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级:大学生
经 验 值:308
社区金币:8308
总发贴数:70
注册时间:2006-12-25
状 态:离线 |
| 信息 [url=]短讯[/url]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 No.6 |
| Re:[卖油郞原创-与公证有关的故事]二元时代(23-?集)
(三十二) 袁正在细看录像时发现,在遗嘱人旁边应该还有一个人,虽然没有拍出那个人的相貌,可是遗嘱人在按手印时,从录像上看,是有人站在旁边的,是谁呢? 会不会是执行人? 遗嘱执行人是“亲戚谭立”,这个谭立与遗嘱人是什么亲戚关系?在场的、没有拍出相貌的那个人会不会是这个谭立? 承办的公证员是史建国,另一位在笔录上签字的是去年离开公证处的助理杨晓明,这一点会不会也成律师攻击的目标? 小高进来:“袁公,任主任让我把档案复印一套给律师,您等会再看吧。” “怎么能把档案复印给律师呢?不是不让律师看的吗?” “没办法,好像是局长说的。” 袁正把档案交给小高,急忙上楼去找任道远。 “任主任,这个案子恐怕比较麻烦,怎么能把档案复印给卓成?” “奶奶的,卓成找媒体向我们施威,说我们司法局带头违法,说律师有调查权,但司法局横加阻拦,记者现在就和卓成一起在局长办公室,我们还敢不给?” 梅彦说:“卓成本来说案卷复印件和录像的复制光盘都要的,我们借口说没有翻录的工具,才答应只看看录像就行。” 小高把案卷拿上来,任道远接过复印件,对袁正和梅彦说:“你们两个先商议一下,我上去把这个给卓成,一会我们三个开个会。” 近几年,城北区公证处办遗嘱时都会录像,关于遗嘱的笔录要怎么制作,有什么必备要素,也开过几次会讨论,况且去年处里装了公证软件,笔录的格式已经基本固定,需要询问的问题已经设置好,过去那种经常出现的该问的没问,该记的没记的情况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任道远很快回来,问:“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 袁正先说:“细看有不少问题,我一件一件说,如果有什么地方没说到,领导们再提出来。” “第一个,办证的不是两名公证员可能会被提出来。遗嘱笔录上写的承办公证员是史建国和杨晓明,我们知道杨晓明不是公证员,只是没注册的助理,而且杨晓明现在已经离开公证处,如果卓成让我们提供两名公证员的执业证,我们怎么办?” “第二个,执行人的问题。遗嘱里说执行人是亲戚谭立,谭立和遗嘱人王夏天到底是什么亲属关系?” 梅彦接过话题:“是啊,如果是张巧香的亲戚,而且和张巧香关系更密切,就不能当执行人了。” “其实执行人能不能与受益人关系密切,法律并没有禁止,这个卓成要是拿出来说,我们倒也不怕,因为《继承法》和《遗嘱公证细则》说的是见证人不能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执行人有没有利害关系问题不大。但麻烦的是,在录像里,我看到除了我们公证员和王夏天也外,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是谁,笔录上没说,按细则的规定,除了见证人和翻译人员外,其它人一般不得在场,笔录里没提到见证人和翻译人员,那在场的这个人是谁?” 任道远一边看案卷,一边认真听着,说:“这个一会问一下老史,估计是执行人。” “万一卓成提出来,我们只好说这个在场的执行人也是见证人。”袁正喝了口茶,继续说:“第三个问题是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问题,也就是现在原告提出的主要问题,按原告说的,王夏天在2001年曾经中风,但原告没说医院诊断他有精神上的障碍,笔录上这里写的---问:你有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答:有。(袁正指给任道远和梅彦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公证员问当事人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自己说有就行了吗?如果卓成要我们提供王夏天当时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据怎么办?” (三十三) 任道远指了笔录说:“这个地方涂改过,也没按指纹。” 袁正接着说:“指纹虽然提取了,不过不是很清楚,要命的是录像没录提取指纹的情况,卓成会不会说这些指纹不是王夏天的?” “更大的问题是遗嘱。”袁正把刚才自己的考虑向任道远和梅彦详细解释了一次,又说:“孙子女不是继承人,所以这里我们不清楚遗嘱人的意愿是把这个财产送给孙子,还是当孙子成为继承人的时候,由孙子继承,我们知道,当孙子的父亲也就是遗嘱人的儿子先于遗嘱人死亡的时候,孙子会成为代位继承人。” 袁正休息了一下,接着说:“你们看笔录,笔录上说的是我的房子中属于我的部分,给我的孙子,从这句理解,是遗赠,也就是即使孙子不是继承人,也给他,老史在笔录里没有向当事人说清楚孙子不是继承人,也没告知继承与遗赠有什么区别,但在打印的遗嘱上,出现的却是由孙子继承这样的话。” 任道远哼了一下:“他根本就不理解孙子不是继承人,我原来对他说过几次,上次拿个案子让我批,还是把孙子列成继承人,还说儿子放弃了,孙子继承有什么不对?” “所以现在如果卓成纠住这点不放,我们会很被动,其它的都好解释,就算有什么地方没做好,也可以说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这样做。” 几个人又把案卷仔细推敲了一下,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本来任道远还拉袁正一起去吃饭,袁正借口女儿在家没人照顾,还是回了家。 表面看起来女儿果果已经恢复正常,每天回家就是关门学习,不过,袁正还是想应该多和她谈谈,果果和当惯了老师的妻子玫谈不到一起去,玫一开口就是老师式的教训语气,果果有次气急了说:“在学校被老师训,在家也被老师训,我错了好吧,什么都是你们对。” 所以不是特别必要的情况,袁正每天吃饭的时候,会和果果随便聊聊,哪怕聊点无聊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