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奇与冀东暴动
作者:陈绍畴
来源:唐山党史办
抗日战争初期,刘少奇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在这期间,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洛川会议所确定的战略方针,以主要精力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在北方局和刘少奇的组织领导下,1938年7月爆发的冀东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次重要实践,是华北敌后抗战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一)
在冀东开展游击战争,是党中央关于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冀东是华北地区的前哨。它北踞长城,南濒渤海,西控平津,东倚山海关,四周为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城市环抱,北宁、锦热铁路穿越其境。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地带。所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首先把魔爪伸进了冀东,把这个地区作为它进一步侵华的兵站基地和军事跳板。刘少奇认为,冀东是一个战略要地,又是交通要道,是华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同时,冀东受敌人多年的统治,群众不堪忍受敌伪的奴役,有强烈的抗日要求。还有,冀东过去发生过多次暴动,党组织有相当的基础,加之华北敌后我党我军已广泛行动起来,全国抗战正在开展,对冀东群众是很大的鼓舞。在冀东成功地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就可以扼住敌人的咽喉,牵制和消耗敌人的兵力,配合全国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和北方局就已经注意到冀东在敌后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据聂荣臻回忆,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旨示说,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根据党中央的部署,1937年9月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作战。之后,一一五师开辟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准备进一步开辟冀东。
还在平津失陷前后,党中央和刘少奇就曾酝酿在“平绥平津以东地区,开始着手组织抗日义勇军”,“普遍发动游击战”,坚持抗日武装斗争。1937年7月28日,刘少奇到达太原以后,正确地估计了华北抗战的形势,认为华北有全部沦陷的危险,坚持华北抗战的责任将会落到八路军身上。洛川会议以后,刘少奇领导北方局讨论布置了全华北游击战争问题,决定在冀东“应准备迅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配合全国的抗战,并坚持游击战争”,并把冀东(平津在内)划为华北九个游击战略区之一。接着,又对冀东抗日武装起义作了具体的部署。
1937年9月底、10月初,刘少奇给河北省委负责同志写了一封指示信,要求不失时机地抓紧准备冀东抗日武装起义。信中说,八路军已渡过黄河,正向太行山及北岳区进发,河北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配合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信中强调:党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农村,动员干部和党员去农村,并尽量去平津周围的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准备发动冀东游击战争,配合八路军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同时,他委派李运昌回冀东,任冀热边特委书记,着手组织发动冀东抗日游击战争。。I
1938年2月初,毛泽东同志电示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军区,具体做好组织部队挺进冀东的准备。他指示:以雾灵山为中心之区域,有扩大发展前途,应派出一定数量的较精干的干部去开辟冀东根据地。3月6日,朱德、彭德怀指示一一五师邓华支队由平西向怀柔、顺义、延庆,昌平一带发展,积极扩大领域,造成深入冀东、热河的有利条件。4月1日,八路军总部又令一二O师宋时轮支队经集宁、张家口一带,北出龙关、赤城地区,与邓华支队接近,创造冀热察根据地。4月20日,刘少奇和毛泽东、张闻天又在《关于巩固与扩大晋察冀根据地指示》中提出:晋察冀军区可分出一部分兵力“向冀东、热边发展”。5月1日,刘少奇给聂荣臻打电报,要求晋察冀军区立即派出部队,坚持在冀东创立根据地。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5月底,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在平西宛平县杜家庄会合,整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随即由平西挺进冀东,以推动冀东抗日武装起义的暴发。
(二)
刘少奇强调,在冀东发动游击战争的任务将是很艰巨的,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行动。他指示河北省委,“应集中力量去加强与布置冀东工作”。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精神,河北省委专门就冀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决定从北平、天冿等大城市动员共产党员、青年学生脱下长衫到冀东农村中去,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参加八路军;举办的游击队干部训练班,把经过培训的骨干分派到冀东第一线;派周文彬等去开滦煤矿开展工作,支援冀东游击战争。与此同时,北方局派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等到冀东参加暴动的组织准备和军事指挥工作。这期间,刘少奇还要求从冀东抽调几十名党员干部去晋察冀边区学习游击战争。
为了争取冀东敌后各种抗日势力,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刘少奇提出:在组织与发展下层群众斗争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应与各方面协商组织一个能包括各武装部队、政权机关与群众团体在内的机构,领导一切抗日事宜。根据北方局的指示,1937年9月,河北省委将抗战前夕成立的“华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改为“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后又组织了冀东及各县分会。党通过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去广泛联系各个党派和各种武装力量,推动其上层分子抗日。冀东分会请冯玉祥旧部洪麟阁、教育界知名人士杨十三等参加“自卫会”领导工作,共同商谈在冀东组织抗日队伍和武装暴动问题。刘少奇还很重视争取地方民团工作。他说,对他们要注意争取、教育和改造,以扩大我们的抗日武装力量。经过艰苦工作,争取了地方民团、保安队头目高志远、陈宇寰等倒戈抗日。与此同时,又积极争取李宗仁、白崇禧系的刘绍襄,在冀东暴动后,回到冀东参加抗日政权。统一战线的成功,推动了起义准备工作的迅速发展。1937年12月,“自卫会”冀东分会在滦县多余屯召开了京东十县抗日人民代表会议,决定立即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5月,“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在天津开会,决定组建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统一指挥抗日队伍。会后,又派“自卫会”人李楚离和王仲华分别去洪麟阁、高志远的部队指导工作。“自卫会”实际上成了我党发动冀东暴动的公开领导机关。
1938年3月中旬,刘少奇奉命从华北抗日前线回到延安,仍继续指导北方局工作。4月间,刘少奇急电河北省委,命省委书记马辉之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冀东暴动的准备情况。5月下旬,马辉之到达延安。刘少奇在听取汇报过程中着重讲了这样几点意见:一、冀东是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地区,敌人是决不会轻易放弃的。二、中央已派邓华、宋时轮率部队挺进冀东,起义的时间要以八路军到达的时间为准。三、起义后,要以八路军为主,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建立工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
“冀东深刻地战争的发动应取得晋察冀边区八路军的直接帮助”。这是刘少奇一再强调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刘少奇这个指示,1938年2月,河北省委派李楚离去阜平向晋察冀军区汇报冀东地区群众发动的情况。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请李楚离转告省委说,晋察冀军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己令邓华率部抵平西活动,并准备挺进冀东,配合地方武装发动暴动,要省委派人去同邓华具体商量八路军东进计划和武装起义有关问题。4月间,省委又派李楚离到平西,与邓华商定,在八路军主力进抵冀东的时候,在整个冀东发动抗日武装大起义。随后,冀东暴动和八路军挺进的计划上报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很快就得到了批准。6月21日,八路军第四纵队到达冀东的蓟县靠山集、将军关地区。同—天,党中央给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动员冀东人民配合宋时轮、邓华部队作战的指示》,要求动员党与群众及一切地方武装,援助宋、邓部队,配合作战:一、号召民团、保安队,响应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军;二、号召地方武装加入八路军及组织游击队;三、侦察敌情,报告八路军;四、破坏电线、公路、桥梁;五、帮助八路军筹给养;六、省委及冀东特委立即派人与宋、邓部队接头。此时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6月下旬,“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在丰润县田家湾子召开会议,通过了河北省委提出的起义行动纲领,并确定了发动武装起义的日期。从7月初开始,冀热边地区东起山海关,西至潮白河畔,南起渤海边,北到长城外,到处燃起了抗日武装起义的烽火。
(三)
冀东暴动,是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领导地组织的一次工农兵大联合的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工人、农民和各阶层群众,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10万人起义,队伍配合八路军先后攻克了9座县城,摧毁了冀东广大农村的敌伪政权,直接威胁平津,还一度切断了北宁铁咯,成为当时震动全国的大事件。
冀东起义后,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后方和保证铁路交通线的安全,立即从关外增兵冀东,在昌平、顺义、通县、密云、三河一线完成包围计划,企图以其优势兵力压迫我军于蓟县北部聚歼。河北省委及时将冀东敌情向党中央和北方局作了报告。据此,”1938年7月8日,刘少奇和毛泽东对起义部队的行动方向作了具体指示:一、冀东我军更须用更敏捷的行动,向敌人力量较弱、我党力量较强的迁安、遵化、卢龙地区扩大活动;二、多派小部队破坏北宁、平榆等交通线及通讯联络;三、在长城口外建立根据地,必须将长城各口放在我们内外控制之下,粉碎敌人的聚歼计划;四、平西部队配合行动,以牵制北平日军使其不能向冀东转移。7月16日,刘少奇打电报给聂荣臻、彭真,通报了冀东暴动及冀东游击队活动的情况,要求晋察冀军区速令宋、邓部队向起义地区活动,以便帮助和配合起义部队作战。8月6日和13日,刘少奇又先后指示八路军第四纵队,应先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加紧工作,创立根据地,站稳脚跟,然后再逐渐向东南伸展。
按照上述部署,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一部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活动,与西部起义队伍会合。邓华率部向东伸展到遵化、丰润、迁安地区,8月中旬,在遵化县铁厂与抗日联军胜利会师。接着冀东党和军队负责人在铁厂召开会议,贯彻党中央指示,决定成立冀察热宁军区和冀热边区行政委员会,统一军事指挥和政权领导。9月1日,党中央和北方局发电祝贺冀东军民取得的重大胜利,并提出了继续发展胜利成果,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具体要求。
如何巩固起义的胜利成果,这是起义部队面临的新问题。1938年9月10日,刘少奇和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聂荣臻并宋时轮、邓华,指出:为了使冀东游击队迅速正规化,并转变为八路军作风起见,宋、邓部队似应以团营为单位,分散到各区与各游击队合编作为基干,各分区正,副司令亦应以八路军干部及当地干部共同担任为好。9月中旬,传来日军要大举“围剿”冀东的消息。一些领导同志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认为现有力量不能应付敌人的进攻,冀东很难支持,主张部队向平西撤退。党中央和北方局已察觉部队西撤的意图,连续发出一系列指示,要求他们坚定地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来部署作战行动,并突出地强调了“在冀热边区创造抗日根据地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指示说,只要八路军与地方党团结一致,和地方游击队紧密合作,并执行正确的政策与战略战术,创造冀热边根据地是完全可能的。9月26日,刘少奇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联名发出指示,着重强调了必须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去克服困难,创建冀热察根据地。在具体行动方面,这个指示提出:我军“目前主要的力量、在白河以东之密云、平谷、蓟县、兴隆、遵化,以部分的力量在白河以西创造根据地”。10月初,八路军第四纵队和抗日联军的主要负责人在九间房召开会议,作出了大规模西撤的决定。为此,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一再电示:“冀东同志应坚持游击战争,并进行创立根据地”,明确指出不让部队全部西撤。“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可率主力向白河以西转移”。
这些指示是及时的、正确的。但有的领导同志仍然认为冀东的形势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决定主力部队大规模西撤。1938年10月17日,刘少奇急电河北省委,明确表示“不同意总退却”,并尖锐地指出:“冀东游击队四五万人一起西退,是很不妥的计划”。但当收到这个指示时,部队已大部西退。结果,部队在撤退途中为日伪军围追堵截,遭受了重大损失。
1943年3月,刘少奇在《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中说,冀东暴动“是真正地发动了几十万群众来进行反对日寇汉奸的武装斗争”,“这是一次很值得研究的人民抗日大起义”。他指出:这次起义之所以遭受挫折,首先是因为敌人对起义人民很快实行了严重的进攻。其次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和起义武装向西撤退,在长途行军中及敌人的打击下大部溃散。第三是冀东党对起义后坚持艰苦斗争的准备不够,有依赖八路军主力的思想,当主力退出冀东后就失去了坚持斗争的信心。
部队西撤遭受挫折之后,1938年11月25日,党中央给前总和晋察冀军区的电报中,肯定了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所取得的胜利,同时严肃地指明了西撤受挫应吸取的教训。这个指示认为,冀热察地区有许多有利条件,是可能坚持游击战争,创立根据地的,当然也有许多困难,要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能达到目的。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39年2月,在平西正式组成了冀热察挺进军,由肖克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冀东、平西、平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党中央所期望的目标,创建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后收复东北的前进基地。 |
|