷口西侧长城有座盲场墙,当地人称为错城,而在附近有一座将军坟。传说错城为施工走向错误,致使将军被杀,也有传说错城与谎城功能相同,是迷惑敌人的设置,但均未见史料记载,有待长城学者察证。冷口错城与白羊峪西段长城的神威楼居白羊峪水关一东一西,形成正反两反面意义的纪念地,一个是功德碑,一个是耻辱柱,进一步显示了白羊峪长城文化底蕴的丰富与深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白羊峪又称白羊关。白羊关以雄闻名,另有冷口以险称世,并称“雄关险口”。白羊峪关口有白羊河自北向南流过,原有关门横跨在白羊河上,两端与长城相连,称为白羊水关、羊谷关。万里长城有各式各样的关隘,但水关不多,存世的水关更少。白羊水关是白羊河的发源地,水关上下500多米的河道甘泉遍地,是名副其实的水关。白羊水关为双道水城式,至今东岸的临水敌楼楼基尚存。万里长城中这样的水关为白羊峪所独有,复建后白羊水关将成为“万里长城水关之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白羊峪长城始建于北齐时均为石砌,宽仅3米。明朝戚继光组织多次加固,重要地段用砖包修,宽度增至5—6米。一般的石城墙主要分布在距关隘较远、易守难攻的地段。房子楼至坑子楼之间的城墙是白羊水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用硕大的毛石干码而成,而且连垛口、宇墙也没有一块砖,历经400多年仍保存完好,其位置设置且如此坚固是个不解之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东段双侧砖包城墙中,两块石刻界碑镶嵌在城墙内侧墙面上,分别阴刻楷书“东协燕河路西界”、“中协太平路东界”。当时唐山境内长城归属明代北边九镇的蓟镇管辖,而蓟镇下设十二路,分别负责所属路段的长城修建与防守。在筑城过程中,路与路管辖交界处设立石碑。这两块石碑就是燕河路与太平路的界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界碑西段采用灰白色石灰石作城墙和敌楼的基座,界碑以东的2100米采用紫红色大理石作为城墙和敌楼的基座,相接之处红白对峙,十分醒目,这就是万里关山罕见的大理石长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