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笔者学习传统文化,意识到它有好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好的、积极的方面方面是:解决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从价值观上看,人本、群体、尚中求和、道德至上。从思维方式上看,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超经验与超逻辑的直觉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崇古唯圣的经学思维(造就了凝重的历史意识)和返身而诚的内倾思维(反思、观照,检点言行)。强调天下为公、立己达人,扭转极端个人主义的偏失。
因为有了传统文化中的法家和儒家。守法律、守道德成了人生的二道法门:
因为法律的存在,就有了第一道法门:人的行为被分成了合法与违法。法律规范让这道门清晰而有形。因为有道德的存在,就有了第二道“法门”:人的行为被分成高尚和卑鄙。
因为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活力。砥砺人生的,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语: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有意识的避免:
一是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自身至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忽略了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
二是强调群体意识,对个人自由、自主性的扼杀;
三是强调尚中求和,忽略了矛盾的斗争与转化,从而束缚了人的主体竞争精神和进取意识的培养;
四特别是,道德至上的价值理想,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阻碍了人们对物质功利的合理追求;
五是整体思维抽象性、模糊性,忽略了定量分析,束缚了实证分析思维方式的发展;例如:孔子反对言必信,行必果。说必是绝对,对于强加的承诺可以不遵守。很抽象。给诡辩论提供了市场。
六是直觉思维讲求个体内在的心灵体验,忽略了感性与理性思维的逻辑价值;
七是经学思维在本质上是保守、封闭的,缺少怀疑和批判,束缚了人们创造精神的发展;
八是内倾思维讲求反观自身,消弱了人们对自身以外世界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总之,流着道德血液,投身似火的竞争,落后就要挨打,不要假大空的虚伪欺骗,我们个人从小到大就是如此,不要回避这残酷的、带血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