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川农民抗日武装起义
来源:中国长城互联网
发布时间:2004-07-24
1933年12月11日,河北省兴隆具黄花川农民,在孙家勤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br>
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相继占领承德、兴隆等地,国民党军政官员闻风而逃。日军委任王海澄为兴隆办事处处长,网罗当地地主豪绅维持局面。<br>
当时担任黄花川村自卫团团总的孙永勤,怀着强烈的抗日爱国心,决心率领本村的自卫团和农民群众同日伪势力斗争到底。中共京东特委王平路,这时也从迁安县来到黄花川一带活动。他向孙永勤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更进一步坚定了孙的抗日决心。伪地方官员为了防止农民反抗,决定没收全县农民手里的本人。伪上板城警察署和东河堡警察队几次派人找孙勤,要他缴出自卫团的50多支枪,遭到孙的拒绝。孙永勤还领导黄花川农民拒绝日伪摊派的苛捐杂税。12月上旬,伪兴隆办事处处长王海澄派伪军200多人到黄花川逮捕孙永勤,收缴枪支和捐税。伪军在黄花川奸淫烧杀,抢掠民财,无恶不作。12月11日,孙永勤率17人起义。起义队伍命名为民众军,并制作了一面上书“关外第一军,杀富又济贫”的红旗。黄花川起义后,贫苦农民200多人参加了起义队伍。汉奸李海山得知孙永勤起义后,率伪军进驻张杖子村企图镇压。12月下旬的一天夜晚,孙永勤率200多民众军冲进张杖子村,毙俘伪军百余人,缴枪百余支,子弹5000多发。李海山率残部狼狈逃窜。<br>
民众军打开了大成兴商号股东张如增的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张如增被处决。随后,民众军百余人在关元有率领下,在大彭杖子南山歼灭李海山部50多人。<br>
1934年1月,民众军发展到500余人,并进行了整编,孙永勤任民众军团长,下设3个队,关元有、王殿臣(中共党员)、赵四川分任队长。2月初的一天夜间,民众军突袭东河口,全歼守敌50余人。之后,民众军转战于承德县乌龙矶一带,收缴地主枪支百余支。这时,柳河南岸八卦岭村农民张福义,组织农民百余人,收缴柳河沿岸反动武装的枪械,赶到乌龙矶与民众军会合。中共京东特委派刘玉堂、刘俊岳等20多名中共党员参加民众军,还在遵化、迁西等地动员大批物资,给民众军以有力地支援。3月,伪军千余人向黄花川一带扫荡。民众军在黄花川设伏,击毙伪上板城警察署长马扒皮,毙伤敌300多人。3月下旬,孙永勤率兵包围敌东河口据点,全歼伪警队长以下官兵百余人,枪决汉奸岳荫臣、任凤阁。以后,民众军又向承德境内的铁路沿线进军,一举攻破敌上谷车站,歼敌30多人,毁铁路,炸桥梁,使敌人的铁路运输中断。之后,又有苇子峪村自卫团总李连贵和蓝旗营村年焕兴率贫苦农民四、五十人前来会合,声势越来越大。4月下旬,民众军在五凤楼山附近,狙击新上任的兴隆县办事处处长吕俊福率领的伪军,毙伤敌250多人,并击溃了前来合击的上板城警察署孙荣圃率领的伪军。5月,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近5000人。孙永勤任抗日救国军军长,赵四川任副军长,王殿臣任参谋长,下设4个总队,每队800—1200人。活动在兴隆、承德、宽城、平泉、迁西和遵化等县的山区。不久,孙永勤、张福义率第1总队攻打了佛爷来伪警署,毙伤敌50多名。年焕兴、李连贵率第2、4总队攻克了罗文峪、孤子山敌据点,活捉日税关总长佐藤,毙俘敌70多人。随后,第2、4总队在鞍子岭村与日骑兵队遭遇,击毙日军70多名,打死军马60多匹。<br>
王殿臣、关元有率第3总队,攻克敌山口、龙井关、二堂等据点。9月间,抗日救国军第3总队在瀑河旁的九虎山毙伤日军500余人。10月,赵四川、王殿臣率千余人包围宽城镇,歼敌300多人,敌弃城向青龙方向逃窜。<br>
1935年2月,上万名日伪军开赴黄花川“围剿”抗日救国军。日伪军2000多人在承德县老崀一带将孙永勤、张福义所率第1总队包围。双方激战一天,日伪军伤亡近千人。抗日救国军伤亡600多人,后来,突围转移到黄花川一带深山中去。由于山区供给困难,孙永勤与王殿臣等错误地设想放弃山区根据地,将部队开往平原地区与日寇展开大兵团决战。3月,4000多人的抗日救国军开赴遵化县茅山一带。暗藏在内部的汉奸商佩璋,将部队行迹密告兴隆、遵化县的日伪机关。30日,日军调集日伪军15000余人将茅山团团包围。孙永勤组织部队突围。但由于敌众我寡,激战一天未能奏效。到31日下午4时,抗日救国军领导人孙永勤、赵四川、王殿臣、关元有、赵来子等人以及大部官兵英勇牺牲。只有张福义、李连贵、刘俊岳、刘玉堂等率领少数战士从茅山北面突围出来,重返黄花川根据地,坚持斗争到抗战胜利。<br>
黄花川农民抗日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坚持斗争一年多,袭击敌据点百余座,毙伤敌人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中央热情称赞孙永勤为抗日民族英雄。<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