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生活》序
来源: 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
作者: 王士立
写在前面: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王海燕副教授的大作《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生活》一书已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出版前王海燕同志曾送来清样稿,嘱为序。?
该书分为八章:?
第一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状况?
第二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结构?
第三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经济?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的教育和文化事业?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第六章 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的婚姻状况及习俗?
第七章 明清时期冀东的丧葬与祭祀习俗?
第八章 明清时期冀东发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济?
全书以20余万字的篇幅,综合叙述了明清时期今冀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基层管理组织、生产发展水平、人口、民族、信仰、观念、生活习俗等),即构成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近年来关于冀东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拜读之后,颇感欣慰。是为之序。?
近些年来,社会史的研究受到很多人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史学的任务是要揭示整个社会人群(既包括上层社会所谓“精英”,又包括下层社会所谓“大众”)丰富而真实的历史活动和生活内容。于是开拓思路,将眼光向下移,投身于下层社会的庶民历史活动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研究成果,相继出现。但这些成果大部分是属于宏观性的,微观性的较少,而且,在不多的微观研究中,属于冀东区域社会生活史还是一个空白。王海燕同志的《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生活》一书弥补了这个不足,仅从这一点来说,她的这一著作是有贡献的。?
今冀东地区古称京东。明清两朝为京畿重地的顺天府、永平府所辖。这里西临北京,南濒渤海,北倚燕山和长城,东接山海关。历来是京都屏障,关内外通道,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今迁西县太平寨的麻粒岩,已生存约36.7亿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远在4万多年以前,今冀东地区就有了最早的居民,原始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灿烂的滦河文化。流淌在今冀东境内的滦河(古濡水),和黄河、长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滦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周以后,在今冀东的土地上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孤竹国,留下了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和“不食周粟而死”的佳话,表现了谦恭廉让和崇尚节义的民族传统。春秋时,齐桓公北伐山戎,灭孤竹,留下了“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的典故。战国时,燕昭王振兴国势,派贤将秦开北击东胡,拓疆千余里。战国、秦汉以后,今冀东地区逐步得到开发。秦始皇经齐燕驰道东巡郡县,曾北临碣石(今昌黎县境),刻石宣威。汉武大帝继始皇之后也巡狩郡县,北至碣石。东汉末年,丞相曹操挥鞭,北征乌桓,军过无终(今玉田县),用当地人田畴计,出奇兵,撇开大道,越过徐无山(今遵化县东北),走卢龙塞(今迁西县喜峰口),横扫乌桓军旅,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盛赞其壮美景观。此后这里先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仇杀,隋唐两朝六次以此地为兵道东征高丽,唐朝中叶安史之乱时期的拼战,契丹贵族和女真贵族先后拥兵跨越长城入主燕山之南,蒙古汗国铁骑旋风般地占领,元末红巾军掀起反元风暴,挥师永平路(含今冀东地区);明朝皇廷与北国鞑靼、兀良哈数十年的对峙,明中叶刘六农民起义军曾攻克玉田、丰润,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征山海关的战斗洗礼和满洲八旗长驱入关。这些血与火的征战,灵与肉的耕耘,推动了长城南北各民族的融合,也创造了今冀东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冀东文化是多元文化。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塞北游牧文明的结合,是礼义、文韵与强悍、武勇的交融。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巍巍燕山,滔滔滦水,汉月明关,金戈铁马,还有浩翰史典,千古绝唱,以及秦皇岛外打渔船,都是多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见证。历经沧海桑田,至清朝前期,今冀东地区诸州县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比较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
这里政令通达,交通便利,社会风尚和习俗,深受京城的影响,是为临都文化。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中有历史的影子。只有了解今冀东地区的过去,用历史的存在去思考存在的历史,才能深刻理解今冀东地区的现在。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知识总汇发展创新的结果。明清时期距离我们今天比较近,从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1368年)算起,距现代社会不过630多年;如果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本人成立的1912年算起,距今天就更近了,仅仅90多年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明清那个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状况、衣食住行和风尚习俗等方面的状况,对今天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我们要深入研究它,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区别良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同时扬弃其糟粕,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借鉴。我相信王海燕同志《明清时期冀东社会生活》一书的出版,必将在这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
历史上的社会生活内容,似乎很细碎,尤其是一个小区域的社会生活,往往不为人们重视,甚至认为如同衣食住行和社会风俗此类细事,不能登上史学研究的高雅殿堂。显然这是一种偏颇之见。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9世纪时,恩格斯曾经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因此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社会生活的生产“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就不会对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这个“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不屑于顾了。再如各个时代的社会风气,犹如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中国先民历来重视社会风俗及其社会功能。古代典籍中早有“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论述(见《礼记·乐记》);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留下了“风俗者,天下之大事”的名言(见《日知录》)。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具有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具体标志,是民族文化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投影,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对此怎能忽视和低估呢?至于一个小区域的社会生活,同样有很大的重要性。?
宏观的历史研究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没有一个个微观精细的研究,就会使宏观研究失去实际内容而成为一个空架子。区域再小,它也是一个社会。既然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它所体现出来的方方面面,与大社会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很显然,王海燕同志的这部著作对于丰富和加深对明清这一时期的历史认识是有意义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区域都有各自的风尚习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区的乡土人情,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史学工作者能把我国每一个大大小小地域的历史文化认真加以研究的话,这难道不是对繁荣史学做出贡献了吗!?
王海燕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高等学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工作。在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的专业方向是明清史,毕业后,始终致力于明清史的研究。来到唐山师范学院以后,又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了区域社会史方面,从事微观性的研究,先后有十几篇论文发表。她的这部著作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积累和深化的结晶。本书主要借助地方志、家谱、碑刻等资料,并吸收了本地区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八章篇目,20余万字,较为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明清时期今冀东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再现了那个时期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轨迹。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内容引人,读来饶有兴趣。?
海燕这部著作的问世,应该说是她多年在史学这块园地辛勤耕耘的结果,亦是她从事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明清史教学与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她那种笔耕不辍,焚膏继晷的奋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我祝贺该书出版,真诚希望这是她进一步研究的开始。祝愿她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如其名,像海燕一样展翅高翔。
?(作者王士立 系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唐山市历学会名誉会长、滦河文化研究会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