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08|回复: 1

制假售假、编造历史:徽章收藏中的两个毒瘤.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各类勋章、奖章、纪念章和证章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荣誉的象征。正因如此,徽章收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徽章背后的文史价值愈来愈被挖掘出来。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借助于徽章,逐利追名,成为徽章收藏中一个十分不和谐的音符。

这种不和谐,主要有两种:一是比照真品,制造假章。此类主要是逐利为目的,谋不义之财。其二,以弘扬传统和先进文化为名、行个人不可告人目的之实,编造历史,混淆视听。造假者暂放不说,单就后者发点感慨。

如果由于鉴赏水平不够导致收藏赝品,无可厚非。收藏界打眼是难免的,这也是造假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弄几个仿品自我欣赏也可理解,毕竟人要有点爱好和精神寄托。我身边就有一位老军人,周末总要去古玩市场,购几枚新做的、市面上比比皆是的假军功章。有好心人指出来,老人的解释让大家想都想不到,他说这些都知道,当年接触过那么多军功章,真假还是能分出来的,但现在哪找那些真的去?花小钱买几个仿品,放在家里也是个念性。

但另几种人就不能原谅了。有人愿意做造假者的下家,低价进来,加点价卖出去,这叫什么,说难听点儿有点儿狼狈为奸的意思,说好听点,叫“一条龙”。有人买了假货,暗暗叫苦,过一阵儿,找个理由瞒天过海再卖了出去,行内人说这种人缺少藏德。但这两种人多了去了,在市场上经常指着东西告诉你,这个是农村里收来的,这个是我家里传下来的,这个是小偷偷来的,这个是哪儿哪儿开工挖地基挖出来的。如果这些地方能出藏品,那不遍地黄金了?单说农村这一条,如果遍村是宝,那村早就社会主义新农村了。但他们总的还只是为了谋利,似乎不比江洋大盗。


  而那些“大家”,则是弄到假货后编故事。并且编的貌似天衣无缝,并且信誓旦旦。遇到过这么一位,拿一现在仿制的上海总工会赠淞沪抗日纪念章,甩开腮帮子说是自己爷爷留下来的。把个制假的小贩当成自己的先人,我都替他挂不住,人家愣是一点不脸红。还有拿着军功章说事的,如网上披露的那位东北的“老志愿军”、南京的某某等等。这种手段多是编造和夸大自己的过去,目的不外乎几个:借助自己的故事,猛劲的提高假徽章的价格(因他知道假章没有价值,但操作好了应该能好的价格)、猛劲的提高自己的身份、猛劲的社会上造势。或者还有别的目的,那得这几位“大家”自己解密和披露了。

我们说,军功章有其特殊性,其中饱含着先烈和志士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对它们敬畏点没什么坏处。您拿着这个来胡乱说事,不觉得对不起地下长眠的英雄们吗?不觉得在亵渎功臣的英名和军队、军人的神圣吗?退一步说,您没想到那么多,只是象淞沪抗战纪念章那样编编故事而己,那恐怕更不行,喊小贩子爷爷,这叫什么?老百姓说这叫--忘了祖宗。

摘自中洋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徽章的真与假!,历史的假与真!
大凡收藏,首先要分真和假.一般说来,这个真和假,指的是藏品本身.但却不尽然.有时,真的藏品却传递着假的信息!

于是虽然收藏徽章多了,真伪分辨力提高了,有时反而更糊涂了.这个糊涂便来自徽章上的信息和内容.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在我们家乡以东近百里的地方,发生过一场三户山战斗.战斗是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展开的.打完仗照例要制作和颁发奖章.结果呢,双方的章都是大捷和胜利纪念.单看章还真晕.逼着去学了点历史.

比如日本侵华,人家发的章叫"昭和六年乃至九年事变从军纪章"和"支那事变从军纪章"."事变"在日语中只有两个含义,一是不测的非常的变故、事件。二是不得不出动警察进行镇压的意外骚动和暴乱。压根与"侵略"不粘边.而这个称谓也的的确确就曾成为后来远东国际法庭上,老鬼子们推卸罪责的借口.令人不解的是,我们中国对上述两次侵略事件的叫法,分别是:"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一手拿这两枚章,一手拿我们的历史书,真是哭笑不得.

比如某某县吨粮田纪念章,某某日产钢铁多少吨纪念章,当时我们是相信的.现在拿到这个章,又糊涂了.

比如......

相信随着收藏的深入,这类的糊涂还会发生.但希望我们的后代,不要再发生这样的糊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