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个搞收藏的朋友在本地农村收得一枚老根据地的铜质奖章,拿来给我看,经过认真的考证,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特殊奖章的材料和它产生的背景。
这是一枚普通的清代光绪元宝铜币改制的奖章,黄铜质。加工方法是先锉磨去铜币原来的文字,然后简单抛光,再以简单的钢质单独模具分次砸压而成的纯手工制品。这枚奖章文字是“光荣三等功”。正面加工精细,背面打磨比较粗糙,仍然可以隐约看出“光绪元宝”字样。奖章造型呈前略凸起的弧型面,背以焊锡焊鼻扣加别针(此章鼻扣现已掉)。奖章图案设计为中间一颗阴线刻顶边五角星,阴线的五个文字正好布局于星的周围空间。
出于对这个奖章历史背景的关注,笔者几经周折,走访了奖章的藏者。原来藏章的老人说,这个奖章是他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前后获得的奖励。当时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为了表彰在抗战工作和战斗中有功的军民,因陋就简地制造了各种奖章,当时的一等奖奖章是银质的。笔者前年曾见过一枚用银圆改制的老根据地奖章,估计也当属于这个时期滨海军区所做的。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的军民,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军民一心,团结抗战,取得了反蚕食和反扫荡的伟大胜利,当时延安的领导都清楚的知道我们滨海军区的影响。刘少奇同志1942年根据中央的指示,曾在当时的赣榆、莒南一带住了很长时间,作了关于山东时局的分析报告等。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把当时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员,江华任政治部主任。辖鲁中、清河、胶东军区、滨海独立军分区及第5旅。是年秋冬,山东军区在八路军第115师统一指挥下,多次挫败日伪军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第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仍保留第115师番号),组成新的山东军区,统辖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全部武装力量。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萧华任政治部主任。辖鲁中、鲁南、胶东、清河、冀鲁边、滨海6个军区。
滨海军区成立。滨海地区范围南起现在的连云港陇海铁路,北到山东诸城一带的沿海附近各县区。陈士榘任滨海军区司令员,符竹庭任滨海军区政委、滨海区党委书记。撤销原第115师和原山东军区所属各旅、各支队番号,部队统一整编为13个主力团,部充实地方武装,建立了滨海抗日根据地。全区部队共10万余人。新的滨海军区成立后,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采用“敌人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人那边去”的“翻边战术”,挫败日伪军“扫荡”、“蚕食”,消灭了大土匪和汉奸刘桂棠(刘黑七)部,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43年1月,符竹庭与曾国华率115师教导二旅,攻克日寇在鲁南的重要据点郯城,彻底粉碎日寇对我滨海区的扫荡。
1943年11月19日在罗荣桓同志领导下,符竹庭与陈士榘率部攻克赣榆县城,获赣榆战斗大捷。
赣榆城被攻克后,我军区机关迅速转移到赣榆县西北部山区,符竹庭于11月26日晨,在马旦头村南突遭敌人伏击偷袭,在指挥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时候,壮烈牺牲,年仅31岁。为纪念符竹庭,1945—1950年,现在的连云港市赣榆县当时曾改名为“山东省临沂行署竹庭县”(赣榆当时属于山东)。
符竹庭(1912一1943年),江西省广昌县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参加红军,并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后,历任中央红军独立二团大队政委、红三军第七师特务团政委、七师二十一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过举世闻名的长征和平型关大战。1939年秋,符竹庭与肖华等率部转入鲁西,与杨勇、肖华一起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符竹庭率部转入鲁南,任一一五师教导三旅政治部主任;年底,调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委员,兼鲁南区党委书记。1941年春,符竹庭率教导二旅进入山东滨海地区......
根据现健在的老同志回忆说,当时的山东滨海军区领导符竹庭等同志非常重视军民的政治工作,每年都要在我们的各根据地搞庆功表彰英雄模范的大会,鼓励军民积极抗战,奋勇杀敌。当时的奖励和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主要是向英雄和模范颁发奖状和奖章,而那些奖章多是出自我们八路军自己的手工作坊里。有群众传说,符竹庭这个人个头不大,但很聪明,在我们鲁南根据地工作的时候,经常亲手设计这样的奖章图样,然后和地方的几个银匠一起研究制作方法。今天看来,这样的奖章虽然工艺落后,可它却带着那个时期独有的特征和历史痕迹,它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那一个个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在向我们展示着我们滨海地区的军民奋勇杀敌、艰难抗战的战斗岁月......
一枚朴实无华的奖章,一件难得的革命历史文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