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上官湖、汤泉相关资料:
由遵化镇西北行24公里的长城岭上,即可望见山野芳草之中烟波浩渺和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象,为古老的长城和巍峨的燕山增添着新的风采。这便是著名的风景区——上关湖。 上关湖的坝基,原系长城要塞的鲇鱼关。 鲇鱼关,又称鲇鱼石,鲇鱼石关。因在口南面有一个两亩大的水坑,名鲇鱼池;池中有块黑巨石,长10多米,高7余米,一头大、一头小,看上去像条卧着的大鲇鱼,故得此名。此关距清东陵较近,有清东陵八大景之一的“鲇鱼来游”。明永乐年间建城,其营盘方圆约1500余米,尚有遗迹。 此处,由于边墙以外较为平坦,河水湍急,关卡实难固守,仅在明朝,关外少数民族就曾多次破关骚扰。《国榷》记:“宣德元年(1426年)秋七月十六日,镇守蓟州、山海督佥事陈景先巡边,值北寇四十余骑于鲇鱼石关歼之。”《方舆纪要》载:“正德四年(1509年),朵颜入寇,自此毁垣入马兰峪;十年(1515年),兀良哈(即乌梁海)由此寇马兰峪,参将陈乾战死;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掩答汗;亦自此入犯马兰峪。”隆庆六年(1572年)十月,蓟镇总兵戚继光曾经集中12万兵马,在关南数十里的开阔地上进行军事演习,一股上千名的假设敌,就是由此关偷袭内地的。关东南茅山上后人建造的“晾甲亭”(又名八角石亭),即戚继光指挥演练时存放盔甲之处。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皇帝皇太极指挥的军队也曾由此处进关。清康熙皇帝陪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来汤泉疗疾时,曾在关下设立行宫,多次登临此关。 遵化人民为什么要在此处修建水库呢?原来,有个“魏进寒出漏汤河”的传说: 在湖的南面3公里处有村名魏进河,是因村东之河而得名。此河北自鲇鱼关流进,南下寒河庄而入沙河。据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10万大军开到魏进河西岸,都被滔滔洪水所阻。身边的尉迟敬德提出:“陛下何不用八面金锏斩之!”李世民接过金锏,“嘿”的一声,朝怒涛打了下去。然而,河水只打开条口子,大队人马仍然难以一时通过。于是,他又下令:“晓谕河水,要立刻从魏进河渗到地底下去,到寒河庄再出来!’’这样,才闪出10多里长的十路来,大军顺利地通过。其实,因此段河底俱是大小河卵石,托不住水。并不是什么皇帝的“神威”。 为了让这些地下水为民造福,在鲇鱼关上筑起——条长652米,宽100余米的大坝,蓄水面积为3650亩,深度20余米。蓄水量为230多万立方米。初称“上关水库”,后改称“上关湖”。 上关湖风光旖旎,它融文物古迹与自然风景为一体。山环水抱、交相辉映,湖中有个3万平方米的小岛,它如同雄鸡高唱的鸡冠山,山峰上有卧着两大白巨石的双乳山,还有碧波冷流的黑水峪,这些都是天然的景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政府对上关湖的开发和利用,列入了重点项目:一是在湖心岛上建“四园三亭一走廊”。四园:即结义园(桃树)、铭恩园(樱桃树)、名特园(香白杏树)、园丁园(李子树);三亭:即常鸣亭(听鸭鹅叫声)、龙景亭(赏湖内风光)、荷花亭(观常湖中荷花);一廊:即亭、园均用阶梯形绿色长廊连结起来。二是在大坝上建绿色长廊,让钢筋骨架上爬满地堇、藤萝等绿色植物。三是在湖的周围建筑供人疗养的“长寿斋”、旅游度假的“悬园阁”、在双乳山下建一座供新婚夫妇欢度蜜月的“甘露殿”,以及1500平方米的三层塔式餐厅。使其成为人们登山、游泳、滑水、划船、垂钓、吟诗、作画、考古、科研、观光、度假、疗养(包括森林浴、空气浴、阳光浴、冷水浴、温泉浴)等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度假胜地。形成大景观套小景观、步步全是景观的格局。远眺,群峰争峙、松柏青翠;近瞧,红砖绿瓦、五光十色、辉映四方。 如今,大坝上的绿色长城笑迎佳客;湖心岛上幢幢楼房新颖别致:花园争香斗艳;湖边建起码头、船坞和游泳场,购置了50个座位的游艇两艘,小划船30余条,每年来此游泳沐浴者有10多万人次;旁边建起了钓鱼台,春、夏、秋季垂钓者络绎不绝。湖边上重修起100多米的长城,供人登临。荒山处处披上绿装,行行果树艳裹香飘。不仅将湖面点缀得苍翠娇媚,又为农民们增加了经济收入。此关距清东陵较近,有清东陵八景之一的“鲇鱼来游”。特色小吃有二米饭、清炖鱼、黏玉米、小炸鱼、山野菜、拌柳芽等 , 温泉养生真正的开创者是我们中国人.这个帖子就是向大家介绍遵化汤泉,汤泉位于遵化市西北汤泉村东,距县城18.5公里,历史上曾是皇家洗浴之地。这个汤泉很有特色,而且历史悠久,早在1300多年前就被开发利用。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就曾在此驻跸沐浴,并赐名为“福泉”。
汤泉皇家旅游度假区位于遵化市汤泉乡,占地12.4平方公里,因泉水四季沸腾如汤,故称“汤泉”。汤泉泉池用巨石瓮成,冬日水气为云,缭绕天际,每当红日凌空,彩虹映照,俯视泉池,旭日泉底,这便是昔日东陵八景之—一汤泉浴日。春秋日,池水清澈见底,无数气泡从水底冉冉升起,犹如串串珍珠,如将银币投入水中,则见翻飞如蝶,缓缓下降,蔚为奇观。
汤泉水温高达62—68C,富含氟、硫等1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被称为“京东第一泉’,从唐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皇家洗浴之地。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此地洗浴疗疾,赐建“福泉寺’,设立“福泉公馆”,辽国的萧太后(萧卓)冬日出巡狩猎经常到此,并修建了“梳妆楼”。
明武宗皇帝行猎驻扎这里,建“观音殿”赐名“福泉庵”。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在此修建“流杯亭”和温泉总池,并立“六棱石幢”刻记当时汤泉胜景。流杯亭内地面凿有九曲石槽,温泉水沿槽缓缓流动,如将酒杯置入槽内,杯随水转,很快就能将酒温热,故此亭又叫“转杯亭’,是文人墨客把酒临风,吟诗诵赋的好场所。清朝定鼎北京后,这里是满清王朝入关后发现的第一个温泉,顺治、康熙两帝都对汤泉进行了开发,留下了许多建筑遗产和美妙传说。 汤泉是遵化八大景之一,在遵化县汤泉村,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燕山丛中的茅山脚下。因水如汤沸而得名。汤泉的发源处叫总池。据说总池下面有一块一亩见方的焦石块,含有硫磺质,泉水遇热而热滚起来。泉口筑池,冬日水气如云,缭绕天际。每当红日凌空,彩霞四溢,俯视池水,旭日在底,明里透红,宛如一潭红朱砂,故有“汤泉浴日”之说。
说起“汤泉浴日”的来历,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远古时期,这里的老百姓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奇痒,搔后皮肤溃烂,苦不堪言。当地的郎中也无良方可治此病。汤泉村里有一年轻后生,生得腰圆膀阔,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他心地善良,见百姓如此痛苦,决心踏遍名山大川,寻访名医仙人,定要讨得药方为百姓治病。许多年过去了,仍一无所获。一日他正走得困乏,来到一座神农氏庙中休息,朦胧中见一仙人飘然而至,对他说:“壮士,吾乃神农氏也。你的诚心感动了天帝,天帝特派我来告诉你,世间药草皆不能医治此病,唯有在天燃滚水之中沐之,方可断此病根。你可去九夷族找后弄,借得他的弓箭,于红日正中之时,射下一块太阳,使之落入你村附近泉池之中,天燃热水可得也。”壮土惊醒来,方知乃是一梦。他拜谢了神农氏神像,便启程去找后羿。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向后羿说明来意,后羿慷慨应允,并全力授之以箭法。不久,壮士箭法习成,临别时,后羿对他说:“十日已去其九,如今只余其一,切不可用力过猛,只射下一小块便足够了。切记,切记。”壮士记下了后羿的话,又拜谢了后羿,便携上弓箭返回故里。到家第二天,恰逢红日高照,晴空万里,他高兴地登上燕山之巅,待正午时分,摘弓搭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但听一声巨响,一小块太阳宛如一个火球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入泉池正中,化作一块焦石。只见水气冲天,其状如云,煞是壮观。不一会儿,云散雾收,泉池里的水变得滚热,红日仍映在潭中,只是红日上多了一个小黑点。百姓无不为之欢呼,争往沐浴,果然病皆痊愈。
这就是焦石和“汤泉浴日”的来历。新中国成立后,扩修了泉池,增辟了浴室。现在,原佛殿、行宫已改建为遵化县工人疗养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